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運六氣難學難精?精華就在這1000字裡,快收藏!

2021-02-22 岐黃國醫

中醫五運六氣理論難學難精,歷代醫家多有作歌訣以示教者,但目前尚未見到以「千字文」文體編寫五運六氣理論的論著,不免有所遺憾。

中國傳統蒙學經典有《三字經》《千字文》等。《三字經》流傳最廣的版本是由南宋王應麟編撰,後世學者不斷增補修訂而成的。清代醫家陳修園仿《三字經》文體,編纂《醫學三字經》,而與《藥性賦》《瀕湖脈學》《湯頭歌訣》並稱為中醫啟蒙教育的「四小經典」,被廣為傳頌。

《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梁朝周興嗣所編寫,全文1000字均取自王羲之的墨寶。元代日本醫家惟宗時俊仿寫《醫家千字文》,闡述中醫歷史典故,於1936年被陳存仁收入《皇漢醫學叢書》。

五運六氣理論作為中醫經典理論,文辭古奧,難學難精,歷代醫家多有作歌訣以示教者,如吳謙等編纂的《醫宗金鑑》中就專列《運氣要訣》。儘管五運六氣相關的歌訣不少,目前卻尚未見到以《千字文》文體編寫五運六氣相關內容的論著,不免有所遺憾。

因此,筆者不揣淺陋,仿《千字文》文體,以明代王肯堂《醫學窮源集·運氣總論》為藍本,旁參《黃帝內經》原文及後世諸家之作,把五運六氣理論涵蓋的幹支甲子、主運、客運、歲運、主氣、客氣、司天、在泉、勝復鬱發、五行相屬等基礎知識彙編成四言歌訣,全文共1000字,雖非字字不同,卻亦朗朗上口,易誦易記,文中參以簡要的注釋說明,希冀對五運六氣學術的傳承和普及有所助益。

在昔洪荒,歷度未彰,

天以成化,人順得昌。

沿至軒皇,風氣漸揚,

疾患間作,以諮賢良。

岐伯大鴻,不憚辛煩,

縷述條陳,運氣名章。

天元五運,微旨五常,

氣交六元,至真要諳。

陰陽大論,六節藏象,

刺本雖遺,溫舒補亡。

上言五運六氣學術發展源流。在《黃帝內經》中,黃帝諮問岐伯、鬼臾區(號大鴻)等先賢,而作運氣大論傳世,即「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至真要大論」七篇大論,由唐代王冰次注《素問》時補入。

宋代林億等校正《素問》時,認為這七篇大論可能是古書《陰陽大論》的內容。而《素問》的「陰陽應象大論」「六節藏象論」內容也有涉及五運六氣理論。

另有「刺法論」「本病論」兩篇合稱《素問遺篇》,在王冰次注《素問》時已佚失,至宋代醫家劉溫舒撰寫《素問入式運氣論奧》時方予補入。這些重要的篇章系統闡述了五運六氣的基本內容。

天道有常,氣化為綱。

幹支甲子,構建其框,

知常達變,融通為上。

甲己化土,乙庚金剛,

丙辛水潤,丁壬木揚,

戊癸炎火,歲分陰陽。

主運有五,順時流轉,

春木夏火,長夏土安,

秋金冬水,循道如環。

客運大小,隨歲轉換,

初同歲運,亦相生然,

五音建運,太少相伴。

以上闡述五運六氣理論的核心是氣化,以陰陽五行、幹支甲子等為理論工具,構建基礎框架,在學習理解時,要知其常,又要達其變,不可拘泥機械推演,最終達到融通運用的境界。

天幹化五運,形成歲運、主運、客運等概念。歲運又稱大運、中運,每年因年幹不同而化為五行五類,又年幹為陽幹(甲、丙、戊、庚、壬)之年,歲運太過;年幹為陰乾(乙、丁、己、辛、癸)之年,歲運不及;主運則每年固定分為五個小運,順一年五季按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順序流轉;客運每年也分為五小運,其初運與歲運相同,之後四運按五行相生、五音建運、太少相生的理論順時循環。

