爸爸主動奉獻自我帶娃,媽媽欣慰同意生二胎,爸爸怎么正確帶娃

2020-08-09 奶豆育兒

當爸爸參與到帶娃的過程當中,媽媽會感到欣慰,家庭的和諧程度會上升,那爸爸應該怎麼帶好娃呢?

爸爸主動奉獻自我帶娃,媽媽欣慰同意生二胎

相夫教子不再是女人獨有的責任,現代社會爸爸們也越來越多的參與到家庭育兒中,在以前大多數都是由媽媽帶娃,爸爸帶娃的情況很少見。

隨著女性在社會中的貢獻越來越大,以及在家庭中的經濟承擔能力越來越高,雙方在對家庭中像家務帶娃,這一類事件的參與度會越來越平均。

我們可以在大街上經常看到寶媽,但是對於寶爸卻很少看見,現如今有不少爸爸主動參與到帶娃的過程中,這樣許多寶媽都十分的欣慰。但是在欣慰的同時,又不免擔心爸爸真的可以帶好娃嗎?

小林和婷婷在聊天,聊到生二胎的時候小林說會考慮,婷婷則是滿臉拒絕,之後婷婷就開始吐槽,生完孩子老公在家啥都不幹,帶孩子都是靠自己,不想再生了。

小林則是一臉幸福,生完娃她安心坐月子,大部分時間都是爸爸帶,所以有二胎的打算。

不同的父親對於帶娃這件事抱有不同的態度,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家庭成員都參與到帶娃的活動中之後,寶媽的幸福感很顯然就會提升。

爸爸帶娃的正確打開方式

1)在寶寶哭鬧時耐心找原因

帶過娃的人都應該知道,當孩子哭鬧起來確實是一個令人煩躁的事情,而且孩子太小不會表達,根本就想像不到他哭鬧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此時需要極具耐心才可以。

孩子年紀太小,哭鬧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餓,其次就是因為肚子不舒服,例如尿了或者是拉了等一系列的原因。當寶寶在哭鬧時,一定要耐心找寶寶哭鬧的原因,如果是因為餓,那麼就要及時給寶寶喝奶。

2)經常抱著寶寶搖一搖晃一晃

許多人應該都有類似的經歷,寶寶們都喜歡被抱著搖晃。有一些人都體驗過,抱著寶寶搖晃時,寶寶不哭不鬧,一旦放下寶寶就會繼續哭鬧。

這種情況之下,爸爸可以利用自己結實有力的臂腕來進行一定的晃動,但是在晃動的時候要注意力度。

經常抱著寶寶搖一搖晃一晃,可以減輕寶寶哭鬧的情況,但是搖晃的力度要根據寶寶的成長來進行不斷的調整。

寶寶在小的時候處於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所以寶寶很小的時候搖晃的幅度一定不要太大,否則會對寶寶的腦發育造成不利影響。

除此之外,如果家裡有嬰兒床,也可以將寶寶放在嬰兒床上進行搖晃。

3)與寶寶多交流,逗樂寶寶

相較於媽媽而言,爸爸具備各種逗樂的潛質,我們經常會看到許多爸爸做鬼臉,吹口哨等一系列逗寶寶樂的花招。所以當爸爸帶娃時,可以用自己的這項優勢,來逗樂寶寶。

爸爸帶娃有什麼好處?

1)建立性別意識

孩子要從小的時候就建立一定的性別意識,讓孩子意識到男女有別,這也是我們的文化中經常會提到的,女大避父,男大避母。

父親帶娃可以影響兒子的獨立意識以及擔當和責任,同時也會影響女兒未來的擇偶觀,都是有好處的。

2)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現,男性具有更強的探索欲,家庭生活中更多的是由男性修理各種東西。因此爸爸帶娃的過程中,會給孩子更多的動手機會,培養孩子更強的動手能力。

3)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

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力發育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與和父親接觸的密切程度是有著較大關係的。所以父親帶娃可以更好的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

心理學家邁克·閔尼曾經說過:「在一天當中,與父親接觸時長小於兩小時的孩子在智力發育上要弱於一天當中,與父親接觸時長大於兩小時的孩子。」

4)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父親帶娃有一個十分顯著的特徵,那就是什麼事情都願意採取放養模式,這种放養模式促進了孩子的獨立精神的養成。

同時放養模式之下長大的孩子更有主見,心態也比其他孩子更加的開放以及寬容。而且這種模式之下長大的孩子更具有冒險精神,能夠為以後的拼搏和闖蕩打下基礎。

擴展閱讀:如果想要二胎,什麼時候生比較好,跟大寶差幾歲?

