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消息,一位懷孕7個月的準媽媽心跳竟然高達每分鐘近200次,嚴重時一天發作多次,極大地影響孕婦休息及胎兒健康。近日,全軍心血管研究所、三醫大新橋醫院心內科黃嵐主任率領的心律失常團隊為她成功施行了重慶首例「零射線射頻消融術」,讓一個家庭重獲新生。
4月起, 來自廣安的孕婦29歲程茜(化名)一直反覆感覺莫名地心跳加劇,最多的一次竟然一分鐘跳近兩百次,去當地醫院產科吸氧後也稍加緩解。
直到兩周前,她突然連話都說不出來,胸悶無比,這才輾轉送至三醫大新橋醫院心內科,此時已經懷孕32周的程女士才知道,自己患上了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如直接使用其他可預防心動過速發作藥物則可能會對胎兒造成傷害。
通過對患者各項指標進行了全面評估,新橋醫院專家團隊討論一致認為射頻消融介入手術是最佳的治療方案。
「但傳統的射頻消融術需要在X線透視下進行,患者是位懷孕七個月的孕婦,暴露在X線下對胎兒生長發育有較大的影響。」考慮到孕婦的情況,新橋醫院譚虎博士告訴記者決定用Ensite三維標測系統輔導,零射線下行射頻消融術。該技術可避免X線對患者以及胎兒的損害。
26日下午6點,在黃嵐主任的帶領下,譚虎博士和張邑醫生相互協作,全體介入室護士密切配合,在Ensite三維標測系統輔助下,共同為該程女士實施了零射線下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導管射頻消融術。手術歷時50分鐘左右,術中孕婦患者在局麻及「零射線」的情況下無任何不適,醫生精細操作,零射線射頻消融消除病灶,母子平安。
據介紹,射頻消融術治療嚴重心律失常等,具有成功率高,併發症少,復發率低等優點,但在進行過程中,為了保證術中消融導管能準確的停留在有效的消融靶點附近,常規的射頻消融術就必須在X線透視下進行引導,這就很自然會對患者和術者造成放射損害,雖然常規情況下的放射劑量並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害,但對一些特殊人群,如正在發育階段的青少年、育齡期婦女以及血細胞(尤其是白細胞)較低的患者存在潛在風險。
此次實施的零射線射頻消融術是一種「綠色」的電生理技術,可以使患者避免輻射危害,特別對伴有心律失常的孕婦及兒童實施此技術為最佳方案,然而零射線下的射頻消融手術,不僅對設備的要求高,而且對於手術醫生的手術技術熟練程度、對導管的操作技術要求更高,同時需要醫生、技師以及護理團隊的緊密協作,最大限度保護了患者的健康,這在重慶市甚至國內均屬領先。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尹傳東
原標題:孕婦每分鐘心跳200次 實行重慶首例「零射線射頻消融術」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