若言六氣,主客曉然。

主分六步,春生消寒,

廿四節氣,時令各掌。

厥陰風木,春時主常;

少陰君火,初夏正暖;

少陽相火,盛夏炎燃;

太陰溼土,長夏為安;

陽明燥金,秋氣橫蕩;

太陽寒水,冬日收藏。

若推客氣,先明終三,

終同在泉,司天位三,

三陰三陽,依次循環。

子午少陰,君火司天,

燥金在泉;醜未太陰,

溼土司天,寒水在泉;

寅申少陽,相火司天,

風木在泉;卯酉陽明,

燥金司天,君火在泉;

辰戌太陽,寒水司天,

溼土在泉;巳亥厥陰,

風木司天,相火在泉。

歲半之前,司天統轄;

歲半之後,在泉主管;

上下交互,氣交之方。

以上闡述六氣中主氣、客氣、司天、在泉等概念及各自主時特點。地支化六氣,每一氣主4個節氣,主氣按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溼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的五行相生順序排列,年年固定不變;客氣則根據每年年支不同而變化,每年客氣三之氣與司天之氣同,終之氣與在泉之氣同,在此基礎上,客氣六階段按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三陰三陽的順序排列。

司天之氣、在泉之氣亦具有厥陰少陽、少陰陽明、太陰太陽相對應的特點。司天之氣居上,是輪值主司天氣,主司上半年的氣候變化,位置在三之氣上;在泉之氣則與司天之氣對應而居下,統管下半年的氣候變化,位置在終之氣上;司天、在泉上下交互之中,歲運發揮著重要作用,故歲運又名中運。

氣或有餘,亦有不足;

氣運迭移,陰陽消長;

未至而至,曰氣太過;

至而不至,謂不及然。

復有平氣,太過得制,

不及得助,和氣以常。

太過之歲,其氣為專,

若施正化,便可為安。

不及之歲,其氣雜然,

和則化政,為氣之常。

上言五運三紀,即歲運的太過、不及和平氣之年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點。

六氣之勝,所勝者傷,

藏氣相應,復亦如傷。

勝復之作,動不當位,

後時而至,衰盛異常。

寒暑溫涼,盛衰之用,

其在四維,差凡度卅。

勝氣未盡,復而再勝;

復亦如是,止於相當。

勝常前三,復多後三;

或待氣發,當時甚然。

勝為天災,其機難揣;

復則可待,相時而安。

主客之氣,雖勝無復,

時過則已,六步轉換。

主逆客從,佐利和宜,

安其主客,適其溫寒。

上言六氣勝復的基本特點。六氣勝復主要表現在客氣的勝復上,勝復之氣的發生有不確定性和波動性,大體勝氣多發生在上半年(前三氣),復氣多發生在下半年(後三氣),上半年有勝氣出現,下半年就有復氣出現,可以提早預防。

而主客加臨的勝復則有勝無復,這是因為主氣和客氣之間雖有相勝,但由於它們都有自己的相應時位,時位一過,相勝狀態就解除,所以有勝無復,具有「主勝逆,客勝從」的特點。

五鬱之見,各有兆彰,

鬱極乃發,待時而作。

木鬱之發,葉陰草偃,

虎嘯巖岫,松吟高山;

火鬱之發,冰雪山川,

華發水凝,午澤焰陽;

土鬱之發,蜉蝣生滅,

雲橫天山;金鬱之發,

山澤焦枯,土凝滷霜;

水鬱之發,太虛深玄,

氣猶麻散,微見黑黃。

風行數變,發無恆常;

火土金鬱,發於時旺;

水鬱隨火,發因憚陽。

木鬱達之,火鬱發散;

土鬱奪之,金洩宣降;

