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軍這支部隊全部用英語交流,真實原因讓大家感到振奮

2020-12-15 子彈上膛

圖為報導截圖

在最近中部戰區的一一則有關殲10C部隊的官方報導中,罕見的出現了指揮員和飛行員同時使用英語進行交流,而且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支部隊的每一個飛行員都有一個英文名字,其中為了方便記憶和識別,取得都比較簡單,比如出現了一個叫舒克的飛行員。

但是平時我們聽到的有關飛行員的綽號都是某某雄鷹什麼獵手一類的,這樣用英文名字代號自己的的確不多見。那麼問題來了,我軍這支部隊的飛行員和指戰員為什麼要用英語進行演訓呢,其中有何玄機?

圖為蘇30MKK出海訓練

其實說起來,中國飛行員學習外語的歷史不短了,東北老航校建立的時候,就有很多舊日本陸軍飛行員在學校當教員,所以時間長了學員也就學會了一些日本話,還有就是當年中蘇關係處於蜜月期的時候,雙方交往密切,俄語的學習也就熱門起來。

最近幾年我空軍經常走出國門和外軍進行交流,所以會說外語也就勢在必行,比如年度的中巴空軍聯訓,其實說實話由於每個國家英語的表達方式有所差異,有時候用英語交流也不是那麼方便。回到國內,在海上我軍飛行員經常承擔著驅逐監視取證外軍非法進入我放領海的飛機的行為,所以會英語會讓行動變得容易起來。

圖為殲10C

其實最近這些年空軍職能的改變,部隊一切圍繞打贏出發,所以湧現了藍軍旅這樣的磨刀石部隊,他們不僅裝備先進,而且盡最大可能模擬外軍的風格和戰法,不斷錘鍊我軍各部隊,然後為了增加真是效果,藍軍飛行員們就要和真實戰場接軌,全程使用英語,給參加演習的紅軍飛行員製造一種緊張的氣氛,這樣的做法無疑會令演習的效果最佳化。

