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2020-08-03 師生大全

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各種良好習慣。孔子曰:「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意思是說小時候養成的良好習慣,就如同自然發生的行為一樣。

兒童期是形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希望家長們能讓孩子們養成這7個受益終生的好習慣。

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一、從進食培養孩子的規則習慣

進食是培養孩子規則習慣最重要的契機。

家長可以從細節做起:教孩子正確拿筷子的方法、等大人動筷子後才能吃、吃飯時手扶著飯碗、咽下嘴裡飯菜再說話、吃飯時不要吧唧嘴、喝湯時不要發出響聲、禁止用筷子敲打飯碗、不能隨便更換座位、不能將筷子插在盛著米飯的碗裡,以及吃完飯後碗裡要一乾二淨、添飯時不能說「要飯」或者「再要一碗」。

吃飯是一個孩子每天要經歷好幾次的事情,所以通過吃飯養成孩子的規則意識,這個契機非常重要。

二、從語言開始文明習慣的培養

高爾基說過:「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

文明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文明語言習慣的培養從禮貌用語做起,我們都希望孩子將來是一個懂禮貌、有教養、舉止文雅的人。

接著在牙牙學語之時,開始不斷練習之前學到、現在正不斷學習的各種詞語和句式。一個孩子正是從「謝謝,請,對不起……」這些不起眼的日常詞語開始他的語言成長之路。

如果父母平日說話就是溫和有禮貌,再加上日後親子閱讀裡多給孩子接觸詩歌、經典、文學作品等,那麼這個孩子的語言素養一定不會差。

優美的語言能慢慢發酵出說話和氣、舉止文雅的好氣質。

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三、閱讀習慣是一生的財富

現在,人們越來越認同教育應該是自我的、一生持續不斷的追求,而不是學校裡的十幾年,老師灌輸給我們的那些知識。自我教育的基礎就是要有閱讀習慣,自發地從各種書籍裡汲取營養。

現在的童書市場比以前繁榮很多,各種好書層出不窮,親子閱讀的理念也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得到很多父母的贊同,不少父母已經開始在育兒之路上踐行起來。

在幼兒時期就開始培養起閱讀的習慣,會比成年後再來培養容易的多,也會在無功利性的閱讀中更加發現閱讀的樂趣。當一件事是有樂趣的,那麼離習慣就不遠了。

四、衛生習慣是一生健康的基礎

衛生習慣的培養重在兩個方面,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良好的作息習慣。好身體是一切的關鍵,這一點越來越得到現代人的認同。

幼兒時期的作息習慣對過渡到小學階段特別重要。當孩子從小就習慣了按時按點地做每一件事:起床、吃飯、喝奶、上幼兒園、運動、閱讀等,到了上小學時才能自律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更加有規律地進行娛樂和學習,達到兩者的平衡。

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從自己穿衣開始培養勞動習慣

勞動習慣,同樣是一項應該從小培養的行為習慣,現在父母常常會過度保護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覺得他們太小了,長大一些了,又心疼孩子忙著學習沒時間,生活上這些小事都處處代勞,這樣孩子就一再失去自己動手的機會,自然難以培養起自立的品格。

其實家長不要以為這些生活瑣事不值一提——孩子自立的意識正是從穿衣、穿鞋穿襪開始的;責任感正是從幫助爸爸媽媽洗碗掃地抹桌開始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正是從自主自己的生活開始的;自信正是從輕鬆掌控自己的生活開始的。

所以,放手讓孩子去做,你會慢慢看到驚喜。

六、與他人和諧相處的社交習慣

語言是為了社交而服務的,因為社交的需要,我們才要學習語言。現在的社會講情商,而情商的重要指標常常是看是否會社交。

現在的父母已經越來越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合不合群?愛不愛跟小朋友玩?是不是樂意和別人分享?會不會欺負或者是被其他小朋友欺負?這些都是大多數父母關注的問題。

