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辦公室老師閒聊,被這樣一個消息震驚到了:初中畢業的阿姨在培訓機構裡當老師,月入8000元。
8000元對於一線城市來說或許是一個正常的工資水平,但對於二三線公辦學校的老師來說,是大部分教師月收入的2倍。
現在公立學校對老師的要求都是本科以上學歷,初中學歷竟然就能在培訓機構裡面當老師,實在令人詫異。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教育行業出現了這樣的亂狀呢?
一錘定音的考試制度,讓家長陷入焦慮狀態。雖然培訓機構的收費水平是出奇的高,之前就有報導說家長月薪3萬卻撐不起孩子的暑假。英語、奧數、作文3科培訓班大班課就高達6000元,一對三或一對一補課每小時的單價在1000左右。
家長們勒緊褲腰帶,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對給孩子報課外補習班樂此不疲。之前就出現過這樣的情況,老師放學拖了堂,家長怒斥老師,"耽誤了我家孩子上補習班!"
家長花重金給孩子報的補習班真的要比學校老師講課還有效嗎?
近年來,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教育"是社會上的一塊肥肉,培訓機構是以盈利為目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家長對孩子教育支持的需要,二者一拍即合,培訓機構的學生越來越多,也就預示著需要更多的老師。培訓機構老師多為臨時聘請,流動性很大,為了緩解師資壓力,培訓機構老師在篩選條件上顯得不太嚴格。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都被包裝成名師,進行講課授課。
之前送小侄女去培訓機構學英語,和英語老師熟了之後才了解到,她之前沒有做過英語老師,也沒有教師資格證,因為是這個培訓機構校長的親戚,就過來教學了。
師資力量參差不齊是一種常態現象。
雖然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但不得不承認未經過專業培訓就上崗的培訓機構老師在教學經驗、教學方法、責任感等多方面與學校的教師都存在差異。
學校教師經過嚴格的選拔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必備的就是教師資格證。學校裡的老師都是經過嚴格的選拔,過五關斬六將,經過教師資格證筆試、面試,再參加學校招聘的考試,審核嚴格,保證了教師質量。
學校教師經過專業的培訓
學校每學期都會進行公開課評比、教師專業培訓、經驗豐富的老師帶新教師,讓教師們教學相長,教學能力不斷提升。
教學內容嚴謹,有系統性、邏輯性
對比於培訓機構在教學安排上比較隨意缺乏系統的科學性,學校教師的教學內容嚴謹,按照教學內容大綱來安排教學,系統科學的講授知識點,讓學校們在每一個學期都學有所得。
學校教師更有責任感
很多教師都是因為熱愛教師行業的初衷才報考了師範學校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為學生的退步而焦慮,為學生的進步而欣喜。不僅要備課授課,還要承擔育人的職責,讓學校們懂得學習的意義,懂得如何去做一個優秀的大人。
但收入上學校老師卻遠遠低於培訓機構老師,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