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善於化解家校矛盾

2020-09-07 山東教育新聞網

作為一名農村中學校長,我也經歷和處理過一些家校矛盾。在一次次的「闖關」後,我逐漸摸索出一些應對策略,積累了一些體會和經驗。這些策略和經驗對促進家校關係的和諧發揮了重要作用。

體會之一:建立家校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學校應探索建立家校矛盾糾紛調處機制,組建家校矛盾糾紛調處委員會,搭建矛盾糾紛調處平臺,可以由教育行政工作人員、教育領域專家、法律專家、教育心理專家以及社區幹部等組成專業團隊,對發生的各類家校矛盾進行調解。同時,要明確矛盾糾紛調處委員會的工作規則、人員力量和工作方式,讓家校遇到矛盾的時候有規可循。當矛盾糾紛需要調處時,委員會可以調配力量,保證調解的權威性、專業性和公平公正。針對存在的矛盾和糾紛,委員會可抽派專人了解情況、實地調查、制定調解方案、現場調解,本著雙方平等、自願的原則,充分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教育等綜合措施,耐心疏導,協助當事人自願達成調解共識。

體會之二: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家校矛盾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依法判斷爭議事件及其涉及的責、權、利。比如,遇到因教師管教學生而引發的家校矛盾時,應首先依據教育法、教師法等法律法規,正確區分懲戒與體罰,依法處理。要完善家校危機化解程序和應急處置預案,調查和處理家校爭議要依照制度化、規範化的程序;要堅守法律底線,尤其是面對學生傷害事故引發的「校鬧」行為時,不能一味地妥協、遷就,不能為息事寧人而犧牲教師的利益。

近年來,體罰、家校矛盾等教育事件頻頻成為社會熱點並引發爭議。個別家長正是抓住這一點,通過網絡炒作、「校鬧」的方式進行維權,甚至不惜以捏造謠言來達到目的。學校不是執法部門,打擊校鬧,維護正常教學秩序,維護教師合法權益,需要執法部門依法介入。

體會之三:加強輿論監督與引導。網絡輿論容易使家校矛盾更加複雜。一些自媒體為搶熱點、吸引眼球,刻意捕捉教育事件,將家校矛盾與衝突肆意放大,斷章取義,並帶有明顯的傾向性。通過網絡升級矛盾,最終受傷害的還是孩子,而家長和教師也極有可能在網絡輿論中受到更大的傷害。學校應重視輿論引導工作,通過積極工作爭取相關部門加強對網絡媒體的監管,努力避免家校矛盾升級為社會輿論事件。