水鬱當折,逐導滲暢。

上言木鬱、火鬱、土鬱、金鬱、水鬱五鬱之發的物候、氣候特點,發氣之時及對應治則治法。

運氣相臨,不期而然,

驗之星脈,物氣相參。

木曰歲星,火為熒惑,

土鎮金白,水辰明暗。

三陰厥弦,少鉤太沉,

少陽浮大,明短太長。

五藏五官,谷果實養,

五蟲五畜,色味音彰。

木肝主目,麻李核藏,

毛蟲遇雞,蒼酸角唱。

火心主舌,麥杏絡纏,

羽蟲見羊,赤苦徵響。

土脾主口,稷棗肉香,

倮蟲和牛,黃甘宮彈。

金肺主鼻,稻桃殼含,

介蟲與馬,白辛音商。

水腎二陰,豆慄濡染,

鱗蟲畜彘,黑鹹羽揚。

上言先賢認為某運氣的出現,要參考相應的五星、脈象、物候、氣象特點等。如木、火、土、金、水依次對應歲星(木星)、熒惑星(火星)、鎮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五星,運氣盛則對應的五星偏明,運氣衰則對應的五星偏暗。

脈象上三陰三陽也有對應,厥陰之至其脈弦,少陰之至其脈鉤,太陰之至其脈沉,少陽之至其脈大而浮,陽明之至其脈短而澀,太陽之至其脈大而長。再從物候上說,不同的五行屬性對應的五藏、官竅、五穀、五果、五實、五蟲、五畜、五色、五味、五音等均各有差異。

又應五時,五化五政,

五氣五用,五候令常。

木應春時,生榮發散,

氣端曲直,溫和風揚。

火應夏時,蕃茂明曜,

氣高燔灼,炎暑熱浪。

土應長夏,豐滿靜安,

氣平高下,溽蒸溼泛。

金應秋時,堅斂勁蒼,

氣潔散落,清切燥傷。

水應冬時,凝堅流演,

氣明沃衍,凝肅令寒。

以上則從氣象上說明了不同運氣狀態下,對應五季、五化、五政、五氣、五用、五候、五令等不同五行屬性的氣象物候特點。

五運六氣,先聖遺產,

內經明珠,岐黃桂冠。

杏林學子,深入經藏,

潛心求索,驗之臨床。

傳承精華,明其浩瀚,

守正創新,中醫弘揚。

五運六氣理論是《黃帝內經》中的精華內容,被稱為「皇冠上的明珠」。歌訣記憶法是學習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方法,本文僅通過歌訣形式對五運六氣理論的基礎內容略作講解,因篇幅所限,對五運六氣標本中氣、相關病證、治則治法、南北政等內容尚未闡釋,學者若欲進一步學習,當認真研學《黃帝內經》等中醫經典,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以便更好地把中醫藥繼承好、發展好和利用好。

【推薦閱讀】請點擊 

無一倖免!接種輝瑞疫苗後全部感染新冠,8人死亡!國外疫苗或成僅次於新冠的又一災難!

警惕:不要拿生命去發生性關係,摧毀你,一次足矣!

