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5木匠坐蹦蹦車到災區 比國家救援隊晚1小時

2020-12-20 搜狐網

    編者按:身處陌生的高原環境,遠離中心城市,缺乏重型設備,他們面臨前所未遇的救災難度。從四面八方馳援玉樹的上萬救援人員,如何在這個偏遠小鎮施展拳腳?他們能否繼續創造救援奇蹟?在他們中,我們選取了一位,試圖通過記錄他的玉樹之行,折射出一個崛起中的大國的救援決心。

    人物介紹-四川五木匠:5名在囊謙縣打工的四川彭州木匠,在獲悉地震後感同深受,第一時間加入到玉樹災區的救助。他們帶著自己的木工傢伙來救人,可是鋸子、榔頭能救出人來麼?他們的救人之行順利麼?

5名木匠拿了別人給的550元錢,及囊謙縣政府給他們出具的證明,踏上了去玉樹救援之路。拾年 攝影

    五木匠青海再遇地震 感同身受要去救援

  從東部的山東,到首都北京,離開東北的長春,再到青海的囊謙縣,張金倫這兩年轉遍了半個中國。「最念掛的還是我的家。」張金倫在聽到四川512大地震的時候,剛剛下火車到北京準備打工。他停也沒停,立即買了到四川的票。「我的家,我的家人,你們好不好。」張金倫說這是他當時心裡唯一想的,所以他才特別能體查到玉樹災區的需要。

  張金倫的家鄉在彭州蒙陽鄉,大地震中房子傾了,家人沒有受傷。災後,他的家得到了重建,他本人也在家鄉參與了建設。「我知道,這背後是全國人民的支援。」同樣的,胡志強的老家也在彭州,是受災較輕的昇平鄉。「我也是急急的回到家裡,看到家人平安就放了心。」胡志強介紹,可是他看到電視上那些生離死別,也是哇哇的掉眼淚。

  張金倫、胡志強等五個彭州老鄉在北京、長春打工時就認識,在4月初,結伴來到青海囊謙縣做木匠。「這裡條件比較艱苦,錢可以多掙一些。」張金倫介紹,他是熟手,每天會有一百的工資,但要有工開才行。

  「我們7點已經在幹活兒了,我在三層樓上飄了起來。」張金倫五個人剛乾了幾天,青海玉樹州州府所在地就發生了7.1級的地震,囊謙縣作為玉樹州的一個縣,所有的工地也都停了工,防地震。

  「我們幾個人一商議,在這兒閒著,不如去災區救人。我們經歷了災害,有這方面的經驗。」張金倫等五人去找老闆,老闆也很支持他們,說你們去,回來還到我這兒上班。

  囊謙縣人武部給五木匠打條子 出路費

  可是囊謙縣離玉樹還好175公裡,他們剛剛來幹了幾天,還沒領到工錢呢,連路費都不夠。於是他們輾轉找到囊謙縣人武部,說5個人都遇過地震,最起碼有餘震不會慌,又有傢伙事兒,鋸子、鋼釺、榔頭都有。而且食宿自理,希望能跟著人武部的民兵去支持災區,救出幾個人。

  人武部的戴光輝部長見他們這麼熱心,就給他們寫個條子,推薦他們到玉樹的對口單位的李書記去幫忙。戴部長幫他們吹了個小牛,說他們來自四川災區,有技術與救援經驗。5個木匠找來一個蹦蹦車,戴部長幫出了350的路費與200的油費。

  「上坡幾乎開不動。」胡志強介紹,這個蹦蹦車時速只有20公裡,從囊謙縣到玉樹要翻三個山頭,最高的近五千。五個人都有了高原反應,又擠又累,8個小時才開到了玉樹。他們找到李書記時已經是深夜12點,看到條子,李主任立即安排他們參於救援。這個時候,包機趕到的中國國家救援隊也才剛到一個小時,5木匠與他們並肩作戰。(拾年)

