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孩子總是拖拉?不是孩子懶惰,而是孩子還沒有培養出這個觀念

2020-11-03 朗姐育兒說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一天固定是12小時,然而有時間觀念的人卻能成為時間的主人。

妞妞今年開始上幼兒園了,這意味著必須每天按時起床,準時上學,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表活動。

這對妞妞來說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天早上我叫她起床,她都得在床上緩好久才起得了身,穿衣服、刷牙洗臉也是慢吞吞的,絲毫看不出著急。

到了校門口,用跑的就能趕在響鈴前到達教室 ,但妞妞卻還是不緊不慢地走著,中途還會停下來和抓遲到的老師打招呼,讓在門外目送孩子進教室的我哭笑不得。

有一次我遇到了妞妞的老師,問她:「老師,我們家妞妞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的,在學校表現怎麼樣呢?」

老師卻說:「妞妞和大多數同學一樣,一節課的任務不一定能夠完成,比如這節課學做手工陀螺,課上只能完成一部分,還得下課繼續做完,不過這對孩子來說是很正常的。」

老師的回答讓我有些出乎意料,為什麼說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總愛拖拉是正常的?

一、和大人相比,孩子真的很難感知時間!

在4歲左右的孩子看來,時間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所以他們無法很好地理解。常常會有這樣的情況:你跟孩子說,還有5分鐘就要出發了讓他收拾好準備出門。

孩子嘴上答應的好好地,可是5分鐘過去了卻還沉迷玩具;孩子問你還有多久能到目的地,你告訴他還要20分鐘,但才過了5分鐘孩子就問個不停:「怎麼還沒到啊?不是說20分鐘嗎?

同樣是5分鐘,對孩子來說有時候感覺很短暫,有時卻感覺很漫長,這似乎取決於孩子的專注程度,越是投入,越難感受到時間飛逝。和大人相比,孩子很難準確地感知時間。

二、及時讓孩子認識「時間」有多重要

1、 意識到時間的寶貴

時間對孩子來說太過抽象,但是孩子通過感知「大約過了多久是一分鐘?」「一分鐘裡可以做些什麼?」「還能重返逝去的那一分鐘嗎?」可以提高對時間的感受力,意識到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流逝就不能追回的,所以應該更好地珍惜時間。

2、 幫孩子更好地管理時間

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做事情常常是不計時間成本的,對他們來說只要能完成就行了,無所謂花多少時間,慢慢就養成了做事拖沓的壞習慣。

認識時間能讓孩子更有時間觀念,從而對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規劃。他們對自己某段時間內該做的事情瞭然於心,就像定了個鬧鐘一樣時不時會提醒自己,並且提高效率爭取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3、擁有自律優秀的人生

同樣的時間,做事拖拉的孩子也許還在不情願地寫著老師布置的作業,而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卻已經保證效率地完成了該做的事,騰出更多的時間發展興趣愛好、涉獵更廣泛的知識。

魯迅先生說:「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

更早意識到時間重要性的孩子就是這樣把一滴滴水匯成海洋,慢慢拉開與同齡人的距離。

看著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長們心裡既著急又擔憂,害怕沒有時間觀念總有一天會害了孩子,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呢?

三、家長如何教會孩子正確認識「時間」

1、教孩子判斷什麼時間做什麼事

認識時間是培養時間觀念的第一步,家長們可以通過對話的方式將時間和生活場景聯繫在一起,比如「現在已經7點咯,該起床了」「分針走到6的時候,你就要把飯吃完哦」,把抽象的時間具體化,讓孩子知道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

家長們也可以通過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教孩子怎麼判斷什麼時間做什麼事

比如在和孩子玩的時候,突然抬眼看一下時鐘說:「哎呀,10點了,明天還得早起上班,你明天也要早起上學,咱們該睡覺了。」

這樣的話語不僅能讓孩子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還能教會孩子為將要做的事提前安排好時間。

2、引導孩子做時間規劃

記得我人生中第一次做「作息時間表」是在小學的時候,看著姐姐每天睡覺之前都提前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按照時間安排的井井有條的樣子,我心生敬佩,於是默默跟著做,慢慢就養成了規劃時間的好習慣。

榜樣的力量不容小覷,家長們與其逼迫孩子規劃時間,不如合理引導。值得注意的是,榜樣的力量可不是依靠「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每天睡前都做時間規劃」這種比較的話,這樣的話只會打擊孩子,讓孩子潛意識中承認自己確實沒時間觀念。

除了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家長們還可以通過對話引導孩子,比如問孩子:「明天你有什麼事情要做呢?」

等孩子孩子零零散散說了一些事情之後,繼續問:「看來你要做的事可真不少,你想好什麼時間做什麼事了嗎?」

引導孩子將一天中的時間合理分配到每個待辦事項中,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家長可以提出意見供孩子參考,引導孩子做一個合理的規劃。

口頭的東西容易風吹雲散,如果能寫下來就更好啦,不僅能在忙的暈頭轉向忘記要做什麼時候起到提醒的作用,完成後也能增加孩子的成就感和儀式感,強化「時間規劃」的好習慣。

3、 由孩子自己支配個人時間

小時候每次要放假前的一個晚上,我都會很興奮地騰出時間專門規劃假期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因為這樣就不會在假期真正到來的時候想不起究竟想做什麼,白白浪費來之不易的假期時光。