董氏奇穴針灸

相關焦點

  • 五運六氣難學難精?精華就在這1000字裡,快收藏吧!
    中醫五運六氣理論難學難精,歷代醫家多有作歌訣以示教者,但目前尚未見到以「千字文」文體編寫五運六氣理論的論著,不免有所遺憾。
  • 五運六氣
    天地一體,五臟一致,人在天地之間,活在氣交當中,《內經》運用五運六氣來描述人與自然的密切聯繫,「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博大精深,天地人事無所不包。 五運六氣是天人之學的中醫運用,研習中醫的一把鑰匙,中醫各種學說基本建立在五運六氣基礎之上,《輔行訣》和《傷寒雜病論》這樣的醫家經典都可能建立在五運六氣的基礎之上。
  • 零基礎入門五運六氣,附辛丑歲五運六氣預測
    ,閱讀者眾,很多人就此入門五運六氣。今天將文章重新發布,認真閱讀文章的朋友,都能夠推演辛丑歲的五運六氣。文末附上辛丑歲的五運六氣預測結果,供感興趣的朋友對照自己推演的結果,並參考學習內經原文,預知來年的天氣特點和人群易患疾病。只對辛丑歲五運六氣預測結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文末附錄看結果。
  • 五運六氣與黃天賜的《實用運氣學說》
  • 五運六氣天道篇總結版
    先用一節課的時間把凡心老師講過的內容重新再給歸納梳理一遍,抓住五運六氣的核心。現在給大家去梳理這20多天裡的主要課程內容,把它連成一條線展現一個清晰的脈絡。對於農業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靠天吃飯,如何選擇一塊好的地播下種子,在一個合適的時間季節裡去種植適合的農作物,保證這個民族能夠生存下去最為重要的事情。 理解中醫和五運六氣,要從農業的思維上去理解才是能順暢的。
  • 試著談談「運氣」:五運六氣探微
    例如,在《素問•五常政大論》中指出:「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氣終而象變,其致一也」。自然之氣運動變化,施化成紛紜萬物的過程,可以稱為「氣化」。氣化,其含義包括氣的運動變化,以及其化育萬物的作用。氣化為一切自然現象產生的根本,即有了氣化才有自然萬物的產生。人體也是自然氣化所產生的生物之一,因此,氣化理論是《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 「首屆五運六氣學說高級培訓班」學習體會
    為了學習五運六氣,網上下載了2014年1月在哈爾冰舉辦的「首屆五運六氣學說高級培訓班」視頻資料,共28.4GB,內容主要有:安徽中醫學院顧植山教授主講的
  • 五運六氣之甲乙丙丁
    ,知道講了哪些主要的方面,啟下,要在這個基礎上,來開始學習剩下的課程,學習五運六氣,學習正宗的傳統中醫,是一定不能離開以農耕文明的視角的思維方式。給大家講這些,是想告訴大家接下來的課,我去講什麼,大家就要去聽什麼,因為我們現在要去講的,是要切合五運六氣裡面要用的,要用大家學會的方式去講的,而不是以,說做一個名詞解釋的方式去講的。
  • 天人合一學第八講【五運六氣第一章】
    五運六氣,主要是由「五運」和「六氣」兩部分組成的。什麼是五運呢?五運,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的運動。什麼是六氣呢?六氣,即風、寒、暑、溼、燥、熱六種氣候的變化。形氣相感,形化氣,氣成形,形為陰,氣為陽,陰陽的對立統一運動,推動著事物的發展,故曰:「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溼,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素問·天元紀大論》)。    五行五運化生的五氣與六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天生六氣,地生五行五氣,一個是天氣,一個是地氣,二者之間有對應關係。
  • 關於劉完素五運六氣理論之探討
    五運六氣理論可反映天地變化的規律,也可反映人體變化的規律,所以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序中說:「且運氣者得於道同,蓋明大道一也。觀夫醫者,唯以別陰陽虛實,最為樞要,識病之法,以其病氣歸於五運六氣之化,明可見矣。」劉完素把運氣理論的意義與自然原理相合,並提出了以五運六氣來考察疾病的變化,反映了他對運氣理論的深刻理解。
  • 玄妙的五運六氣,附贈:五運六氣對應於五臟為病的歌訣
    五運六氣指什麼? 1.五運指代木、火、土、金、水。 2.六氣指代風、寒、暑、溼、燥、火。 雖然運有五,然氣有六。天上氣,地下運,相互對應,本質相同。
