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肉牛爭做中國「牛老大」

2020-12-23 大眾數字報

  鄭孝國在澳大利亞學習如何發展養牛產業。(資料片)

閱讀提示
  山東大地肉牛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2004年,是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重點培植髮展的大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目前該公司佔地面積1370畝,員工1035人,年屠宰能力為6萬頭,是淄博市境內唯一一家肉牛定點屠宰廠。
  2009年該公司在天津股權交易所掛牌,成為高青縣第一家進入資本市場運營的企業。經過近十年的探索發展,公司現已形成集飼料加工、有機杏鮑菇種植、黑牛繁育養殖、屠宰排酸、精細分割、冷鏈物流、質量追溯、沼氣發電、農業觀光旅遊、進出口貿易為一體的完整循環產業鏈。
  □ 本報記者 魏茜茜 

   養牛業的球型產業鏈
  「普通黃牛的飼養周期需要18—24個月,黑牛則需要28個月,成本在2萬元—2.5萬元,屠宰後每頭平均售價在6萬元—7萬元之間,看似收益很高,但在整個飼養過程中需要不斷投入飼料成本,收益率並不高。」22日,在黑牛繁育養殖區內,山東大地肉牛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孝國向記者倒出了苦水。
  面對養殖人工成本、運營成本、飼料成本逐年升高的壓力,大地肉牛又是如何走出困境?
  鄭孝國告訴記者,高青縣玉米種植面積達55萬畝。公司長年存欄2萬頭,一頭牛一年能吃掉5畝地的玉米秸稈。為了降低養殖成本,提升經濟效益,公司建立了30畝的秸稈青貯池,可儲存10萬畝地的玉米秸稈,供2萬頭肉牛食用一年。
  在此基礎上,公司與省農科院合作研發了擁有自主產權的循環利用的獨特配方與模式,利用玉米秸稈工廠化種植杏鮑菇,將菌渣發酵成菌絲蛋白養牛,養殖肉牛的排洩物進行沼氣發電。
  鄭孝國說,目前公司杏鮑菇產量為日產20噸,日淨收益有近60萬元,二期達產後日產合計達到60噸,能產生120噸菌棒。按照1/3的精料替代率,日產60噸杏鮑菇達產後,公司的杏鮑菇配方養殖可以使日均存欄量達到1.8萬頭,全年可節省養殖飼料成本3600萬元,直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多噸。
  鄭孝國利用牛糞,投資3100萬元新上沼氣發電項目,年發電量可達1600萬千瓦時。沼渣、沼液按標準化工序製成優質有機肥料,能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用於發展生態農業種植,供應周邊農戶種植兩萬畝綠色有機蔬菜和瓜果。
 樹起肉牛品牌新標杆
  不管是在農貿市場、超市還是餐廳,牛肉不像菸酒能帶著商標出現在顧客面前,通常在進入廚房後,就被撤掉商標。鄭孝國發現了這個問題,並以此為商機,準備把大地肉牛打造成中國肉牛行業中第一個品牌企業。
  鄭孝國介紹,大地黑牛是公司通過現代生物技術結合常規育種技術用日本和牛與魯西黃牛進行雜交改良,經過反覆篩選優化後培育出的新型高檔肉牛,顯著的特點就是大地黑牛肌間有大理石紋,肉質香嫩;脂肪中含有高達75%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只在部分深海魚類和少量植物種子中才含有的歐米茄-3不飽和脂肪酸,營養價值更高。
  「企業框架、黑牛運作、營銷以及管理模式都已基本成型,在做品牌方面,可以通過資源整合,向全國甚至全球的電商、物流、超市等渠道招商,擴大影響力,把品牌做紮實。」鄭孝國說。
  如今,公司找準方向,與魯商集團合作承擔國家「863」冷鏈物流質量追溯項目,把公司產品運送到超市、餐飲酒店。目前大地肉牛已在全國各大型連鎖超市建成70多家專櫃直營店,同時從去年起,發展了十幾家大地黑牛專賣店,產品供不應求。
  「像中國豬肉行業有雙匯、雨潤這樣的龍頭企業,他們能主導整個豬肉市場價格。但在國內的肉牛行業,約有2.6萬家屠宰場,龍頭企業的產量只佔到不足百分之五,而且至今也沒有出現一家領頭的品牌企業,像我們這種大規模生產牛肉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我們希望藉助資本市場運作,通過整合併購,成為中國第一個肉牛行業的雙匯企業。」鄭孝國告訴記者。
