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如何化解初中生逆反心理?
為此,大河網特聯合鄭州市教育局開展「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報導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宣傳好的經驗和做法,營造積極、健康、共贏的家校共育氛圍,引導家庭、學校、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評價觀。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文 王雙飛 姜雨璐/視頻 韓淼宇/主持 實習生 劉鵬飛)生命的成長過程中,大多數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之後常會出現或輕或重的逆反心理。
-
微信群家校矛盾:「孩子還沒睡你好意思睡嗎?」
近期,有關「微信群家校矛盾」的報導頻頻見於媒體。用「家校矛盾」搜索微信文章,達120篇之多,時間跨度從2014年5月至2018年10月21日;百度搜索「家校矛盾」,相關結果更是高達767萬條。如何對症下藥建設和諧「家長群」筆者認為,改善微信群中的家校關係,學校、教師和家長三方面都做出改變,要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對待、權責明晰的家校關係。一、學校要改變權力意識,樹立服務理念,落實教育公平首先,改變權力意識,樹立服務理念。
-
家長和教師,如何處理好家校關係,構建學校教育共同體
家長和教師因為孩子走到了一起,學校生活佔據了孩子們青少年時期的大部分時光,它們共同組成了一種特殊的關係「家校關係」。近年來,隨著家校矛盾衝突日益凸顯,如何處理好家校關係,構建學校教育共同體,營造良好和諧的教育環境,是個值得探討和反思的問題。
-
師生有矛盾 家長巧化解
案例: 孩子和班主任鬧了點矛盾,原本很正常的事情,可惜家長沒想辦法化解,而簡單化了。開學了,家長因為管教孩子方面效果不理想,怕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的,只好求助於班主任老師,讓老師管教孩子,專心學習。班主任按照家長的要求,想找孩子好好談一談。沒想到,孩子根本聽不進去,還把對父母的怨恨都發洩到班主任身上了。
-
大荔縣趙渡鎮:小網格 大作為 化解矛盾在基層
近日,大荔縣趙渡鎮利用綜治網格平臺及時發現、迅速上報、有效穩控、成功化解了一起涉及110餘人的信訪事件。8月中旬,該鎮轄區某初中經教育部門批准,決定撤點並校。桃李村網格信息員得知這一消息後,當即通過綜治網格微信群逐級上報至鎮矛盾糾紛聯合調處中心(與鎮綜治中心合署辦公,以下簡稱「鎮聯調中心」)。中心主任要求網格長、網格員、網格信息員要理性看待問題,主動做好網格內群眾的說服勸導工作,舒緩群眾情緒。隨即組織召開了鎮矛盾糾紛分析研判會,一致認為該事件涉及群眾多,如處置不當不及時,極可能引發群體性上訪。
-
家校矛盾難調和,這三點原因真相了
很多家長抱怨學校和老師將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推給自己,認為他們就是因為忙所以才無暇顧及孩子教育,希望學校和老師多費心。結果是白天自己要上班,晚上休息時間還要當老師,每天都要監督孩子的學習,很多情況下心有餘而力不足,也不知道幫沒幫到孩子。
-
小學生在學校打架,聰明的老師這樣和家長溝通,完美解決家校矛盾
家長們認為孩子在學校大腳,不管是傷了還是沒有受傷,都是老師監管不力教導無方。事實上很多學生打架的原因都很莫名其妙,比如我就處理過兩個孩子因為爭吵到底下節課是語文還是數學課,誰也不去看一下課程表,就打了起來。打完了,氣呼呼地讓老師評理。我拿來課程表,叫他們仔細看看,每個人都去寫一篇打架的原因和結果,保證再也不因為這種小事動武。
-
化解校園矛盾糾紛 甘肅省教調委安寧法院調解工作室揭牌
化解校園矛盾糾紛 甘肅省教調委安寧法院調解工作室揭牌每日甘肅網11月30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歐陽海傑)校園各種矛盾糾紛的調解一直是塊「硬骨頭」,往往難以做到多方滿意。據了解,省教調委作為甘肅省校園糾紛調解第三方機構,是全省唯一家校溝通平臺,統籌選配了素質高、業務精的人員擔任人民調解員,實行調解案件分級管理,調解進展跟蹤和調解情況反饋等制度。秉承依法依理依情,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促進多方相互理解、互通互信、達成共識。
-
面對不斷激化的家校矛盾,把家庭教育納入學校德育之中,如何
也正因此,教育部在12月2日提出了「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努力構建家校協同育人機制,不斷提升家庭教育發展水平」的目標。把家庭教育納入到學校德育教育之中,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設想,但是實現起來,恐怕並沒有這樣的簡單。原因很簡單,家庭教育涉及到每個家庭,而每一個家庭的受教育背景和教育觀念都不一樣,怎樣對家長進行教育,是一個不容易破解的課題。
-
小學社團、選修課,家校矛盾的製造機
開學適應學習已有兩周時間,孩子的各種常規也漸漸穩定下來,想必不少學校已經開始上各種社團課和選修課了。於是,新一輪的家校矛盾蓄勢待發,班主任面臨著新的挑戰!為什麼作為孩子體藝領域的補充課程會如此為難班主任?一、選課名額有限,眾口難調家長A:老師,我家孩子只對武術感興趣!
