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市場又入攪局者 強生旗下Aveeno進駐中國

2020-12-17 聯商網linkshop

9 月 1 日,強生宣布將旗下肌膚護理品牌 Aveeno 引進中國。不過,目前官方銷售渠道僅為天貓 Aveeno 海外旗艦店。Aveeno 是強生集團旗下的護膚品牌,由強生在 1999 年收購,產品主打天然成分。

根據該品牌的官方天貓旗艦店,Aveeno 目前針對中國總共上線了 7 款產品,主要集中在身體護理和護髮產品,上市一天後的產品總銷量接近 300,產品售價在 75 至 119 元之間。

從 Aveeno 在天貓「主營欄目」中填寫的信息來看,品牌在中國的定位為母嬰市場。目前已上線的產品主打燕麥成分,相關產品此前在天貓代購商家的月銷量接近 2000。

不過,在美國,Aveeno 的產品線其實相當豐富,覆蓋身體護理、面部護理、防曬產品和頭髮護理,同時包括一個專門針對嬰兒的產品線,總計的產品數目超過 100 個。

此外,Aveeno 在美國市場的代言人為詹妮弗·安妮斯頓(美劇《老友記》中瑞秋的扮演者)。在中國,Aveeno 為其品牌上市發布會邀請的站臺嘉賓為世界小姐(同時也是位年輕媽媽)張梓琳。

強生集團並未公布 Aveeno 品牌的銷售數據,不過,根據第三方數據顯示,2014 年,Aveeno 旗下身體潤膚產品在美國的銷售額超過 1 億美元,市場份額排名前三。Aveeno 母公司強生在美國手部及身體護理乳品類方面的市場份額則排名第二,次於花王、領先於拜爾斯道夫和聯合利華。

除 Aveeno 以外,強生中國目前還擁有可伶可俐、露得清、強生美肌和大寶這四個肌膚護理品牌。其中,強生美肌與 Aveeno 目前所引進中國市場的產品類別較為相似,不過,強生美肌定位於成人女性,Aveeno 則定位於母嬰。

 (來源:好奇心日報 作者:徐婧艾)

