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覆蓋!56個民法典法治文化陣地「典」亮寧波大地(二)

2021-01-21 澎湃新聞

原創 寧波市普法辦 寧波普法

民法典陣地全覆蓋

2021年1月1日起,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實施。

為全面推進民法典貫徹落實,切實做好民法典的學習宣傳和實施工作,寧波各地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有亮點、有規模、有內容、有質效的民法典法治文化陣地,各級民法典公園、廣場、長廊如點點繁星遍布寧波大地,「典」亮市民的美好生活。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56個民法典法治文化陣地。本期小編再帶大家「逛一逛」慈谿市、鎮海區等地的民法典公園、廣場……

上期精彩推薦

全覆蓋!56個民法典法治文化陣地「典」亮寧波大地(一)

慈谿市

慈谿市級民法典主題公園

2020年9月,慈谿市級民法典主題公園也在峙山文化廣場建造完成,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公園位於峙山文化廣場內,以民法典的歷史沿革圖為開篇,將民法典七編為主要內容的法治文化櫥窗立於醒目位置,繼承、人格權、侵權責任等一個個名詞解釋鑄成法治長廊,一個個民法典以案釋法小故事牌匾與湖邊風景相映成趣,內容豐富、形式活潑,遠遠觀望,石刻花木齊立,將相關知識融入百姓日常生活,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民法典這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法治精神,引導廣大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龍山鎮民法典主題法治公園

2020年9月,經過為期兩個月的精心準備和施工,龍山鎮首個以民法典為主題的法治公園正式上線啦。該公園位於龍山鎮楊高村高巷老年室旁,建有的民法典壁、憲法亭、故事欄,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八塊民法典海報,將法治元素與原有景觀有機融合,讓群眾在休閒中了解民法典、學習法律知識、感受尚法氛圍,將法治理念深植於心。

其餘5個民法典陣地速覽

上述分別是:坎墩街道民法典主題長廊、橋頭鎮「民法典」有聲公園、勝山鎮四灶村村級民法典宣傳長廊、新浦鎮民法典長廊及民法典禮堂。

01

餘姚市

餘姚市民法典公園

為讓民法典真正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餘姚市司法局、餘姚市住建局聯合建成餘姚首個市級層面「民法典」主題公園。餘姚市民法典公園位於梨洲街道蛇山公園,在公園原有自然景觀基礎上,通過富有雕塑、造型、展示、解讀等,承載了大量的民法典元素,多維度、立體化、全方位宣傳民法典知識,將民法典知識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集民法典宣傳學習、休閒健身於一身。公園內「民法典與生活同行」系列宣傳版面、「民法典解讀」系列宣傳版面從不同側面全方位展現了民法典在人生各個階段保護公民民事權利的新規亮點,突出了民法典「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特色,內容豐富、適用性強。

樂安湖村民法典主題公園

為了讓老百姓耳濡目染,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民法典,馬渚司法所精心規劃,在樂安湖村打造餘姚市首個「民法典主題公園」,為公園賦予特別的法治文化生命力,也讓民法典宣傳更加深入人心。

樂安湖村民法典主題公園位於樂安湖村村委大樓以東,主要以雕塑、石刻、展板的形式宣傳民法典基本知識以及熱點問題。漫步公園,12·4國家憲法日的標誌直映眼帘,莊嚴之感油然而生。沿著民法典長廊漫步走去,民法典基本原則、胎兒遺產問題、借款利息支付、土地經營權等熱點問題相伴左右,讓老百姓在休閒的同時也能學習更多的民法知識。

02

鎮海區

鎮海民法典主題廣場

鎮海民法典主題廣場選址在寧波幫文化公園,有著特殊的寓意。寧波幫文化公園是2004年為了紀念鄧小平同志提出「把全世界『寧波幫』都動員起來建設寧波」的指示發表20周年,褒獎百年來幾十萬寧波幫人對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的傑出貢獻,弘揚光大「開拓勤儉、義利兼備、誠信守約」的甬商精神而建造的。而新出臺的民法典中誠實守信是其重要的基本原則,被稱為民法的「帝王條款」,這與「寧波幫」守信好義的甬商精神高度契合。選址在寧波幫主題公園建成民法典主題廣場正是通過法律知識展示誠信內涵,能把民法典的誠實守信的精神融入到城市發展的脈絡,鐫刻到市民的靈魂深處,讓誠信守法成為寧波閃亮的名片。

秦山民法典公園

九龍湖司法所在原有公園的基礎上添加法治元素,成功打造全區首家村級民法典公園---秦山民法典公園。該公園位於九龍湖鎮汶溪秦山美麗鄉村核心區,面積約1000平方米。遵循「便民、通俗、實用」的設計理念,司法所首創設立三字經版民法典,用朗朗上口的語言介紹了民法典各編內容,同時巧妙的融入了村規民約部分內容。同時結合微信端科技,在公園內設置多次民法典法治小故事宣傳牌,村民們可以通過掃二維碼直接觀看法治小故事。此外為了濃厚法治氛圍,公園內還設置了中國古代法治名人長廊,讓村民學法的同時得到法治文化的薰陶。

