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專欄1: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這三方面引導順利過渡認生期

2020-10-06 堯堯育兒情感


從今天起#彩虹聊育兒#開始更新孩子的問題系列專欄文章,每一期為一個育兒問題,如果你有任何育兒問題,可以評論或私信我,很可能變成第二天的文章哦。我是#彩虹聊育兒#,一名兒童心理學講師,您的關注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01

今日問題: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


曾有一個教育基金會,為了深入了解中國家庭最關心的問題。他們對中國兩個大區兩千多個家庭進行統計調查。

報告裡的大數據顯示:

孩子三歲以下,是最基本的生活問題,吃喝拉撒睡的事兒;三歲以後,是社交能力的問題。

爸媽們對孩子社交能力的重視程度是排在學習前頭的。

很多父母表示都為孩子的社交頭疼過。


有一位跟我諮詢的媽媽小林每次帶著孩子上街遇到熟人,孩子都不愛打招呼,甚至就習慣往她身後一躲,搞的場面十分尷尬。

反過來孩子只要遇到了他熟悉的小夥伴或者回家看到姥姥姥爺,就會喋喋不休說個沒完。

這讓小林十分奇怪:明明孩子以前見人就笑,怎麼孩子長大了一點就變的靦腆了呢?

其實,每個人都有社交圈,孩子也不例外,大人出門打招呼、問好,已經成為了刻在骨子裡的禮儀。但是對於一個孩子,他不一定會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又或者他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內向的孩子。

如果孩子從小就被父母強迫去打招呼、去迎合大人的社交圈,那麼孩子長大後就很容易對社交產生焦慮和牴觸,遇到困難也更容易迴避,而不是解決。


02

那麼我們遇到孩子不打招呼就順其自然做一個佛系父母了嗎?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孩子不想打招呼的心理都是怎麼回事。


1.陌生人焦慮

美國心理學家艾恩斯沃斯(M.Ainsworth)採用陌生情景技術發現,陌生人焦慮有不同表現形式:孩子會啼哭會緊緊抱住父母,拒絕陌生人的接觸;或者會將目光從陌生人臉上移開。

孩子從幾個月開始,一般到三歲左右,但也可能持續到四歲五歲,進入認生期。

這個認生期是由於陌生人的突然出現而產生的某種程度上的恐懼、緊張或不安的情緒,也叫做陌生人焦慮。德國教育學專家Christiane曾經指出:寶寶的認生期隨著他的成長而自然產生,很可能在一夜之間,認生期就到來。



認生期其實並不完全是壞事,心理學家甚至認為認生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裡程碑,它可以帶給孩子自我保護以及說明孩子目前處於一個正常的發育期。

另外,心理學家發現,多數孩子在跟媽媽產生依戀關係以後,對陌生人會作出積極的反應,抗拒陌生人的接近,警惕媽媽這裡有陌生人要注意。


這個時候孩子不打招呼很可能就是處於認生期,一個正常的必經階段。


2.叛逆期

如果孩子是2到3歲左右的話,那可能是孩子第一次進入到逆反期。這個時間段的孩子,有了些自己的思想,不想再鸚鵡學舌。

就和青春期一樣,家長會感到孩子不如以前聽話了,如果家長還為了面子要強迫孩子打招呼,那必然會引起孩子的抗拒。

兒童心理學專家孫瑞雪說:


「兒童出生時,他的意識是混沌的,與萬物是渾然一體的。到3歲左右,開始發現自己同世界實際是分離的。自我,就這樣悄無聲息地萌芽。




3歲以後是孩子與母親在混沌共生後的分離期,這時孩子的內心呼聲就是:媽媽,別再逼我打招呼了!讓我自己去感受這件事吧。


3貼標籤

知乎上有個熱搜曾引起熱議:有網友分享自己的經歷,說從小父母就會嫌棄自己不愛打招呼不說話,他經常會聽到下面這幾句話:

  • 你看看人家的嘴多甜,你呢?
  • 你真沒用!
  • 你是啞巴嗎?


家長經常犯的錯誤,就是輕易地給孩子貼上了標籤。

那我們家長為什麼這麼容易就說出這些話呢?