一般來說,大寶和二寶相差3~5歲是一個比較合適的區間。一方面媽媽的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另一方面,大寶基本能自己吃飯、走路了,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照顧二寶。

而且這個年齡差,兩個寶寶之間也會有共同語言,相處比較融洽。

相關焦點

  • 怎樣讓又忙又不會帶娃的爸爸,和媽媽一起帶娃
    在中國90%的家庭都是媽媽帶娃,爸爸帶娃全靠心情。每次提到「在家誰帶娃?」這個話題,爸爸們總是很驕傲地回答:「娃兒的事情,都是她媽媽在管」。但是「不太會帶娃」的老父親,則給出更多開放性的問題,比如「孩子這個玩具怎麼玩呀」?在爸爸帶娃的過程中,孩子會不斷地有更多的語言輸出,並且還能練習著互動、合作的社交技能。
  • 爸爸主動帶娃,半小時沒動靜,寶媽心生疑慮,推門一看:帶娃鬼才
    文 | 崛朗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關於帶娃育兒的方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所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爸爸與媽媽的帶娃方式更是各有不同,大相逕庭。媽媽細心周到,帶娃中規中矩,而爸爸帶娃的方式常常出人意料,是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神操作。
  • 別人家的爸爸帶娃為什麼這麼給力?
    你要問我怎麼把老公培養成帶娃的一把好手的,我還真沒有培養過。所以當曉曉提出要做這個徵集的時候,我還挺好奇的。到底親力親為的爸爸多嗎?「別人家的爸爸」又是怎麼煉成的?我們的讀者給出了答案。爸爸為了更多時間帶娃,甚至調整了工作,把重心放在孩子上。 爸爸平日帶娃比我多,我只負責孩子的飲食睡眠和洗澡,剩下的陪玩餵飯都是爸爸包攬了。以至於有次爸爸出差,我要手忙腳亂的學習換紙尿褲。一周兩到三次的遊泳課加一次早教課,都是爸爸帶著全程陪伴,媽媽只要在外面等著就好了。 爸爸比媽媽更多耐心和細心,這點我是服氣的。
  • 怎樣訓練爸爸帶娃?其實不用訓練,爸爸天生就是帶娃高手!
    爸爸能不能帶娃決定因素不在於爸爸而在於媽媽爸爸其實很會帶娃,但是很多媽媽看不到,或者否定爸爸的帶娃成果。久而久之,爸爸也就懶得帶娃了。再久一點,媽媽們就成了「喪偶式」帶娃。結果刷新了我的認知:認真,耐心,細緻…我從沒想過爸爸也能把娃照顧地這麼好。想想也是,同樣作為新手,同樣沒有經過考試,在帶娃方面,媽媽並沒有比爸爸有天然的經驗優勢,憑什麼就覺得媽媽比爸爸更會帶娃?所謂的「爸爸不會帶娃」其實是社會灌輸給我們的固有認知罷了。
  • 爸爸帶了一天娃,結果媽媽崩潰了……
    孩子跟著爸爸的節奏數啊數,「七口,八口,七口」,怎麼數離十口都差著父親這座山的距離。這個不想吃飯的寶寶,被機智老爸「坑」得心甘情願。其實,要說到實力坑娃,爸爸要認第二,那沒人敢做第一。畢竟,在多數爸爸眼裡,生個孩子就是為了玩!!!
  • 爸爸帶娃,在活著的邊緣瘋狂試探,盤點那些爸爸帶娃的迷惑操作
