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義上如何區分短尾貓與猞猁?它們有何異同?

2020-12-25 獅虎豹三兄弟

都曾聽說過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片葉子是相似的,但是卻有兩片葉子是無限接近的,在動物世界裡面也是一樣,有相當多的物種在外形、食性等方面表現出了相似性,比如花豹與美洲豹,海豹、海獅與海狗,虎貓與豹貓,馬與驢與騾等等,如果算上昆蟲等小動物的話,那麼物種的相似性範圍就更大了,即便花上更多的時間也講不完,今天我們重點來說說猞猁與短尾貓。

左起:猞猁、短尾貓

這兩種動物也是我們在大自然中經常「傻傻分不清」的物種,兩者都屬於貓科動物中的一員,外形大體相似,食性幾乎一樣,很難通過簡單的方法就分別開來,很多喜歡貓科動物,但是相對不是那麼熟悉的人,可能一時間難以區分,甚至觀察好久之後對自己給出的答案也都不確定,因此很有必要給大家說一下這兩個物種,它們有何異同?以及如何區分這兩種動物?

短尾貓與猞猁間的親緣關係

猞猁、短尾貓都是屬於貓科、貓亞科、猞猁屬裡面的物種,該屬裡面又分加拿大猞猁、西班牙猞猁、猞猁與短尾貓4個物種,其中猞猁種指的是分布在歐亞地區,大多數集中在歐洲的猞猁品種,所以我們在提到猞猁的時候,一定要分狹義與廣義來討論,廣義上即便是加拿大、西班牙的種群,甚至是短尾貓,亦可歸類為猞猁,如果是狹義的話,那麼就只有猞猁種才稱得上為猞猁。

猞猁屬物種

短尾貓是猞猁屬下的大家族,一共有12個亞種,命名規則幾乎都是按照分布地域制定的,比如短尾貓墨西哥亞種、短尾貓佛羅裡達亞種則是對應分布在墨西哥、佛羅裡達州的短尾貓亞種;歐亞猞猁也是一個大概念,下面分成7個亞種,命名規則也是根據地域分布,其中猞猁的指名亞種指分布在歐洲北部部分地區及伊拉克部分地區的猞猁;加拿大猞猁猞猁只有三個亞種,分別是北極亞種、紐芬蘭亞種以及指名亞種;西班牙猞猁相對來說比較孤獨,只有一個亞種。

貓科家族簡譜

猞猁與短尾貓的親緣關係可以說是相當近,同屬於貓科猞猁屬,如果將整個貓科家族用一個樹狀圖分別標識出來的話,你會發現猞猁與短尾貓在親緣關係上處於樹枝的末端分叉,也就是說它們的分別只在於種間。雖然短尾貓很像某一種家貓,但是它們與家貓的親緣關係卻比較遠,有時候我們不能夠光從外表上去判斷兩個物種之間的關係,就像鬣狗外形更像犬,卻跟靈貓的親緣關係比較近。

短尾貓與猞猁的相同之處

短尾貓與猞猁最相似的地方,應該就是外形和食性了。猞猁四肢矯健且粗長,耳朵尖上面有兩簇黑毛豎立起來,遠遠看上去就像是天線一樣,十分有特色。兩頰有下垂的長毛,腹部的毛髮也很長,這有助於它們在寒冷的冰雪上保持體溫,根據分布地域的不同,猞猁的毛髮也會呈現出不一樣的顏色,拿猞猁指名亞種來說,它的背部毛髮呈紅棕色,腹部呈現黃白色,而眼睛周圍則是白色。

猞猁

短尾貓在外形上與猞猁差不多,上面所說的一些特徵,短尾貓同樣也具備,只不過是有些細微的差異,值得一提的是,猞猁和短尾貓都有著一根非常短的尾巴,一般來說,貓科動物的尾巴都是長長的,有助於在奔跑的時候保持平衡,但是猞猁屬的物種尾巴都很短,這是環境所決定的,短尾巴有助於它們在灌木地帶行走,也有助於它們在巖石、林木中攀爬。

短尾貓

在食性方面,短尾貓和猞猁都是肉食動物,它們會捕食任何它們能夠捕食的動物,多以嚙齒類動物、鳥類為主,但是偶爾猞猁也會捕殺一些中等體型的食草類動物,比如狍子和鹿。不過猛獸的食性幾乎都是由環境決定的,在大類上,它們的食性相同,但是如果細分成每一種食物來源的話,那就相當複雜和多變了,比如在村莊周圍的短尾貓,會捕殺一些家禽。

