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篇寫作與演講文稿,彪炳領袖邱吉爾的卓越人生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邱吉爾爵士,分別於戰爭時期(1940—1945年)、和平時期(1951—1955年)兩次擔任英國首相,並在第一任期內領導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聯合盟國對抗軸心國,取得了最終勝利。

他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同時在民眾中擁有罕見的高聲望——2002年BBC「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將邱吉爾排在第一位,雖然那時他已離開人世近40年。

· 1941年的邱吉爾

權力可以不在,文字卻能流傳。在他60年萬眾矚目的公共生涯中,邱吉爾風格強烈、極具感染力的演講是他最有力的武器:1939年其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議院會議,發表了著名的演說,最終以381對0票的絕對優勢獲得支持:

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獻給大家……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

他喜歡並擅長跌宕起伏的敘事,是同時代記者中收入最高的記者之一,1945—1951年下野期間,邱吉爾著手寫作《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該書體現了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助其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評語稱「由於他精通歷史和傳記的藝術,以及他那捍衛崇高的人的價值的光輝演說」。

邱吉爾深諳語言的力量,他的的著作和演講充滿魅力與感染力。他晚年的助理馬丁·吉爾伯特將邱吉爾近200篇關鍵演講與文章,以時間線串聯成一部特別的「傳記」——

「Churchill:The Power of Words」

無論你是想了解邱吉爾還是著迷於語言的藝術,此書將用邱吉爾所說所寫的200多篇名章,帶你走近他的卓越人生和一段極具啟發性的歷史,打開語言的魔盒。

從邱吉爾1882年的學校生涯到1958年的最後演講,這本書更像以傳主原話寫成的個人傳記。作者歷史學家專業簡潔的背景補充和串聯則是點睛之筆,讓你一覽這位領袖卓越一生的關鍵時刻,並體會最具魅力的人類語言和演說技巧。

01

誦讀讓人熱血沸騰的演講稿

感受邱吉爾的思想、幽默、演說技巧

邱吉爾在風雲戰場中寫作,也能在冷靜研究中寫作,還能在公眾和議會辯論中精力充沛地唇槍舌戰。語言是他最有說服力的武器。

他一生的個人演講共編錄了22卷,其準備演講的態度非常審慎,這在他的演講底稿中可見一斑:1941年6月16日,邱吉爾在倫敦的中央作戰室向美國廣播:呼籲抗戰。本書將他在朗誦這一演講之前所修改的單詞短語用括號標記,讓你極盡感受微小字詞的不同。

但是時不我待。匆匆流逝的每一個月都增加了我們必經跋涉路途的【困難】長度和危險性。團結則存。分裂則亡。【團結】如果分裂,黑暗時代將會死灰復燃。如能團結,【我們可以拯救人類】我們可以拯救和引領世界。

1945年5月13日,也就是德國投降之後第6天,他發表廣播演講,簡要概述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用,成為一篇情理交融的傑作。

閃電戰隨即開始了。當時希特勒說,他要「把我們的城市夷為平地」。「把我們的城市夷為平地」,這是他的原話。這個閃電戰我們英國人經受住了,沒有一句怨言,也沒有絲毫退縮,當時有為數很多的人民——我向他們全體致敬——證明倫敦可以「挺過來」,其他遭到蹂躪的中心城市也都可以挺過來。但是1941年來臨以後,我們仍舊岌岌可危。

……

在最後這五年的一開始,我就曾向你們預告了艱苦,但你們不曾退縮。如果我仍不呼籲,將不值得你們慷慨賦予信任,因此我要大聲疾呼:大步向前,堅定不移,不屈不撓,堅持不懈吧,直到完成全部使命,直到整個世界實現安全、成為淨土。

· 邱吉爾通過廣播發表全國演講

本書還全面收錄了其作為新議員在下院的首次演講、呼籲備戰、保護工會、辭職陳述等諸多關鍵演說,讓我們可以縱覽邱吉爾的政治觀點與理想、創舉與變革,以及其涉身在內的衝突與爭議。