相關焦點

  • 「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如何化解初中生逆反心理?
    為此,大河網特聯合鄭州市教育局開展「家校協同育人」系列報導,報導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宣傳好的經驗和做法,營造積極、健康、共贏的家校共育氛圍,引導家庭、學校、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質量評價觀。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文 王雙飛 姜雨璐/視頻 韓淼宇/主持 實習生 劉鵬飛)生命的成長過程中,大多數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之後常會出現或輕或重的逆反心理。
  • 微信群家校矛盾:「孩子還沒睡你好意思睡嗎?」
    近期,有關「微信群家校矛盾」的報導頻頻見於媒體。用「家校矛盾」搜索微信文章,達120篇之多,時間跨度從2014年5月至2018年10月21日;百度搜索「家校矛盾」,相關結果更是高達767萬條。如何對症下藥建設和諧「家長群」筆者認為,改善微信群中的家校關係,學校、教師和家長三方面都做出改變,要建立相互尊重、平等對待、權責明晰的家校關係。一、學校要改變權力意識,樹立服務理念,落實教育公平首先,改變權力意識,樹立服務理念。
  • 家長和教師,如何處理好家校關係,構建學校教育共同體
    家長和教師因為孩子走到了一起,學校生活佔據了孩子們青少年時期的大部分時光,它們共同組成了一種特殊的關係「家校關係」。近年來,隨著家校矛盾衝突日益凸顯,如何處理好家校關係,構建學校教育共同體,營造良好和諧的教育環境,是個值得探討和反思的問題。
  • 師生有矛盾 家長巧化解
    案例:  孩子和班主任鬧了點矛盾,原本很正常的事情,可惜家長沒想辦法化解,而簡單化了。開學了,家長因為管教孩子方面效果不理想,怕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的,只好求助於班主任老師,讓老師管教孩子,專心學習。班主任按照家長的要求,想找孩子好好談一談。沒想到,孩子根本聽不進去,還把對父母的怨恨都發洩到班主任身上了。
  • 大荔縣趙渡鎮:小網格 大作為 化解矛盾在基層
    近日,大荔縣趙渡鎮利用綜治網格平臺及時發現、迅速上報、有效穩控、成功化解了一起涉及110餘人的信訪事件。8月中旬,該鎮轄區某初中經教育部門批准,決定撤點並校。桃李村網格信息員得知這一消息後,當即通過綜治網格微信群逐級上報至鎮矛盾糾紛聯合調處中心(與鎮綜治中心合署辦公,以下簡稱「鎮聯調中心」)。中心主任要求網格長、網格員、網格信息員要理性看待問題,主動做好網格內群眾的說服勸導工作,舒緩群眾情緒。隨即組織召開了鎮矛盾糾紛分析研判會,一致認為該事件涉及群眾多,如處置不當不及時,極可能引發群體性上訪。
  • 家校矛盾難調和,這三點原因真相了
    很多家長抱怨學校和老師將自己孩子的教育問題推給自己,認為他們就是因為忙所以才無暇顧及孩子教育,希望學校和老師多費心。結果是白天自己要上班,晚上休息時間還要當老師,每天都要監督孩子的學習,很多情況下心有餘而力不足,也不知道幫沒幫到孩子。
  • 小學生在學校打架,聰明的老師這樣和家長溝通,完美解決家校矛盾
    家長們認為孩子在學校大腳,不管是傷了還是沒有受傷,都是老師監管不力教導無方。事實上很多學生打架的原因都很莫名其妙,比如我就處理過兩個孩子因為爭吵到底下節課是語文還是數學課,誰也不去看一下課程表,就打了起來。打完了,氣呼呼地讓老師評理。我拿來課程表,叫他們仔細看看,每個人都去寫一篇打架的原因和結果,保證再也不因為這種小事動武。
  • 化解校園矛盾糾紛 甘肅省教調委安寧法院調解工作室揭牌
    化解校園矛盾糾紛 甘肅省教調委安寧法院調解工作室揭牌每日甘肅網11月30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歐陽海傑)校園各種矛盾糾紛的調解一直是塊「硬骨頭」,往往難以做到多方滿意。據了解,省教調委作為甘肅省校園糾紛調解第三方機構,是全省唯一家校溝通平臺,統籌選配了素質高、業務精的人員擔任人民調解員,實行調解案件分級管理,調解進展跟蹤和調解情況反饋等制度。秉承依法依理依情,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促進多方相互理解、互通互信、達成共識。
  • 面對不斷激化的家校矛盾,把家庭教育納入學校德育之中,如何
    也正因此,教育部在12月2日提出了「加強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努力構建家校協同育人機制,不斷提升家庭教育發展水平」的目標。把家庭教育納入到學校德育教育之中,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設想,但是實現起來,恐怕並沒有這樣的簡單。原因很簡單,家庭教育涉及到每個家庭,而每一個家庭的受教育背景和教育觀念都不一樣,怎樣對家長進行教育,是一個不容易破解的課題。
  • 小學社團、選修課,家校矛盾的製造機
    開學適應學習已有兩周時間,孩子的各種常規也漸漸穩定下來,想必不少學校已經開始上各種社團課和選修課了。於是,新一輪的家校矛盾蓄勢待發,班主任面臨著新的挑戰!為什麼作為孩子體藝領域的補充課程會如此為難班主任?一、選課名額有限,眾口難調家長A:老師,我家孩子只對武術感興趣!
  • 創新教育工作方式,化解教育實踐矛盾