分布地域上的差異

我們先來看看猞猁屬裡面的四個物種,它們的分布區域呈現一定的規律性,主要是往北方比較寒冷的地方走,加起來幾乎佔據了整個歐亞北部以及北美洲,其中西班牙猞猁只分布在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上,加拿大猞猁分布在美國北部地區以及加拿大大部分地區,歐亞猞猁則分布在亞洲和歐洲的北部,其中我國的猞猁品種,就是這種,而短尾貓則分布在美國南部地區、加拿大部分地區,以及墨西哥的部分地區。

猞猁屬物種分布圖

從大類上看,這些物種都各自佔據著屬於自己的地盤,雖然有交集,但是重合的領域不大,如果從狹義上分的話,猞猁種裡面的七個亞種,大多是在歐洲北部地域以及伊拉克北部、俄羅斯亞洲區東南部、西伯利亞一帶等地區,與短尾貓的任何一個亞種都沒有重疊的區域,所以當我們猞猁種所佔據的地盤裡面,見到這麼一種野生個體的時候,100%可以確定就是猞猁,而不是短尾貓。

外形之間的差異

猞猁與短尾貓雖然在外形上大體相似,但是只要仔細區分,還是有很多地方是不一樣的嗎,比如短尾貓除了名字跟貓更加接近之外,它的臉部特徵也比猞猁更像貓。不過這是主觀的判斷方式,並不是那麼準確,因為當我們沒有參照物的時候,很難判斷出這種動物有多像。這個方法顯然不是那麼靠譜,所以從其他更容易判斷的特徵下手,才是分辨猞猁和短尾貓的正確方式。

狹義上猞猁與短尾貓的外形區別

在神態上,短尾貓的面部表情與家貓神似,而猞猁看起來要狡黠許多,如果是一些經驗豐富的學者,他們能夠光從神態上就分清猞猁與短尾貓,不過這種本事是需要大量練習的,顯然不適合普通人。在行為上,猞猁與短尾貓的習性相同,幾乎都具有夜行性,也喜歡生活在叢林,有著很強的生存能力,捕獵技巧相似,因此想要從這方面入手去判斷究竟是猞猁還是短尾貓,顯然也是不準確的。在體型上,生活在歐亞北部的猞猁種體型是該屬裡面最大的,大多數成年個體集中在15-30千克之間,短尾貓要小一些,多數成年個體集中在5-14千克之間,雖然是兩個檔次,但體重一樣的短尾貓與猞猁還是一抓一大把的,顯然這個方式也不能很好地區分開它們。在外表上,猞猁的主色調是土黃棕或麻褐色,脊背顏色較深,看起來呈現淡淡的紅棕色,兩側斑點明顯,相對來說稀疏一些,尾巴尖端部分呈現純黑色活著的褐色;而短尾貓則有一些差異,斑點比猞猁密集,且有些連在一起,相對來說也不是那麼明顯,尾巴尖端雖也為純黑,但往往也有環狀斑紋,當然耳尖的兩簇黑毛,短尾貓的也沒有猞猁長。

猞猁指名物種
短尾貓指名物種

猞猁與短尾貓的區別本來就很小,即便是狹義的區分,難度也很大,如果從廣義上說的話,那麼就更加難了,而我們所能夠做的,就是綜合上面提到的多種因素來判斷,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通過該物種所處的地域,加上外觀形態來判斷,大致就能夠識別出來了。不過有時候就是這樣,正所謂世界千奇百怪,才會有那麼多可愛和有趣的事情,為我們的生活添姿添彩。

(關注我,了解動物,喜歡請給個贊。)