相關焦點

  • 用愛回報愛--四川地震災區孩子邀請救援者過中秋
    都江堰崇義中學的同學們11日給當地一家報社打進熱線,希望通過媒體邀請到這位劉猛老師,一起過中秋。   「每逢佳節倍思親」,隨著中秋佳節的臨近,不斷有四川地震災區的孩子們通過媒體,尋找把愛心播撒在四川的「親人」,並邀他們一起過個團圓節。   廢墟中獲新生 「親人」你在哪裡?
  • 中國國際救援隊成員講述海地驚心動魄60小時
    1月29日,中國國際救援隊副總領隊、解放軍總參作戰部應急辦副主任宋建新(左),中國國際救援隊隊長劉向陽(中),武警總醫院赴海地國際救援醫療隊女隊員張雪梅(右)做客中新網,介紹此次參與海地地震救援的情況。
  • 寮國潰壩引發水災 深圳公益救援隊出國參與救災行動
    同時,第二批救援隊將於8月1日攜帶救援物資出發。救援隊走訪了各個安置點,詳細了解了指揮部周圍三個安置點的衛生條件、生活設施、物資需求等基本情況,並列出了災區物資需求清單。深圳公益救援隊後方指揮中心指揮人員金洋告訴記者,根據深圳公益救援隊後方指揮中心搜集到的信息,目前災區關鍵需求是家庭用帳篷、家庭生活用品包、衛生包和避難所修葺工具。同時,寮國政府也提出了對船的需求。
  • 刺激戰場:一個動作可以讓蹦蹦車坐4個人!
    遊戲中的蹦蹦車產量遠遠比其他載具多,所以四排遇到這車也沒辦法,如果四排模式需要跑很遠才能進安全區,只有一輛蹦蹦車要怎麼辦呢?一輛蹦蹦車也能坐4個人,這就是本文要說的。蹦蹦車的結構比較「接地氣」很矮,可以乘坐2人。正是很矮的原因,可以隨便跳上車頂。光跳上車頂還是不行的,當車輛行駛過程中就會掉下來,時速過快摔下車就是一條血哦,所以要選好位置才行。
  • 唐山集川自建救援隊五次進川 送900萬元藥物
    劉亞輝連夜從臺灣趕到唐山已是13日凌晨2時,5時,滿載著急救藥品、救災物資的救援隊伍出發了,兩輛新購置的寶馬越野車、一輛奧迪吉普車、一輛貨車、兩輛貨櫃車,火速趕往四川。  15日,他們到達了災區,綿陽市一位副書記接待了他們,並感激地說,你們的藥品是第一批到達災區的河北物資,這些藥品正是災區急需的。  臺灣救援隊為他們深鞠一躬   16日早,所攜帶藥品分發完畢,他們馬上回程,到了唐山裝上價值226萬元的災區急需藥品後又馬上返回。這一次,董事長蔣躍勇也穿上迷彩服,一起赴川。
  • 莫讓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淚,藍天救援隊完成救援任務返程被攔截
    7月9日晚,重慶市藍天救援隊隊員在結束了對貴州銅仁松桃山體滑坡應急救援工作的返程途中,救援隊一行六人在萬州區五橋收費站手持救災證明被攔截。
  • 青島力量奔災區:捐錢物捐血建校 我們在一起
    (李莉莉 張文超)    青島兩支救援隊昨抵達蘆山災區    主要負責勘探受災情況和對傷員實施臨時救治    昨日中午,青島紅十字會藍天救援隊一路經歷艱難險阻,戰勝塌方飛石,到達了本次地震最重的災區四川省寶興縣,從當地的前方救援指揮部領受任務後,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救援工作當中。
  • 記抗震救災中的上海消防總隊應急搶險救援隊
    新華網成都5月26日電(記者鄒陳東、肖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眾多生命遭遇威脅,徘徊在生死之間。  上海消防總隊總隊長陳飛少將帶領應急搶險救援隊280名官兵,5月14日中午12時奉命徒步向特大地震災情最嚴重、環境最惡劣的重災區映秀鎮突進。
  • 九寨溝抗震救災 四川在行動
    地震發生後,四川省委、省政府有序有力有效地組織救援,四川吹響了抗震救災集結號。  【四川省委、省政府】  地震發生後,四川省委、省政府成立「8·8」九寨溝地震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並啟動一級應急響應預案,抗震救災工作全面啟動。
  • 「殊榮」中國救援隊獲莫三比克總統紐西接見
    中國救援隊作為唯一國際救援隊伍受邀參加莫三比克總統紐西接見當地時間3月28日,在莫三比克開展國際救援行動的救援小分隊驅車一個多小時,來到距離營地40多公裡的motuwa地區的兩個孤兒院進行飲用水食品捐贈和醫療救助。
  • 山路上「蹦蹦車」一搖三晃太危險
    市民反映市民張先生說,隨著天氣變熱到南山公園遊玩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但是不少人對勞動路到南山公園大門的一段大坡路有點望而生畏,於是就選擇乘坐路邊攬客的「蹦蹦車」上山。這種車安全性能差,而這段路又特別陡,還有幾個急轉彎,讓人看著提心弔膽。
  • 藍天救援隊總指揮張勇:民間公益救援的艱難突圍
