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多支部隊已換裝新式戰術攜行背心

2021-02-17 說情哈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近期,關於中國赴黎維和官兵換裝星空迷彩的消息被多次報導,大家知道「星空迷彩」是什麼嗎?

星空迷彩首次亮相於2019年10月1日的閱兵儀式上,當時,我軍展示了5套不同色彩的迷彩服,這些迷彩服也都是根據不同的作戰環境而制定的,其在07式迷彩服的基礎上疊印了和"星空"一樣細小、複雜的斑點,由此得名"星空迷彩"。"星空迷彩"包括了沙漠迷彩、荒漠迷彩、叢林迷彩、林地迷彩、城市迷彩五種作戰服。

進入2020年,「星空迷彩」開始陸續成規模地列裝部隊。新式的星空迷彩與老式迷彩服相比較,其隱蔽性要高出老式迷彩服一大截,分布及變化特別複雜細緻的迷彩色塊在偽裝效果方面的表現相當不錯。

雖然,現階段星空迷彩的配發還沒有全面展開,但還是有一些部隊已開始換裝星空迷彩攜行裝具,

下圖這款星空迷彩戰術背心就是一些部隊裝備的裝具。

星空迷彩戰術背心

16型戰術攜行具套裝,星空迷彩,1000D滌長絲面料,PU防水塗層,採用背心+雙肩背包+腰封組合式結構,背心採用前後片快拆式結構,模塊化結構可以讓使用者根據不同任務需求攜帶彈匣、手榴彈、防毒面具等設備,通過插入防彈插板可以實現彈道防護,胸前的快拆索可以在遇有緊急情況時在一秒鐘內快速將防彈背心本體和穿著者分離。

1、模塊化結構,整套組合系統輕便緊湊,在保證防護能力的同時不影響戰術動作,能夠有效提升單兵戰場作戰水平;

2、提供快拆結構,拉動後前後可整體分離,可8秒快速脫離;

3、前部設計織帶結構,可安裝模塊化附件包;

4、內部可插入硬質防彈插板,內襯使用防刮透氣網狀材料,保證北線穿著柔軟舒適,減少壓迫,提高透氣性具備一定的緩衝能力;

5、後背具備隱藏式拉伸救援手柄,前後均有標示粘貼魔術貼;

6、附件包要求按照現役裝備規格製作,對講機包可調節放置多型號品種對講機;

7、裝具整體可調節,可適應不同身高人員穿著;

8、內置三個步槍彈夾袋,可裝載三枚95步槍彈夾袋,採用織帶加鬆緊繩固定方式;

9、雙聯手榴彈袋2個,用於裝載4枚手榴彈,採用織帶固定方式,開合採用按扣開合;

10、彈夾回收袋採用織帶固定方式,可摺疊,用於裝載空彈夾;

11、防毒面具包採用織帶固定方式,魔術貼及插扣開合,用於裝載防毒面具;

12、對講機包採用織帶固定當時,魔術貼及插扣開合,可調節;

13、雜物包採用織帶固定方式,拉鏈+插扣開合,內部含鬆緊帶固定位,用於裝載醫療藥品及設備,可快速脫離身體拿取;

14、水袋包一個,2升容積;

15、腰封採用大型寬體結構,方便承載手槍、手雷、煙霧彈、手槍彈匣等不同戰鬥物資,必要時可以單獨使用;

