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學霸上北大考古專業和江蘇文科狀元選港大金融,兩個學霸的選擇讓很多人議論紛紛。
學習考古專業,哪怕是北大這樣的名校,普通家庭的學霸女生依舊被評沒」錢途「。而被清華北大拒之門外,卻享受港大百萬獎學金的文科狀元則非常明智。這樣的評論真的對嗎?
然而縱觀網上這樣的評論比比皆是,以經濟狀況判斷兩個學生的志願情況,用自己的世界觀去衡量孩子的夢想,讓人唏噓。
甚至網上肆意DISS兩個學霸的選擇,不由讓人感慨這屆網友真的是太厲害了,北大和港大都瞧不上了。
鍾芳蓉這個名字在7月底火爆網絡,作為一個留守兒童,她考出了總分676分的好成績,成為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而成績一出來,她十幾位老師趕去她家位她慶賀,使得全國人民第一次認識了這個學霸姑娘。
隨後高考志願諮詢後,鍾芳蓉選擇了北大考古專業,瞬間衝上了熱搜。很多人跳出來紛紛指責孩子這個選擇而不夠明智。因為在網友的觀念中,這個專業沒」錢途「,既不能賺大錢也不能當大官。
很多人猜想「學校為了刷北清錄取的KPI,忽悠對老師言聽計從的農村學霸報考低分專業,讓她跟TOP5的好專業失之交臂。」
看到這麼多評論後,我想很多家長和我一樣,都是這樣的表情。
北大考古專業有沒有前途成為了很多網友評判,鍾芳蓉選擇的唯一標準。
北大考古專業是全國專業排名第一的專業。
北大考古專業錄取人數也並不高,並且算是個冷門專業。
在很多網友眼中,冷門代表著就業會面臨很多的問題,也就意味著依靠學歷獲取經濟地位的路非常狹窄。
單純以這個標準而言,鍾芳蓉的選擇自然沒有港大金融的姑娘明智。甚至有些人會覺得,考古系有點大材小用了,這麼高的分數應該學習醫學、生物科技甚至是人工智慧專業。這就合理了嗎?
首先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是真的喜歡歷史。
相比於同齡孩子,鍾芳蓉更加冷靜和理智。查分出來之後,也沒有什麼情緒的變化。鍾芳蓉選擇考古系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她個人非常喜歡樊錦詩先生。
樊錦詩被稱為敦煌的女兒,她是繼常書鴻、段文杰之後的第三任「敦煌守護神」;樊錦詩從25歲開始就在敦煌開展文物研究、保護和利用工作50餘年。
在央視第四屆「呂志和獎——世界文明獎」中,81歲的樊錦詩獲得了正能量獎。樊錦詩的一生貢獻給了文物研究和保護工作,她的一生的意義絕不在於收穫了多少金錢和榮譽。
鍾芳蓉在選擇志願的時候也不是為了找一份高收入的工作,而是真正考慮了自己興趣所在和事業方向的。
鍾芳蓉8月2日在她的微博裡寫道:」沒想到這麼多人對我報考的考古專業感興趣,我從小就喜歡歷史和文物,受到樊錦詩先生的影響,所以報考了考古專業。非常感謝微博上考古界老師們對我的鼓勵,希望以後能在這裡多和大家一起交流,多多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往今來很多人取得成就都因興趣愛好使然,但如今還有多少人是在為夢想讀書呢?
網友關於鍾芳蓉的評論太過片面化,且不說北大考古專業排名全國第一,僅僅鍾芳蓉冷靜理智的心性,篤定堅持的性格,就是很多網友無法比擬的。對於這個專業鍾芳蓉是做好了解和準備工作的。
對於家長而言,孩子興趣開發更應該從小開始,尤其是要注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自行決定的方式。而這些品格,更重要的是在和家長的相處,學習習慣的養成過程中慢慢積累養成的。
縱觀網友評論都是在替鍾芳蓉在做決定,似乎認為孩子還小,沒有社會經驗,因此擔心鍾芳蓉做的決定不正確。然而這些網友難免有些檸檬精的味道,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功利心太重、攀比心太重。
對於孩子而言,能夠像鍾芳蓉這樣清晰明了自己的興趣所在,能夠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的理智的人太少太少。而家長最大的職責並非教育孩子一定要考名校,而是讓孩子清楚自己的人生規劃,能夠自己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