因為我們在給自己的孩子表現得不夠好解圍,我們怕別人說你怎麼這麼教孩子。

比如我們就會聽到家長這麼說:

  • 我家孩子從小就比較害羞,哈哈,你別太在意他。
  • 她從小就不愛說話,抱歉。



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說:

「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很可能就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  


父母的話,往往對孩子有著極強的心理作用,孩子就會在這些標籤化的話語中長大並且對自己出現相當大的認知偏差。

可以說,父母越這樣說孩子,孩子就越不說話、越不打招呼。


03

孩子不願打招呼,我們應該怎麼引導呢?


1父母要站在孩子這一邊


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中提到的一位媽媽的做法就非常好:

孩子不願意和其他人打招呼,大人完全不責怪孩子,只是微笑地和孩子說:「我家寶寶現在還沒準備好是嗎?我相信寶寶準備好了,一定會叫的哦。」


引導孩子時,語氣一定要溫和並充滿期待,給孩子足夠的時間開口。如果孩子還是不想開口的話,那就慢慢來。

因為打招呼不一定非要用大聲問好的方式,點頭示意、給予對方微笑或者握手都是一些禮貌的方式。等孩子慢慢習慣其中一種方式後,剩下的再去嘗試。

只要父母站在孩子的一邊,他們就會感受的到父母的支持,無論怎麼做,起碼都不會傷害他們的最自尊。



2 家長做好自己,孩子自然會看到


其實每次我給家長做兒童心理分析的時候,在很多問題上都會提到這一點。舉個例子,有很多爸爸自己不愛做家務,卻總指揮孩子去幹這幹那,美其名曰鍛鍊孩子。時間長了,孩子自然也就不願意去做:爸爸都不做,我為什麼要去做呢?

著名詩人多蘿西·勞·諾爾蒂曾寫過一首詩《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如果孩子生活在分享中,他們將學會慷慨;

如果孩子生活在誠實中,他們將學會正直;

如果孩子被公平對待,他們將學會正義;

如果孩子被關心和體諒,他們將學會尊重。


在教育中,我們總是強調的一點要以身作則。為人父母如果對別人待答不理,那你也別指望孩子熱情。如果父母自身對待別人就熱情好客,那麼孩子在潛移默化下也會有一些變化。



3為孩子和要打招呼的人建立連接


相信你會發現許多孩子對自己熟悉的人非常的熱情,打招呼這件小事更是不在話下。那麼很多家長會說在路上遇到一個自己的熟人,不可能直接去給孩子建立感情啊。



首先要給孩子時間,孩子在觀察這個陌生人時,家長可以保護著說:「我們孩子從來沒有這麼認真地傾聽別人說話呢。」

其次要讓孩子學會去表達友善。


心理學家卡耐基在早期名著《如何贏得朋友》中也總結了六條給人留下良好印象的途徑,這些都可以成為孩子們學習表達友善的方式:

● 真誠地對別人感興趣;

● 微笑;

● 多提別人的名字;

● 做一個耐心傾聽者,鼓勵別人談他們自己;

● 談符合別人興趣的話題;

