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大陳島阿公阿婆的人生第一次音樂節

2020-12-18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椒江新聞網12月02日訊(記者 屈揚帆)人生第一次音樂會,會是什麼年紀?十七八歲,世界正向你緩緩敞開,精彩紛呈;二十多歲,熾熱的歲月裡,激情飛揚;三四十歲,懷緬逝去的青春,深情感懷。

  但對大陳島的那些阿公阿婆們而言,七八十歲才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音樂會——大陳島旅遊音樂節。激越的鼓點、潮流的音樂、炫酷的燈光、煽情的MC、舞動的人群……足足三天,點燃了大陳島的夜,也點燃了他們。一切都是陌生而新鮮的,在他們仿佛慢鏡頭一般的緩緩流淌歲月中,忽然按下了快進鍵。

庸人才攝

  人生第一次音樂會

  「什麼時候還有?」

  把音樂節搬到島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11月26日,華燈初上,一輪明月高懸星空,專業的音樂節舞臺,獨立音樂人和樂隊載歌載舞,海島與音樂邂逅,明月與燈光輝映,島民和遊客共同狂歡,老人和孩子一起開懷,大家徜徉在音樂的海洋裡,充分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憧憬。

  第一天,島民們口口相傳,實驗小學操場上搭了「戲臺」,漂亮得猛。夜幕剛剛降臨,就早早過來佔位了,雖然那音樂吵吵鬧鬧,看看隔壁屋的張阿婆,瞅瞅前排屋的李阿公,都蹦蹦跳跳不停歇,就豁出去了,也跟著喊吧,跟著跳吧,今夜多酣暢!

  第二天,9級的海風,呼呼那個吹啊!昨晚都跳了半宿,還別說,腳有點酸,但睡得也香,今晚繼續……誰說老年人跳不動?都別小瞧大陳島的老人家,我們能連蹦兩夜!

  第三天,細雨霏霏,但啥都阻擋不了屬於大陳島的夜,啥都阻擋不了熱情的大陳島民。阿公阿婆們,天還沒黑就拖著小板凳來了。三天三夜不在話下!人群漸漸散去,三三兩兩的島民們,還在臺前流連。

  工作人員上前提醒:阿公阿婆,結束了,好回家了!

  他們問:結束了!什麼時候還有?

  濃濃的不舍!

帶上小板凳,搶個好位置。

  這經歷,終生難忘!

  「我『老太癟』也趕時髦了」

  連嗨三夜的「大陳島旅遊音樂節」,大陳島的遊客們,來了一批,又走了一批,只有他們是來得最早、卻走得最晚的觀眾;只有他們是圍在最前面,跳得最high的觀眾;只有他們是三夜不曾缺席的觀眾。或許他們中有人一輩子不曾出島,或許有人連聽了三夜,也沒弄明白什麼是「音樂節」。但是,島民們卻用十二萬分的熱情,對待人生中的第一個音樂節。

  「高興高興,聽我孫講,這個很潮流的,我老太癟也趕時髦了。」74歲的島民周阿婆說,「這幾年,大陳島越來越好。唱戲的唱戲,看電影有電影,現在還有音樂節,以前只有電視裡看得到的,現在島上都有了。」

  參加音樂會的樂隊主唱「阿布」感嘆道:「除了遊客和年輕人,很多老人一輩子都在這個島上生活,他們不知道「音樂節」是什麼東西。可能這是他們人生唯一看過的音樂節,但是他們的熱情不遜色於年輕人,每一次旅途、演出都是寶貴的人生經歷和靈感來源。感謝!」

  歌手張小宇說:「每一個安排都巧合得恰到好處,感受了民風淳樸,聽過了海水拍打島嶼的聲音,真美!」

  遊客張瓊說:「最純粹的美,在紅色大陳島上,和阿公阿婆們一起,蹦了一回『野迪』,這經歷終生難忘!」

庸人才攝

  島民的幸福生活開啟新篇章

  期待大陳有更多驚喜

  三天三夜,漁光點點的大陳島一改平日的慵懶浪漫,綻放出元氣活力的一面。這是台州第一個海島上的旅遊音樂節,文旅融合在注重文化傳承的同時,也注入了新的內涵與動力,打造嶄新的音樂旅遊名片。

