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一天固定是12小時,然而有時間觀念的人卻能成為時間的主人。
妞妞今年開始上幼兒園了,這意味著必須每天按時起床,準時上學,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表活動。
這對妞妞來說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天早上我叫她起床,她都得在床上緩好久才起得了身,穿衣服、刷牙洗臉也是慢吞吞的,絲毫看不出著急。
到了校門口,用跑的就能趕在響鈴前到達教室 ,但妞妞卻還是不緊不慢地走著,中途還會停下來和抓遲到的老師打招呼,讓在門外目送孩子進教室的我哭笑不得。
有一次我遇到了妞妞的老師,問她:「老師,我們家妞妞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的,在學校表現怎麼樣呢?」
老師卻說:「妞妞和大多數同學一樣,一節課的任務不一定能夠完成,比如這節課學做手工陀螺,課上只能完成一部分,還得下課繼續做完,不過這對孩子來說是很正常的。」
老師的回答讓我有些出乎意料,為什麼說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總愛拖拉是正常的?
在4歲左右的孩子看來,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所以他們無法很好地理解。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你跟孩子說,還有5分鐘就要出發了讓他收拾好準備出門。
孩子嘴上答應的好好地,可是5分鐘過去了卻還沉迷玩具;孩子問你還有多久能到目的地,你告訴他還要20分鐘,但才過了5分鐘孩子就問個不停:「怎麼還沒到啊?不是說20分鐘嗎?」
同樣是5分鐘,對孩子來說有時候感覺很短暫,有時卻感覺很漫長,這似乎取決於孩子的專注程度,越是投入,越難感受到時間飛逝。和大人相比,孩子很難準確地感知時間。
1、 意識到時間的寶貴
時間對孩子來說太過抽象,但是孩子通過感知「大約過了多久是一分鐘?」「一分鐘裡可以做些什麼?」「還能重返逝去的那一分鐘嗎?」可以提高對時間的感受力,意識到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流逝就不能追回的,所以應該更好地珍惜時間。
2、 幫孩子更好地管理時間
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做事情常常是不計時間成本的,對他們來說只要能完成就行了,無所謂花多少時間,慢慢就養成了做事拖沓的壞習慣。
認識時間能讓孩子更有時間觀念,從而對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規劃。他們對自己某段時間內該做的事情瞭然於心,就像定了個鬧鐘一樣時不時會提醒自己,並且提高效率爭取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3、擁有自律優秀的人生
同樣的時間,做事拖拉的孩子也許還在不情願地寫著老師布置的作業,而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卻已經保證效率地完成了該做的事,騰出更多的時間發展興趣愛好、涉獵更廣泛的知識。
魯迅先生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
更早意識到時間重要性的孩子就是這樣把一滴滴水匯成海洋,慢慢拉開與同齡人的距離。
看著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長們心裡既著急又擔憂,害怕沒有時間觀念總有一天會害了孩子,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呢?
1、教孩子判斷什麼時間做什麼事
認識時間是培養時間觀念的第一步,家長們可以通過對話的方式將時間和生活場景聯繫在一起,比如「現在已經7點咯,該起床了」「分針走到6的時候,你就要把飯吃完哦」,把抽象的時間具體化,讓孩子知道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
家長們也可以通過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教孩子怎麼判斷什麼時間做什麼事。
比如在和孩子玩的時候,突然抬眼看一下時鐘說:「哎呀,10點了,明天還得早起上班,你明天也要早起上學,咱們該睡覺了。」
這樣的話語不僅能讓孩子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還能教會孩子為將要做的事提前安排好時間。
2、引導孩子做時間規劃
記得我人生中第一次做「作息時間表」是在小學的時候,看著姐姐每天睡覺之前都提前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按照時間安排的井井有條的樣子,我心生敬佩,於是默默跟著做,慢慢就養成了規劃時間的好習慣。
榜樣的力量不容小覷,家長們與其逼迫孩子規劃時間,不如合理引導。值得注意的是,榜樣的力量可不是依靠「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每天睡前都做時間規劃」這種比較的話,這樣的話只會打擊孩子,讓孩子潛意識中承認自己確實沒時間觀念。
除了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家長們還可以通過對話引導孩子,比如問孩子:「明天你有什麼事情要做呢?」
等孩子孩子零零散散說了一些事情之後,繼續問:「看來你要做的事可真不少,你想好什麼時間做什麼事了嗎?」
引導孩子將一天中的時間合理分配到每個待辦事項中,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家長可以提出意見供孩子參考,引導孩子做一個合理的規劃。
口頭的東西容易風吹雲散,如果能寫下來就更好啦,不僅能在忙的暈頭轉向忘記要做什麼時候起到提醒的作用,完成後也能增加孩子的成就感和儀式感,強化「時間規劃」的好習慣。
3、 由孩子自己支配個人時間
小時候每次要放假前的一個晚上,我都會很興奮地騰出時間專門規劃假期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因為這樣就不會在假期真正到來的時候想不起究竟想做什麼,白白浪費來之不易的假期時光。
可見,能自由支配的個人時間對孩子來說十分來之不易,恨不得達到百分百的利用率,所以,家長們應該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時間,不要認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不務正業。
自由支配個人時間對孩子來說,有助於養成時間規劃的好習慣。
想要孩子形成時間觀念,學會時間管理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隨著孩子思維力的發展,時間觀念會慢慢形成,家長能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灌輸、引導,幫助孩子早日成為時間的主人。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