相關焦點

  • Aveeno以天貓切入中國市場之後,強生下一個引入的新品牌會是誰?
    Aveeno以天貓切入中國市場之後,強生下一個引入的新品牌會是誰?強生消費品中國個人護理業務市場副總裁江暢表示:「Aveeno採用革命性的燕麥碾磨技術,將自然活萃技術提取的燕麥精華融入獨特Aveeno自然活萃配方中,能充分保留天然燕麥的肌膚保溼力和防護力。」
  • 網易考拉海購與強生旗下品牌Aveeno達成戰略合作
    網易考拉海購與強生旗下品牌Aveeno達成戰略合作來源:聯商網2017-08-04 16:308月4日,網易考拉海購與全球最具綜合性的醫療保健企業強生旗下品牌Aveeno籤署戰略合作,雙方除自營直採方面的合作外,將在市場、品牌推廣等方面展開更多合作
  • 強生布局中國母嬰市場 品牌矩陣打動年輕媽媽
    上海2017年7月28日電 /美通社/ -- 近日,中國孕嬰童展CBME在上海舉行,作為母嬰洗護行業領導者,強生集團中國攜旗下四大品牌,強生嬰兒、噯呵、艾惟諾和李施德林參加了本次展會。
  • 品類布局加速,強生旗下「網紅」洗髮水OGX進入中國市場
    作者:張慧媛4月10日,強生集團旗下輕奢洗髮水品牌OGX正式在線上渠道登陸中國,御家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御家匯)成為其線上獨家代理。這是御家匯繼代理Dr.Ci:Labo品牌之後二度「牽手」強生,也是御家匯首次觸及高端洗護領域。
  • 母嬰市場百花爭豔,新勢力異軍突起,老牌強生卻牽扯「致癌物」?
    強生誕生於1886年,是全球最大的幼兒用品企業之一,這家已133年的企業,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不斷的創新,已經是嬰幼兒市場多國佔有率排名第一的領軍品牌,強生在全球60多個國家已經擁有超過265家子公司。1992年僅用幾個月的時間,強生這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一直是中國洗護市場的第一名,大多數中國消費者在選擇購買的時候,強生為核心選擇。
  • 強生旗下美國天然護膚品牌Aveeno艾惟諾官方入駐唯品國際
    近日,全球最大特賣電商唯品會旗下唯品國際頻道,攜手強生中國消費品集團,於唯品會總部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正式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近日,全球最大特賣電商唯品會旗下唯品國際頻道,攜手強生中國消費品集團,於唯品會總部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
  • 強生召回一款AVEENO嬰兒舒緩乳液測出含過量細菌
    1月30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在官網上公布,強生公司旗下品牌AVEENO的一款嬰兒舒緩乳液樣品,被檢測出含有過量細菌。之後,強生公司在美國自願性召回該產品2000支。早報記者獲悉,問題批次產品並未在國內市場上市。
  • 強生深耕中國市場 推進嬰兒護理用品發展
    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嬰童市場將達到2萬億元的規模。預計到2017年,0-12歲嬰童市場規模將超過26000億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嬰童產品消費大國。  隨著越來越多的新生嬰兒的出生,年輕父母更加注重的是質量安全問題。對公司來說,如果想在中國的巨大市場裡分一杯羹,需要取得消費者的信任才能獲得業績增長。
  • 瞄準母嬰特需人群,YYUX全面進駐中國維生素D3市場
    (原標題:瞄準母嬰特需人群,YYUX全面進駐中國維生素D3市場)
  • Aveeno艾惟諾聯手孩子王,開啟母嬰行業大數據零售新體驗
    南京2018年1月17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1月14日,南京建鄴萬達廣場中庭熱鬧非凡,全美領先的天然肌膚護理品牌Aveeno艾惟諾攜手中國母嬰童商品零售與增值服務領導品牌孩子王,隆重舉行戰略合作發布會。
  • 如何在中國做生意?強生深耕中國市場推進嬰兒護理用品發展
    但顧英所不知道的是,早在1999年,AVEENO就被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收購,成了這家公司旗下的品牌,只是一直未被引入中國銷售。像顧英這樣的中國媽媽認為「(進口的)感覺更加安全」。
  • 強生收編本土新秀噯呵 兒童護膚品市場將現洗牌
    據C2CC中國化妝品網報導 強生中國已於2012年12月與上海噯呵母嬰用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籤訂合同並報商務部審批,以6.5億元收購噯呵100%股權。這家由丁家宜銷售總監劉曉坤及其團隊創建的母嬰護膚品品牌,由「抗擊強生」而生,並在短時間內在資本和經營方面獲得不小的成功。但最終,被寄予厚望的本土新秀噯呵仍然被外資巨頭強生吞下。未來國內兒童護膚品的市場格局將何去何從?  強生捍衛老大地位  強生為何要收購噯呵?
  • 強生嬰兒攜手京東母嬰發布高端新品,亮相CBME中國孕嬰童展
    上海2019年7月26日 /美通社/ -- 近日,在第19屆中國孕嬰童展(CBME)上,強生嬰兒與京東母嬰聯合舉辦Cotton Touch柔感新生系列上市發布會, Cotton Touch柔感新生系列秉承「重新定義嬰兒洗護」的理念,產品定位高端,或將引領嬰兒精緻護膚新趨勢,未上市已經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
  • 繼聯合利華、寶潔及資生堂之後 強生旗下日化品牌也開始加碼CS渠道
    渠道競爭日益激烈的快消市場上,化妝品專營店渠道成為了日化大公司爭奪的目標。據品觀網援引強生內部相關負責人消息,強生旗下四大品牌———城野醫生(Dr.Ci:Labo)、艾惟諾(Aveeno)、李施德林、露得清已於6月1日正式進入本土CS渠道。
  • 長安旗下又一個攪局者,日本團隊設計!顏值不輸UNI-T
    長安旗下又一個攪局者,日本團隊設計!顏值不輸UNI-T雖然長城哈弗早已經自稱為中國SUV領導者,但是從2020年的單月銷量數據來看,長安汽車大有取代之勢,因為全新的長安CS75系列有了plus版本助力之後,銷量突飛猛進,而且長安汽車旗下擁有一個類似攪局者一樣的子品牌。
  • 強生醫療旗下傲諾拉星熠系列乳房假體在華上市
    上海2019年12月16日 /美通社/ -- 強生醫療本月14日宣布旗下高端乳房假體MENTOR傲諾拉星熠系列在華上市。迄今,MENTOR品牌乳房假體已在170多個國家獲批上市,全球累計超過500萬名女性使用。
  • 渠道競爭格局重構 有強生代理商撤離沃爾瑪家樂福
    北方某省一位經營母嬰日化品牌的代理商在接受《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採訪時直言。這位代理商此前代理品牌有強生、紅色小象、噯呵等,專門向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KA商超系統供貨近8年。對於放棄的原因,這位代理商也直言不諱:「母嬰連鎖店和線上分流得太厲害,大超市的嬰童產品貨架沒有吸引力,這是很重要一個原因。」
  • 強生涉嫌「致癌門」,「媽媽粉」如何看清進口母嬰產品的「門道」
    近日美國強生又因「致癌門」被判天價賠償,強生再次走在輿論的風口浪尖。而在事件背後,也引起「媽媽粉」們對進口母嬰產品的質疑。如何挑選正確的進口母嬰產品,怎麼看清進口母嬰產品的「門道」? 強生爽身粉「致癌門」事件回顧 近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市一家法院裁定強生公司向一名女子賠款4.17億美元(約合27.8億元人民幣),該女性聲稱因使用強生公司含有滑石粉的嬰兒爽身粉而罹患癌症。 這並不是強生第一次發生這類事件,近兩年來,強生已經發生了多起致癌事件,共賠償48億元人民幣。作為深受大眾青睞的品牌,強生近幾年給大眾的印象並不是很正面。
  • 天然肌膚護理品牌AVEENO登陸中國 喚醒自然美肌
    上海2016年9月7日電 /美通社/ -- 近日,美國強生集團旗下全美第一的天然護膚品牌AVEENO在上海世博創意秀場舉行了品牌中國上市發布會,Miss World世界小姐張梓琳,強生消費品中國個人護理業務總裁謝冰女士,強生消費品中國個人護理業務市場副總裁江暢先生
  • 專訪強生 | 露得清是怎麼翻盤的?
    文/曉曉2014年曾是外資大眾線品牌集體敗退中國的一年,卡尼爾、露華濃相繼宣布退出中國市場,旁氏大面積撤櫃,雅芳亦一度陷入退市傳聞……當然,同樣面臨中國消費市場的劇變及本土品牌的強勢猛攻,露得清也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