-
創新教育工作方式,化解教育實踐矛盾
創新工作方式,創新教育工作方式,化解教育實踐矛盾戴直楷時代在變遷,教育在改革;家庭生產生活方式變革,家長的教育期盼更心切;學校教育困境重重,教師工作壓力山大。創新教育工作方式,緩解教育實踐矛盾,勢在必行。眾所周知,身體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更重要。身體健康能夠全副精力投入生產生活、工作、學習,乃至人生一切;心理健康才能保證身心精力投入得對路與正確。
-
張鐵英: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
司法行政機關要準確理解、深刻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對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善於運用法治思維謀劃司法行政工作,善於運用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和保障作用,為推進依法治市、建設美麗天津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務。
-
化解矛盾三要兩不要,太精闢了,收藏備用
其實化解矛盾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也沒有一面對問題就不斷的麻煩。只要你能夠掌握三要,兩不要,化解矛盾就會變得異常輕鬆有效。至於對你是否有用,你自己決定吧:一、要及時果斷---以免貽誤了解決的時機有了矛盾不要積累,更不要不敢去面對,抓住時機,及時果斷的去化解,說不定矛盾瞬間就會被你給化解掉。所以當你面對矛盾的時候,你的第一知覺和看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直接影響著你是否能將矛盾化解掉!
-
長達12年的鄉鄰矛盾終化解
張明明家人到黃大名家討要醫藥費被拒,便從黃大名家豬場捉走四頭豬,黃大名也在阻攔過程中受傷。後沒過幾天,黃大名家的豬場又遇上豬瘟損失慘重。張明明家人見黃立山不支付醫藥費贖豬,於是將豬賣了,並將賣豬所得2100元扣除養豬飼料錢和法院判決的920元後,將其餘1100元交鎮司法所打至黃大名的銀行卡上。經過這一來二去,雙方積怨也進一步加深。
-
退出家長群,就解決「家校矛盾」了嗎?
(我猜是)學校/老師為了規避某上面的檢查,把書面作業全變成了口頭布置,也不準孩子寫在作業登記本裡。看到班群裡布置的作業好像很少?呵呵先別急著高興,得見到孩子才知道真實的作業量!我總算明白了一片唱好的「減負」是怎麼來的了!明明就是學校布置的,卻不留證據地變成了是家長自願給孩子課後增加的作業。
-
「兩防一化」講座《矛盾糾紛 溝通化解》走進成都雙語實驗學校
為從源頭構建青少年心理安全防線、構建文明和諧校園,進一步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安全防線建設,2020年11月11日14點30分,由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教育局主辦,成華區公安分局、成華區教育局協辦,成都少年警訊、成都雙語實驗學校和悅校區承辦的「兩防一化」普及講座之《矛盾糾紛 溝通化解》公開課程在成都雙語實驗學校和悅校區學術廳舉行
-
家長向老師送錦旗「教啥啥不行,請家長第一名」,家校矛盾難化解
老師這個行業一直都備受爭議,就在最近網上也經常曝出一些關於老師的案件,有些家長跟老師之間也存在著一些矛盾,就在前段時間晚上有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有一名家長發布了一條視頻,這名家長說道「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在這一條視頻當中這名家長的語言非常犀利,還表示,老師要求家長在家裡給孩子批改作業
-
關口前移「分流過濾」化解矛盾糾紛
記者王雅楠攝今年以來,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民事審判領域,創新性推出了民事案件「兩次分流、三層過濾」機制,在行政審判領域構建了源頭化解、多元化解、實質化解的行政爭議化解機制,探索出一條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的新路子。這一機制在實際中的效果怎麼樣呢?近日,記者深入滄州兩級法院進行探訪。
-
處理家校關係,父母有必要用點「手段」,別讓孩子為家校矛盾買單
孩子因為一些事情在學校受到了批評,回到家悶悶不樂。這位老師看出了孩子的情緒,便耐心的詢問發生了什麼。孩子當時正處在氣頭上,脫口而出:那個老師簡直太sb了!朋友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怎麼能說髒話呢,還是罵老師,這麼做是不對的。
-
多所百強國際學校陷退費風波,家校矛盾怎麼破?看看學校怎麼做
第一波:4月22日至5月11日,媒體根據家長爆料,報導了全國多家國際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退費矛盾。第二波:6月24日至6月30日,家長不滿校方的解決方案,引發媒體持續關注。TOP15熱點國際學校均為知名學校,其中67%的學校出現在《2020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榜單中,頭部學校面臨的問題也側面體現出疫情對行業的整體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