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親情「綁架」的年輕人,我勸你自私一點

2020-12-20 涼涼涼涼呀粉啊

01

有位著名的作家曾說過:若誰不幸遇到一個親情綁架的親人,那麼他一輩子將不得安寧。

閨蜜小米有一個弟弟,小她三歲。從小到大弟弟就是父母手心裡的寶,零食,玩具,只要弟弟開口,爸媽就一定會答應,而她的耳邊每天都充斥著「你是姐姐,你得讓著弟弟。」「你是姐姐,你得有個姐姐的樣子。」「你是姐姐,你得照顧弟弟」。

如果她偶爾表現出不懂事,爸媽就會訓斥:「你還是姐姐呢,還跟弟弟爭?」所以,她把委屈和不快樂吞下,盡力做一個爸媽眼中合格的「姐姐」。

很小她就明白,好好學習比爭取得到爸媽的愛要容易得多,她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考上了大學。

大學畢業後,她留在大城市工作,一個人拼命打拼坐上了主管的位置,在外人看來她月入過萬,光鮮亮麗,可沒人知道她打拼所得幾乎全部奉獻給了家人。

弟弟學習不好,勉強上了職校,出來之後就在本地幾家工廠輾轉,還在社會上惹是生非。每次出事,爸媽就找她:「他是你弟弟,你是姐姐,你不管他怎麼行?」都是她出錢出力給弟弟擦屁股。

弟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紀,有人給弟弟說親,女方家要求城裡有房。老兩口買不起,於是又找小米談話,要求她幫弟弟買房,哪怕先付個首付。

她手上是攢了一筆小錢,但那是她辛辛苦苦攢的,預備著給自己做嫁妝的——她知道自己將來結婚,父母絕對不會出一分錢。

她委婉地拒絕父母的要求,表示她掙錢也很辛苦。要說幫弟弟,這麼多年,她已經幫了不少了。哪知道父母勃然大怒:「你就這一個弟弟,你忍心看你弟弟打光棍?你的心好狠!」「我們辛辛苦苦供你讀書,讓你上大學,現在你有了本事了,翅膀硬了,不管你弟弟了?」「你就是一隻白眼狼。我們養你也花了一筆錢,你幫弟弟買房的錢,就當是報答我們做爹娘的。」沒辦法,她只好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再東借西湊,幫弟弟買了一套兩室一廳。

親情綁架,嚴重的影響親人之間相處的和諧關係,被綁架者更是苦不堪言。

02

孩子,我是為你好啊

要不是為了你…

我是你媽,還能害你不成

把你養大容易嗎

我們為你犧牲了多少,還不好好學習

我們就你這麼個孩子,你就不能趕緊找人嫁了嗎

我們就你一個女兒,你還想嫁外省?

爸媽年紀大了,想早點抱孫子,你怎麼就這麼不懂事

父母在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對子女實行親情綁架。

父母們如果真想為子女好,就請不要隨意行使「父母特權」,不要用親情關係綁架他們,綁架他們的人生。請儘可能地給他們更多的選擇機會,給予他們自由成長的機會,把他們當成獨立的個體,一個有尊嚴、有夢想、有自我堅持的個體。親情關係不該是負累,別讓他們為此負重前行。

03

用親情來「綁架」親人的人,本質上是不想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任,不願付出,以「親情」、「血濃於水」來高標準要求別人為自己付出。那些被綁架的親人,他們一味的忍讓,並不會換來一個夢想中的「幸福美滿」,反而讓自己的生活七零八落,讓親人變本加厲。別忘了,親情,也有它的底線。家人親友之間,互相幫襯是情分,但不是義務,沒有誰有責任無底線無原則地幫襯你。所以,請不要打著「親情」的名號來蠶食你的親人。親情不是用來「綁架」的,而是用來珍惜和保護的。