 牛文化產業園做足牛文章
  走在大地肉牛公司廠區內,記者總能看到關於牛的書法、書畫。而這些作品都出自鄭孝國的筆下,他喜歡牛,更喜歡畫牛,閒不住的他近年來又籌備打造一個中國大地黑牛文化產業園。
  2012年,公司依託山東高青優越的自然環境地理條件以及公司大地黑牛產業背景,計劃總投資2億元,打造佔地300畝,以培育「大地黑牛、杏鮑菇黃金搭檔」為重點的大型農業牛文化產業園,
  據了解,園區劃分為九大區域:黑牛養殖參觀區、工廠化有機杏鮑菇種植觀賞採摘區、精飼料生產與秸稈青貯區、沼氣發電有機肥區、有機蔬菜種植採摘區、牛文化主題公園博物館區、產業科技研發辦公區、肉牛交易區、農業觀光休閒特色餐飲區。
  目前大地黑牛文化產業園還在建設階段,預計在2015年12月份全部竣工。屆時,遊客可在園區內觀賞杏鮑菇養殖的工藝流程及有機杏鮑菇採摘的工廠化淨化車間、生態魚休閒垂釣的人工島湖,在鬥牛場內欣賞鬥牛、騎牛表演,品嘗最為新鮮的世界頂級品質大地黑牛牛肉及「菌中之王」杏鮑菇絕頂搭配美食的篝火晚會。
  公司預計文化產業園投入使用後,每年的經濟效益可達到4000多萬元。
  如今,公司擁有45名專業科研人員組成的產品開發團隊,並設有高檔優質肉牛及生物科技研發中心。未來,公司還將進一步研發包括牛皮、牛血紅素、膠原蛋白、軟骨素等生物科技工程,繼續拉長產業鏈。

相關焦點

  • 科學網—肉牛犛牛「牛」起來
    「肉牛犛牛加工逐漸找準了定位,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加工形式,加工效率越來越高。從原先的模仿到自我創新,全國呈現『百花齊放』的良好態勢,科技進步讓肉牛犛牛加工越來越『牛』。」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曹兵海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
  • 張掖肉牛「牛」在哪?
    聊起張掖肉牛,不論是買牛的客商、經紀人,還是行業內的專家、教授,都是讚不絕口。張掖肉牛為什麼這麼「牛」,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張掖地處國際公認的北緯38度農畜產品黃金產區,優越的地理環境、豐富的飼草資源、優良的種群基礎,孕育出了全國聞名的張掖肉牛。——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 2020-2026年中國肉牛養殖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牛肉產量已經連續**年在680萬噸左右徘徊,而牛的存欄數(所有圈養的牲畜數量)更是不容樂觀。  **-**年中國牛肉人均消費量走勢圖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牛肉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為了應對中國未來牛肉需求將增加的難題,中國國家肉牛產業體系的規劃顯示,未來該體系將增加崗位專家、綜合試驗站的數量,以加大對國家肉牛產業的科技扶持力度。
  • 中國肉牛產業如何「牛」起來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牛肉市場頗不平靜。美國牛肉來襲,在消費者、經營者、生產者心裡都掀起了不同程度的波瀾,價格、品質、產業衝擊等成為熱議話題。那麼,美國牛肉14年後解禁再入華,會給中國市場和肉牛產業帶來什麼影響?中國肉牛產業現狀如何?面臨什麼挑戰?面對激烈市場競爭,該如何轉型升級綠色發展?本報記者進行了追蹤採訪。
  • 中國(通遼)農產品、肉牛電子交易平臺正式上線啟動
    中國(通遼)肉牛電子交易平臺以現有大型交易市場為基礎,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等技術手段,力求建成集牛服務、牛交易、牛金融於一體的肉牛大數據綜合平臺。實現肉牛交易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質量安全可追溯,形成肉牛產業鏈閉環,提升通遼市肉牛品牌在全國市場影響力,進而助推通遼市肉牛產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 肉牛養殖前景與利潤!養一頭肉牛的成本得多少?