書中還有其演講稿中字詞短語所作修改的附註,給我們剖析其語言技巧的機會。

當然,邱吉爾富有魅力的演講技巧絕對不能只靠默讀感受。如果你端著此書大聲朗讀「 我能奉獻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感受語言的停頓、轉折、鼓點、力量,才能真正體會這些邏輯與情感交融的雄辯文本。

· 邱吉爾在演講

02

邱吉爾「自述」生平

一本打破距離感的作品集

本書除了精挑細選、最大程度還原了其迷人的演講底稿,難得的是還收錄了邱吉爾口吻私密的日記、文章、信件,還有一些著名的電報,打破偶像的距離感。

邱吉爾一生筆耕不輟,他發表的作品包括關於童年和兩次世界大戰的回憶錄、22卷演講稿、4卷已刊文章選集,2卷散文,以及1本小說《薩伏羅拉》。除了演講,他的寫作也處處彰顯語言的技巧和功底。

在浩瀚的文海中,本書精選近200篇寫作和演講串聯起他人生的各階段,造就一本不容錯過的邱吉爾「自傳」。

比如《邱吉爾:語言的力量》開頭第一篇便選自邱吉爾自傳之一《我的早年生活》,極其熟悉邱吉爾的作者巧妙的用這段文字拉近讀者與邱吉爾的距離——

他的沉思被這位手持託盤走進來的老婦人打斷。他已經疲倦不堪,但文雅修養仍在。他起身進入裡屋,更衣淨手。

待他返回時,保姆已經擺好餐桌。他原本只是點了湯,但管家製作了更為精細的飯菜。她伺候他用餐,不時詢問他,看到他有胃口吃飯更是由衷開懷。

她從他呱呱墜地起就全心全意照顧他,一刻也不曾停歇。女性這種關愛非常奇妙。也許這是世間最為無私的感情……

再來看看邱吉爾年幼求學時的日記——

我真厭惡這所學校。我在這裡生活了兩年多,內心始終焦慮不安。我的功課毫無長進,體育方面亦無起色。我度日如年,掰著手指數,盼望學期快快結束,期待早日擺脫這種可恨的奴役生活,回到家中,回到我的小房間裡,在地板上和玩具兵排兵布陣玩打仗遊戲。

……

我第一次去哈羅公學,適逢炎熱夏季。學校擁有我所見過的最大的遊泳池。與其說這是一個池子,不如說是一條河灣,河上還橫跨兩座橋梁。我們常常聚在遊泳池裡玩耍,一玩就是好半天,玩累了就坐在池邊曬得滾燙的瀝青地上,一邊曬太陽一邊吃大麵包。我們總是嬉戲打鬧,有時悄悄走到某個光溜溜哥們甚至是對頭的背後,猛地把他推到泳池裡。我常常逗同齡人或者年紀更小的孩子。

邱吉爾一輩子跌宕起伏,好些次死裡逃生:在學校的時候,他幾乎死於肺炎;在軍隊飛行時,在水中,以及在紐約過馬路時,他好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頭次九死一生是因為罹患肺炎,第二次倖免於難發生在1893年年初,18歲的他在日記裡記述了這次意外:

「生存還是死亡, 這是一個問題。 」這是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中的名句。 如今我身陷相似兩難: 跳還是不跳,這是個問題! 我在轉瞬間縱身跳下橋,展開雙臂去擁抱樹梢。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苗條: 雖然我設想得很好,但目測的數據絕對錯了。 我摔到地上不省人事,直到三天後才恢復意識,直到三個多月後才能爬下病床。

除了這些毫無距離感的文章,他的一些電報同他的演講一樣精彩:1931年年底,邱吉爾因在1929年華爾街經濟危機中損失慘重,希望彌補損失,於是同意在美國開始緊張的巡迴演講。12月12日晚上,他完成首次演講的翌日,遭遇車禍受傷嚴重,不得不推遲演講安排。12月28日,他向英國報紙《每日郵報》發出電報講述他的經歷。這一文章風靡全球:

車禍的痛,甚至可以說是像被大炮擊中——不管心靈還是身體,當然都免不了留下創傷。 但沒有什麼忍受不了。 我沒有時間也沒有力氣自憐自艾,也容不得懊悔或恐懼。 綿綿不絕的萬般痛楚,若有那麼一刻從灰暗的薄暮轉為黝黑,籠罩滿室,我也不會覺得格外痛苦或害怕。

