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風流》第六集《願得此身長報國》播出 家國大義,川人情懷

2020-12-22 騰訊網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

「川人從不負國」。蜀道,對於很多四川先賢來說,是一條從家到國的路。在這裡,打響了保路運動的槍聲,成為了辛亥革命的前哨。一個現代中國,由此起航。

7月6日晚,由四川廣播電視臺、鳳凰衛視聯合出品的十集大型文化紀錄片《蜀道風流》第六集《願得此身長報國》播出,講述川人家國大義。

因為「忠義」,1000多年前,諸葛亮「六出祁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1000多年後,抗日戰爭期間,也是這兩個字,讓無數四川父母將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子,送上千裡之外的戰場。在建川博物館裡,收藏著一面「死字旗」,這就是一位母親親手縫製、一位父親親手交到出徵的兒子手裡的。

在當時中國軍隊的戰鬥序列中,川軍是最不被人看好的部隊之一,裝備最差、訓練程度最低、後勤保障近乎原始。但就是這樣一隻軍隊,在整個抗日戰爭過程中徵兵350萬人、死傷超過65萬人。他們的徵程幾乎遍布全國各個省份,參加過28次大型會戰,守護了中國五分之一左右的國土。

「川軍出川」,用血鑄就一曲愛國壯歌。

「歷史上這樣的時刻不是一兩次,所以它也成為我們國家重要的一個戰略大後方。所以這種大後方的經歷讓四川人意識到在這個國家面臨生死存亡關頭的時候,我們可能是最後一根中流砥柱。所以在這樣的時候它煥發起來的那種對於中國的這種認同,對中國的這種責任,對中國的這種擔當,它是更加強烈的。」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阿來說。

硝煙褪去,在今天的和平年代,四川人並沒有忘記這段歷史,沒有忘記先賢的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僅長存在武侯祠的香火中,這樣的家國情懷、對一個盛世中國堅定的信念和信仰,也長存在一代代蜀人的心中。