所以我軍飛行員學習英語,用英語進行演習並不是為了趕時髦,而是實打實的立足於實戰,提高部隊戰鬥力為根本的做法。

相關焦點

  • 我軍歷史上第一支儀仗隊在延安
    我軍歷史上第一支儀仗隊受閱。1945年12月,馬歇爾以美國總統特使的身份來到中國,與周恩來、張治中組成3人軍事協調小組,專門負責協商解決國共軍事衝突問題。一定要保證他們在受閱時拿出最好的樣子,要讓全世界的人們都來看一看、了解一下我們這支人民子弟兵威武雄壯的精神風貌和新型人民軍隊區別於其他軍隊的革命本色!」中央首長的關懷和期望極大地鼓舞著儀仗隊的每位官兵。
  • 空軍藍軍部隊全部用英語對話 真實度震撼紅軍
    空軍藍軍部隊全部用英語對話 真實度震撼紅軍 空軍藍軍部隊全部用英語對話真實度震撼紅軍 空軍藍軍部隊全部用英語對話 真實度震撼紅軍 35314385
  • 抗戰期間,我軍小米加步槍,只有這支部隊頓頓牛肉
    最能反映抗戰艱苦條件的是我軍的夥食。由於日本全面封鎖中國海岸線,外國貨物無法入境。此外,滇緬公路被日軍破壞,通往外界的唯一生命線被切斷。中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在戰爭時期根本不可能種地。我軍的夥食相當差,因為外面沒有補給,裡面也沒有補給。那時,吃樹皮,煮皮帶鞋充飢是正常的操作。
  • 大同集寧戰役,傅作義部隊速度實在太快,我軍王牌戰術居然失靈
    直到大同集寧戰役結束,我軍也沒能攻下這座城。而其根本原因,就是指揮不統一,部隊行動散亂。從這個意義上講,《亮劍》裡的平安縣城之戰,沒有統一指揮的晉綏區部隊不約而同地圍攻一座縣城,通信協同、阻援協同、攻城協同全都沒有,居然打得那麼整齊,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 殲10C飛行員訓練全程說英語?我軍飛行員說外語由來已久
    要知道這些部隊並不是模擬藍軍部隊,而是正常的空軍作戰部隊。在日常的訓練中不使用母語而使用第二語言,這畫風怎麼看都透著奇怪。有專家說,英語口令簡短,並且保密性強。如「敵機在你六點鐘方向」有9個字,用英語則只有4個詞:hostile your six clock !對於這種說法,小編不敢苟同。
  • 淮海戰役國軍55萬人被殲,為何我軍只繳獲16萬支槍?槍去哪了
    由於華東地區的國軍主要力量為徐州剿總管轄,把守國府所在地南京門戶,作戰部隊裡面中央軍精銳極多,因此武器也是最精良的。然而一個不易被察覺的事實是:整個淮海戰役,繳獲國軍槍枝總數僅為16萬餘支,佔我軍消滅敵軍數量的31%左右。為什麼這麼少呢?
  • 官宣:殲-20列裝空軍「王牌部隊」,這支部隊到底有多牛?
    據中國空軍官微10月14日宣布,我國殲-20戰鬥機正式列裝人民空軍「王牌部隊」。該部隊從建國至今,建功無數,曾擊落、擊傷敵機59架,是革命英雄王海、孫生祿的「老家」。而在空軍實戰化訓練中,該部隊10次奪得「金頭盔」,6次奪得「金飛鏢」。
  • 蔣介石第一王牌胡璉,卻一直受制於我軍這個人,他究竟是誰?
    雖然胡璉強大,然而解放軍中仍然有一位將軍管著胡璉,使胡璉感到恐懼,甚至當他聽到他的名字時便轉身逃跑。 這個將軍到底是何許人也? 胡璉為何這麼怕他? 這個將軍後來是開國上將楊勇。 胡璉之所以如此懼怕楊勇,原因是楊勇在解放戰爭中兩次戰鬥中差點就要活活抓住了他。
  • 我軍首支空軍部隊為何稱「第四」?別忘了,首支紅軍稱「紅四軍」
    而且,這也是劉亞樓第一次坐飛機。飛機一起飛,他就開始難受嘔吐,同行的人中只有我黨早期培養的航空人員,呂黎平、王弼不暈機。他們是忙前忙後照顧那幾位已經吐得東倒西歪的人。空軍司令暈飛機,這簡直是奇聞。其實一點也不奇怪,無獨有偶,我軍第一任海軍司令肖勁光也有過此遭遇,上任後第一次上船也是暈船。
  • 學出戰鬥力:從蘇-35部隊的編譯書到殲-16部隊的講英語
    同樣是今天央視耕戰頻道的報導,本期《軍事紀實》裡,裝備殲-16的「霧都雄鷹」們在空戰訓練和講評中,從蔣旅長往下,大家的英文就沒少蹦。雖然口音是客觀存在的,但起碼還能聽得出來是英語嘛!
  • 抗戰時我軍小米加步槍,唯獨這支部隊頓頓牛肉,最後殲滅5萬日軍
    當然,這是極端情況,普通情況下我軍的夥食也是一言難盡,那會大多都吃小米,所以歷來有小米加步槍的說法。 這支隊伍就是當年國民政府派到東南亞戰場的中國遠徵軍,由於和他們協同作戰的是英美聯軍,夥食也是由美軍完全提供,夥食質量之高,可見一斑。
  • 這是一支任何對手都不能輕視的部隊