    創新工作方式,創新教育工作方式,化解教育實踐矛盾戴直楷時代在變遷,教育在改革;家庭生產生活方式變革,家長的教育期盼更心切;學校教育困境重重,教師工作壓力山大。創新教育工作方式,緩解教育實踐矛盾,勢在必行。眾所周知,身體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更重要。身體健康能夠全副精力投入生產生活、工作、學習,乃至人生一切;心理健康才能保證身心精力投入得對路與正確。
  • 張鐵英: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
    司法行政機關要準確理解、深刻把握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對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善於運用法治思維謀劃司法行政工作,善於運用法治方式化解社會矛盾糾紛,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和保障作用,為推進依法治市、建設美麗天津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務。
  • 化解矛盾三要兩不要,太精闢了,收藏備用
    其實化解矛盾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也沒有一面對問題就不斷的麻煩。只要你能夠掌握三要,兩不要,化解矛盾就會變得異常輕鬆有效。至於對你是否有用,你自己決定吧:一、要及時果斷---以免貽誤了解決的時機有了矛盾不要積累,更不要不敢去面對,抓住時機,及時果斷的去化解,說不定矛盾瞬間就會被你給化解掉。所以當你面對矛盾的時候,你的第一知覺和看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直接影響著你是否能將矛盾化解掉!
  • 長達12年的鄉鄰矛盾終化解
    張明明家人到黃大名家討要醫藥費被拒,便從黃大名家豬場捉走四頭豬,黃大名也在阻攔過程中受傷。後沒過幾天,黃大名家的豬場又遇上豬瘟損失慘重。張明明家人見黃立山不支付醫藥費贖豬,於是將豬賣了,並將賣豬所得2100元扣除養豬飼料錢和法院判決的920元後,將其餘1100元交鎮司法所打至黃大名的銀行卡上。經過這一來二去,雙方積怨也進一步加深。
  • 退出家長群,就解決「家校矛盾」了嗎?
    (我猜是)學校/老師為了規避某上面的檢查,把書面作業全變成了口頭布置,也不準孩子寫在作業登記本裡。看到班群裡布置的作業好像很少?呵呵先別急著高興,得見到孩子才知道真實的作業量!我總算明白了一片唱好的「減負」是怎麼來的了!明明就是學校布置的,卻不留證據地變成了是家長自願給孩子課後增加的作業。
  • 「兩防一化」講座《矛盾糾紛 溝通化解》走進成都雙語實驗學校
    為從源頭構建青少年心理安全防線、構建文明和諧校園,進一步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安全防線建設,2020年11月11日14點30分,由成都市公安局、成都市教育局主辦,成華區公安分局、成華區教育局協辦,成都少年警訊、成都雙語實驗學校和悅校區承辦的「兩防一化」普及講座之《矛盾糾紛 溝通化解》公開課程在成都雙語實驗學校和悅校區學術廳舉行
  • 家長向老師送錦旗「教啥啥不行,請家長第一名」,家校矛盾難化解
    老師這個行業一直都備受爭議,就在最近網上也經常曝出一些關於老師的案件,有些家長跟老師之間也存在著一些矛盾,就在前段時間晚上有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有一名家長發布了一條視頻,這名家長說道「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在這一條視頻當中這名家長的語言非常犀利,還表示,老師要求家長在家裡給孩子批改作業
  • 關口前移「分流過濾」化解矛盾糾紛
    記者王雅楠攝今年以來,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民事審判領域,創新性推出了民事案件「兩次分流、三層過濾」機制,在行政審判領域構建了源頭化解、多元化解、實質化解的行政爭議化解機制,探索出一條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的新路子。這一機制在實際中的效果怎麼樣呢?近日,記者深入滄州兩級法院進行探訪。
  • 處理家校關係,父母有必要用點「手段」,別讓孩子為家校矛盾買單
    孩子因為一些事情在學校受到了批評,回到家悶悶不樂。這位老師看出了孩子的情緒,便耐心的詢問發生了什麼。孩子當時正處在氣頭上,脫口而出:那個老師簡直太sb了!朋友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孩子怎麼能說髒話呢,還是罵老師,這麼做是不對的。
  • 多所百強國際學校陷退費風波,家校矛盾怎麼破?看看學校怎麼做
    第一波:4月22日至5月11日,媒體根據家長爆料,報導了全國多家國際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退費矛盾。第二波:6月24日至6月30日,家長不滿校方的解決方案,引發媒體持續關注。TOP15熱點國際學校均為知名學校,其中67%的學校出現在《2020胡潤百學·中國國際學校百強》榜單中,頭部學校面臨的問題也側面體現出疫情對行業的整體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