16、雙肩包採用背帶快脫功能,兩層設計,可與戰術背心配套使用。

相關焦點

  • 中國空軍王牌旅整建制換裝殲-20,背後的含義你看懂了嗎?
    正在進行實戰化訓練的東部戰區某旅殲-20而按照報導,這支「6」字頭新單位就是在抗美援朝中湧現出的「王海大隊」,並且這支殲20首裝旅已初步形成戰鬥力。殲-20的首裝部隊戰功赫赫如果讓筆者給這支首裝殲-20型戰鬥機的英雄部隊做個評語,那麼這個評語一定是:再度出發。正如我們先前所提到的那樣,從抗美援朝空戰開始,這支空軍航空兵旅就一直走在我空軍的最前列,一向承擔著最急難險重的作戰任務,一向使用著我軍最先進的作戰裝備。
  • 人民空軍王牌部隊,守衛祖國天空70餘年,如今換裝殲-20繼續輝煌
    7月24日,我軍隸屬於作戰旅的殲-20首次得到曝光,該機隸屬於我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是我軍第一個整建制換裝四代機的單位,前身是抗美援朝戰場上英雄的王海大隊。實際上如果一直關注殲20動向的朋友可能對此並不意外,因為之前已經有不少旁敲側擊的消息暗示殲20將要裝備這支英雄部隊。
  • 大同集寧戰役,傅作義部隊速度實在太快,我軍王牌戰術居然失靈
    前線負責具體指揮的張宗遜(晉綏軍區野戰軍副司令員)、羅瑞卿(晉察冀野戰軍政委)已有考慮,具體的戰術,就是我軍慣用的三套王牌戰術。1.圍點打援。我軍分出一多半部隊,在集寧、卓資山一線設置阻援陣地,而以一少半部隊繼續圍攻大同,力求同時攻下大同和消滅傅作義援兵。
  • 多型號單兵外骨骼裝備我軍,訂單可觀,印方士兵你怕了嗎?
    本來我軍十分積極於換裝新式重型裝備,對單兵裝備換裝卻不那麼積極,但是,總有一些人要來惹我們(比如印方),結果促使了我軍單兵裝備的快速研發和升級。單兵外骨骼裝備,就是其中的一種。12月11號,兵器工業集團208所發布消息稱,該所研製的單兵外骨骼裝備,已裝備我軍高原山地部隊。在部隊對「多家單位、多個型號」的產品進行實際使用盲測中,該所產品排名第一。
  • 軍史專家:我軍船形帽為什麼只戴了三年多就被取消了?
    我軍於1955年也曾裝備船形帽,但是只實行了三年多就被取消了,算是我軍爭議最大、壽命最短的一款軍帽。這是為什麼呢?全軍是什麼時候開始戴船形帽的?什麼時候取消船形帽的?一共戴了幾年?1955年國慶閱兵,船形帽引人注目1955年,為配合軍銜制的實施,人民解放軍裝備新式軍銜服裝——55式軍服。
  • 我軍又一個裝備99A的合成旅曝光 陸軍合成化信息化加速推進
    功臣號坦克,隸屬於該旅某營1連2車,是功勳坦克,此前為我軍99式主戰坦克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該旅的車號證明該旅一個坦克連裝備了14輛坦克,為4車排,這意味著我軍重型合成旅又有了新編制,軍改後我軍合成旅有4個合成營,營內合成編組兩個坦克連兩個步兵連和一個炮兵連等5個作戰連,一個旅內按照編制應該有112輛坦克和步戰,比同級美軍單位多三分之一的坦克和步戰
  • 解放軍啟動史上最大規模三軍換裝 實現量身定做
    會議部署了全軍軍服調整改革工作並舉行新式服裝發放儀式。    中央軍委委員、總後勤部部長廖錫龍出席會議並講話。廖錫龍說,6月30日在迎接香港回歸十周年慶典上,駐港三軍部隊穿著新式服裝接受了胡錦濤主席的檢閱,向世界展示了我軍全新的面貌。    自1950年全軍統一軍服制式以來,我軍先後進行了12次軍服改革調整。
  • 為何我軍這支部隊全部用英語交流,真實原因讓大家感到振奮
    圖為報導截圖在最近中部戰區的一一則有關殲10C部隊的官方報導中,罕見的出現了指揮員和飛行員同時使用英語進行交流,而且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支部隊的每一個飛行員都有一個英文名字,其中為了方便記憶和識別,取得都比較簡單,比如出現了一個叫舒克的飛行員
  • 「星空迷彩」來了,看我軍迷彩服的「前世今生」
    近日,新式星空迷彩亮相西藏高原演兵場!在海拔46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西藏軍區某合成旅官兵身著剛剛換裝的新式迷彩服,進行實彈射擊演練。在超燃的炮火映襯下,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了星空迷彩的高顏值。新式星空迷彩亮相西藏高原演兵場。
  • 改革開放以來我軍軍服發展歷程