    李唐攝   在海軍陸戰隊某旅軍史館裡,一本留言簿上,數十個國家的高級將領和駐華武官用不同的語言寫下這樣的讚嘆:「這是一支任何對手都不能輕視的部隊!」  他們所讚嘆的這支部隊就是人民海軍序列中最年輕的兵種——海軍陸戰隊,組建至今不過30年。
  • 這支部隊的4塊圖板,為什麼有一塊是空白的
    一支軍隊的歷史,要用戰鬥力來書寫;一支軍隊的榮光,要靠勝利來擦亮;一支軍隊的明天,要憑奮鬥來開拓。在東海艦隊航空兵某部的榮譽室裡、主幹道旁和機場作戰值班室外等顯眼處,都懸掛著4塊圖板。前3塊圖板上,遒勁的大字是毛主席3次「點將」這支部隊的原話;第4塊,則是空白……這是為什麼呢?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導——
  • 我軍多支部隊已換裝新式戰術攜行背心
    近期,關於中國赴黎維和官兵換裝星空迷彩的消息被多次報導,大家知道「星空迷彩」是什麼嗎?星空迷彩首次亮相於2019年10月1日的閱兵儀式上,當時,我軍展示了5套不同色彩的迷彩服,這些迷彩服也都是根據不同的作戰環境而制定的,其在07式迷彩服的基礎上疊印了和"星空"一樣細小、複雜的斑點,由此得名"星空迷彩"。"
  • 這是一支任何對手都不能輕視的部隊-海軍陸戰隊,部隊,登陸作戰-中...
    在海軍陸戰隊某旅軍史館裡,一本留言簿上,數十個國家的高級將領和駐華武官用不同的語言寫下這樣的讚嘆:「這是一支任何對手都不能輕視的部隊!」  「我們迫切需要一支能徵善戰的兩棲登陸作戰部隊。」儘管我們取得了戰鬥的最後勝利,但勝利中卻交織著難以言表的酸楚,讓人刻骨銘心。  這也讓「老陸軍」們感到警醒:「作為一個海洋大國,我國擁有18000公裡長的海岸線、6700多個島嶼,一支自身難保的部隊,談何從海上向陸地發起進攻。」
  • 我軍在高原建成重型突擊集群,印度:我們仍有優勢
    再補充一點,我軍的15式輕型坦克早就列裝西藏軍區了。大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好了不賣關子了,大家記住:2021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青藏高原,建立了人類軍事史上第一個重型山地突擊集群!
  • 三年解放戰爭,敵軍自損807萬人,我軍一個師都消滅不了,為何?
    但解放戰爭打了3年,敵軍在具備兵力和武器裝備壓倒性優勢的前提下,卻經常被我軍抓住戰機,整軍乃至整個兵團被切割,後圍而殲之,只要戰敗,必然損失數萬人,而敵軍在短短3年時間自損807萬人·······卻連我軍一個整師規模的部隊也殲滅不了,要知道南京政府的國民革命軍,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是在血與火的戰場上歷練過,證明過自己的,可為何在解放戰爭時期,卻連連戰敗,一潰千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我軍首次陸海空聯合作戰,彭德懷為何說「要用牛刀殺雞」?
    彭德懷也一再強調:避免同美國海軍、空軍作戰,在作戰指導上就是「要用牛刀殺雞」。 人們常說「殺雞焉用牛刀」,為何彭德懷卻堅持殺雞也要用牛刀?這就不得不說到美蔣正在密謀的《共同防禦條約》,蔣介石希望通過籤訂條約,讓美國承諾協防大陳列島,但剛在朝鮮戰場與志願軍較量過的美國態度模稜兩可。
  • 從紅軍到解放,我軍武器哪裡來?靠「供應商」,有個運輸大隊長
    紅軍時大刀和梭鏢,抗戰時三八大蓋,解放戰爭時各種槍炮,我軍的武器越來越好,這些武器從哪裡獲得的呢?紅長徵前,紅一、三、五、八、九軍團作戰部隊共72313人,裝備步馬槍25317支、短槍2804支、重機槍303挺、輕機槍285挺、自動槍28支、衝鋒鎗249支、迫擊炮22門。此外,還有梭鏢6101根、大刀882把作為補充。
  • 軍史詳解:我軍「山頭」的由來,每一支部隊都是一面血染的旗幟
    眾所周知,我軍的創建是由南昌起義開始,歷經全國各地大大小小几十次武裝起義而形成的軍隊,經過歷次整編合併,而逐步正式成軍的。紅軍時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就是由這些大大小小的山頭組成,其間經歷無數次的分化組合、精減整編,最終才成為了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