    隨著經濟的發展,女性的地位不斷提高,爸爸也要相應承擔一部分帶娃任務。很多新手爸爸剛剛「上路」,就鬧出了許多笑話。男網友直呼:「老鐵,這是行內啊!」女網友爆笑道:」爸爸帶娃,就是在挑戰極限啊!」下面我們就一起盤點一下爸爸帶娃的那些迷惑操作早上媽媽去上班了,在家休息的爸爸開始了他的帶娃工作。
  • 爸爸帶娃和媽媽帶娃有啥區別?哪種方式對孩子好?差距不止一點點
    這就讓許多父母犯了難,在帶娃的過程中究竟是爸爸帶娃好還是媽媽帶娃好?他們之間又有什麼明顯的區別呢?02媽媽帶娃VS爸爸帶娃,哪種方式對孩子成長好?爸爸的帶娃方式和媽媽是截然不同的,在某些程度上,男性的性格特徵很好地彌補了媽媽帶娃的缺失。男性的特點是大膽、勇敢、果斷、自信、堅韌,這些品質很少有女性能夠展現並傳達給孩子,而且爸爸會和孩子有很多有趣的互動。除此之外,在帶孩子過程中,肯定有肯多體力活,這時父親的優勢就展現出來了。
  • 帶娃不再是媽媽的專利 爸爸的功勞也不可小覷
    讓孩子他爸帶娃一直是很多媽媽不敢嘗試的事情,媽咪帶娃千篇一律,爸爸帶娃千奇百怪。偶爾逮到機會讓爸爸在家哄哄娃,媽媽們在出門半小時後,也得急匆匆地趕回家。為什麼要著急?爸爸帶娃方式獨特,講究活著就行。爸爸帶娃有著自己的理解:如果生孩子不用來玩的,將毫無意義。
  • 二胎三胎放開後,爸爸要不要成為帶娃主力軍?
    所謂生孩子容易養孩子難,那麼娃出生後怎麼帶,該是每個家庭事先要考慮好的。爸爸要不要成為帶娃主力軍?我覺得需要看情況來定。 媽媽的工作相對來說賺得更多也更穩定,爸爸可以接下帶娃主力大旗。 媽媽如果是一個家庭收入的主力軍,就沒必要放棄工作撲向孩子,畢竟一個家庭的收支情況,決定了一個家庭的生活水平,孩子的受教育程度等。這時候爸爸應該挺身而出主力帶娃。
  • 爸爸帶娃的好處是什麼?
    爸爸們有幫忙帶娃嗎?很多爸爸,該上班時上班,下了班就該玩玩,打遊戲刷視頻了。你覺得帶娃是女人的天性以及職責嗎?你覺得是不是男人會賺錢能工作就萬事大吉了?你覺得男人有義務帶娃嗎?一個家庭的幸福與否決定於爸爸是否參與了帶娃育兒。
  • 爸爸帶娃和媽媽帶娃,有什麼不同呢?
    網絡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爸爸帶娃,活著就好了。讓人感到非常啼笑皆非,爸爸帶娃真的有這麼誇張嗎?不談段子,爸爸帶娃,有哪些地方可以學習的呢?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一、爸爸帶娃:抓大放小  知乎有網友分享,自家老公和自己帶娃時的不同特點,作者認為,她對孩子的一些小毛病總是格外上心,例如衣服擺放不整齊啦,進門沒有好好洗手啦,但是輪到爸爸帶娃時他就對這些問題不太關注,一開始媽媽也覺得爸爸帶孩子實在太「粗糙」了。
  • 千萬別讓爸爸帶娃!都說「爸爸帶娃,活著就好」,真的如此嗎?
    這是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詼諧的解釋了爸爸們在家時的真實狀態。只要網絡上也常常出現「爸爸帶娃」這類話題,老父親們各種千奇百怪的帶娃方式簡直令人哭笑不得。,精緻就行;奶奶帶娃,暖和就行;爸爸帶娃,活著就行。
  • 千萬別讓爸爸帶娃,都說「爸爸帶娃,活著就好」,真的如此嗎?
    這是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詼諧的解釋了爸爸們在家時的真實狀態。只要網絡上也常常出現「爸爸帶娃」這類話題,老父親們各種千奇百怪的帶娃方式簡直令人哭笑不得。餵奶出行打傘洗澡做遊戲看了這些圖片真真是感慨:媽媽帶娃,精緻就行;奶奶帶娃,暖和就行;爸爸帶娃,活著就行。