    目前國際國內市場需求正旺,中國肉牛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明顯增強,我國高檔的肥牛肉在歐盟、美國、日本、俄羅斯和中東國家十分暢銷,市場潛力大。但近年來,農戶養牛規模也有所下降,但市場對牛肉的需求量仍在增加。2、中國對牛肉的需求將達到全球需求的13.28%;歐盟為13.26%,巴西為12.77%;而美國穩居首位,佔比20%。
  • 內蒙古通遼肉牛基地復工 近500頭活牛供港澳
    (抗擊新冠肺炎)內蒙古通遼肉牛基地復工 近500頭活牛供港澳  中新社呼和浩特3月10日電 (記者 李愛平)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10日對外消息指,截至目前,內蒙古11個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簡稱國家級基地)平均復工率為71%,其中通遼市肉牛基地為香港、澳門供應活牛近500頭。
  • 中國首批海運進口澳大利亞屠宰用肉牛抵達山東(圖)
    中新網榮成2月20日電 (記者 楊兵)中國首批經海運進口的1195頭澳大利亞屠宰用肉牛20日抵達山東榮成石島新港,標誌著山東落實中澳自貿協定邁出重要一步,對豐富中國高端牛肉市場供給具有重要意義。
  • 如何養好肉牛,保證肉牛吃飽睡好?
    在肉牛養殖生產的過程中,養牛戶想要養出好的肉牛,那必須按正確的肉牛飼養管理模式。準確的日糧配方,合理科學飼養,精細的科學管理,確保肉牛能吃飽睡好,這才是養好肉牛的最主要關鍵。那麼如何去養好肉牛,保證肉牛能吃飽睡好呢?養牛戶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去養好牛、管好牛。
  • 中國「牛」品種 豐富「牛」味道——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鑑大會...
    晉南牛、渤海黑牛、魯西牛、郟縣紅牛、夷陵牛、文山牛、雲嶺牛、新疆褐牛……12月2日,在北京召開的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鑑大會」上,代表全國各地最優質的牛種生產的優秀牛肉產品經過推送和選拔,最終匯聚一堂,呈現百家爭鳴。
  • 權威發布:疫情下牛咋養?——「託管+架子牛培育」肉牛養殖模式探究
    一、眾多肉牛養殖模式中較為典型的三種一是架子牛培育。架子牛是指沒有經過強制育肥,膘情不夠豐滿,但身架和內臟基本長成的青年牛,一般將犢牛飼養至體重達300~400 kg的階段稱為架子牛培育。分析認為,發揮牧區、農牧交錯區等優質牧草資源相對豐沛的優勢發展肉牛繁育,在秸稈等粗草料資源豐富的廣大農區發展肉牛育肥,具有經濟的合理性、生態的友好性和產業的持續性。架子牛介於牛犢生長到專業育肥之間,是區域之間大規模調動的基本對象。因此,架子牛培育,尤其在農牧交錯區具有極為廣闊的發展前景,承接牧區牛犢的集中外運和農區專業育肥架子牛的保障供給,是「牧繁農育」的重要中間環節。
  • 生產高端牛肉 掘金肉牛市場
    據統計,中國2010年高檔牛肉的消耗量為15萬噸,比2009年增長25%。  中國高端牛肉市場是從2008奧運年開始顯山露水的,現在,漸漸鋪陳開來的這個市場已經越來越引人矚目。  風生水起的市場  所謂高端牛肉,是指用特定牛種、特定技術、特定加工生產出來的牛肉。一般一頭高檔牛能出45%的高檔肉,15%的最高檔肉(不超過20%)。
  • 美國牛肉重返中國市場 中國肉牛產業亟待轉型升級
    輸華牛肉的牛須有完善的記錄,可以保證追溯到牛隻的出生農場,在中國口岸入境時,不得檢出中國法律法規禁止的非天然產生的獸藥、促生長劑、飼料添加劑和其他化合物,包括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   「要滿足這麼多條件特別是瘦肉精的限制,美國的供給也有限。」從事食品冷鏈的上海海博物流公司副總經理言宏偉表示,未來消費者想買到每斤10元至20元、物美價廉的美國牛肉,可能性不大。