相關焦點

  • 「猞猁天團」短尾貓,樹上捉鼠、海捕鯊魚,常獵食大自己數倍的鹿
    在北美印第安人的神話傳說中,有兩種動物象徵著大自然的強大力量風、霧,平等又相互對立,它們就是短尾貓和郊狼。在印第安部落莫哈維人(Mohave)的文化裡,夢到短尾貓有著特殊的意義,能賦予人力量、狩獵技巧和財富。因此短尾貓相比其他動物更有敬畏感。
  • 一種被稱作貓的猞猁,只看標題試試能不能答對?
    短尾貓像其他猞猁屬的物種,但平均較為細小。它的毛皮各有不同,一般都是黃褐色至灰褐色,身體、前肢及尾巴上有黑色斑紋。它的圓斑點可以用來偽裝。短尾貓的後腳會正踩在前腳的腳印上短尾貓的腳印上四趾都沒有爪痕。腳印約有2-8釐米長,平均長4.6釐米。當行走時,腳印之間相距約20-46釐米。短尾貓奔跑時腳印會相距更遠,約1-3米。
  • 貓科裡面的雜食性動物:逮誰吃誰是它的天性,兇猛程度堪比猞猁
    導讀:貓科裡面的雜食性動物:逮誰吃誰是它的天性,兇猛程度堪比猞猁一般來說,野生的貓科動物基本上都是純肉食性的,比如獅子老虎之類的猛獸,就是吃肉,只有極少數的情況下會吃一些草,這點在生物上可以用自我療傷來形容,比如養過貓狗的人都知道,狗狗有時候會吃草
  • 從皮毛農場救下兩隻大猞猁,和哈士奇養在一起,拴上皮帶就能遛
    這四種分別是「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以及「短尾貓」。其中猞猁主要分布在中國和俄羅斯的寒冷地區,西班牙猞猁顧名思義生活在西班牙地區,加拿大猞猁則在北美地區,短尾貓同樣也是生活在北美地區的。四種猞猁裡除了西班牙猞猁是瀕危物種,其他幾種的數量還算穩定。這四種猞猁中,主要生活在中國和俄羅斯地區的猞猁有時候也被稱為歐亞猞猁,用來和其他幾個品種作區分。
  • 猞猁是純肉食性動物?調查發現這個地區猞猁的食物近1/3是植物
    猞猁是純肉食性動物?調查發現這個地區猞猁的食物近1/3是植物猞猁是一種外形似貓,但比貓大得多的中型貓科動物,它們的特點是尾巴很短,不畏嚴寒,最喜歡吃兔子。猞猁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在歐洲(除伊比利亞半島)和亞洲北部,生活著歐亞猞猁;在北美洲靠北,生活著北美猞猁;在歐洲伊比利亞半島,生活著伊比利亞猞猁;在北美洲靠南,生活著短尾貓。一般來講,猞猁是肉食性動物,且最喜歡吃兔子,比如伊比利亞猞猁幾乎完全以兔子為生,兔子佔其食物總量的9成。即便猞猁吃草,也不會吃得太多。
  • 狼見了都要叫大哥的「猞猁」,在森林裡到底有多恐怖?
    雖然在森林裡動物界都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食肉動物一般不會主動進攻肉食動物。但是任何規則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像狼這樣兇殘的動物,它也怕一種動物發現它,這種動物既不是老虎,也不是豹子,而是猞猁。猞猁是一種像貓一樣的動物,根據其種類可分為4種類型:歐亞猞猁、伊比利亞猞猁、加拿大猞猁和短尾貓。但體形以歐亞猞猁體形最大,有15千克—30千克。
  • 老虎追不上狡猾而又擅長爬樹的猞猁?看東北虎是如何捕殺猞猁的
    老虎追不上狡猾而又擅長爬樹的猞猁?看東北虎是如何捕殺猞猁的在俄羅斯遠東以及中國東北地區,生活著3種有名的貓科動物:西伯利亞虎(東北虎)、遠東豹(東北豹)和歐亞猞猁(猞猁)。這3種貓科動物各具特點:東北虎體型龐大,遠東豹性情兇猛,猞猁身體靈活。它們雖然都是食肉動物,但彼此對獵物的偏好有所不同:東北虎更喜歡捕食野豬等大型動物,遠東豹更喜歡捕食狍子和梅花鹿等中型動物,猞猁則更喜歡捕食野兔等小型動物。從營養生態位上來講,東北虎、遠東豹和猞猁彼此之間的競爭處於中等水平,因此可以共存。圖:東北虎、遠東豹和猞猁。
  • 北美特有「大貓殺手」,捕食豪豬、襲殺猞猁,對獵物大小不設限!
    這漁貂真的有那麼厲害嗎?根據研究資料顯示,漁貂體型不大,卻異常兇猛,擁有許多不同的適應方法來幫助它們狩獵和生存。雖然研究人員從未親眼目睹過一次襲擊,但有證據表明它可以幹掉比自己體型大2-3倍的加拿大猞猁。是不是有點難以置信?但這恰恰是鼬科家族成員最擅長幹的事,以小博大!
  • 除了家貓還有這麼多可愛的小型貓科動物 但它們基本都不是善茬
