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藥企自建救援隊五次進川,送藥價值900多萬元
大義老闆蔣躍勇。
劉亞輝(右一)等給當地群眾分發藥品。
15名殘疾人來到藥廠工作安家。
本報記者祁勝勇文/圖
新聞提示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為了支援災區,他們辭掉了客戶,拉光了廠裡三個庫房的藥品,第一時間送往災區;他們不畏艱險,五次進川,把急需藥品送遍19個重災縣市;他們還把15名災區孤殘者接回唐山,給其安置工作和一個溫暖的家……
他們是唐山集川藥業董事長蔣躍勇、總經理劉亞輝和其員工們,做這一切的理由是,他們都是經歷過大地震的唐山人。
組織救援隊火速趕往災區
唐山集川藥業董事長蔣躍勇今年43歲,有製藥、煤礦、軟體開發幾攤企業,身家有兩個多億,他自謙說自己在唐山古冶區也算不上大老闆,但恰好是,他兩個藥廠生產消毒、滅菌、消炎等常規藥品,正是災區急需的。而且,他是唐山大地震的倖存者,對於大地震,對於當年全國人民對唐山的支援,有著非常深刻的記憶和感情。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了,蔣躍勇一時心急如焚,他馬上打電話給正在臺灣考察合作項目的總經理劉亞輝,要他馬上趕回。
劉亞輝此時也在臺灣的媒體上看到了四川地震的消息,他馬上向臺灣有關方面申請,改變行程,理由是要回來救災。他與蔣躍勇不停地通電話,安排去四川的人員、物資、車輛,他說,等著我,我回到廠,馬上出發!
劉亞輝連夜從臺灣趕到唐山已是13日凌晨2時,5時,滿載著急救藥品、救災物資的救援隊伍出發了,兩輛新購置的寶馬越野車、一輛奧迪吉普車、一輛貨車、兩輛貨櫃車,火速趕往四川。
三個庫房價值300萬元的藥品都拉光了,他們給訂貨的客戶打電話,對方都很理解支持他們;18名由清一色退伍軍人組成的搶險救援隊伍組成了,因為他們原來都是唐山市的志願者,所以迷彩服、標識齊全,一開始就像「正規軍」;除了藥品,他們還攜帶了消防斧、大錘、鐵鎬、扳手等救援工具。38歲的總經理劉亞輝特種兵出身,他感覺這一次又重歸兵營。
一路上馬不停蹄,輪流開車,他們整齊的行裝給他們的行進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所有的關卡一路放行。
15日,他們到達了災區,綿陽市一位副書記接待了他們,並感激地說,你們的藥品是第一批到達災區的河北物資,這些藥品正是災區急需的。
臺灣救援隊為他們深鞠一躬
16日早,所攜帶藥品分發完畢,他們馬上回程,到了唐山裝上價值226萬元的災區急需藥品後又馬上返回。這一次,董事長蔣躍勇也穿上迷彩服,一起赴川。
在北川,他們遇到一個解放軍少將,他們對這位將軍說,您需要什麼藥品,隨便要。這位將軍也很爽快:我有16000人的部隊,需要外用消炎和防止痢疾的藥品。蔣躍勇說,好,那我按兩萬人的量給您配發!還需要什麼,我馬上讓後方生產,往這送!
他們的固體消毒藥品,每噸可以配成100噸溶液,先後送去的60噸消毒固體藥品,配成的溶液達6000噸,對災區的防疫起到了巨大作用。
劉亞輝在臺灣時,陪同他考察的是臺灣慧慈協會的陳會長,他在最短的時間內返程也是因為這位會長的幫助,陳會長一直關注著他的行程,不斷和他聯繫。5月23日,通過陳會長的聯繫,臺灣救援隊與蔣躍勇一行在廣漢體育場「會師」,這個特殊的時刻和地點,雙方都體會到「兩岸一家親」有著多麼深刻的含義。臺灣的救援隊對他們說,我們在臺灣時就聽說了你們救災的事跡,非常佩服你們!
當雙方合影、籤名留念後,蔣躍勇帶著隊員們又趕往下一個送藥的地點,車走出老遠,回頭看去,臺灣救援隊的隊員們正站在各自的位置上,對著他們的車隊深深鞠躬!
