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聯合國糖尿病日時,國際糖尿病聯盟報導了一個數據,全世界有3.71億糖尿病患者,而中國接近一個億,中國人的糖尿病的發病人數,相當於世界糖尿病人數的1/4。為什麼中國糖尿病人數這麼多呢?除了人口基數大以外,還有別的原因嗎?
先來了解一下糖尿病有哪些發病原因
糖尿病發病原因非常複雜,既受遺傳基因影響,也受微生物、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精神因素,環境因素,肥胖和行為因素等外部因素影響,大多數情況下糖尿病發病是多種因素協同作用的結果。
遺傳因素:糖尿病家族史作為遺傳因素重要證據之一,已被公認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需要說明的是,糖尿病遺傳是指個體對糖尿病易感性的遺傳,子女遺傳到父母受損或變異的遺傳信息便成為糖尿病易感者,糖尿病易感者在環境、生活方式或病毒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下才會發病。
環境因素:環境因素主要包括年齡、肥胖、高血壓及高血脂等,隨著年齡增加、體質量增長或患有高血壓與高血脂症均會導致胰島素分泌功能下降,引起胰島素抵抗而誘發。
年齡也是糖尿病相關環境危險因素之一,1型糖尿病好發於青少年,2型糖尿病好發於30歲以上人群。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其患病率增加。
2型糖尿病的另一個重要環境相關危險因素就是超重和肥胖,肥胖可導致胰島素抵抗,致使血液中胰島素濃度提高和高甘油三脂血症,促使2型糖尿病的發生。一般認為中國人群體重指數(BMI)大於等於24,小於28被認為是超重,大於等於28則被認為肥胖,糖尿病和糖耐量減低患病率隨體重的增加而上升,超重患糖尿病的危險是正常人的2.36倍,而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危險是正常人的3.43倍。
高血壓和高血脂也被認為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另外,一些常用藥物如苯妥英鈉、利尿劑(尤其噻嗪類)、皮質類固醇、類固醇避孕藥、β受體阻滯劑類的降壓藥也可能引起葡萄糖耐量異常,在易感個體中引發糖尿病。
膳食結構:高膳食脂肪、高熱量、高糖攝入與餐後2小時血糖呈正相關,高脂肪攝入,尤其是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高是糖耐量減低和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身體活動不足也是糖尿病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活動最少的人與最愛活動的人相比,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差2~6倍。適當身體活動不僅可以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為何中國糖尿病人數增長迅速?
中國在經濟轉型,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近10年,肥胖和超重比例迅速增加,普遍認為這一原因成為中國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升高的主要因素。人們的生活條件提高了,勞動量少了,出門都有私家車或公共運輸工具,但是吃的越來越好,這是糖尿病發病率不斷升高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另外,由於東西方人基因不同,中國人可能更容易患上糖尿病。有研究指出,美國人到了30%脂肪比時才有患糖尿病的危險,而中國人可能23%的脂肪比就患上2型糖尿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