遇到親情綁架,我們不必冷若冰霜,也不要一味地接受、忍讓,要學會有理有據,學會為自己考慮,讓對方換位思考。

生活不易,願你們自私一點,善待自己一點。

相關焦點

  • 有一種勒索,叫親情綁架
    什麼是「親情綁架」?身邊有朋友問我,我不知道。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的誕生。
  • 「親情綁架」有解
    儒家文化下,淑芬並非個例,小到「包多少紅包」、叫誰乾媽,大到職業選擇、和誰結婚,在親情重壓下,我們個個被綁架,就如淑芬一樣,我們一面是親人的語言暴力,一面是不想要的人生。 「親情綁架」下,我們四面是牆,沒有自由,我常自問:難道在福音裡,「親情綁架」也無解嗎?
  • 道德綁架算什麼?親情綁架才要命!
    所以在我看來,其實這種親情綁架比陌生人之間的道德綁架更可怕。面對著「親人」、「家人」這類關係,你無法像陌生人一樣冷血,面對著他們的索取你往往說不出拒絕,除了吃虧接受別無他法,並且極可能是一輩子,躲也躲不掉!
  • 是道德的綁架,還是親情的淪喪
    親情,是我們每一個人與生俱來就擁有的情感。可現在越來越多的電視題材開始對親情進行聲討。「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聲討愈發嚴重。這不禁讓我思考,是道德的綁架,還是親情的淪喪。借著血緣進行的道德綁架,什麼時候才能停止?
  • 有一種綁架,叫做親情綁架
    當今社會,道德綁架,親情綁架的事件層出不窮。有一種綁架,叫做親情綁架。可娘家父母聽說小青只拿五萬之後便大罵小青沒有良心,真是白養她了,小青氣不過說了一句「當初你們為了攢錢給弟弟買電腦,讓我退學時,你們想過我嗎?大學的學費都是我自己掙得,你們又管過我嗎?」說完就掛了電話。小青並沒有覺得自己哪裡做錯了,只是父母要的實在太多。
  • 解讀《半個喜劇》中孫同與母親:典型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親情綁架
    導語最近看完《半個喜劇》,電影是有關三個年輕人因不同愛情觀而相互交織的愛情故事。反映當代年輕人,除了表現了當代年輕人本身的不易,影片還向我們表現了年輕人遭受著家人方面的壓力,諸如催婚等等。所以,我想解讀一下這部電影中孫同母親與孫同之間的故事,孫同母親的"親情綁架"。
  • 道德綁架算什麼?親情綁架才更要命、更可怕
    丈母娘經常說的就是「幫幫你這個兄弟,他沒啥本事,等有錢了一定還你」,結果就是錢還不如打水漂,連個水漂都沒瞅見。時間久了,堂弟覺得有點過分了,不止一次和弟媳說過,但弟媳婦永遠說的就是「我就這麼一個親弟弟,我不幫誰幫啊」。終於堂弟忍受不了選擇了離婚。今天先不討論堂弟離婚是不是一種正確的選擇,討論的是親情綁架是否真的那麼可怕?
  • 「親情綁架」有多可怕?多少父母以強勢的姿態,插入孩子的生活
    前不久一則新聞紅爆網絡,原來是一位媽媽義正言辭的告訴自己的女兒,你女兒可以不養,但是你六歲的弟弟你必須要養原來這個女生的家庭是二胎家庭,他的父母老來得子,這個女生都已經結婚,有了新的家庭,並且孕育了自己的孩子,弟弟才六歲,然而母親卻總是以親情來捆綁她,還問她要生活費,還張揚著讓她去養六歲的弟弟。 這完全是一種病態的思維,以所謂的血緣關係來束縛孩子的發展,本身就是一種錯誤思想,到頭來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不要做親情綁架,這只會傷害子女更是一種自私的表現。
  • 一位離婚女士無奈:「給親戚打工,我的婚姻遭遇親情綁架,毀了」
    有位讀者在我的文章後面留言說,自己遭遇了親情綁架,婚姻硬是被一大家子拎不清,算不明的帳給作沒了,現在離婚了,人也清靜了,輕鬆了,發誓以後找工作,餓死都不要跟親戚打工。她說:「給親戚打工,我的婚姻遭遇親情綁架,毀了。」
  • 《安家》被道德綁架的親情:房似錦和嚴老夫婦心地善良有錯?
    可是為什么正在熱播的《安家》電視劇裡的房似錦和嚴老夫婦卻被道德綁架折磨得如此悲哀?難道心地善良也有錯?原來比道德綁架更可怕的是親情綁架。02她(房似錦)被母親用道德綁架。房似錦在劇中是一個果斷獨立的女強人,她滿身的智慧,把工作做到極致,可是太善良的她最終被親情所綁架。有時候太善良難道是錯嗎?
  • 明道哥哥自殺事件:有一種綁架,叫做親情綁架