  隨著大陳島建設步伐的加快,大陳島正越來越「年輕」,也越來越現代化,不僅「硬體」在更新換代,文化生活這些「軟體」也日新月異。

  元氣滿滿的大陳島,生機勃勃的島民,在這裡,還有會哪些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椒江:大陳夜未眠 旅遊音樂節來了
    庸人才攝  浙江在線-椒江新聞網11月27日訊(記者 屈揚帆)昨晚,台州第一個海島上的旅遊音樂節「潮湧東海·大陳島旅遊音樂節在大陳島不僅有詩與遠方,還有high翻你的音樂節。  晚上6點,夜幕剛降下,一輪明月高懸星空,專業的音樂節舞臺已經準備就緒。獨立音樂人、樂隊蠢蠢欲動,準備給大陳島的島民和遊客,帶來直擊靈魂的作品。  觀眾陸陸續續趕來,除了本土島民外,還有三四百名為音樂而來的遊客,圍著舞臺,人山人海。
  • 阿公,阿婆
    在我們這裡,奶奶稱「阿婆」,爺爺稱「阿公」。我的阿公阿婆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在地地道道的農村裡過著地地道道的日子。阿公阿婆都會編織籮筐,小時候我經常在一旁看他們織籮筐,阿公說,小孩子不能隨便碰竹篾,竹篾會咬小孩的手,因此膽小的我一直不敢上手,只能看著竹篾在阿公阿婆手裡來迴旋轉,最後做成一個個成品,長大後,我破了阿公的謊言,可是卻沒有興趣學編織。阿公阿婆不是醫生,卻又像是醫生。
  • 椒江:夜幕下的大陳島 夜亮了 人滿了
    浙江在線-椒江新聞網08月28日訊(記者 欒旖旎/文 欒旖旎 丁玲/圖)夜,是什麼?  有人說是漆黑、寧靜、孤寂。而在大陳島的夜晚,則是明亮、繁華、熱鬧。  近來,「夜經濟」受到推崇,城市消費已經從過去對空間的延展,變化為對時間的延展。
  • 青農人丨做一個無畏的「墾荒者」,椒江80後奶爸在大陳島開了一家音樂餐廳,等你來吃!
    有這樣一批新青年:他們仰望星空,胸懷理想;他們俯瞰大地,紮根鄉村;他們賦予椒江鄉村大地新的活力凡是去過大陳島的人興奮之餘總有那麼一點遺憾大陳島真的很美就是夜裡太寂寥「廿九海狸」的由來十分有趣「廿九」的方言,與念酒、念舊諧音椒江至大陳島29海裡大陳列島有29個島嶼「海狸」不僅與海裡諧音還指喜歡夜間活動的可愛的小動物
  • 椒江新聞網丨大陳島墾荒精神走進大學
    7月28日上午,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台州大陳島幹部學院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舉行,這是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台州合作的第一個教學實踐基地。與時俱進的精神引領上世紀50年代,467名台州、溫州籍青年響應團中央號召,滿懷熱情上島墾荒,用青春和汗水凝聚成了 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 的大陳島墾荒精神。
  • 又到清明—愛笑溫暖的阿公阿婆 天國春暖花開了嗎
    我會說,我最懷念的是我的阿公阿婆。他們前後間隔不到一年,離開我們快六年了。我從小與外公外婆不生活在一個地方,我在北京而阿公阿婆在雲南。看上去似乎沒有什麼交集,感情也不那麼深厚。但是阿公阿婆去世前每年春節都會短暫的相聚,雖然時間很短但是給我留下的印象都非常深刻。
  • 洪水圍困七旬阿公阿婆 鳳凰民警合力營救
    鳳凰縣民警合力營救阿婆。 民警背著阿公走出洪水。   紅網湘西站6月24日訊(通訊員 譚群周 陳聰 記者 向奎)「阿婆,您慢點,抓緊我的肩膀。」湖南省鳳凰縣公安局民警田塘平和麻永生一邊一腳深一腳淺地在洪水裡走著,一邊輕聲對背上的阿婆說道。6月24日中午,湖南省鳳凰縣廖家橋鎮老田衝村遭受暴雨襲擊,廖家橋派出所民警火速馳援,緊急轉移受災群眾。
  • 《大陳島墾荒精神》 教材進校園
    由椒江區教育局牽頭編寫的地方教材《少年夢 墾荒志——大陳島墾荒精神》,近日已分發至椒江區所有中小學校。該局要求,每所學校每學期每個班級至少進行1至2節課該讀本內容教學,激發廣大青少年傳承和弘揚「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大陳島墾荒精神。
  • 六一,聽椒江少年「說」墾荒
    習近平總書記給大陳島老墾荒隊員的後代、椒江區12名小學生回信。4年後的今天,椒江的少年們和大陳島墾荒精神,碰撞出怎樣的精神火花? 讓我們來聽聽,椒江的少年們,怎麼說墾荒…… 近日,全市第一本大陳島墾荒精神教育讀本——《少年夢 墾荒志》在學院路小學首發。讓少年與墾荒精神碰撞出時代的火花,讓墾荒精神在幼小的心靈裡生根發芽。
  • 在溫嶺南港居然能看到大陳島,中國大陸最後一個解放的地方
    大陳島,中國大陸最後一個解放的地方 。(這個島的戰爭可能是中國第一次陸、海、空軍協同作戰,大家可以網上搜索一下)1955年2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軍協同作戰,繼解放一江山島之後,又解放大陳島、漁山列島、披山島等島嶼。