  • 媽媽帶娃,歲月靜好;爸爸帶娃,活著就好
    懵圈爸爸,靈魂不在線都說爸爸帶娃不靠譜,他們是育兒界的傻白甜,帶娃界的豬隊友,這句話深得媽媽的一致認可。但是,這些豬隊友們常常表示不服,一定要親身實踐,一雪前恥,以此證明自己的雄心壯志。這位爸爸,帶娃的時候,還是得收住腦子和魂靈呀。還有一位爸爸,帶著兒子坐著公交車。誰知到站的時候,自顧自地下了車,完全沒想起車上還有個娃呢。還是娃機靈,連忙求助司機,打電話給那個不靠譜的爸爸,才讓他們父子相聚。
  • 「生完二寶後,我後悔了」,二胎媽媽帶倆娃的心酸,沒人能體會
    孩子是每個媽媽的「命根子",現在帶娃主力軍,其實還是媽媽,一個寶寶還好,家裡有兩個娃的媽媽,帶娃難免會手忙腳亂。生二胎大軍越來越壯大,不少的家庭因為各種原因會選擇生二胎,但是他們並沒有考慮太多孩子的養育問題。
  • 想讓爸爸帶娃,到底有多難?!
    在懷孕後我們聊過很多關於做月子、雙方父母問題,對於帶娃我們都沒經驗也不知道怎麼帶,感覺還早,先順其自然吧。很多家庭都是以媽媽為主,爸爸就像一個旁觀者,想哄就哄,不想就當甩手掌柜。媽媽一個人帶娃身心疲憊。
  • 帶娃路上媽媽應該退居二線,讓爸爸上!
    我是一個30歲兩孩媽媽,從大寶到小寶一共5年的時間,很慶辛,還有一年我就熬出來了。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我不知道帶個孩子會這麼辛苦,亦或是,時代賦予我們新詞-假性單親媽媽。明明是兩個人的孩子,我們卻要獨自承受帶娃的痛苦,沒有經濟來源的我們過的像個乞丐,沒有人曾經想起過,我們原本也是有工作的,但這種犧牲是否值得,全憑爸爸的表現。
  • 疫情過後要離婚,爸爸帶娃or媽媽帶娃?這些你不懂就晚了
    媽媽小琴一個人又要帶娃,又要做飯,還要輔導娃做作業。小琴心裡不平衡,幾次讓老公幫忙帶一下孩子,和孩子玩一下,或者幫忙輔導下孩子的作業,老公理都不理,繼續玩自己的。小琴感到很委屈,有了想離婚的念頭,但是考慮到孩子還太小,所以一直這樣將就著。後來疫情解封,她老公就去外地上班了,隔兩三天就從網上給孩子買玩具,買衣服,買好吃的。小琴心裡很高興,夫妻兩人好好溝通後又和好了。
  • 「兩個孩子我真的帶不了」二胎媽媽準備工作,婆婆帶倆娃太辛苦
    生兩個孩子確實非常不容易,如果你是帶個倆娃的寶媽或婆婆,其中滋味與心酸,一定會歷歷在目。小珠同樣是一名二胎媽媽,她三年期間生了一兒一女,婆婆偶爾從外省趕過來幫忙帶一陣孩子,其餘時間都是她獨自帶娃。二寶出生後不久就累病了,最後不得請親戚幫忙暫帶孩子,獨自看醫生。
  • 爸爸帶娃,動就贏了
    爸爸帶娃第一步,被迫行動。月子裡,爸爸帶娃的參與度,百分百。希望他繼續保持。雖然主要原因是因為我需要休息,婆婆需要帶老大和做飯,但無數需要休息的月子中的媽媽,依然主力帶娃。對比一下,他能行動起來,很多小事也就不是事了。月子的第10天,我主要負責吃睡,吸奶。爸爸負責餵奶換尿不溼,偶爾抱一會。二寶比大寶能睡一點,一天也就幾個小時不睡,偶爾不睡的時候會哭,大部分時間換好尿片餵好奶自己也能睜眼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