這時候父母的示範和引導顯得特別重要。你希望孩子是樂於跟別人交流,友好相處的,那麼首先父母也要做這樣的人,薰陶自己的孩子。並且創造機會,多帶孩子去接觸各種各樣的人,不僅僅是同齡人。

在相處中,引導孩子與別人友好相處、幫助別人、與別人分享、考慮別人的感受。

日子久了,這些好習慣內化在孩子心中,自然而然就成為了一個不以自我為中心,考慮別人感受,善於溝通、善待別人的人。

七、運動習慣是一生健康的保證

你也許想不到,有些小學生跑步姿勢不夠協調、易摔、不會跳繩、唱歌跑調、發言口吃、字寫得不好看、看上去聰明學習成績卻不如意,其實都和孩子的運動協調能力缺乏、神經功能失調有關。

當度過了幼兒時期,運動習慣更多地是幫助一個人強身健體、心情愉悅,擁有積極樂觀的好心態。

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對孩子來說養成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過程,家長應與老師一起做好家園共育,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工作,一起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文章來源於網絡,由師生大全小編轉載整理,只為分享優秀教育理念,促進幼教行業健康發展。感謝原創作者的辛苦創作的付出,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版權歸原作者和原出處所有,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葉聖陶: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小晨的成績好,主要就是因為她有好的學習習慣;小夏的成績差,不用說,就是因為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屬於典型的寫作業磨蹭。愛人曾經和小夏的媽媽商量了多次,也採取了各種方法。雖然小夏的習慣有所好轉,但收效不大。你看,習慣的力量有多大!三年級的孩子習慣就難以糾正了,所以養成好習慣越早越好。
  • 蒙臺梭利教育助力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良好習慣重要性英國著名哲學家普德曼曾說:「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穫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穫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穫一個命運。」我國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可以決定人的命運甚至主宰人的一生。
  •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蒙臺梭利教育助力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從小就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讓其終生受益。然而,習慣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為了讓孩子能養成好的習慣,父母都是竭盡所能,下了不少苦功夫。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教育是一朵雲推動一朵雲,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習慣的養成亦是如此,只有喚醒孩子天生的「內驅力」,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
  • 葉聖陶: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堅持好習慣比補課更有用
    老先生曾作《兒童之觀念》來批評中國兒童受到的壞影響,也對孩子的教育有著很好的指導。葉老先生曾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所以,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是我們培養一個孩子的重中之重。
  •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家長是不是都做過以下努力?比如:花費很多時間陪著孩子寫作業,給孩子設定考100分的目標,還許諾他要是取得好成績,就給他一個大大的獎勵。這麼做在短期內可能會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長期下去孩子和家長都會很累。那麼,怎麼輕鬆地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 葉聖陶: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為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尤其是第二種
    葉聖陶先生認為:「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掌握學習方法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養成習慣要比制定規則更重要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但是規矩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情,並不是主觀或者說能夠讓還在主動形成自願去做的事情。但是養成習慣就是主動形成的,並且自願形成的事件,所以養成習慣要比指定規則更重要。
  • 養成良好習慣從小抓起
    作者:孫魁通過母愛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就是指母親以言傳身教引導孩子養成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勞動、熱愛工作的好行為、好傾向、好風尚,努力做到生活上克勤克儉、學習上勤奮刻苦、工作上愛崗敬業。在家庭教育中,母親的各種習慣對孩子影響特別深遠,孩子往往會自覺不自覺地複製並影響其一生。
  • 養成良好的習慣,成就更好的自己
    養成良好的習慣 成就更好的自己——從「為什麼」開始引言:大家好!很高興能在這裡與大家共同探討關於「幼小銜接」的話題。我的題目是《養成良好的習慣,成就更好的自己——從「為什麼」開始》。孩子上小學,家長們心情也是特別激動興奮的,我們一般會思考,準備要做什麼,或者該怎麼去做,而在這裡卻提出從為什麼開始。
  • 5-18歲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18歲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對於如何才能教育自己孩子養成正確良好的學習的習慣很在意,那麼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一起看看吧?  5-18歲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一包括:按計劃學習的習慣。