天地有大愛,向大地子女——無論人類、禽獸——施以考驗,不會超過他們的承受範圍。 只有當殘忍的人類插手,才會出現煉獄般的折磨。

至於其他,人生自當險中尋。 隨遇而安。 既來之,則安之。

畏懼皆化為烏有,一切都會好起來。

· 邱吉爾標誌的「勝利」手勢

這本《邱吉爾:語言的力量》的最大特點就是用邱吉爾本人的原話描寫了他人生中的主要歷險、職業生涯中的主要危機、在議會的主要措施和創舉,以及他關於人生和人類存在的哲學思考,毫無距離感和偶像感。書中文章從他的童年和學生時期開始,時間橫跨五十多年,內容涉及他對社會政策和戰爭的辯論,體現了他對兩次世界大戰進程和歷史事件的影響。

如此獨特的「自傳」,必然需要一位對邱吉爾生平事跡、著作、文章、演講諳熟於心,自身學術涵養、政治胸懷、寫作水平到位的編者。 本書編者馬丁·吉爾伯特爵士(1936—2015年),是英國一流歷史學家、牛津大學默頓學院榮譽研究員。著述眾多,其中包括6卷本《邱吉爾傳》和11卷本《邱吉爾文獻》 。

他從1962年開始擔任邱吉爾研究助理,直至其1968年逝世。

在每篇文章前,都有編者作為歷史學家的信息補充,簡潔克制,讓普通讀者也能快速對那段歷史有所了解。翻譯同樣平實有力,讓邱吉爾的文稿通俗易讀。

選用瑞典環保紙張,木漿原色彰顯質感。

灰白色的封面極具設計感,適合典藏和送人。

厚厚一本,517頁的大書,通讀邱吉爾一生。

邱吉爾在1954年對聚集於威斯敏斯特大廳、前來慶祝他80大壽的賓客說,「你們一定要記住,我總是用筆桿子和嘴皮子來謀生。」

讀這本書,聽邱吉爾親切自述生平,感受其魅力非凡的語言運用。

相關焦點

  • 演講視頻 | 讀懂邱吉爾的演講,就領悟了他的偉大智慧
    偉大的領袖個個都是演講大師,邱吉爾也不例外,了解邱吉爾最好的方式是學習其演講。邱吉爾在戰時發表了多篇演講(並且每一篇都是他親筆所寫),其中最著名的有三篇: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本篇選自他在1940年被任命為首相後在國會上的演說辭:向議會報告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奇蹟。這次演講也產生了一個著名的金句: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Their Finest Hour(榮光時刻)。這篇演講充分展示了邱吉爾爐火純青的演講才能和高超的寫作技巧,在用詞、修辭和情感表達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都非常多。
  • 邱吉爾:語言的力量
    前不久,《邱吉爾:語言的力量》一書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引進出版中文版。該書的編著者馬丁·吉爾伯特為邱吉爾200篇文章和演講加上背景,用邱吉爾生動犀利的語言串聯他從懵懂少年至耄耋老年精彩的人生,讓我們不時驚嘆。溫斯頓·邱吉爾是20世紀上半葉英國著名的政治家,不僅兩度擔任英國首相,還以6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獲得第46屆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歷史上唯一獲得該獎的政治家。
  • 胡莉評《至暗時刻》︱ 演講中的政治家邱吉爾
    拋開所謂的藝術加工不提(作者麥卡滕是著名的電影製作人,他也是電影《至暗時刻》的編劇),關於邱吉爾的塑造,麥卡滕真實地表現出了邱吉爾對修辭術以及演講的重視。無論是在時人的評價還是後人所寫的傳記當中,邱吉爾的演講以及他的演講能力都是繞不開的一環。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樣一種演講能力是如何塑造的,邱吉爾又是如何運用這一能力,在那樣一個特殊時刻發表這樣的演講的呢?
  • 薦書丨如何像邱吉爾一樣演講?
    對於現代職場人,無論是員工,還是團隊領導,掌握良好的演講能力都很有必要。電梯溝通、求職面試、會議發言、商務談判等場景下,好的演講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產生巨大的能量和效果。如何一開口就打動他人?《像邱吉爾一樣演講 像林肯一樣站立》作者詹姆斯·C.