可見,能自由支配的個人時間對孩子來說十分來之不易,恨不得達到百分百的利用率,所以,家長們應該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時間,不要認為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不務正業。

自由支配個人時間對孩子來說,有助於養成時間規劃的好習慣。

想要孩子形成時間觀念,學會時間管理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隨著孩子思維力的發展,時間觀念會慢慢形成,家長能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多灌輸、引導,幫助孩子早日成為時間的主人。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4歲孩子總是拖拉?不是孩子懶惰,而是孩子還沒有培養出這個觀念
    這對妞妞來說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每天早上我叫她起床,她都得在床上緩好久才起得了身,穿衣服、刷牙洗臉也是慢吞吞的,絲毫看不出著急。到了校門口,用跑的就能趕在響鈴前到達教室 ,但妞妞卻還是不緊不慢地走著,中途還會停下來和抓遲到的老師打招呼,讓在門外目送孩子進教室的我哭笑不得。
  • 孩子沒時間觀念做事總是拖拉,3個方法助孩子擺脫拖延勤快起來
    ①影響孩子的形成正確的時間觀念想要孩子以後能夠有一個好的習慣,那麼就需要從小開始養成他們正確的觀念,時間觀念這個東西,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個世界上任何的事情都離不開時間,但是如果孩子一直拖拉的話,那麼他們長大過後也一定會延長這種習慣。
  • 面對拖拉磨蹭的孩子,可和孩子制定「慣例表」,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堂妹跟我說:"我家皮皮做事情總是很拖拉愛磨蹭,早上起床總是賴床不起,晚上睡覺又總不捨得睡。吃飯也不消停,吃飯前不肯放下手中的事,總得叫他很久,吃的時候也不認真吃,吃著吃著就玩起來碗筷,吃一頓飯得磨蹭好久。對此我頭疼了好久,也不知道怎麼改正他這個壞習慣。"孩子做事情拖拉磨蹭,似乎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 孩子拖拉,沒有時間觀念,巧用4個方法,讓孩子做時間的管理者
    家長在教育孩子上,總會遇到這種各樣的問題,而我收到父母最多的留言就是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怎麼辦?時間觀念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在上學、工作、生活中都有關於時間的規定,好的時間觀念更容易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因此,家長都想知道有什麼辦法才能讓孩子有時間觀念。
  • 孩子磨蹭、拖拉危害多,嘗試3個方法,輕鬆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拖拉拉,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這一毛病特別犯愁,特別是上了小學後,孩子的沒有時間觀念的缺點,顯現的明顯。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會越來越拖拉,嚴重會影響以後的發展。相反,如果一個孩子做什麼都跟拖拉,寫作業時一會忙忙這個,一會又去看看那個,學習的時候一直沒有狀態,這樣的孩子難學習好。
  •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不寫作業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三招,幫你教好孩子
    想要解決孩子磨蹭,就要明白孩子為什麼會磨蹭:一、沒有時間觀念小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他們不能理解家長遲到的後果,只會機械式地完成家長交代的任務。二、家長過多幹預有時候孩子磨蹭,不是別的原因,就是家長給嘮叨催促出來的。家長太嘮叨,孩子習慣了被催著做事,如果哪天家長不催,孩子就不知道主動做。
  • 孩子做事老是拖拉,從小給孩子培養正確的時間觀念,非常重要
    從小給孩子培養正確的時間觀念,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難免有的孩子做事老是拖拖拉拉,像只慢蝸牛一樣。連起床吧小事都做不到。如何才能改正這個壞習慣呢?再有,媽媽說布置任務的時候,一定清楚一點,不要模模糊糊,不然孩子這個磨蹭的壞習慣,永遠都不會得到有效的改善。
  • 孩子磨蹭、拖拉、沒時間觀念?試試這招,很受用
    家有牛「磨」王,身為家長的你,是不是總會因為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磨磨蹭蹭而頭疼:沒有時間觀念,動作磨蹭,說一遍不聽,說兩遍就哼唧,說三遍開始哭鬧;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磨磨蹭蹭,讓人火冒三丈,洗臉、刷牙、吃飯、睡覺,什麼都要催;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總是拖拖拉拉,如何幫助孩子認識時間?
    劉麗是一個90後的新晉寶媽,她有一個三歲的可愛女兒美美。美美平時十分懂事乖巧,但是有一點卻讓媽媽感到十分頭疼,那就是美美做事情總是很拖拉。明明可以半個小時做完的事情,美美總會拖到一個小時。尤其是到早上,媽媽總是特別的頭疼。美美磨磨蹭蹭不起床,起床之後穿衣服又慢吞吞的,去洗漱也要媽媽緊催慢催才會去。到了上學的路上,門口的保安大爺經常看到這樣一幕:劉麗手裡提著書包在前面走,美美揉著惺忪的睡眼,跟在劉麗後面。嬌氣的蘿莉就不得不催促:"你這個娃娃,快點喲!上學都快遲到了,還不緊不慢的呢?"