澥浦鎮沿山村民法典法治文化長廊

2020年8月,鎮海區澥浦鎮沿山村的「民法典」專題法治文化長廊修繕完成並投入使用。該長廊位於村委東北側的遊步道,全長百餘米,共有29塊圖文繪板延綿鋪展。遵循「便民、通俗、實用」的設計理念,整條長廊以中國紅和棕色為主色調,坐落在一望無際的綠色稻田之中,將法治、文化、自然融為一體。長廊詳細介紹了民法典的誕生由來和修訂意義,通過重點條文解析、法治小漫畫、案例以案釋法等村民簡單易懂的形式 ,深入淺出地解析法律,將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推入大眾視野,讓村民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也是全體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循的規範。

03

奉化區

江口民法典公園

為更好地營造崇尚法典精神、共築美好生活的法治文化氛圍,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2020年11月,江口街道精心打造的首個民法典公園正式建成。

該公園坐落於江口街道後胡村內,佔地3畝,集普法教育、休閒健身於一體。公園通過宣傳展板、法治長廊、法治對聯、法治標語、法治案例等多種形式,將民法典的重大意義、鮮明特色、核心要義等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示出來,全方位展現了民法典「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特徵。

方橋包山村民法典主題公園

方橋街道包山村民法典主題公園位於村莊東南側,於2020年11月建成。公園通過主題標識、法治宣傳欄、草坪宣傳牌等具有法治文化氣息的景觀設置,展示了從出生到死亡《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如何守護每一個人,宣傳了隱私權、遺囑繼承、離婚冷靜期、飼養動物損害責任、好意同乘的責任承擔等多個較受關注的知識點,讓村民在休閒健身中學習民法典,在飯後散步中學習民法典,在親子遊玩中學習民法典,成為村裡一個靚麗的景點。

其餘2個民法典陣地速覽

上述分別是:松岙民法典法治文化長廊、方橋竺家村民法典主題園。

04

北侖區

北侖區現有民法典陣地10個,其中有民法典主題公園5個,分別為大碶大千民法典主題公園、小港民法典主題公園、梅山民法典主題公園、柴橋萬景山民法典主題公園、柴橋田洋村法治公園,其中大碶大千民法典主題公園佔地約5000平米,位於大碶街道最繁華的地段,是以大千公園為依託,以民法典相關內容為載體,打造成為一個以弘揚民法典文化、傳播民法典知識為主題,集法治宣傳和休閒娛樂於一體的民法典公園,項目共分為兩期,目前一期初步建成,二期正在建設中。