五次進川送去最急需藥品
從5月13日到6月30日,這支特殊的搶險志願者隊伍在唐山和四川災區之間往返5次,每次都是分發完藥品,然後迅速趕回唐山裝藥。除第一次蔣躍勇在家組織生產外,其他4次他都和大家一起來回奔波。回來,馬上裝車,出發,5個來回中,很少有機會在家裡做一夜的休整。有朋友跟他開玩笑說,去一次兩次還不行嗎,怎麼回來又去,發神經了?蔣躍勇說,這些日子心擱在災區了,回來也待不住。
這條2000多公裡的道路一行人已走得很熟,路上的好多服務區都認識他們,好幾家服務區遇到他們加油、吃飯不要錢,有的服務員甚至要求跟他們上災區。
路上和在災區的日子是異常艱苦的,夜裡,蔣躍勇和大家一起露宿在街頭、草地上;白天,在時刻有滑坡、餘震的山嶺間穿梭送藥,好多次車隊陷遇塌方。在理縣,他們多次翻越4300多米的夾金雪山,儘管開著暖風、披著被子,但還是被凍得發抖。
一次,一支送藥的小分隊在平武遇到了堰塞湖放水,水漲得很快,他們的一輛寶馬車和一輛貨櫃車眼看被淹,司機給蔣躍勇打電話,蔣躍勇說,你們趕緊往高處跑,寶馬、貨櫃車咱都不要了!幸好,大水沒淹到他們,但身後的三四十輛車全部被沒。
許多地方政府、解放軍、醫療隊認識了他們,與他們也不見外,有需求見到他們就直接提,第一次進川,一位部隊醫院首長對他們說,因為處理屍體,好多戰士喘不上氣來,很缺一種叫呋麻滴鼻液的藥品,擴張血管。這是一種國家管制藥品,集川藥業一時沒有生產,但他們還是痛快地答應下來,一面報批,一面準備生產,過去需要至少10天的報批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一天就完成了,4天時間內他們就生產出了這種災區急缺的藥品,然後迅速送往災區。
由於溼熱,加上內衣得不到洗換,災區不少人員患了爛襠病,劉亞輝和不少隊員也爛了襠,他們又迅速組織了治療爛襠病的外用藥發到災區。50來天的時間裡,他們先後通過汽運、火車貨運等形式,將本廠生產的價值900多萬元的藥品捐獻給災區,相當於集川藥業三年的利潤。但蔣躍勇說,錢可以慢慢賺,但救災不能等。
將15名災區孤殘人員接廠安置
在去災區的路上蔣躍勇想到,災區裡肯定有許多人因地震而傷殘,也肯定有許多人失去了親人和生活來源,他和劉亞輝決定,接30名災區殘疾人來廠裡工作,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因為他們的集川藥業本身就是一家福利企業,在這個時刻,更應當為國分憂。
在送藥的間隙,他們與災區有關部門的殘聯和民政部門聯繫,但開始,一些部門對他們表示懷疑,但經調查得到當地政府的認可後,蔣躍勇很高興。第四次回來時,他讓車上裝滿了竹子,拉回來裝飾將來四川殘疾工友的宿舍,搭了竹門,並計劃再搭走廊,後來又買了當地幾百隻鳥,放在廠裡的植物園中,為的是讓他們找到家的感覺。
6月30日,15名來自青川、安縣的殘疾災民被接到了集川藥業,他們大都在地震中失去了土地、房屋、親人:18歲的青川殘疾青年高春健,患小兒麻痺,母親去世,房屋垮塌、滑坡掩埋了家中的土地;失去兩個手掌的殘疾女子代回,家中房屋垮塌,丈夫也沒有工作;安縣農民王福禮,腿殘疾,獨自生活,滑坡使他失去了僅有的土地……這是第一批,第二批他們還準備接收15人。
這些殘疾人,得到了貴賓一樣的待遇,路過石家莊,蔣躍勇的客戶挽留他們,把所有的殘疾人都安排進了四星級酒店;到了古冶,廠裡的工友們給他們準備了鮮花和掌聲,把他們安置進寬敞的公寓,每人都由一名志願者工友照顧,蔣躍勇承諾,對這些來自災區的殘疾工友,除了提供食宿外,保證每人每月最低680元的工資,上齊三險一金,永不辭退!
申請成立常備志願者搶險隊
50多天的奔波,大家已成了習慣,他們計劃,暫時休整一段時間,準備一下藥品,過些日子再去四川。
蔣躍勇說,企業的資產雖然在我個人名下,但更是社會的,我也是在為社會打工,替社會管理著這個企業,國家有難時,我們出力出錢,是企業的本分。
劉亞輝介紹,他們已向唐山團市委提出申請,申請正式成立當地第一支志願者搶險救援隊,準備在廠裡修建專門的訓練場地,再購買一些器具,把各種搶險中遇到的問題都在平時進行演練。他說,我們的產品在地震、洪水等災害發生時都用得上,而且,這一次大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相信我們這支搶險志願者隊伍會越來越專業,能在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