    親情綁架是什麼,為何影響如此之大?親情綁架就是某些親人依靠親情這層關係,一味的向身邊的親人們無限度的索取,還感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比如:你給我借點錢怎麼了?我們是親情關係你就應該幫我!幫我找個工作怎麼了?我們是親情關係你就應該幫我!你的房子給我免費住一下怎麼了?我們是親情關係你就應該幫我!
  • 心理學家:保持自私才是最正確的生活方式
    然而有些人卻被狹義的自私所綁架,以至於很多時候人們不敢考慮自己的利益,害怕別人說自己自私。這種情況集中體現在家庭裡面。在人們看來,家人就應該是和睦相處、同甘共苦的,因此時刻為家人考慮、將家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是很多人的守則,無論家人犯了什麼錯,或是造了什麼孽,自己都應該站在他們的一邊。
  • 為了給弟弟娶妻,父母逼她出嫁,親情綁架到底有多可怕!
    她跟我說過,她不是不想談戀愛,只是她有這樣蛀蟲似的家人,誰願意娶她。她每次找我抱怨,我都勸她早日遠離她不堪忍受的家庭,但那是她的父母兄弟,是斷不了的血脈關聯,她捨不得。圖片源於網絡親情綁架,總會魚潰鳥離血脈親情,有愛才能顯得親情可貴,而這種愛是無條件,更接近更純粹的人性。
  • 不是道德綁架,就是親情綁架
    看到這個我不由得想起之前看過的《歡樂頌》裡面的樊勝美,同樣是被親情綁架的人。在我眼中親情應該是難能可貴的,親人有困難,幫是情,不幫也不能責怪。畢竟不是父母有困難,兄弟姐妹盡力而為。前人帶出了後人,後人應當回報前人,理所應當,但是父母的「恩」,卻是無形的,無法估算出價值的,這就形成了永遠無法償還的債。
  • 你被朋友圈親情綁架了嗎?
    這個圖實在是太火了,當然還有很大一部分網友對於這種親情綁架並不買帳,表示少讓你媽生氣比啥都好,愛是放在心裡的,轉發這個只會噁心到別人!朋友圈已經成為人們社交活動中必不可缺的工具,但是總有一些人,利用人們的道德和親情發一些垃圾信息,今天哥哥節,明天姐姐節,後天姑姑節,更有甚者,老天爺和閻王爺的生日你都知道,還不轉發怎麼樣怎麼樣
  • 一個被親情綁架的姑娘曾跟我說,如果可以她真想選擇去死
    親情永遠是最戳心的一個詞,我們都知道親情是無私的,是父母對我們無怨無悔的愛。親情相比於友情更實惠,相比於愛情更加牢靠。它本事我們心裡最柔軟最能讓我們體會溫暖的地方,但是有時候親情也會被利用,變得傷人。我們知道一個詞語叫做道德綁架,可是我們大多數平凡的人遭遇道德綁架的不多,因為我們沒有那個影響力。可是我們面臨的更多的是親情綁架。我們的至親的人為我們所製造的一個枷鎖,讓我們喘不上氣來。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歡樂頌》裡面的樊勝美,她就是一個被親情綁架的最好的例子。她的無助和崩潰都是源自家人無盡的索取。
  • 如果有人用親情綁架了你,該何去何從?
    她的命運赤裸裸的和親情綁在了一起。可以說,讓樊勝美沒法逃離的是她的家庭。樊勝美最怕的是什麼,回家過年。她也希望能有一個很好的家庭,可是她沒有。快過年了,讀者群裡有個小姑娘求助,說自己不敢回家。再三詢問下,原是每次回家她都要成窮光蛋。她說好像回不起家了,父母總以為她在外面過得很好。其實呢,她過得一點也不好。
  • 《以家人之名》凌霄:這種綁架式的親情寧可不要
    「道德綁架」一直是大眾熱議的話題,通常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那些自認為正義的人用道德的名義,以過高或者不切實際的要求去脅迫或者攻擊他人。我們最常見的大多是對某個事件中的人進行評頭論足,加以道德限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把這種綁架升級到了親情上。
  • 被親情綁架的婚姻,從來沒有人問過我是否快樂
    你要真孝順,就趕緊穩穩噹噹找個女孩結婚,都快三十歲了還吊兒郎當,沒個正經,你爸就是這樣被氣病的。單身在爸媽眼中是所有不幸事情的根源,好像所有的生活中的不順,只要結婚一切就會如魔法一般美好起來,而我沒這麼傻,但被這種親情綁架著,無法掙脫,時間一長,事業上的長期瓶頸,讓我對未來消極,於是選擇了妥協。
  • 解放軍報:不讓職權 被親情「綁架」
    原標題:不讓職權 被親情「綁架」 對每一個人來說,親情都是難以割捨的。但對領導幹部來說,親情問題處理不好,職權就會被親情「綁架」。 何謂職權遭親情「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