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司機與乘客往往只有一面之緣,哪怕人海中再相遇,也很難認出彼此,但駕駛著長沙2路公交車的肖壬根卻憑藉著車上自費購買的愛心物資,讓許多乘客記住了他。
公交司機把舊空調被自製成坐墊
進入11月之後,長沙的天氣愈加寒冷,有些乘客上了車,一坐在冰涼的椅子上又彈了起來。2路公交車的司機肖壬根看到了這樣的情形,便在想有沒有什麼解決辦法,他原本想把舊衣服做成坐墊,可發現一件衣服只能做兩個,家裡又沒有這麼多舊衣服,並且這樣也不大美觀。
正好家裡有一床空調被已經有些破舊了,原是要扔掉的,但肖師傅突然想到:可以廢物利用,把空調被做成墊子。肖師傅每天6點多回家之後,便和妻子一起,把空調被剪開,又用針線鎖邊。夫妻倆花了3個晚上,做了16個墊子。做好的那天正好氣溫下降,肖師傅便把墊子都鋪在了椅子上。許多乘客們一上車就發現了坐墊,還特意給肖師傅留言:「感謝車上的小坐墊,讓乘車更加溫暖。」
11月27日中午,周先生一上車,肖師傅便對他說:「你好,歡迎乘坐。」周先生一愣,也回了一個「你好」。「我一個多月之前就坐過這個師傅的車,當時他跟我說『你好』我就特別驚訝,之前沒人這麼說過嘛,所以這次一上車,他一跟我打招呼我就認出來了。」周先生說,當時他便對車裡的愛心用品感到很溫暖,沒想到現在還多了坐墊。
車上的愛心物資暖人心
今年3月,湖南龍驤巴士組織員工學雷鋒時,肖壬根就產生了在車上張貼古言標語的想法,他整理了幾句孔子的名言和翻譯,列印出來後貼在車窗上方。在這之後,他又陸續在車上放置了綠植、醫藥箱、雨傘、留言本等。
肖壬根原本就喜歡在家裡養一些花草,之前他在車上放了一些塑料花做裝飾,3月底,他乾脆買了幾株綠蘿,分成16枝裝在礦泉水瓶裡,綁在公交車頂部的欄杆上。肖師傅每隔兩天都要給這些綠蘿澆一次水,看見有葉子枯黃了就剪掉,生怕養不活。
剛買回來的時候,綠蘿高出礦泉水瓶的長度只有5釐米左右,現在越長越茂盛,藤蔓竟還沿著車頂延伸開來。「我現在就擔心它們能不能撐過這個冬天,」肖師傅打趣道,「如果明年你們來,看到車上沒有綠蘿了,就說明還是沒能養活。」
在駕駛室後的窗戶上,還掛著4把藍色長柄雨傘。也是在3月,肖師傅花了400多元,定製了22把雨傘,還在傘上寫著「誠信使用歸還龍驤巴士2路」和自己的手機號,所有乘客只需要留下聯繫方式就可以免費借傘。
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如約歸還雨傘,肖師傅已經丟了3把,他只好再從家裡拿來補上。之後,肖師傅特意寫了一張紙條,說明「所有愛心物品都是駕駛員本人自費配配置」,在這之後便再也沒有丟過傘了。
在肖師傅的車窗上還掛著幾本留言本,最初只有一本,但很快就寫滿了,肖師傅只好又買了幾本掛上,到現在也沒幾頁空白了。肖師傅有時間就喜歡翻看這些留言,還拍照帶回家給妻子看,有時他也會回復幾句,「我記得之前有個和媽媽鬧矛盾的孩子留言,我還給他回復了,不知道他看見了沒有。」
「乘客也是客」
肖壬根今年41歲,5年前正式成為一名公交車駕駛員,剛開始時,他也會覺得這份工作有些枯燥,但工作的時間越久,反而越發現想要做好並不容易。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當自己向乘客投以友好,也會收穫一些感謝,這讓他工作得更有動力了。
剛開始在車上放置愛心物質時,肖師傅的妻子也有些不太理解,「她主要是怕車隊不支持,畢竟沒什麼人這樣做,而且也怕有人說閒話」。但時間長了,肖師傅的妻子看到在留言本上的感謝越來越多,她也越來越相信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對肖師傅也更加支持。
「乘客也是客。」肖師傅笑著說,「如果有客人去你家做客,你肯定也會好好招待他,那對乘客也是一樣呀。」車到站,乘客都已下車,肖師傅挨個整理了坐墊,稍作休息便又要準備發車了。
瀟湘晨報記者王佳箐 實習生張文佳 長沙報導
轉自: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