  • 解讀2016丙申年的能量(「五運六氣」)
    編者按  「運氣」一詞在古代是用來預測氣象氣候的用語,是五運六氣的簡稱。運氣學說是中國古代研究氣候變化及其與人體健康和疾病關係的,中醫界內有一句話可說明其重要性:不通五運六氣,遍讀方書何濟?乙未年即將結束,丙申年的五運六氣是怎樣的呢?
  • 【五運六氣】平氣之年推算方法及其意義
    吳謙《運氣要訣》指出:「中運辛卯陰年水運不及,(遇燥金司天)則為相生,俱為不及得助,凡遇此類皆為正化平和之年也。」這種司天生運的年份為順化,故類推可知吳謙以順化之年又逢陰乾歲運不及為平年。《運氣要訣》云:「應時而至謂交五運六氣之日之時,正當其日其時而氣即至則為正化平氣,承天之令不妄行也。如時未至而氣先至,來氣有餘則為太過,名曰氣淫,即邪化也。
  • 薦書|不通五運六氣,檢遍方書何濟
    提到五運六氣,提到中醫的運氣學說,總歸是容易惹人爭議的。本科時候便有老師旗幟鮮明的反對,主要依據是古代和現代的氣候環境完全不一樣了,加上現代化進程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影響,運氣學已經不符合當今時代的環境。那時候,我除了在《內經選讀》這本教材的附錄裡看過一點點運氣理論的基本知識外,並沒有去關注這個話題。後來系統讀內經的時候,到了運氣七篇大論,因覺其言語晦澀,也是跳過不讀。
  • 五運六氣---運氣同化
    二、運氣同化五運六氣均用於表述一年的天時氣化,而天時氣化是運和氣互相配合默契的結果。因此,要全面把握每年氣候的實際情況,就必須把五運和六氣結合起來,統一的分析判斷。此種方法稱之為運氣相合。而五運六氣在六十年的變化周期中除了互為生克、互為消長外,還有二十多年的同化關係的發生。所謂運氣同化就是指當年的中運與六氣的司天在泉之氣及歲支之氣的五行屬性相同。
  • 從五運六氣談小兒的體質特點
    我們認為,每個人的體質受這些因素的影響:父母遺傳因素、地域因素、出生時的五運六氣因素(即當年的氣候因素)、生活習慣因素以及工作因素。影響小兒體質的因素主要是前面四個因素,對於成人來說,由於工作以及生活習慣的原因,出生時的五運六氣因素對其體質的影響幾乎被磨滅,我們多不用考慮,但是也有特例。我們本次課著重探究影響小兒體質因素。(1)父母遺傳因素。
  • 論《傷寒論》六經辨證和五運六氣的關係
    從五運六氣理論探討傷寒論六經辨證思想五運六氣是中醫學的最高層次理論,早在內經就有運氣7篇詳細闡述了五運六氣致病的特點和治則。五運六氣是外感疾病之源。研究外感疾病無法脫離了五運六氣,張仲景的傷寒論是一本治療外感疾病的專著。其在書中說:「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 「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為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鬥歷佔之」 明確昭示後人自然界的氣候對人體的影響。因此研究張仲景的《傷寒論》六經辨證體系必須應用五運六氣學說才能正確理解。
  • 從中醫五運六氣學說,淺談為何公元2020庚子年5至7月我國暴雨成災
    如果你是首次聽說中醫五運六氣學說,可以在百度百科查看《五運六氣學說》、《黃帝內經》。下面直奔主題了!先看看下面這張庚子年的運氣圖可能你已經發現亮點了。對!我國地域那麼廣,東西南北中天氣肯定不一樣,不得不佩服中醫老祖宗留下的魁寶還是有一定神奇之處,中醫五運六氣學說是從宏觀角度分析全年的大致氣候特點。
  • 風水:2021年辛丑年五運六氣詳解與運用
    進入2021年,五運六氣也會有所改變,下面為大家整理一份2021年五運六氣詳解與運用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一、五運六氣的定義 運氣學說的中心內容以十天幹的甲己配為土運,乙庚配為金運,丙辛配為水運,丁壬配為木運,戊癸配為火運,統稱五運。
  • 《黃帝內經》:五運六氣,什麼是「主氣、客氣、司天、在泉」?
    《黃帝內經》:五運六氣,什麼是「主氣、客氣、司天、在泉」?作為中醫理論的基石,《黃帝內經》不僅包含有我們比較熟悉的基礎理論部分,如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等學說,「運氣學說」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素問》81篇裡,關於「運氣學說」的就佔了6篇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