  • 讓農民日子「牛」起來——隆陽區大力發展肉牛養殖促增收
    「你家這頭牛總價是24700塊,給你700塊現金,手機上轉給你24000塊,你查收一下,我這裡簡訊提示轉帳成功了。」「好的,有胖牛我再打電話給你們。」在瓦窯鎮,像肖豔美這樣的肉牛養殖貧困戶有很多。為了推進肉牛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瓦窯鎮積極宣傳肉牛養殖業發展的大好形勢,增強農戶發展肉牛養殖的信心;同時,重點扶持加工龍頭企業、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區),運用貼息貸款等方式,引導和鼓勵金融部門加大對肉牛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實現全鎮肉牛產業提質增效。
  • 內蒙古通遼市大力發展肉牛產業
    日前,內蒙古通遼市7家肉牛龍頭企業在內蒙古股權交易中心掛牌,3家重點企業與金融機構籤訂了融資合作協議,6家肉牛企業通過深交所網絡平臺面向全國投資者在線路演直播,還有十幾家金融機構與肉牛企業就支持肉牛產業發展進行了交流座談。這是當天自治區金融辦與通遼市政府在呼和浩特市舉辦科爾沁草原肉牛產業發展政銀企推進會上的豐碩成果。
  • 20問答肉牛快速育肥技術全面講解!想要養好牛,必須要收藏!
    肉牛育肥應首先選擇肉用牛的雜交後代,其生長速度比黃牛品種快,育肥期平均日增重可以達到1.2千克,快時甚至達到1.5千克以上。我國肉用牛引入品種主要有夏洛來牛、利木贊牛、西門塔爾牛、皮埃蒙特牛、安格斯牛。育肥黃牛,建議選擇地方良種,如秦川牛、晉南牛、南陽牛、魯西牛、延邊牛等。
  • 貴州肉牛產業怎麼做?一群「牛」人來獻策
    9月6日,在全省肉牛產業發展推進會現場,來自省內外的「牛」人們,匯聚一堂,共同助力「黔牛出山」。他們都說了些啥?快跟著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一起去看看。關嶺自治縣縣委書記黃波:訂單種養模式,讓關嶺牛從「養得好」向「賣得好」轉變。採取「牧場+屠宰場+零售市場」的經營模式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訂單種養模式,直接面向全國多家餐飲名店直接供貨。
  • 保山隆陽:17萬頭肉牛養殖產業 讓百姓生活牛氣沖天
    「你家這頭牛總的24700塊,給你700塊現金,手機上轉給你24000塊,你查收一下,我這裡簡訊提示轉帳成功了。」「好的好的,有胖牛我再打電話給你們。」在瓦窯鎮,像肖豔美這樣的肉牛養殖貧困戶很多,為了推進肉牛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瓦窯鎮積極宣傳肉牛養殖業發展的大好形勢,增強農戶發展肉牛養殖業的信心;重點扶持加工龍頭企業、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區),並運用貼息等方式,引導和鼓勵金融部門加大對肉牛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實現全鎮肉牛產業提質增效。
  • 肉牛營養需要與飼料配方
    肉牛能量單位(RND):以1kg中等玉米所含的綜合淨能8.08MJ為一個肉牛能量單位,即RND=8.08MJ中國肉牛飼養標準(2000) :①維持需要:NEm(kJ)=322W0.75②增重需要:NEg (kJ)=[ΔW×(2 092+25.1W
  • 好政策帶來「牛」日子 肇州肉牛產業「牛氣沖天」
    東北網9月25日訊 「賣牛,以前要走幾百裡,現在『皓月』來了,家門口就能賣掉。政策給力,這回要多養!」「政策好,銷路上又有大企業兜底兒,不好好幹那是傻……」這些話,是記者近日在肇州縣採訪時聽肉牛養殖戶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