    改革開放40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和軍隊建設需要,我軍先後對軍服進行多次調整改革,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目前,我軍軍服已基本實現制式統一化、品種系列化、功能綜合化、號型標準化,整體裝備水平接近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軍服的變遷不僅反映出我軍正規化建設所取得的進步,也為我們感受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成就提供了獨特視角。
  • 新式軍銜服定名為「87式系列服裝」
    同時,全軍裝備新式軍服——「87系列服裝」。這次服裝改革,是我軍軍服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標誌著我軍軍服已進入一個由低層次向高層次、單一服制向系列化發展的新時期。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全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軍士兵的著裝和全國廣大青年、特別是城市青年的衣著水平反差越來越大,全軍官兵要求改革軍服的呼聲越來越高。
  • 學出戰鬥力:從蘇-35部隊的編譯書到殲-16部隊的講英語
    隨著又一批蘇-35的轉場歸建,中國空軍首支「超側衛」部隊再次迎來了一輪公開報導。作為「南疆利劍」的劍鋒所在,蘇-35的「實戰化改裝」,是報導中頻率相當高的詞兒,也就是改裝(軍迷們一般習慣的說法是「換裝」)新機時,把過去「技術訓練-武器使用-戰術運用」三步走,融為一體進行,縮短戰鬥力生成周期。
  • 大國威儀——我軍儀仗隊禮賓服沿革
    在戰爭年代,我軍沒有專門的儀仗隊。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新中國外交事業的需要,我軍正式組建了儀仗隊。幾十年來,儀仗隊禮服也經歷了從無到有、不斷發展的歷程。我軍最早的儀仗隊還打著綁腿解放戰爭初期,我軍曾在延安臨時組建過一個儀仗隊。
  • 井延坡工作室|大國威儀——我軍儀仗隊禮賓服沿革
    駐南泥灣的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旅某團挑選了500名年輕、精幹、儀表端正的官兵,編為3個連,組成了我軍歷史上第一支儀仗隊。當時儀仗隊官兵穿著普通的軍衣,由於繁重的作戰、訓練和生產勞動,許多戰士的衣服都打了補丁,直到執行任務那天,才發了一套嶄新的軍裝。當時我軍仍穿著和抗戰時期一樣的八路軍軍服,左臂佩帶白底藍字的「18GA」(十八集團軍)臂章,腳上穿著黑布鞋、白線襪。
  • 官宣:殲-20列裝空軍「王牌部隊」,這支部隊到底有多牛?
    據中國空軍官微10月14日宣布,我國殲-20戰鬥機正式列裝人民空軍「王牌部隊」。該部隊從建國至今,建功無數,曾擊落、擊傷敵機59架,是革命英雄王海、孫生祿的「老家」。而在空軍實戰化訓練中,該部隊10次奪得「金頭盔」,6次奪得「金飛鏢」。
  • 集結號丨我軍文工團演出服沿革——最早的演出服是蘇式套頭衫
    解放軍歌舞團女合唱隊員威武、神氣的55式文工團禮服1955年,為配合實行軍銜制,全軍換裝新式軍銜服裝——55式軍服。這套軍服突破了我軍單一制式軍服的歷史,第一次設置了禮服和常服兩大類軍服。三軍文工團員也配發禮服,樣式、顏色與軍樂團、體工隊禮服相同。
  • 淮海戰役國軍55萬人被殲,為何我軍只繳獲16萬支槍?槍去哪了
    由於華東地區的國軍主要力量為徐州剿總管轄,把守國府所在地南京門戶,作戰部隊裡面中央軍精銳極多,因此武器也是最精良的。然而一個不易被察覺的事實是:整個淮海戰役,繳獲國軍槍枝總數僅為16萬餘支,佔我軍消滅敵軍數量的31%左右。為什麼這麼少呢?
  • 又一支王牌部隊正在高原駐訓!換裝「星空迷彩」 155毫米炮王罕見出鏡
    這意味著,有著「高原勁旅」「進藏先遣英雄連」稱號的這支部隊目前正在崑崙山腹地的高原地區駐訓。演兵場還注意到,這支部隊不僅已經換裝了「星空迷彩」,其所屬的PLZ-05式155毫米自行加農榴彈炮也罕見出鏡。圖片說明:新迷彩+05式155毫米自行火炮 央視截圖提及合成師這個編制,有些網友可能覺得略顯陌生。
  • 30年前,我軍正式裝備了第二套軍銜服裝
    他們先後測量了2萬多人,對近百萬個數據進行概率統計,制定出新的軍服號型,建立了第一個軍隊人體資料庫和軍人人體尺寸資料集。按照服裝號型生產的軍服,覆蓋率和適體率均達到95%以上。在此基礎上製作了批量樣品,在不同地區部隊中進行了服裝適應性、衛生性、保暖性試驗。在深入調查研究和各單位初步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我軍被裝改革的設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