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話故事六:黃初平修仙,民間尊稱他為黃大仙!

2021-01-07 大王氏說

#文史趣聞#

黃初平,丹溪人士。黃初平十五歲的時候家裡人讓他放羊,有一道士路過他發現皇初平骨骼清奇、骨有靈根,道士就把皇初平帶到金華山的一處石室中修仙,修煉了四十年多年,不曾回過家。

黃初平有個哥哥叫黃初起,弟弟放羊四十多年未歸,他找弟弟也找了四十多年,黃初起翻山越嶺,出入集市,四處打聽弟弟的消息,但四十多年來毫無音訊。有一天黃初起在集市中看到一位道士,他上前問道:「我有一個弟弟叫初平,小時候讓他放羊後來失蹤了,現在都過來四十多年了,生死不知,請道君幫我佔卜一下。」

道士說:「金華山裡有一放羊小兒,姓黃,名初平,是你弟弟無疑了。」皇初起聽後心中驚喜不已,隨即跟著道士去了金華山。

到了金華山黃初起果然見到了弟弟黃初平,兄弟倆喜極而泣,相擁以慰,弟倆聊完近況後,哥哥說:小時候讓你放羊,你就失蹤了,後來那些羊都去哪裡了?皇初平說:「羊就在山東面!」說著就帶哥哥向山東面走去。

黃初起放眼看去這山東面一地白石頭,根本看不到羊,認為是弟弟在耍他玩,回頭問弟弟:「這裡哪有一隻羊?」黃初平說:「這裡的確有羊,只是哥哥你看不到而已!」,隨後他大喝一聲:「羊起!」轉瞬間滿地的白石頭都變化成了白羊,看上去有數萬頭之多。

黃初起心中驚詫不已,他問黃初平:「弟弟你這道法如此神奇,我能學會不?」黃初平回道:「只要哥哥你一心向道,就能學會!」於是黃初起拋家舍業跟著皇初平修煉道法,他們每天食用松脂茯苓,不食五穀,五百年後道法大成,二人皆可坐在立亡,靈魂出竅,行走在太陽下也沒有影子,而二人容貌則是鶴髮童顏,看不出蒼老的樣子。

後來他們一同返回了家鄉,但他們的宗族血脈差不多都死完了,黃初平弟倆給所剩不多的後人留下一些靈丹妙藥後便離去。

後有傳說黃初平改名為赤松子,黃初起改名為魯班,他們的後人服用丹藥後有數十人成仙。

黃初平的出生地丹溪,傳說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三國時期曹丕 所著的《典論·論卻儉等事》中提到:「丹溪是不死之國,國名就叫丹溪,那裡的人可以在天空飛翔,頭朝下看風景」

郭璞的《遊仙詩》中有記載:「雖欲騰丹溪,雲螭非我駕。」

溫庭筠的唐詩《贈張鍊師》也有提到:「丹溪藥盡變仙骨,清洛月寒吹玉笙。」

黃初平在民間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叫黃大仙,據說他的祖籍在浙江金華蘭溪黃湓村,另有一說他的祖籍是義烏市赤岸鎮,傳說黃大仙法力高深能夠點石成金,羽化升仙后還給世人留下靈丹藥方渡人成仙,所以被世人供奉。

現今在浙江金華還留有黃大仙祖宮。黃大仙的傳說在中國南方流傳度很廣,廣州和香港地區都有黃大仙祠堂,而香港更是有一區就是以黃大仙命名,就是黃大仙區。

黃大仙祖宮

本文為流傳於民間的神話故事,素材取自《太平廣記》卷七-神仙七-皇初平

點擊下方連結查看更多鮮為人知的中國神話故事:

