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上海隨機抽取5200名人民陪審員候選人:降低學歷門檻,不求...

2021-01-10 上觀

今天下午,上海首次公開隨機抽選人民陪審員候選人活動在上海市公安局長寧分局舉行。隨著大屏幕上人員名單快速閃動到定格,浦東新區、長寧區、虹口區、松江區和奉賢區總計5200名人民陪審員候選人相繼產生。新虹橋公證處現場進行了監督公證。

 

這是《人民陪審員法》實施以來,上海市司法局根據《上海市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實施方案》《上海市人民陪審員選任實施辦法》,聯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市公安局共同開展的首次集中公開隨機抽選人民陪審員候選人活動。

  

《人民陪審員法》明確人民陪審員以隨機抽取為主

 

今年4月,《人民陪審員法》正式施行。這不僅是我們國家第一部關於人民陪審員的專門法律,而且在人民陪審員的選任、履職等方面也做出了諸多改革。其中,明確了人民陪審員的產生以隨機抽取為主,組織推薦和個人報名的比例不得超過總人數的20%。

 

為了讓這次活動能夠真正做到公開公正、高效透明,市司法局與市公安局合作,直接從本市公安局人口信息系統資料庫中隨機抽選產生第一批人民陪審員候選人。初次抽選人員的基礎數據應符合年滿28周歲(即1990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公民),在市公安局人口管理辦公室資料庫中未登記有犯罪記錄、吸毒、肇事肇禍精神病史記錄,且抽選居住地與戶籍地在同一行政區劃的。各區隨機抽選的人民陪審員候選人的名額數應為各區人民法院實際上報名額數的10倍。

 

據悉,今天的隨機抽選只是產生人民陪審員候選人。接下來,各區司法局將會同人民法院和公安機關,按照《人民陪審員法》的要求,對人民陪審員候選人進行資格審查,重點查詢人民陪審員候選人在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方面的情況,確保不符合條件的人員不被納入選任範圍。必要時,區司法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到候選人所在單位、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基礎群眾性自治組織、人民團體走訪調查,或者對候選人進行當面考察。在通過資格審查並經本人同意的候選人名單中,市司法局將再進行一次隨機抽選確定人民陪審員擬任命人選,並經公示、提名、任命、公告、宣誓等選任程序正式產生人民陪審員。

 

除了隨機抽選,人民陪審員候選人還可以通過個人申請和所在單位、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人民團體推薦產生,但總數不得超過20%。

 

人民陪審員不要求法律能力

 

人民陪審員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參與司法、監督司法的有效形式。但在長期的司法實踐中,人民陪審員「陪而不審、審而不議」的現象也客觀存在。如何讓人民陪審員制度發揮更大的作用,《人民陪審員法》也作出了諸多規定。

 

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和以往相比,現在人民陪審員的廣泛性和代表性大大增強。《人民陪審員法》不再對人民陪審員的法律能力提出要求,轉而更加關注人民陪審員的履職能力和個人品格。因此,將人民陪審員的任職年齡從23周歲上調至28周歲,將學歷要求降至高中。「不要求陪審員的法律能力,更看重陪審員的社會閱歷,可以讓陪審員在參與庭審中更好地從社會公眾的視野出發,和法官的專業知識形成一個更好的補充。」

 

過去,人民陪審員主要由法院選拔產生,現在人民陪審員由司法行政部門選薦、人大任命、法院使用。在案件分配中,法院也將按照隨機抽選的原則,最大限度確保參審陪審員的公正性、獨立性。

 

而為了最大化消弭此前「陪而不審」的現象,該法還明確規定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審判案件,均要對事實認定、法律適用,獨立發表意見,行使表決權,並首次引入了審判長指引機制,通過製作事實問題清單等方式,由審判長在人民陪審員參與審判活動時對案件的事實認定、證據規則、法律規定等事項履行中立的指引、提示、解釋和說明義務,並在七人合議庭庭審中實行事實審與法律審分離,避免從前一部分人民陪審員淪為「陪襯」,提高人民陪審員參審積極性。

 

屏幕上顯示的隨機抽取的陪審員候選人名單

 

被抽中的候選人能拒絕嗎?