  • 中小學階段的親子教育:應該以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養成為主
    那麼,孩子在小學及以前的成長階段,不去超前學習,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讓孩子在以後的發展中發展更好呢?答案是肯定的,而這個方法就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培養他們的毅力、耐力,而在幼兒園至小學,甚至是初中階段,是一個孩子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養成的好習慣,將會使其受用一生!
  • 幼兒早教,教育什麼呢?優良品德、良好習慣,一旦養成,終生受益
    家長們給孩子報的班無一例外的不是興趣班,就是特長班,而往往忽視了對孩子最為有益的道德規範及良好習慣的培養,這很容易造成孩子跛腳走路,走不出端莊大方的氣勢和格局。那麼,幼兒最最關鍵的教育應該是哪一方面呢?
  • 家長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家長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於自身和孩子的成長都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家長而言,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有利於豐富精神世界、充實家庭生活,同時也為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氛圍,樹立了學習的榜樣,為孩子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起到良好的指引和帶動作用。1.
  • 生活習慣養成不是小事,抓住這6個關鍵點,幫娃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03 抓住這6個關鍵,幫孩子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管是對孩子來說還是對父母而言,都是一個相當不簡單的考驗。這是因為習慣養成都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一般說來,一個好習慣形成的周期大約為1個月左右(也有另一說法21天,大體上差不多),如果要進一步鞏固好習慣,更是需要長達至少3~4個月的鞏固時間。
  • 培養良好習慣 北京發布中小學生養成教育行動計劃
    中新網北京9月5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市中小學養成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今天正式發布,學生、家長、學校等將多方聯動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養成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學生品德形成和終身發展的奠基工程。
  • 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需要鼓勵和誇獎,還要經歷4個時期
    很多家長對這些都萬分在意,卻偏偏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如何讓你的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 好習慣的養成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廣陽一中習慣養成動員大會
    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經指出:「簡單地說,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習慣,它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9月15日下午,方城縣廣陽一中在西操場召開了新學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大會,全校3000餘名學生和全體班主任參加了此次大會,此次大會由副校長李明合主持。
  • 孩子的成長,需要養成這5個良好習慣,家長要及時引導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習慣養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擁有一個好的品質比學習項技能來的重要,因為別人家的孩子還在學習各種技能的時候,自己家的孩子已經掌握了學習最基本的優秀品質,養成良好的習慣那麼學習這件事對他來說也會變得非常容易。
  • 如何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稍作調查了解,便會發現,這些同學之所以「鶴立雞群」,完全緣於他們已養成了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平時注意多看、多聽、多讀、多說、多記、多寫。多看了,才能胸有成竹,了如指掌;多聽了,才能一聽即明,反映神速;多讀了,才能發音飽滿,字正腔圓;多說了,才能脫口而出,語驚四座;多記了,才能心有乾坤,信手拈來;多寫了,才能下筆如神,一揮而就。那麼,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呢?
  • 葉聖陶: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為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家長會更省心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他還專門寫了《習慣成自然》、《兩種習慣養成不得》等文章,提醒家長、老師和孩子習慣的重要性!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後,便用不著藉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家長們應該對這句話都很有共鳴吧!很多時候孩子是明白怎麼做是更好的,但就像約翰·洛克說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而從小養成的習慣卻能讓孩子的行動先與思考。
  • 習慣心理學:教育就是養成好習慣
    奧維德說:「沒有什麼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習慣是一個思想與行為的真正領導者。習慣讓我們減少思考的時間,簡化了行動的步驟,讓我們更有效率;也會讓我們封閉,保守,自以為是,墨守成規。在我們的身上,好習慣與壞習慣並存,而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取決於好習慣的多少。人生仿佛就是一場好習慣與壞習慣的拉鋸戰,把高效能的習慣堅持下來就意味著踏上了成功的快車。如果你希望出類拔萃,也希望生活方式與眾不同,那麼,你必須明白一點:是你的習慣決定著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