● 以真誠的方式讓別人感到他自己很重要。


只要讓孩子和你的「熟人」建立起友善的連接,那麼往往孩子打招呼這件事就是小菜一碟了,這麼做可以給足孩子尊重,也能得到「熟人」的理解。


04


說了這麼多,家長一定要記住,孩子不打招呼≠沒禮貌

家長也沒必要覺得孩子不打招呼會丟自己的臉。一切都要隨著孩子自身意識的發展去學習適應。

私下裡可以和孩子溝通交流:「寶貝你剛才為什麼不打招呼呢?」

只有充分的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才是真正的陪伴孩子一起長大。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
    但家長在遇到孩子不願意打招呼的問題時,常常有不當做法——貼標籤「這孩子每次都是這樣,就是特別膽小……」作比較「她就是不愛說話,我們也沒辦法,你看你女兒多活潑……」別看打招呼是一件小事,它其實決定了孩子未來在社交中,留給別人的「首因印象」如何。如果沒有抓住3-8歲的習慣培養關鍵期,讓孩子從小形成不愛打招呼的習慣,還可能會影響語言能力、自信心、社交能力等一系列跟情商、性格有關的能力發展。
  • 孩子認生怎麼辦?三個步驟幫你忙
    持續時間也不可控有的孩子昨天還好好的,一夜之間就開始認生了有的孩子認生期只有1周,有的會從7個月持續到1歲!不過大部分孩子是在7-9個月,認生期的高發時間。不要總在家,媽媽一個人或者媽媽和姥姥,家裡固定的幾個人看孩子。在非認生期,多接觸一些人,可能大大的緩解認生期焦慮,縮短認生期時間02平和的看待這件事如果孩子開始認生了,那就要平和的看待這件事。啥叫平和呢?首先,你要知道這是一個每個孩子都會發生的事情,你家孩子不是唯一一個人生的,認生是一件好事情,這是寶寶成長的過程。
  • 如何順利度過寶寶認生期?
    不少寶媽都有這樣的困惑:以前孩子見到誰都高興得咧開嘴笑,誰抱都跟誰,突然有一天,孩子見到陌生人就開始哭,除了媽媽誰都不願意讓抱了,這是為什麼呢?這標誌著寶寶認生期的到來。 什麼是認生期?
  • 寶寶到了「認生期」,4個方面引導孩子,一味地迴避孩子會變孤僻
    文丨趙松珍聊育兒 (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隨著心智逐漸成熟,從幼兒0-8個月的懵懂期到1歲的感觸期,度過懵懂期以後就容易出現「認生期」了。在懵懂期,孩子對外界的感知處於朦朧狀態,能見到不同的面孔,他就會興奮。
  • 寶寶進入「認生期」,需及時引導,容易培養出聰明寶寶
    但也不是所有寶寶都會認生,而且每個寶寶的認生期也不一樣。有的在4~6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害怕新面孔,而有的寶寶甚至一歲多才有認生現象。其實這就是寶寶認生的表現之一,他們對於陌生人通常會小心翼翼的觀察,保持謹慎。3、 第三階段:1歲左右到了第三階段,可以恭喜媽媽們,寶寶的認生期即將結束。通過前幾個月的適應,寶寶已經能意識到,不管如何都能得到家人的幫助和保護。即使對周圍陌生的事物還是會很小心,但好奇心會讓寶寶也變得更加具有探索精神。
  • 孩子總不愛跟人打招呼,怎麼辦?
    經常有父母抱怨:孩子見人不說話,甚至躲到父母身後,見人總不愛打招呼,埋怨孩子膽小、不懂禮貌,真的是這樣嗎?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怎麼解決呢?果媽四問幫你找到答案!果媽一問:孩子是跟所有的人都不愛打招呼還是哪一類人不愛打招呼?比如陌生人,不熟悉的人?
  • 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家長應該怎麼去引導孩子 育兒貓咪告訴你
    看見人不愛打招呼,你的孩子有這樣的問題嗎?我想先和家長講一個6年級女孩的案例:孩子媽媽說,她的女兒平時性格也算活潑開朗,但只是與脾氣合的來的人交流,遇到陌生人或者不熟悉的人,她就不願意打招呼,交流就更談不上了。媽媽常用的方式都是以身作則,每次在電梯裡遇見鄰居或者公開場合臨近身邊的陌生人的時候。
  • 睿智燈塔-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懂事、有禮貌的好孩子,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如願,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特別沒有禮貌,不僅不愛打招呼,甚至見到別人還往大人身後躲,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呢?昨天出門買東西,碰巧遇見鄰居帶著孩子在公園遛彎,和鄰居打了個招呼。
  • 嬰兒的認生期應該如何克服?你真的知道嗎?看一看育兒專家的理解
    寶寶的認生期一般會出現在6~7個月的時候,也有的寶寶認生期出現的會稍微早一些,在大概5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出現認生了。當然這是隨著寶寶的成長而自然發生的,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suo yi shuo媽媽們不必太過於焦慮和擔心。
  • 寶寶「認生期」分幾個階段?在這時期進入的娃,及時引導有好處