    1、藪貓藪貓(sou第三聲)生活在非洲的野生貓星人,雖然說是小型,但是最長的能到1米的樣子哦,體重也有18公斤,是家貓的2倍有餘了,壽命很長,野生的都有10多年,人工豢養因該能更長。現在美國很多人飼養。2、獰貓有著漂亮的棕色皮毛,面部的黑眼線還有耳尖上的飾毛,獰貓雖然名字有獰,但看起來非常的高雅尊貴,體形和藪貓一樣,不過顯得更壯實。
  • 日本短尾貓品種介紹 日本短尾貓的品種起源
    日本短尾貓又名招財貓,在日本甚是受歡迎。貓友們一聽說招財,一定都想抱回家一隻,等下,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日本短尾貓這隻小招財貓吧!日本短尾貓的品種起源  日本短尾貓是日本土生土長的貓種,在日本飼養的歷史可追溯到很多世紀以前。傳入美國後經過改良培育而成。
  • 歐亞猞猁與狼獾誰怕誰?動物學家實拍猞猁打跑狼獾
    去年白俄羅斯的資料面世以來,歐亞猞猁打敗大灰狼的表現也漸漸深入人心。那麼,作為漁貂和蜜獾的"大表哥",狼獾能否力壓高緯度地區最大的貓科歐亞猞猁?猞猁是精緻的獵手,而狼獾是敏銳的清道夫,它們的之間的競爭將如何展開?今天,動物志結合瑞典農業科學大學生態學院的珍妮·馬蒂森教授的三篇論文,一探該問題的究竟。
  • 猞猁到底有多厲害?在一片森林裡,歐亞猞猁大殺四方!
    猞猁是一隻可愛的野生貓科動物,耳朵上有自己的"天線"。它看起來像一隻家養的貓,但它的尾巴很短,體型是貓的兩倍多。世界上有三種貓科動物叫猞猁,分別是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和伊比利亞猞猁。雖然短尾貓屬於猞猁,但它們通常不被稱為山貓。
  • 對西班牙猞猁你了解多少?西班牙猞猁知識大全
    身上帶有像豹的、明顯的斑點,毛色為明亮的黃紅色到黃褐色,覆蓋有棕色或黑色的斑點,下體為白色。西班牙猞猁與歐亞猞猁在外貌上分別不大,非常相似,除了體形較小,體色較淺,斑點較深外,其他幾乎沒有區別。尾粗,尾端黑色。耳尖、觸鬚和鬢角各有一束黑色的毛。西班牙猞猁長腿短尾,臉龐上掛著一圈珠子似的毛髮。耳朵豎起,上有黑毛。和印記暗淡的歐亞猞猁相比,它身上有著很明顯的斑點,更像豹的樣子。
  • 人類根本不懂猞猁旅行的意義
    但是,見過加拿大猞猁的幸運兒卻寥寥無幾,它們神出鬼沒、行蹤詭譎。這種貓科動物耳朵上有撮毛,天生超大的柔軟腳板,引人注目的同時,在雪中行走如履平地、悄無聲息。 阿拉斯加漁獵部門的野生動物生物學家David Saalfeld說,「在社交媒體上,你會發現在的安克雷奇猞猁仿佛無處不在。我們接到很多報告,稱它們待在門廊上、它們向窗戶裡張望,簡直像家貓一樣。」 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猞猁一家出現在人類居所的後院,並在雪中嬉戲。這已經是它們第二次光顧這裡了。
  • 關於美國短尾貓你了解呢?這個長相和老虎一樣的小貓咪,真可愛!
    美國短尾貓是一隻中型到大型的貓,身體結實,肌肉發達,外套豪華。它的尾巴自然是「翹起的」,這意味著它的長度非常短,最好不要超過飛節的長度。當這隻貓警覺時,它的尾巴直線向上。它的頭部是獨特的楔形,在大而略帶杏仁形的眼睛上有一個突出的眉毛,使它具有專注的獵人的持久外觀。在整體外觀上,美國短尾貓類似於野山貓。它是一種緩慢成熟的品種,需要兩到三年才能達到成年期。
  • 猞猁被美洲獅追到樹上,情急之下,猞猁從7m高的大樹一躍而下!
    猞猁被美洲獅追到樹上,情急之下,猞猁從7m高的大樹一躍而下!一隻黑熊遭到一隻老虎的捕殺,黑熊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爬到了一棵樹上。老虎雖然也能爬樹,但看到黑熊的氣勢不減,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勢,就放棄了對黑熊的捕殺。
  • 賀蘭山現猞猁捕食巖羊,公羊為救羊群,設計引開猞猁
    賀蘭山也是野生動物的樂土,裸露的山巖上,經常看到巖羊、鵝喉羚與馬麝活動的身影,它們成群結隊地穿梭於懸崖峭壁之間,行走山巖如履平地;還有猞猁,偶爾出現在賀蘭山,它擅於隱蔽,加上數量極少,一般發現不了它的蹤跡。但是,探險愛好者夏益民這一次卻很幸運,竟然在賀蘭山深處(為保護野生動物,詳細地點已略去)不僅遇到了猞猁,還見到了猞猁捕食巖羊驚心動魄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