  • 邱吉爾:從一個紈絝子弟成長為世界領袖,我其實也曾經是個壞孩子!
    歷史並非是無趣枯燥的,只要你能靜下心來,或許便會得到不一樣的收穫,而今天布史君想給大家介紹一位著名歷史人物,了解他是如何從一個紈絝子弟成長為世界領袖的,此人便是溫斯頓-邱吉爾。
  • 【經典演講】邱吉爾關於成功的著名一分鐘演講
    那是在1948年,英國牛津大學舉辦的一個題為「成功秘訣」的講座,特意請來了大名鼎鼎的邱吉爾來為大學生們演講。牛津大學的大學生們聽說邱吉爾要來大學演講,就都報了名,準備到那天來聆聽這為名人的演講,發自內心地想聽聽邱吉爾這位偉人對「成功秘訣」的真知灼見。 邱吉爾演講那天,大廳裡已經是人山人海,大學生們都提前來到了會場,就連世界各大媒體的許多記者也早早趕到了會場,準備採寫一篇篇關於邱吉爾演講的報導。
  • 邱吉爾演講:《永不放棄》
    作為政治家、詩人、藝術家、作家、戰地記者、丈夫、父親,邱吉爾走過了充實而豐富的人生之路,他被英國人稱為「快樂的首相」。不論在公開場合,還是與家人在一起,他的談話總是充滿幽默感。甚至在生命垂危之時,他也沒有忘記幽默。他曾說過:「你能看到多遠的過去,就能看到多遠的未來」這句名言。那麼,今天邱吉爾將如何將畢生的成功經驗濃縮在這一次演講中?
  • 邱吉爾演說的啟示:最人性的是最人類
    溫斯頓·邱吉爾,英國前首相,領導英國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是二十世紀中全球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2002年,被英國BBC評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  邱吉爾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演說家。
  • 英國首相演講術:邱吉爾的「熱血、眼淚與汗水」
    鮑裡斯是93歲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第14位首相,她的第一任首相是邱吉爾。相較之下,邱吉爾的第一次演講也發生在內憂外患、危機重重的社會背景之下,他的演講持續了7分鐘,雖然現場反響不盡如人意,但這一演說如今已被視為史上最偉大的政治演說之一。電影《至暗時刻》編劇、作家安東尼·麥卡滕研究發現,邱吉爾在演講前就認為他的演說將載入歷史,因此頗下功夫。
  • 寫作,是人生的一種樂趣
    他說你的特長是寫作與演講,這兩項技能非常突出。人總要發揮自己的特長。老天爺給每個人吃飯的一兩種特長,千萬不能荒廢掉,如果荒廢掉了,自己的特長發揮不出來,剩下的都是缺點、不足和短處。因此,我們要儘可能發揮特長。其實,我認為自己在寫作方面談不上特長,但我特別喜歡寫,也特別欣賞賈平凹先生對寫作的理解和評價。
  • 至暗時刻,英國首相邱吉爾改變世界戰局的三次演講
    他們認為張伯倫已不適合領導英國,眼下急需一位超凡領袖出面,來穩定眼前的人心。也許是不同的時代對於領袖的要求有別於一般時代,在當時的英國人民心中,他們渴求的是一位不凡的首相,他必須做到不凡的領袖所能做到的不凡之事,即能說出打動並左右民眾思想的話語,能說服人民願意為之赴湯蹈火,能讓民眾鼓舞歡心,並打心底產生對戰爭的信心,無論最後是勝還是敗。
  • 邱吉爾一生最精彩的演講
    邱吉爾一生最精彩的演講,也是他最後的一次演講,演講的題目是「成功的秘訣」,原本20分鐘的演講邱吉爾只用了一分鐘:在劍橋大學的一次畢業典禮上
  • 將「剪刀手」普及世界的推手——邱吉爾
    伴隨著新媒體的日益發展,「講述」與「溝通」成為了非常值得關注的話題,而歷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演說家,今天我們來說一說世界最有說服力的八大演說家之一的邱吉爾。據說,他的英語詞彙量之大幾乎無人能及,還於1953年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那麼「發言稿」、「主持詞」、「演講稿」從口語表達的方面來看究竟都有哪些特點?邱吉爾在戰時發表了多篇由自己親筆撰寫的演講,以下是他在就任首相短短四周內進行的三篇不朽的演說。
  • 邱吉爾的演講怎麼讀?| 繆思長期督導解析之英語精讀
