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位著名的作家曾說過:若誰不幸遇到一個親情綁架的親人,那麼他一輩子將不得安寧。
閨蜜小米有一個弟弟,小她三歲。從小到大弟弟就是父母手心裡的寶,零食,玩具,只要弟弟開口,爸媽就一定會答應,而她的耳邊每天都充斥著「你是姐姐,你得讓著弟弟。」「你是姐姐,你得有個姐姐的樣子。」「你是姐姐,你得照顧弟弟」。
如果她偶爾表現出不懂事,爸媽就會訓斥:「你還是姐姐呢,還跟弟弟爭?」所以,她把委屈和不快樂吞下,盡力做一個爸媽眼中合格的「姐姐」。
很小她就明白,好好學習比爭取得到爸媽的愛要容易得多,她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考上了大學。
大學畢業後,她留在大城市工作,一個人拼命打拼坐上了主管的位置,在外人看來她月入過萬,光鮮亮麗,可沒人知道她打拼所得幾乎全部奉獻給了家人。
弟弟學習不好,勉強上了職校,出來之後就在本地幾家工廠輾轉,還在社會上惹是生非。每次出事,爸媽就找她:「他是你弟弟,你是姐姐,你不管他怎麼行?」都是她出錢出力給弟弟擦屁股。
弟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紀,有人給弟弟說親,女方家要求城裡有房。老兩口買不起,於是又找小米談話,要求她幫弟弟買房,哪怕先付個首付。
她手上是攢了一筆小錢,但那是她辛辛苦苦攢的,預備著給自己做嫁妝的——她知道自己將來結婚,父母絕對不會出一分錢。
她委婉地拒絕父母的要求,表示她掙錢也很辛苦。要說幫弟弟,這麼多年,她已經幫了不少了。哪知道父母勃然大怒:「你就這一個弟弟,你忍心看你弟弟打光棍?你的心好狠!」「我們辛辛苦苦供你讀書,讓你上大學,現在你有了本事了,翅膀硬了,不管你弟弟了?」「你就是一隻白眼狼。我們養你也花了一筆錢,你幫弟弟買房的錢,就當是報答我們做爹娘的。」沒辦法,她只好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再東借西湊,幫弟弟買了一套兩室一廳。
親情綁架,嚴重的影響親人之間相處的和諧關係,被綁架者更是苦不堪言。
02
孩子,我是為你好啊
要不是為了你…
我是你媽,還能害你不成
把你養大容易嗎
我們為你犧牲了多少,還不好好學習
我們就你這麼個孩子,你就不能趕緊找人嫁了嗎
我們就你一個女兒,你還想嫁外省?
爸媽年紀大了,想早點抱孫子,你怎麼就這麼不懂事
父母在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對子女實行親情綁架。
父母們如果真想為子女好,就請不要隨意行使「父母特權」,不要用親情關係綁架他們,綁架他們的人生。請儘可能地給他們更多的選擇機會,給予他們自由成長的機會,把他們當成獨立的個體,一個有尊嚴、有夢想、有自我堅持的個體。親情關係不該是負累,別讓他們為此負重前行。
03
用親情來「綁架」親人的人,本質上是不想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任,不願付出,以「親情」、「血濃於水」來高標準要求別人為自己付出。那些被綁架的親人,他們一味的忍讓,並不會換來一個夢想中的「幸福美滿」,反而讓自己的生活七零八落,讓親人變本加厲。別忘了,親情,也有它的底線。家人親友之間,互相幫襯是情分,但不是義務,沒有誰有責任無底線無原則地幫襯你。所以,請不要打著「親情」的名號來蠶食你的親人。親情不是用來「綁架」的,而是用來珍惜和保護的。
遇到親情綁架,我們不必冷若冰霜,也不要一味地接受、忍讓,要學會有理有據,學會為自己考慮,讓對方換位思考。
生活不易,願你們自私一點,善待自己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