    文/小庚庚爸爸自家寶寶小時候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見到陌生人就嚎啕大哭,不願意被父母以外的人抱。其實這是孩子到了「認生期」。對於寶寶的認生期,你有多少了解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孩子的認生期分幾個階段,這階段需要家長了解,及時引導娃將來多半是學霸!
  • 孩子膽小、怕髒、不愛主動打招呼,怎麼辦?
    1、敏感、膽小。回想果果在三四歲的時候,對於膽小,他表現得非常明顯,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孩子,對於我來講其實是不太理解的,但是爸爸就特別的理解。二、不愛主動和大人打招呼下面再來說一說孩子們不愛主動和大人打招呼,這個問題也是很多家長的困擾,我也曾經收到過一些朋友發來這樣的問題詢問,說孩子見到別人就不願意打招呼,怎麼教都不說話。
  • 寶寶到了「認生期」,引導鍛鍊要重視,一味迴避讓娃越來越「笨」
    隨著孩子每天的成長,許多媽媽會發現孩子更怕生了。當然,不清楚是害怕還是害羞。簡而言之,如果有人想上前抱抱他,那小傢伙一定很不高興。寶寶怕生,會給媽媽造成很多麻煩。如果趕上工作或家務勞動的衝突,想找人幫忙帶娃也很難。九個月大的寶寶變成了媽媽的"小黏糕」,此時的依賴是"笨」的表現嗎?
  • 幼小銜接,順利過渡小學,家長知辛苦
    幼小銜接引起了不少的家長的憂慮與恐慌,且年年都有,那麼幼小過渡家長究竟需要知道些什麼?&阡貝育兒阡貝育兒阡貝育兒#認為家長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學習方式、學習時間、師生關係、行為習慣, 能力以及孩子的性格、品行等方面。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1.
  • 嬰兒認生怎麼辦?做好這3點,幫助寶寶順利度過認生期
    今天,這個七八個月大的嬰兒由媽媽抱出來曬太陽,與孩子奶奶不同的是,寶媽有意識地帶孩子到人群中去,「這是姐姐,跟姐姐打個招呼吧?」寶媽把著孩子的小手,去摸小朋友的手,孩子又嚇得哇哇大哭起來,「你這孩子怎麼這麼認生啊?以前不是很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嗎?」
  •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該怎麼辦?
    一般來說,如果孩子見了人不願打招呼,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三種:一是由於孩子羞怯。二是孩子不懂得見人要打招呼是禮貌行為。三,也許受過人為的驚嚇,所以不願意和人打招呼。如果你的孩子見到人時不愛打招呼,你不妨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 寶寶這個時候進入"認生期",未來多半是學霸,家長要正確引導
    今日問題:孩子看見生人就哭寶媽怎麼辦?進入認生期的寶寶總是會被突如其來的&34;或者&34;使自己感到不安從而用大哭的方式尋找媽媽的保護,如果寶媽發現孩子進入了這個認生期,恭喜寶媽,寶貝很聰明。寶寶正在拓展自己的認知領域,給他更多的安全感,讓他有足夠的信心去探索吧。
  • 孩子越大越不喜歡打招呼,除開禮貌問題,這三個因素很是關鍵
    只是最近這孩子有點害羞,不愛打招呼。 「我:「嗯,看得出來,源源把妹妹們照顧得很好,她們玩的挺和諧的。「晶:「是的,作為姐姐,源源表現還不錯。這樣的媽媽真的是小太陽,當然,源源和可可也被她教育地很好,孩子們的思維學習方面這裡就先不談了,咱就說說你對於孩子們「與人打招呼「這方面的態度和引導方式吧……孩子開口說話後,父母總喜歡教孩子叫人:「來寶寶,叫媽媽、叫爸爸、叫阿姨……「只要孩子開口,那一定是逗得大人喜笑顏開,直誇孩子聰明能幹……
  • 當寶寶進入「認生期」,父母要注意這3點
    其實很多的媽媽都會有這樣的擔憂,甚至會孩子過於粘人而感到苦惱,其實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非常普遍的表現,這就是孩子進入了「認生期」,家長一定要重視。寶寶進入「認生期」分為這幾個階段1.當寶寶進入認生期,家長應該如何引導1.
  • 孩子認生、害羞、不願意打招呼,家長該如何引導?
    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辦?皮特老師解析:第一,正確認識該現象。大多數兒童會在7~9個月時,與其照顧者建立穩定的依戀關係(大多數是媽媽),一旦形成依戀,他們就會對陌生人表現出警惕。這是兒童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心理學上把這一現象稱為——陌生人焦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認生。認生會在8~9個月時達到頂峰,兩歲時逐漸下降。第二,認生是兒童認知發展的表現。認知理論認為,兒童認生是其認知和知覺發展的自然產物。
  • 孩子粘著媽媽不放,一見到某個人就哭,多半是進入「認生期」了
    譬如「認生期」,這是大多數寶寶都會經歷的階段,需要父母及時去發現和做出應對,否則很容易對寶寶今後的性格產生很大的影響。結果寶寶趕緊把臉埋到媽媽懷裡,一副不待見好友的樣子。小敏見狀,一邊哄著女兒跟好友打招呼,一邊示意好友抱一下寶寶。不曾想,寶寶馬上情緒波動,大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