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在把你生在這個世界前溝通你的意願,我們不能選擇出生、不能選擇父母,不能選擇親屬,生活不易,痛苦很長,而且時候來自親人的傷害往往更大。
重男輕女,希望女兒能犧牲一切
我有個朋友,因為她爸媽重男輕女,她從小就不受待見。她有個弟弟比只比她小兩歲,同樣是孩子,她弟過生日可以吃生日蛋糕她不可以,每年生日還要跟弟弟一起過的,她弟去網吧上網被抓,她要挨打因為沒看好弟弟。她第一次來大姨媽,血染到褲子上,卻被親弟嘲笑到處宣揚她屁股流血,她羞澀又委屈,卻還要被她媽攆著罵穿淺色褲子故意染到褲子上。弟弟高中沒考上,她家裡花錢找關係硬要塞到重點高校。她想學播音主持,卻被罵亂花錢不務正業。
上大學她自己助學貸款,打工沒花家裡一分錢,弟弟學習不好上了三流學校她爸媽不僅支持而且每個月都給生活費。同樣是上大學,她媽知道她勤工儉學,還每個月讓她交生活費,跟她表示養她到18歲就沒義務給她花錢了。畢業後弟弟不工作在家啃老,她卻要每個月交上繳工資。
如今,她弟到了結婚的年紀,她媽又逼著她趕緊出嫁,因為彩禮可以給她弟弟娶媳婦。她跟我說過,她不是不想談戀愛,只是她有這樣蛀蟲似的家人,誰願意娶她。
她每次找我抱怨,我都勸她早日遠離她不堪忍受的家庭,但那是她的父母兄弟,是斷不了的血脈關聯,她捨不得。
總有長輩習慣把自己的喜好強加晚輩在身上
老一輩人總喜歡講究血脈親戚,可是在這樣的人情社會,你的幫助都有可能被利用,然後就會印證另一句話,死要面子活受罪。
我有一個遠房親戚最開始賣保險,一直向親戚們推銷,無論遠近親戚,大家都在她這沒有買了保險,我爸當時都跟爺爺說了,自己單位交的有社保,但是爺爺礙於面子,自己用養老金買了保險,而且還讓我爸和我叔都在這個遠房親戚這兒買了保險,我爸交了快10年的錢,才發現她推薦的險種,無論收益還是保障都是最低的。10年的時間,物價漲了多少,投資保險的錢不但沒有升值,還要繼續交,不交到時候損失的更多。
後來,這個親戚不賣保險了又開始推銷保健品,無論是安利、無極限還是什麼微商產品,奶奶買了一堆,媽媽和嬸嬸也買了一堆。老人家念及血緣關係,我們這些晚輩和小輩只能聽之任之樂。
中國人總喜歡用聽話和孝順這兩個詞來表揚和歌頌晚輩對長輩的感情深厚,而且每代人都要去重複上代人所謂的孝順。我不是反對孝順,而是反感過分聽話和愚孝。父母長輩也是人,只要是人他都有犯錯的時候,憑什麼要聽話,聽話就是孝順呢。說白了,不過是控制欲驅動,那種控制別人的成就感,本身就是畸形的。但凡一個正常人,面對撫養自己長大成人的父母都會有感恩之心,只要此心長存,就有愛,有愛便有孝。
親情綁架,總會魚潰鳥離
血脈親情,有愛才能顯得親情可貴,而這種愛是無條件,更接近更純粹的人性。真正愛你的人,都不會用惡毒威脅、道德綁架、覬覦剩餘價值,摧毀自由、自尊來達到目的。
去年,被八卦娛樂新聞爆出毛曉彤的父親利用輿論施壓,這位父親,從未撫養過女兒,在女兒成名後,不顧女兒的前途,向女兒敲詐5000萬當贍養費。
早年明道出道,就是因為老爸與親哥好賭,債臺高築,今日哥哥又因為賭債自縊,臨走前還強行剝奪了妻兒生命。明道更是被媒體指責,不顧兄長生存。
而北大博士後王永強不堪家人索求與幹擾,與妻子離婚後獨身赴美,失聯二十年,為的就是不想再跟家人有任何聯繫。親人,這兩個字就像是一個無底洞,即便是他把自己掏空,也無法滿足,所謂的親人們的勒索。
中國人重情,卻又把情看得太重,這種重慢慢就變成了一把枷鎖,一把重坨,一個讓人無法喘氣的責任。
前不久,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有一位配送員遠離家鄉,為了給家人們改善生活,每天省吃儉用,辛苦奔波,每個月的收入在8千左右,除去自己的生活開銷,他自己每個月都給妻子轉八千,想著過年能回家過個好年,沒想到回家後妻子說弟弟談戀愛了錢不夠花,每個月她都會給弟弟轉5000。他和妻子爭吵,可是沒想到妻子說自己的弟弟年紀大了好不容易談了對象,她做姐姐的應該支持。弟弟不會考慮姐姐的處境,姐姐不去想丈夫的辛苦,有這樣拎不清的親人,日子能過好嗎?
親人不是聖人,他們會犯很多錯,我們也不是超人,能承載所有人的期望,有些時候,不是我們不能擺脫親情的控制,而是我們還不敢適當自私,違背內心,但是逃離壞的關係,是強者的能力,哪怕那段關係,關乎血緣。人活著已經很累了,多為自己想一點,為自己活著而不是為他人活著,你盡義務但也有享受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