    如果恰逢有英國或其他歐洲國家的二戰紀念日的新聞,我們會和同學們聊聊歐洲戰場的二戰歷史,同時給同學們布置邱吉爾在二戰期間最有名的演講之一《我們將在海灘戰鬥》。邱吉爾出身於貴族家庭,他的祖父馬爾巴羅公爵是英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父親倫道夫勳爵曾任英國財政大臣。邱吉爾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兩度出任英國首相,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領導英國人民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邱吉爾除了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外,還是一位頗為多產的作家,1953年憑藉《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像邱吉爾一樣演講像林肯一樣站立》:偉大演說家的21個強力秘密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01《像邱吉爾一樣演講像林肯一樣站立》的作者是被稱作是「白宮槍手」的詹姆斯C.休姆斯(James C.著有《邱吉爾的聰明才智》《一個白宮「槍手」的自白》《艾森豪與邱吉爾》。這本書是作者在演講方面經過多年探索,總結和提煉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演講家們的演講方法與技巧,作者本身就是一個歷史學家,又是一個演講高手,他在書中,將這些名人們的演講方法技巧,用有趣的軼事進行解說,使得讀者在愉快閱讀的時候,不知不覺就了解吸引了很多演講技巧。
  • 「演講口才」無憂演講口才系統訓練(完結)
    每日獲得更多免費課程講座一套系統的、全面的、有效的演講訓練方法!可以想像一下,一旦你學會一流的演講口才技巧後,在公眾前演講時,臉不紅、心不跳,能從容不迫自信地演講了!也不會因為自己不善於說話,溝通不到位,而錯失人生的許多機遇!
  • 《外交官》文章:蓬佩奧演講無法與邱吉爾的相提並論
    的文章,以蓬佩奧的演講為分析案例,說明美國對華政策為何是失敗的。作者認為這種僅僅是為了與中國競爭而競爭,卻不能說明為什麼要競爭的做法,很難說服其他國家選擇加入美國的陣營。作者安吉·潘達(Ankit Panda)首先提醒大家,不應該把蓬佩奧發表的題為《共產主義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演講,與1946年邱吉爾的《和平砥柱》(鐵幕演講)相提並論,並認為具有相似的象徵性意義。這對蓬佩奧來說太過於慷慨了。
  • 哈佛校長西點演講:魅力型領袖都有一個共同點
    很多時候,給我們生活帶來翻天覆地變化的,往往是那些將語言視為行動的領袖們。正是這些領袖,激勵人們,戰勝內在惰性,敢於冒險。這些領袖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有語言天賦,都可以通過語言來鼓勵他人。——吉爾平·福斯特 哈佛大學校長來到西點軍校,我倍感榮幸。
  • 書摘丨熱血與汗水:危機時刻邱吉爾的議會演講
    他受到領袖受到的歡迎。國內波詭雲譎,動蕩不寧,無獨有偶,過去周末兩天,前線報告表明,在荷蘭、比利時及法國三地,形勢持續惡化。下院氣氛顯著緊張。時至此刻,得由溫斯頓設法減輕眾人「茫然無措」的心態,消除他們的憂慮惶恐;手段無他,唯有話語。這真是難得的時機,邱吉爾本人恐怕策劃不出如此時機。不過,在一定程度上,這樣的時機肯定與他不無干係。
  • vipJr新一期英語公開課上線,教你像邱吉爾一樣演講
    近期,青少兒在線教育平臺vipJr 推出 「Famous Public Speakers in History」(歷史上的著名演講家)主題系列公開課。4月11日,vipJr邀請了資深英語顧問Nenad Jovanovic,通過介紹世界著名演說家、英國前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的個人經歷和重要演說,幫助學員開拓歷史視野,提高演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