  • 孩子懶惰背後不是態度問題,而是自卑在作祟
    老師們都向我告狀,說賈思琪是一個懶惰的孩子。從賈思琪身上,我看到她有幾個十分明顯的性格特徵:第一,不服輸,總想爭第一。第二,動作慢,做事拖拉。從賈思琪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因為動作慢、學習成績不好,面對老師唯唯諾諾,面對同學容易生氣發怒,面對作業中的困難總是拖拉。同學、老師都認為她學習很差,她自己也認為自己各方面都很差。她在班集體中感到了自卑。
  • 怎麼解決孩子拖拉的問題
    大部分爸爸媽媽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在做事,上學,寫作業的時候,總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比如發個小呆,玩一下玩具,總會自己找點事來做,你看不下去催促他,他還和你鬧,這不是在火上澆油嗎?孩子這樣的拖拉磨蹭簡直讓人抓狂,即使你忍住了一次不發火,不嘮叨,但你也肯定逃不過下一次,讓你忍無可忍,最終像火山一樣爆發,嘴巴像機關槍一樣掃射,恨不得把他們揉成一團然後一腳從窗戶飛出去。
  • 孩子總是拖拉磨蹭怎麼辦?教你3招,方法簡單又有效
    大部分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會事無巨細地幫助孩子做一切事情,通常在孩子提出要求想要自己試一下時,父母也自然會認為孩子還小做不好,就會搶著將事情做完了,比如穿衣服、穿鞋子、吃飯等,而這樣的行為在無意識中培養了孩子過度依賴父母的習慣。
  • 孩子總是作業拖拉怎麼辦?試試這4個辦法,親測有效
    今天堂姐打電話來,跟我抱怨外甥寫作業總是拖拖拉拉,有時候明明只有幾道題,但是半個小時也做不完,催也不管用。她說自己已經無計可施,問我對於孩子作業拖拉有什麼好辦法,還一再追問我女兒好習慣怎麼養成的。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作業拖拉的原因也不盡相同。排除知識點不熟練導致的作業速度真的慢,還有低年級孩子手部肌肉發育不完全,寫字速度慢這兩個原因,一般的孩子都可以用這4個方法糾正。
  •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家長試試這幾招
    ,這既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更讓孩子對建立時間觀念沒有一點的好處,不僅會讓孩子出現拖拉磨蹭的毛病,更有可能對孩子的秩序感、節律感、執行力培養不力。那麼咱們應該怎麼從小去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呢?別著急,咱們先從孩子出生開始一步一步來。
  • 孩子做事情拖拉,只因爸媽的這個習慣,3招幫娃樹立時間觀念
    文|桃小真育兒「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5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龍應臺曾在《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提到。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訓練孩子的自控力?
    最近大部分孩子仍然處於「停課不停學」在家學習的狀態,很多家長反映孩子總是:沉迷手機、遊戲、看電視,家長不督促就不學習;經常做事情拖拉、懶惰,半途而廢,不能堅持到底;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沒有時間觀念,總是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沒有長久性;隨意發脾氣,
  • 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怎麼培養時間管理能力?
    如果孩子再拖拉磨蹭,那爸媽簡直恨不得立刻原地爆炸!!催起床、催吃飯、催上課、催作業……催的那叫一個心力交瘁,孩子卻很淡定,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怎麼沒有一點時間觀念呢?怎麼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呢?從小就沒有時間觀念,入學後會突然掌握時間管理能力嗎?
  • 孩子懶惰散漫毫不上進,不妨試試「祖母原則」,或對孩子很有利
    2.沒有時間觀念小孩子天生對時間沒有概念,更沒有正確的時間觀念,孩子不明白10分鐘和20分鐘的區別,也不明白離出門時間孩子10分鐘意味著什麼,所以不管家長有多急孩子都是慢騰騰的按照自己的速度來做事。因此如果家長沒有為孩子培養正確的時間觀念,孩子就會一直用散漫、拖拉的方式做事。
  • 孩子拖拉懶散,打罵都沒用,不妨試試這三招
    孩子懶散,做事拖拖拉拉是讓很多父母非常頭疼的問題。很多家長反映,孩子早晨六點鐘就起床了,洗個臉,刷個牙,本來幾分鐘就能搞定的事,卻躲在衛生間磨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上躺廁所折騰半個小時。洗個頭、洗個澡沒有一個小時下不來。吃飯叫了兩三遍還不上桌,上了桌一粒一粒數著吃個一個小時。生活習慣如此。
  • "懶惰"不是孩子的錯,實驗告訴你,遺傳也是孩子懶惰的原因之一
    ,只是害怕孩子懶惰成習慣,長大之後就不僅是身體懶惰了,如果孩子因為自己沒能給他培養好良好的習慣而變得思想懶惰,做事情不思進取,沒有上進心可怎麼辦?我想,朋友的顧慮也是不少人的擔心,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勤快,懂事,偏偏孩子就不想爸媽&34;,懶得不得了,家長一味地責怪小朋友,卻沒有想過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弗蘭克教授用一則實驗證明:懶惰和遺傳有著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