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8 07:22 |浙江新聞客戶端 |編輯 徐坊 李世超 通訊員 吳亞鋒
湖州因水而興,因湖得名,境內河道縱橫,湖漾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鄉。
近年來,湖州市大力開展河湖綜合整治,治水成效顯著,湧現了一批安全流暢、生態健康、水清景美、人文彰顯、管護高效、人水和諧的美麗河湖。
9月17日,小編從湖州市水利局了解到,按照《湖州市市級「美麗河湖」評價標準(試行)》相關要求,通過省、市、縣相關專家查看現場、專家評審、查閱臺帳資料等方式,吳興羅漊港、德清東苕溪等7條(個)河(湖)在水安全、水環境、水管護、水生態、水景觀、水文化、示範引領等方面脫穎而出,成為2018年度湖州市級「美麗河湖」。
湖州市級「美麗河湖」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接下去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這些河湖有多美吧!
吳興羅漊港
吳興羅漊港
羅漊港是吳興區72條太湖漊港之一,南起頔塘,北入太湖,全長11.2千米。羅漊大閘至北橫塘河段為羅漊港的生態示範段,長約4公裡。主要通過清淤拓浚,建設透水型緩坡式護岸,恢復河道縱向蜿蜒性,修復河中小島,構建種類豐富的河道植物群落,營造風貌多變的河道景觀,以更好地保護河道生態多樣性。羅漊港通過杭嘉湖地區環湖河道整治工程的實施,建成了羅漊港生態堤防、親水平臺和濱水綠道,實現了「安全、生態、美麗、富民」的美麗河湖創建目標。
南潯夾塘港
南潯區夾塘港
夾塘港依託原有湖漾風貌,通過改造漾內小島、設置浮島及水生植物,新建慢步道、沿湖慢行棧橋和親水碼頭,使荒島水塘變身為林水相依的水漾畫卷,成了善璉特色小鎮水岸風情帶。
德清東苕溪
德清東苕溪
東苕溪又名龍溪,發源於東天目山的水竹塢,流域面積2265平方千米,其中山區面積19144平方千米,河長151千米。東苕溪德清段位於德清縣中部,貫穿德清南北,流經下渚湖、乾元、洛舍三個鄉鎮(街道),全長30.3公裡,屬縣內省級河道。
東苕溪沿岸多生蘆葦,入秋蘆花飛揚,故以「苕」為名。河道兩岸片片灘林,蜿蜒曲折,垂柳成蔭,保持了較好的原始生態,常有珍稀鳥類棲息其中,現已成為德清縣的備用水源地。東苕溪東側為百年一遇標準堤防西險大塘及導流東大堤,西側為國家重點項目苕溪清水入湖河道整治工程,該項目已經基本完成,達到20年一遇防洪標準。以「水岸苕溪夢、濱水慢生活」為主題的東苕溪生態提升工程,在保護沿線德武橋等歷史古蹟的同時,修葺老聯誼閘、塘涇閘等老一批水利設施,增加河岸節點景觀,提升整體河道生態效果,為市民提供休閒漫步場所。
長興北橫港
長興縣北橫港
北橫港起於圖影新村止於楊家浦港閘,全長約8公裡。通過近年來的建設,北橫港的功能已從傳統的行洪排澇、灌溉蓄水、出行道路慢慢發展成為沿太湖的風景旅遊帶,昔日的「太湖三白」交易市場更是發展成為吃、住、玩一體的太湖風情街,成為一條安全、生態、美麗、富民的經濟水路。
德清觀音漾
德清縣觀音漾
觀音漾與野趣橫生的孫家漾遙相對望,被美麗的西施河蜿蜒相連。整治後的觀音漾面貌煥然一新,被評為2016年浙江省最佳示範工程,2017年全省最具鄉趣河,更吸引了總投資5.8億元的古婚俗文化項目,成了「安全、生態、美麗、富民」之漾。
長興縣泗安塘上泗安段
長興縣泗安塘上泗安段
泗安塘上泗安段,毗鄰仙山湖國家溼地公園。上泗安由水而生,以商貿興市,是古時皖南往蘇浙一帶的商貿中心,如今它已不承載商貿、航道的重任,而是成為上泗安村極富生態價值、歷史價值的美麗河道。
安吉西苕溪
安吉縣西苕溪(荊灣段)
西苕溪(荊灣段),地處西苕溪下遊,沿河兩岸堤線整齊、花草遍布、綠樹環繞,臨村莊一側堤壩是集科普、觀賞、休閒為一體的景觀綠化廊帶。
在苕溪整治的基礎上,安吉將兩岸田園風光、名勝古蹟以及美麗鄉村等串點成線、成面,促成苕溪流域「美麗經濟」整體提檔升級。如今,西苕溪沿線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創建、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相繼開展,堤壩成了景觀帶,利用原生態景觀構建起休息區、觀賞區。當地還挖掘、修繕、保留了西苕溪文化古蹟、擺渡碼頭等歷史印記,並引進農業、水上休閒項目,做好「水文章」,打造出一個個人人嚮往的「夢裡水鄉」。初步建成的烏象壩溼地公園裡,高大的喬木、低矮灌木、花草魚鳥、沿灘地、迎水邊坡、坡腳及近岸水體等,組成了完整的河道生態體系,這裡將成為一個集生態治理、水質淨化、水土保持和娛樂休閒、科普教育、生態觀光為一體的綜合生態溼地。
【浙江新聞+】
我省計劃五年內建成美麗河湖500條(個)
依據《浙江省水利現代化行動計劃(一期2018-2022年)》,省水利廳制定並發布了浙江省美麗河湖建設實施方案,加快構建「浙北詩畫江南水鄉、浙西秀麗河川公園、浙中錦繡生態廊道、浙東魅力濱海水城、海島水上風情花園」美麗河湖格局,至2022年新打造500條(個)「安全、生態、美麗、富民」的美麗河湖。
到2022年我省要實現:
更高水平的河湖安全目標。河湖水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完成五大江河幹堤加固400公裡,力爭建成河口高標準景觀式堤塘60公裡,幹流防洪能力總體達到20年一遇規劃標準。
更高質量修復河湖生態。河湖水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以流域為單元的「百河綜治」全面實施,完成河道綜合治理5000公裡,建成美麗河湖500條(個)。
更高層次打造河湖景觀。「一河(湖)一景一品一韻」遍地呈現,鄉村河湖溪塘清淤整治全面提速,完成清淤2億立方米。
更高標準增添河湖智慧。河(湖)長制管理持續深化,河湖標準化管理全面建立,智慧河湖「一張圖」「一平臺」基本建成並有序運行。
據介紹,2003年開展生態省建設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河湖治理和管護工作,組織開展了萬裡清水河道建設、強塘工程建設、中小河流治理、河湖庫塘清(汙)淤整治、劣Ⅴ類水剿滅行動、河長制管理等,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
(綜合湖州水利微信公眾號等)
15372265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