鮮為人知的神話故事五:木星星神東方朔幼年騎猛虎,成年偷天馬

鮮為人知的中國神話故事四:怪老頭圯橋三耍張良,最終助其成仙

鮮為人知的中國神話故事三:王次仲怒拒秦始皇、墨子82歲修成地仙

西王母曾送漢武帝萬能膠?|兩個少有人知的中國神話故事

相關焦點

  • 百神傳說之黃大仙
    "黃大仙,又稱「赤松仙子」,「養素淨正真人」,原名黃初平,晉朝浙江金華人,是道教著名的神祗。《金華府志》和《神仙傳》記載:黃初平十五歲時在野外放羊,遇到一個道士,道士見他生性善良,便把黃初平帶到金華山石室中,收他為徒,傳授道法。這一學,就是四十餘年。哥哥黃初起一直都在尋找他,可找了多年也沒有找到。
  • 中國古代神仙鬼怪、神話傳說、民間精怪故事珍藏版古籍105本
    本來如果單是這樣,雖然亂是亂些,但分清體系之後還是可以理順關係的,問題就在於,神話的主要傳播發展方式並不是宗教典籍,而是民間的口耳相傳,而普通民眾在講述這些神話故事的時候可不會分什麼宗教,體系,只要是神,那就屬於民間神話,而且民間神話並不止於傳播,還有創造,這就使得中國傳統神話體系越傳越亂。
  • 故事:黃大仙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體小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有關故事的文章了。
  • 「民間故事」民間神話故事手抄報之芍藥仙子,一步一步教你畫
    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民間神話故事有很多,我整理了民間神話故事手抄報合集,含有縮減版參考故事內容,歡迎收藏!六、故事結局的畫面白花匠和芍藥仙子結為夫妻的畫面。七、內容框我們在白紙的中間畫上橢圓形內容框。
  • 中國神話故事中比較知名的十大女神,你知道幾位
    (文/江梳留影)中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處於男尊女卑的社會,所以,神話故事中的女神數量真的不是很多,這一期就說下中國神話故事中的十大女神。1、女媧:女媧在中國神話故事中非常出名,就是在以前的課本中都曾出現過,主要故事有女媧造人、女媧補天。2、西王母:又稱瑤池聖母,掌管不死藥。居住在崑崙山,統領女仙。需要說的是西王母和玉帝不是夫妻。
  • 凡人如何修仙?盤點神話傳說中幾種「成仙」之法,學會一種即可
    就連千古帝王秦始皇也不能免俗,當時他就多次派遣方士下海尋求仙藥,只可惜最終的結局卻比較悲慘。而成仙似乎成了我們人類一個美好的奢望的罷了。那麼凡人到底如何才能修仙呢?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神話傳說中,幾種可以成仙的法門,學會一種即可得道。第一種自然就是修道,這大概算是流傳最廣的一種修仙之法了。
  • 羽毛與樹葉紛飛的神話,歐洲民間故事的意象畫述者
    保羅從小就被灌輸了很多俄羅斯神話、民間故事、詩歌、民間藝術之美,使得其作品充滿了活力和儀式感。他的創作題材與一般畫家不同,喜歡描繪俄羅斯民間傳說和史詩中的人物,其構圖新穎、色彩綺麗,富有幻想性。他作品中最具特色的形象是根據俄羅斯神話和民間傳說,所繪製的一個名為阿爾喀諾斯特的人首鳥身的生物。她不僅長相奇美,就連叫聲也美得令人驚訝。阿爾科諾斯特的名字源於希臘神話中一個半神半人的女性形象,聽到其叫聲的人會忘記一切,並跟隨它們,直至最後死去。在希臘神話中,阿爾喀諾斯特後來被神變成了一隻翠鳥。
  •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長編》的特色與價值
    近日喜得顧希佳先生惠贈之《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長篇》(六卷),筆者作為一個民間故事愛好者和故事學園地的不倦耕耘者,以無限喜悅之情連日捧讀,深受吸引。現簡述其特色與價值如後。
  • 「民間故事」民間神話故事手抄報之牡丹仙女,一步一步教你畫
    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民間神話故事手抄報合集來了,更多你不知道的民間故事都在這裡。民間神話故事手抄報之牡丹仙女底稿民間神話故事手抄報之牡丹仙女模板民間神話故事手抄報之牡丹仙女參考文字內容傳說有一個叫寶柱的人,出生在窮苦家庭,從小為了補貼家用開始賺錢,長大後
  • 在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中,嫦娥的這個別稱你們一定不知道!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嫦娥奔月的故事總是令人無法忘懷,而嫦娥作為中國神話中有名的人物,不管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或者是其他的傳說,人們都在喜歡嫦娥的同時也會做更多的了解。但是嫦娥的這個別稱你們一定不知道!嫦娥是上古神話人物。對她的稱呼有很多種。
  • 《大禹治水》:傳統神話故事湧起時代浪花