05

來源:寧波市普法辦

原標題:《全覆蓋!56個民法典法治文化陣地「典」亮寧波大地(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山亭區:深入宣傳民法典 建設法治新山亭
    山亭司法行政在線點擊關注,了解更多法治動態 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深入學習宣傳《民法典》的有關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營造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為服務富裕秀美和諧的幸福新山亭建設提供堅實法治保障,山亭區多措並舉
  • 推進民法典學習宣傳全覆蓋,禪城區四項措施並舉!
    推進民法典學習宣傳全覆蓋,禪城區四項措施並舉!,佛山市禪城區採取四項舉措,推動民法典精神進機關、進單位、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軍營、進網絡,實現學習宣傳全覆蓋。學習會上,夏正林從民法典頒布的重大意義、民法典的發展歷程、民法典的主要內容三個方面對民法典的相關問題做了闡述,重點突出、言簡意賅、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二、整合資源,政府社會協同全體發力禪城區積極整合高校、法院、檢察院、黨校、律師協會等單位法學資源,成立了以法官、檢察官、專家學者、資深律師以及其他法律工作者組成的民法典宣講團。
  • 「典」亮居民學法路,民法典遊園會寓「法」於樂
    「典」亮居民學法路,民法典遊園會寓「法」於樂 2020-11-24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官為教師授課,讓《民法典》「典」亮法治校園
    9月4日下午,宜賓市翠屏區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孫家嶺受邀走進宜賓市第三中學校,以「《民法典》對教育管理者及公民個人的影響」為主題,為該校400餘名教職員工送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專題講座,並向學校贈送《民法典》。
  • 漳平市人民法院開展「走近《民法典》,「典」亮法治鄉村」普法宣傳系列活動
    8月14日,漳平市人民法院開展以「走近《民法典》,「典」亮法治鄉村」為主題的系列宣講活動,通過開展《民法典》進機關、進集鎮、進農村等多種形式的活動,推進《民法典》的宣傳與實施。活動當天,漳平市人民法院普法宣傳隊來到象湖鎮,聯合象湖鎮司法所開設「走近《民法典
  • 滕州市北辛街道法治講座「典」亮法治文化主題公園
    北辛街道法治文化主題公園的普法長廊兩側,以生動的事例,配以有趣的漫畫插圖,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法治文化主題公園自建成後,迅速發揮「陣地堡壘」的作用,開展各類《民法典》學習宣傳教育活動。下一步,北辛街道將持續常態化開展《民法典》的宣傳工作,讓這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真正深入千家萬戶,真正成為我們生活中實實在在的「護身符」。(李偉佳)
  • 《民法典》「近」群眾 為民「典」亮生活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趙明)高空拋物傷人頻發,守護好「頭頂上的安全」;孩子給遊戲大額充值,可要求退款;設立離婚冷靜期,離婚衝動30日內可撤回……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正式實施。
  • 貫徹實施民法典 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確立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目標,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的目標要求」
  • 《民法典》進社區——「典」入民心、「典」亮生活
    宣講結束後,王久榮還結合自己學習民法典的心得體會,與在場群眾溝通、交流,就群眾疑惑的法律問題進行互動解答,並向群眾贈送了民法典宣傳資料,引導群眾認識到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民法典是全體社會成員必須遵循的規範,要堅定法治信仰,提高法律素養,養成
  • 《民法典》人民美好生活的法治保障
    為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對《民法典》的了解,幫助其實現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今日,科左中旗人民法院聯合科左中旗司法局在保康孝莊廣場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 普法幹警在孝莊廣場「擺攤設點」,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冊、法律諮詢等多種形式向過往群眾宣傳《民法典
  • 深圳法治政府建設巡禮16:深圳廣築普法陣地,深植法治文化
    讀創/ 深圳商報記者 張瑋瑋 通訊員 黃存真 塗世琳 文/圖 2021年1月7日,深圳為新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獻上賀禮,全國首個民法主題公園——深圳民法公園正式開園。這是深圳深耕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結出的一枚喜人碩果。
  • 富源縣廣泛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 推動民法典進入千家萬戶
    二是針對全縣青少年學生開展系列民法典學習宣傳活動。三是針對少數民族開展系列民法典學習宣傳活動。四是針對市場主體和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開展專題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五是針對廣大人民群眾分類開展各類民法典系列學習宣傳活動。按照常態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結合富源實際,把民法典宣傳融入各類法治宣傳陣地,推動民法典融入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
  • ​「典」亮民法!乾安法院舉行《民法典》知識競賽
    為了加強法院隊伍建設,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切實提高辦案能力,11月26日下午,乾安縣人民法院舉辦了「典亮民法」《民法典》知識競賽活動。本次活動共有民商事審判庭、刑事審判庭、綜合審判庭、民執監督審判庭和執行局5支代表隊參賽,每支代表隊3名隊員,活動設置了必答題、搶答題以及風險題和附加題四個環節
  • 【濱州】重點從七個方面加強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
    【濱州】重點從七個方面加強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 2020-07-05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建省司法廳「五個帶頭」推動民法典落地生根
    把民法典精神貫穿普法宣傳教育全過程福建省司法廳「五個帶頭」推動民法典落地生根□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瑩□ 通訊員 林珊「宣傳內容與農村工作息息相關,這些語言我們聽得懂、聽得進。」7月1日,福建省司法廳聯合省委宣傳部、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守法普法協調小組印發《關於切實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學習宣傳的實施意見》,部署在全省範圍內廣泛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活動,從推動民法典學習宣傳活動向基層延伸、緊抓領導幹部「關鍵少數」、著力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強化「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落實、廣泛開展民法典進鄉村(社區)活動、不斷豐富民法典宣傳教育形式等6個方面提出具體舉措
  • 【《民法典》學習】第一講丨楊宗科:《民法典》在法治體系中的邏輯...
    【《民法典》學習】第一講丨楊宗科:《民法典》在法治體系中的邏輯地位 2020-06-09 04: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宣傳走進社區 法官現場為居民答疑解惑
    11月28日,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延安路片區晨光社區的「法治主題廣場」,居民李斌連連給為群眾解答法律問題的法官點讚。當日,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二庭開展了「送法進社區『典』亮你我他」活動。
  • 武漢各區積極開展民法典宣傳工作
    本次講座,張善斌教授以《<民法典>的理念與制度創新》為題,從為什麼要制定《民法典》、《民法典》的指導思想、《民法典》的制度創新及《民法典》時代的新任務等四個方面著手,將法學理論釋義得妙趣橫生,現場掌聲不絕。
  • 方方面面全安排的《民法典》你了解多少?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作為我國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被譽為中國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這部法律的頒布出臺標誌著
  • 《民法典》與體育微宣講
    但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記的,它將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部民法典。這不僅是建設法治國家的政治宣示,而且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標誌著中國從2021年開始,將嘗試確立私權神聖與私法自治兩項重要的民法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