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得糖尿病?糖尿病形成的原因都有哪些?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增長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的患病人數正逐年增長。我國糖尿病病人約有9240萬人,糖尿病發病率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大約增加5-6倍,已經成為嚴重公共衛生問題。糖尿病形成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哪個更重要?
第一、糖尿病「大家族」都有哪幾位?
糖尿病分為4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1、1型糖尿病
大多數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參與發病過程。發病機制為某些誘發因素作用於有遺傳易感性的個體,引起自身免疫反應,導致胰島β細胞破壞,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進行性加重。一般發病年齡較輕,大多
2、2型糖尿病
常見於中老年人,肥胖者發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疾病。起病隱襲,早期無任何症狀,或僅有輕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顯者需做糖耐量試驗才能確診。
3、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
主要包括胰島B細胞功能遺傳缺陷引起的糖尿病、胰島素作用的遺傳缺陷所致的糖尿病、胰腺外分泌的疾病引起的糖尿病、內分泌疾病引起的糖尿病、藥物或化學物質誘發的糖尿病、感染某些病毒、免疫介導的罕見類型糖尿病、其他遺傳症候群伴隨糖尿病。
4、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顧名思義是妊娠期才出現糖尿病,佔糖尿病孕婦中80%以上,患者糖代謝多數於產後能恢復正常,但患者將來患2型糖尿病機會增加。對母兒均有一定程度危害,必須引起重視。
第二、糖尿病的原因都有哪些?
1、遺傳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顯的遺傳特異性。糖尿病存在家族發病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
2、環境因素
進食過多,高脂肪飲食,體力活動減少導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環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遺傳易感性的個體容易發病。
3、精神因素
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及其他各種應激狀態,也會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所以保持心情愉悅也很重要。
4、 病毒感染等因素
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統異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薩奇病毒,風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後導致自身免疫反應,破壞胰島素β細胞,從而誘發糖尿病。
5、其他內分泌病所致的糖尿病
如肢端肥大、嗜鉻細胞瘤、Cushing症候群可引起繼發性糖尿病。
6、某些藥物副作用導致的糖尿病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某些抗腫瘤類藥物會導致胰島功能受損、血糖升高,但這樣的情況很少見。
7、妊娠期糖尿病
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為1%~5%,近年有明顯增高趨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代謝多數於產後能恢復正常,但將來患II型糖尿病機會增加,應該重視。
在妊娠早、中期,胎兒對營養物質需求量增加,孕婦血漿葡萄糖水平隨之降低,孕期腎血漿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均增加,但腎小管對糖的再吸收率不能相應增加,導致部分孕婦排糖量增加。到妊娠中、晚期,孕婦體內抗胰島素樣物質增加,如胎盤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質醇和胎盤胰島素酶等使孕婦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隨孕周增加而下降。
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異常症候群。導致糖尿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遺傳和環境是導致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但精神、病毒感染、內分泌疾病、藥物副作用、妊娠也可能導致糖尿病。日常生活中還是要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是改善糖尿病預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