    這次經歷讓他們對山野救援的缺位深有感觸,就基於常發帖的綠野戶外論壇組建了鬆散的山野救援隊。這是藍天救援隊的前身。如今,它已發展成中國最大的民間救援組織,擁有800多支隊伍、超過5萬名成員。經歷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尼泊爾地震,直到2020年1月26日帶隊前往武漢,張勇記不清自己參與過多少次救援行動。和許多同行不同,他從未在奔赴災難現場前留下遺書。
  • 回訪「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漢旺鎮:新居裡 不時傳出陣陣笑聲
    11年前的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特大地震突如其來。在那非常時刻,為凝聚共識、提振信心,2008年5月13日,四川日報刊發由王沛、陳露耘撰寫的評論員文章《萬眾一心 眾志成城 戰勝特大地震災害》,在全國主流平面媒體中率先發表評論,在危難時刻充分體現黨報的輿論引導能力。這篇文章獲得第十九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震後9個月,王沛又到地震極重災區綿竹市漢旺鎮,寫下關於弘揚「東汽精神」的系列評論文章。
  • 四川地震重災區高考日期推遲約1個月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  為保證災區群眾的參考子女能夠彌補地震災害給高考複習帶來的損失,國家有關部門決定,四川地震重災區的高考日期向後推遲約一個月。  綿陽市是地震的重災區之一。
  • 雅安地震各大企業在行動 三一派兩支救援隊-搜狐財經
    地震發生後,國內部分一線企業迅速作出反應,組救援隊奔赴災區,並紛紛向災區解囊捐款。    東航集團向四川雅安地震災區捐贈1000萬元    4月20日08:02分,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房屋倒坍,生命危急。
  • 隨老記者再訪新聞現場|回訪「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漢旺鎮:新居...
    這一期,讓我們和原四川日報記者王沛一起,重返漢旺,感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的奮進力量。【我們的70年·舊聞新識】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特大地震發生,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場地震。
  • 少林寺藥局派出10名藥僧到四川地震災區服務
    重慶晨報5月20日報導 地震重災區,活躍著一支特殊的救護隊。這支隊伍由10名「藥僧」組成,都來自少林寺藥局,專攻外傷創傷。一路深入重災區,少林藥僧見一個救一個,用它們擅長的醫術,幫助官方醫療隊伍救治了數不清的災民。
  • 廣州再發捐贈號召:災區需要什麼我們就給什麼
    「災區需要什麼我們就給什麼」  廣州市委市政府再次發出向地震災區捐款捐物號召  時報訊 (記者夏令 實習生 楊倩 通訊員 穗宣) 四川地震牽動著廣州人民的心。在廣州市各界前晚向災區捐款7859.68萬元後,廣州市委市政府再次發出向災區捐款捐物的號召。  昨日,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朱小丹,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廣寧帶頭再向災區捐款5000元,其他市領導和機關幹部也紛紛響應。「不辱首善,奉獻大愛。廣州人是有覺悟、有愛心、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朱小丹動情地說。
  • 新興際華第三批救援物資及車隊抵達九寨溝災區
    8月12日,凌晨5點,南京際華3521特種裝備有限公司救援物資抵達九寨溝縣。早晨8點,北京三興汽車有限公司的特種救援車隊從甘肅文縣出發繼續向災區挺近,在前後歷經60小時長途跋涉後於下午4點20分抵達震中漳扎鎮應急救援點。新興重工救援隊在第一時間與兄弟單位救援人員進行對接,高效落實物資接應與交接事宜。
  • 白雲、潛喵、雲豹、藍天……武漢民間救援隊:危急時刻不缺席
    白雲航空應急救援隊響應應急管理等部門的調度,第一時間集結。2月1日,得知同濟醫院光谷分院防疫物資緊缺,救援隊在微信群發起募捐,半個小時募資2.6萬餘元。他們用這筆資金購買了口罩、牛奶、水果、方便麵等物資,連夜運到醫院。從募捐到物資送達,前後不到8個小時,凸顯了這支救援隊伍的辦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