所以,樊建川耗盡畢生心血,建起了建川博物館。這個位於成都大邑的民間博物館,是目前國內民間資本投入最多、建設規模和展覽面積最大、收藏內容最豐富的民間博物館,在樊建川看來,博物館是「為了和平,收藏戰爭」,希望讓大家能夠在這些平常的生活裡,應該想到整個中華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在四川中江,家鄉人也為特級英雄黃繼光,建起了紀念館。「當一個民族可以用成熟而自信的心態面對歷史時,對那些為此付出一切的英烈們,終於,可以自豪地說一句:這盛世,如你所願。」紀錄片中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詩詞鑑賞】​願得此身長報國,十首塞上曲,送給邊疆戰士們!
    願得此身長報國,十首塞上曲,送給邊疆戰士們! 塞上曲 唐-戴叔倫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
  • 《平「語」近人·第二季》第五集:願得此身長報國
    —習近平喜歡的典故》(第二季)第四集:為官避事平生恥往期回顧:《平「語」近人·第二季》第一集 我將無我 不負人民《平「語」近人·第二季》第二集 勝寸心者勝蒼穹《平「語」近人·第二季》第四集:為官避事平生恥 第五集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引用的三個關於愛國的典故展開
  • 《蜀道風流》第五集 揭秘「不可居無竹」背後的生態之美
    千年前,從四川走出的宋代文學家蘇軾寫下此名句,借竹歌頌風雅高節。千年之後,四川人依然傳承著對自然的親近與熱愛。蜀地代代相傳的循環再生、道法自然的觀念沿蜀道而出,影響著每個熱愛自然的中國人。這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態度,不只是在保護環境,更是在保護人類的未來。
  • 二十句經典愛國詩詞名句,感古人厚重家國情懷
    本文梳理20句經典愛國詩詞名句,感受古人深沉的家國情懷。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徐錫麟《出塞》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 「《羋月傳》拍的是家國大義」
    「拍的不是後宮瑣事,是家國大義」不懼與《甄嬛傳》比較——記者:很多人都會拿《羋月傳》和《甄嬛傳》進行比較,您有過擔心嗎?鄭曉龍:我一點也不怕。藝術貴在創新,否則人家會罵你——你看這傢伙不行,江郎才盡了……我至少不願意讓人說我這話,怪丟人的。記者:播出的前幾集還是有不少後宮爭鬥的戲份。鄭曉龍:但是這回的後宮戲跟原來的後宮戲很不一樣。原來的後宮戲,這些女人都想得到皇上的寵幸。
  • 在涵養家國情懷中傳承家風增強自信
    「家國情懷」主題賽事全國演講比賽是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演講選手講述自己和身邊人的奮鬥故事,真情詮釋什麼是家國情懷,激發國人傳承好家風,增強發展自信。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家才有國,有國才有家,國家昌盛,我們才能幸福。
  • 《殺破狼》中的家國情懷,此後天下安樂,終可漁樵耕讀,江湖浪跡
    而《殺破狼》卻不同,長庚和顧昀之間的感情似乎只是這一場權謀爭鬥、家國天下的點綴,這也註定了這份感情的艱難與晦澀、隱忍與困頓。今天,我們就從顧昀與長庚身上,來細細品味《殺破狼》中家國情懷與大義千秋:倘若天下安樂,我等願漁樵耕讀,江湖浪跡;倘若盛世將傾,深淵在側,我輩當萬死以赴。
  • 作文素材: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名句集錦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並非只是一句空話,只有我們每一個人切實地努力奮鬥,才能共同奔向更好的未來、實現更高的社會理想。04白眼觀天下,丹心報國家。——宋教仁【適用主題】關於心懷天下,立志報國,與友共勉,樹立遠大志向等立意。【示例】在不同時代下,愛國有著不同的內涵。
  • 2020高考作文高頻考點——「家國情懷」
    「小家」與「大國」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命相依,正因為感念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的同頻共振,所以我們主動融家庭情感與愛國情感為一體,從孝親敬老、興家樂業的義務走向濟世安民、匡扶天下的擔當。長期以來,家國情懷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著民族的精神道統,滋潤著每個人的精神家園。  中學生正處於築夢的年齡段,內心充滿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對快樂、幸福的企盼。
  • 傳統文化裡的愛國情懷 盪氣迴腸的愛國古詩詞表達愛國情感的詩句
    「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些坦報國之誠的詩句,讀來膾炙人口,他們的愛國情懷總能令人動容。今天,讓我們一起品讀古人的那顆愛國赤子心。
  • 中國人的家國情懷
    這次疫情,除了前方一線醫護人員與軍民共同戰疫情之外,舉國一致,許多人宅在家裡。有的練習繪畫,有的撰寫文章,有的研究學問,有的讀書悟道,等等。其中大家都想到了家國情懷這個詞。家國情懷詞典是這麼解釋的,所說的「家國情懷」,其概念是多層次的:家國情懷起源於士大夫的人文信仰和人文精神,是古代知識分子階級優越性的自我標榜,具有狹隘性。同時,家國情懷在形成過程中,與儒家思想的三綱五常、宗族倫理、個體意識是密不可分的,是經歷了戰爭失敗、骨肉分離、國破家亡之後傷痛思維的沉澱。
  • 如何探究小學生家國情懷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川益小學領銜重慶市教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2日20時50分訊(趙桂凱)「家國情懷」是個人對家鄉、國家的高度認同感與歸屬感。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對其自身的價值取向與價值認同具有重要意義。南岸區川益小學基於學生全面發展的視角,將「家國情懷」界定為依託本土資源,以學校教育為主陣地,以課程開發和實施為抓手的具體實踐,創造性地規劃了「培養小學生家國情懷的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以《銅元局記憶》為例」的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
  • 世人皆雲「蜀道難」,蜀道真的難嗎?
    今天的《蜀道風流》就將通過三星堆時期繁榮的銅礦貿易、川鹽古道等歷史,展示蜀地先民是如何推動蜀道進一步向外延伸,並不斷促進蜀人與外界貿易往來、文化交流,逐漸形成了如今開放包容的巴蜀文化。
  • 儒釋道與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
    《日講禮記解義》 資料圖片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這種家國情懷的形成,中國傳統文化諸流派都有其歷史作用。儒學強烈的家國情懷,歷來為世人所公認;而道家和佛家的家國情懷尚未被世人充分認識。例如清代思想家唐甄在其所著《潛書·性功》篇中,就曾提出「老養生,釋明死,儒治世」。
  • 《我和我的祖國》之《相遇》:小人物的價值觀取捨與家國情懷
    因為在他們的意識中,家國大事,遠比愛情重要得多。3、傳承家國情懷,傳遞正確的價值觀,當代人義不容辭《相遇》這個單元感動我們的,不光是他們的愛情,還有他們的家國情懷,國家大義,這些元素雖然沒有刻意去強調,但始終在悄無聲息的滲透給我們。什麼是國家大義?
  • 「功夫」的底色仍是家國大義
    帶著一代人的電視經典記憶,翻拍劇《大俠霍元甲》在央視播出,繼上一版13年後再度喚起人們對俠義英雄的熱情。新版《鹿鼎記》卻因演員演技、故事節奏等問題遭到觀眾吐槽,引發輿論關於經典應該如何演繹問題的再度探討。
  • 勵志追夢 做最好的自己——青島文正小學校長與畢業生暢談家國情懷
    一直以來,學校秉承「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合作能力、家國情懷的新時代接班人」的育人目標,老師們教導大家時刻把國家裝在心裡,愛國家,沒有國家的強大就沒有個人的幸福。現在,我們生活如此幸福,就是因為家強大了,在今年的「新冠肺炎大戰」中, 無數的科學工作者、醫務工作者毫不猶豫,一心想著國家和人民,逆行而上,勇敢擔當。
  • 人間正道是滄桑與家國情懷
    與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國共兩黨歷史恩怨的電視劇相比,《人間正道是滄桑》裡從來沒有說誰對誰錯,也沒有黑與白,有的只是中國人五千年傳承的生命自覺和家教傳承 ——「家國情懷」。正如電視劇第二十一集,楊立仁對英國人克拉克說:中國的家庭,和你們英國人不太一樣,尤其是本世紀初以來,中國人屢屢內亂、革命,各種各樣的思潮,薰陶著一個個傳統的中國家庭。於是,傳統瓦解了、破裂了,生出了勢如洪水的家庭成員。讀四書五經長大的楊立仁,看重家庭和傳統,也擁有著最傳統的家國情懷。
  •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讓金融研究多一點家國情懷
    、研究總監、執行總經理崗位離開,同年6月入職川財證券,任研究所所長、董事總經理,扛起川財研究的大旗,同時兼任北京大學校外導師、四川大學金融專業碩導,以及四川省證券期貨業協會研究專委會副主任。榮耀總愛眷顧勤奮努力、銳意進取的人,在金融研究領域他可謂碩果纍纍,各種研究榮譽早已拿到手軟:2011年第一次參評即入選新財富最佳分析師;2011、2012、2014、2015、2016年中國最佳賣方分析師水晶球獎;2014、2016、2019年中國最佳分析師金牛獎;2015、2019年WIND中國金牌分析師;2012年第一財經最佳行業分析師;2013、2015
  • 央視專題片聚焦福州三坊七巷 講述福州人的「家國情懷」
    央視專題片聚焦福州三坊七巷 講述福州人的「家國情懷」 2019-02-07 23:03:25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吳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