 

「我謹代表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向全體市民呼籲,公民有依法擔任人民陪審員的權利和義務,如果您成為本次上海市首次隨機抽取產生的人民陪審員候選人,請您配合後續的選任資格審查程序,積極參與到人民陪審員工作中來,行使你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在抽取儀式現場,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張錚這樣面向社會公眾呼籲。

 

被抽選產生的人民陪審員候選人當然有拒絕的權利,其中也確實有人平日工作繁忙,難以履職。「我們希望本市的用人單位能配合工作,為本單位員工擔任人民陪審員提供便利,這也是法律的規定。」市司法局基層工作處處長商忠強說,同時,對於參與庭審的人民陪審員,按照法律規定也享有一定數額的津貼。

 

如果被抽中了,你願意擔任人民陪審員嗎?

 

人民陪審員隨機抽選流程

相關焦點

  • 人民陪審員的隨機抽取制度
    2004年8月28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並於2005年5月1日起開始施行。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關於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單行法律。《決定》的頒布和施行,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使得我國的人民陪審員制度在科學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 兩次隨機抽選人民陪審員出爐
    本報3月19日訊 近日,青島市市南區人民陪審員擬任命人選隨機抽選儀式在市南區人民法院啟動,這是青島市基層法院中首次舉辦公開隨機抽選儀式。儀式由市南法院和市南司法局聯合舉辦,使用全國人民陪審員選任系統,從前期通過資格審查的182名人民陪審員候選人中,隨機抽選出80名作為市南區人民陪審員擬任命人選。
  • 人民陪審員法一審:選任學歷降至高中,年齡增至28歲
    新京報快訊(記者沙雪良)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今天(12月22日)上午在京開幕,首次提請會議審議的人民陪審員法,放寬選任入口,將學歷要求從現行的大專以上降低到高中文化程度,將擔任人民陪審員的年齡從23周歲提高到28周歲。
  • 如何開展人民陪審員候選人的資格審查?司法部答
    該法首次確立了司法行政機關選任、人大常委會任命、法院使用的工作機制,調整了人民陪審員選任機關,明確了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由以前的基層人民法院牽頭負責變為司法行政機關牽頭負責。這有利於實現人民陪審員選用分離,有利於加強監督制約,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人民陪審員制度運行機制,確保了人民陪審員制度的公信力和權威性,標誌著我國人民陪審員制度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陪審員法》十問十答
    根據第九條、第十條、第十一條和第十九條,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作出重大調整,由基層人民法院牽頭改變為由司法行政機關牽頭。「一升一降」,將選任年齡從原來的23周歲上升為28周歲;學歷從原來的大專下降到高中。「三次隨機」,隨機抽選人民陪審員候選人、隨機抽選確定人民陪審員人選、隨機抽取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個案。
  • 「作人民陪審員,是特別光榮的事」 重慶市民爭當人民陪審員
    近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市司法局獲悉,重慶通過隨機抽選產生的人民陪審員候選人共有21萬餘名,此外,全市通過個人申請和組織推薦方式產生2600餘名候選人。目前,各區縣選任工作陸續進入提請人大任命階段。今年1月24日,重慶市司法局、市高法院、市公安局發出《關於選任人民陪審員的公告》,我市人民陪審員選任程序正式啟動。
  • 人民陪審員究竟是做什麼的?
    人民陪審員法第九條規定:司法行政機關會同基層人民法院、公安機關,從符合條件的常住居民名單中,隨機抽選擬任命人民陪審員數五倍以上的人員作為人民陪審員候選人,對人民陪審員候選人進行資格審查,徵求候選人意見。
  • 你好,人民陪審員!
    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人民陪審員法,人民陪審員法規定,公民有依法擔任人民陪審員的權利和義務。那麼,作為公民的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名人民陪審員?人民陪審員又將如何履職?2014年6月20日,山東棗莊571名不穿法袍的「法官」依法上崗。這是6月12日在棗莊市市中區人民法院拍攝的人民陪審員工作胸牌。
  • 2018年蒼南縣選任人民陪審員公告
    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選任名額  本次選任人民陪審員名額為275名,其中通過隨機抽選方式選任人民陪審員名額220名,通過個人申請和組織推薦方式選任人民陪審員名額55名。  三、選任程序  (一)候選人產生方式  1.隨機抽選。縣司法局會同縣人民法院、縣公安局,從轄區內年滿28周歲的常住居民名單中,隨機抽選擬任命人民陪審員數5倍以上的人員作為人民陪審員候選人。  2.個人申請。符合擔任人民陪審員條件的公民直接向縣司法局提出書面申請。  3.組織推薦。