    近日,由浙江廣電集團等出品,浙江衛視承制的神話題材動畫片《大禹治水》在央視一套、少兒頻道及浙江衛視等平臺播出。該片以中國上古傳說「大禹治水」為藍本,講述了「大禹」臨危受命,帶領百姓與大洪水抗爭巧治水患,並在追夢中成長為民族英雄的故事。
  • 這200個經典中國民間故事,你都聽過嗎?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中華文明五千年,你可曾想過,什麼樣的故事才能穿越這漫長歲月,經歷世世代代而流傳至今?由青豆書坊和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顧爺爺講中國民間故事》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顧爺爺講中國民間故事》全套共六冊,以年代順序呈現了從上古時期到清代的200個中國民間故事,體量巨大,題材豐富。
  • 看看這套顏值超高的中國民間神話故事
    在西方的傳統節日裡給孩子送上一套具有超高顏值的中國民間神話故事書,真的再有意義不過了。這套繪本的可讀性非常好,而且是超大開本的。這套繪本收錄了10個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神話故事,《孟姜女哭長城》《嫦娥奔月》 《木蘭從軍》《白蛇傳》《幹將莫邪》《八仙過海》《長髮妹》《濟公傳》《盤古開天地》《孔雀東南飛》這十個經典故事組成。
  • 「現代聊齋」民間故事—老人編故事讓女孩獲自信,女孩卻無法自拔
    如果有一天,當別人給你講故事說一種動物會學人說話「你看我像誰?」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動物?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故事肯定是圍繞黃鼠狼展開的,因為在民間故事中,這種行為被稱之為「討封」,當動物修煉到一定的階段,會藉助人類的吉言達到自己修行更上一步的目的。今天我們講述一個故事,不過主人公不是黃鼠狼。趙大爺是個善良的光棍,一輩子無兒無女。
  • 春節的傳說40字50字簡短版 10個春節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春節對於中國人民來說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春節也有很多民間傳說,那麼春節有哪些傳說故事呢?小編整理了春節相關的神話故事,感興趣的往下看吧。春節的傳說10個春節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  春節傳說一:春節接財神的傳說  春節接財神的日子是正月初五,傳說這是財神的生日。
  • 古代神話裡有20位娘娘,王母娘娘排第六,註生娘娘排第十
    壽仙娘娘這位壽仙娘娘就是著名的麻姑,傳說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於絳珠河邊以靈芝釀酒祝壽,這就是「麻姑獻壽」的故事,故古時以麻姑喻高壽,民間稱其為壽仙娘娘。15.三峽民間有巫山神女斬殺妖龍,保駕護航,治病救人的傳說,因此瑤姬也被尊稱為巫山娘娘。10.註生娘娘註生娘娘又稱送子娘娘,即為大家送子嗣的女神,在民間的香火非常鼎盛,廣受大眾歡迎,除了注生送子之外,註生娘娘也救助人間苦難。
  • 中國民間故事集體亮相助力中國動漫「走出去」
    新華社杭州5月2日電(記者 段菁菁、馮源)改編自日本最古老故事《竹取物語》的動畫電影《輝夜姬物語》,實際取材於《後漢書》中記載的「斑竹姑娘」;改編自《格林童話》的《灰姑娘》,最初的靈感來源於唐代筆記小說《酉陽雜俎》……在中國數千年流傳下來的民間故事中,有非常多的故事原型,通過創作加工,成為西方動漫中的經典形象。
  • 香港旅遊10大必去的人文景觀,推薦黃大仙祠和林村,你會去嗎?
    1、黃大仙祠:香港黃大仙祠雄偉氣派,它雖然是一座道觀,卻珍藏著許多佛教和儒家經典。據說,黃大仙祠十分靈驗,慕名而來的信眾絡繹不絕。2、阿寶林修道院與天壇大佛:大嶼山上的阿寶林修道院和天壇大佛是香港最為著名的兩處景觀。
  • 《中國神話故事》整本書解讀
    創作背景:本書所選的神話故事既包括了解釋宇宙與自然起源的開創神話,也涵蓋了後世的傳說、成仙得道的神仙故事、奇異怪談及狐鬼故事。我們希望孩子們通過閱讀這本《中國神話故事》,能從那些生動離奇的故事中了解到我們的祖先對宇宙與自然萬物形成過程的奇妙想像。
  • 劉守華:把中國民間故事「點石成金」
    1982年,他對這部起筆於二十多年前的文稿作了進一步擴展與修改,六易其稿,由早先幾萬字的論文擴充到二十餘萬字的《中國民間童話概說》出版,並於1995年獲首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  民間童話多以少年兒童作為主要對象,富有幻想性與趣味性,是具有世界性的一種口頭語言藝術。劉先生的《中國民間童話概說》,是我國第一本研究中國民間童話的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