  • 台州市第五屆村官論壇「論道」椒江!找找都有哪些「椒江元素」~
    黨的十九大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戰略,為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才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和綻放人生精彩的空間舞臺。◎本屆論壇緊扣時代脈搏、傳承紅色基因,以「弘揚墾荒精神,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探討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踐行大陳島墾荒精神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探尋新時代實踐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理論和方法路徑。
  • 我的阿公
    阿公已離去整整三十個年頭,如果健在,今年已經94歲了。 每年清明,我都會爭取回家鄉平遠給阿公阿婆上墳,今年清明因疫情在異鄉不能回去,感覺心情格外沉重。深夜依然無法入睡,索性提筆寄託我的哀思。 阿公是老牌大學生,當過校長。
  • 大陳島@你!登島遊攻略收好不謝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台州市椒江區的12名小學生收到一份彌足珍貴的禮物——習大大的一封回信。  習大大表示,看了你們的來信,我想起了10年前的大陳島之行,也想起了當時同你們爺爺奶奶交談的情景。60年前,你們的爺爺奶奶遠離家鄉,登上大陳島墾荒創業,用青春和汗水培育了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墾荒精神。正如你們所說,他們是最可敬的人。
  • 浙江大陳島老墾荒隊員後代:爭做新時代的「墾荒者」
    浙江省台州學院椒江附屬小學的學生們正在開展主題班會。2016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大陳島老墾荒隊員的後代、台州市椒江區12名小學生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習近平總書記很快給他們回信。 聽到「習爺爺回信」的消息,張婧怡開始不太敢信。老師宣讀習爺爺的回信,開頭一句便是「張婧怡等小朋友」,她這才想到給家裡打電話報喜。 「一次登島、兩次回信,可見總書記對大陳島的牽掛和對墾荒精神的重視。」
  • 墾荒精神再寫傳奇 一代代人的艱苦奮鬥換來台州大陳島滄桑巨變
    1956年至1960年,467名青年響應團中央號召,登上大陳島墾荒,將滿目瘡痍的荒島變成青春奉獻的熱土,鑄就了「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墾荒精神。60多年來,大陳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上島墾荒到下海捕魚,從荒無人煙到遊客紛至,從破舊衰敗到充滿現代氣息……4月中旬,記者從椒江出發,經歷近兩小時航程來到大陳島。
  • 到了浙江台州椒江旅行,沒吃過這5個美食的遊客,或許只能算是過客
    在中國東海邊有一座城市叫做台州,雖然很多人對於台州的印象往往來自於臨海古城,但其實如今的台州市區已經搬到了椒江、黃巖和路橋區。如果這3個區論旅遊資源的話,那麼椒江區一定算比較豐富的一個,尤其是這裡的海島資源。
  • 看椒江扛起的這三大「使命擔當」
    改革開放40餘年,時代滄桑巨變,椒江廣大幹部群眾逐浪而進、弄潮而立。新時代,一個更高能級、更強動力的經濟發展載體和創新引擎——灣區呼之欲出。67平方公裡的「一江兩岸」是台州灣的核心腹地,大陳島是台州灣的核心節點。
  • 臺灣舉行「阿公阿嬤節」
    臺灣舉行「阿公阿嬤節」  2010-01-11 08:57     來源:新華網     編輯:張蕾  新華網臺北1月10日電(記者徐群 劉剛)臺灣第五屆「阿公阿嬤節」慶祝活動10日在臺北舉行,今年節日倡導大人和孩子多回家陪老人共享天倫之樂。
  • 國慶旅遊需求越來越旺盛 看看椒江人喜歡去哪玩
    浙江在線-椒江新聞網09月28日訊(記者 張亞妮)秋高氣爽,再加上國慶黃金周臨近,市民對旅遊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今年受疫情影響,出國遊停擺,省外跟團遊也不火爆,如何安放那顆渴望「詩與遠方」的心呢?記者從多家旅行社了解到,我區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是大陳島,另外,省內及省外周邊短線遊也較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