  • 誰說人民陪審員是法庭上的「稻草人」?!——聚焦人民陪審員法出臺
    2.人民陪審員如何選:隨機抽選為主  有的法院把直接僱用的合同制人員列在陪審員名單內,以便隨叫隨到。確定具體案件的陪審員不是隨機抽取,而是反覆指定若干「好用、方便的」陪審員。陪審員偏重於高學歷人士、行政官員及經營管理者等社會精英層,出現「陪審精英化」現象……王亞新對人民陪審員在選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較為深入的觀察。
  • 人民陪審員:不穿制服的法官(圖)
    1996年被推薦成為陪審員,2005年被西安市新城區人大任命為人民陪審員,10年來,他參與陪審了各類案件380多件。  截至2006年底,像趙維忠這樣的人民陪審員,在我國共有55681名。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案件644723件,人均審理案件13.82件,佔普通程序案件總數的20.09%。
  • 中國試點重大案件由3名以上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
    中新網4月25日電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少平近日就《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方案》提出探索重大案件由3名以上人民陪審員參加合議庭機制等,健全人民陪審員提前閱卷機制等,切實改變「陪而不審、審而不議」的現象。  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2020年度青州市人民陪審員選任公告
    一、選任名額本次全市共計選任人民陪審員29名,其中通過個人申請和組織推薦方式選任人民陪審員不超過5名。(二)產生候選人1.隨機抽選:青州市司法局會同青州市人民法院、青州市公安局從本市內符合人民陪審員選任條件的常住居民名單中隨機抽選產生人民陪審員候選人。
  • 被抽中做陪審員拒不履職將受懲
    新華社發     □記者李敬欣張渝實習生張培培北京報導核心提示|以前是基層推薦,今後是隨機抽選;以前必須是大專學歷,現在高中甚至不受此限。昨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上作《關於授權在部分地區開展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草案)》的說明。
  • 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系列談丨高學歷不應成為人民陪審員的必要條件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提出,要降低擔任人民陪審員文化程度的要求,由現行的「一般應當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學歷」,調整為「一般應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學歷」,並且規定「農村地區和貧困偏遠地區公道正派、德高望重者不受此限」。由此可以看出,我國人民陪審員任職的文化程度要求在改革過程中明顯放寬。
  • 你可能會被抽去當人民陪審員哦
    ■我國擬試點人民陪審員隨機抽選一句話讀懂新聞:我國擬推選人民陪審員隨機抽選,每5年抽選一次;人民陪審員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責將被懲戒;首批試點擬選擇北京、河北、黑龍江、江蘇、福建、山東、河南、廣西、重慶、陝西
  • 嚴格篩選 依法任命 臨海新一批人民陪審員上任
    9月6日上午,臨海市91名人民陪審員舉行莊嚴的宣誓,這標誌著新一批人民陪審員選任工作圓滿完成。臨海市原有的91名人民陪審員任期已滿。為此,臨海市人民法院於今年3月,會同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啟動新一輪人民陪審員的選任工作。
  • 權威解讀《〈人民陪審員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答覆》
    新選任後的人民陪審員隊伍主要呈現以下變化:一是隨機抽選成為主要來源。各地嚴格落實人民陪審員選任「兩個隨機」,從當地常住居民名單中隨機抽選產生人民陪審員候選人,從通過資格審查的人民陪審員候選人中隨機抽選正式人民陪審員,實現了選任理念由「方便」「好用」向「廣泛」「隨機」轉變,使更多普通公民有機會成為人民陪審員。二是個人申請和組織推薦更加有的放矢。
  • 「山寨」人民陪審員為何熱愛裝聾作啞
    而我國的人民陪審員制度,歷史非常短暫。所謂人民陪審員,是指代表人民群眾在人民法院參加合議庭、參與審判活動的人員。其正式產生的標誌是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的《關於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 讓人民陪審員與主審法官享有同等權利
    人民陪審員的選任標準提升了年齡、降低了學歷,明確了隨機抽取確定人民陪審員人選、隨機抽取人民陪審員審理具體案件,其目的就是要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參與司法活動中。三是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的參審作用。為解決「陪而不審、審而不議」問題,界定人民陪審員參審範圍,妥善區分事實審和法律審,同時加大審判長對人民陪審員的指引、提示力度。人民法治:人民陪審員制度有何歷史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