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訓機構了解多少,教培老師職業好嗎,工資怎樣算

2020-12-14 上學那點事兒

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上各式各樣的培訓機構層出不窮,遍地開花。相應的收入也不少,但是每個老師的收入又都高低不同,像我們這個四線小城市,教育培訓機構(以下簡稱教培)老師工資在2000---6000元,當然最多的時候6000也就是寒暑假,生源多的時候。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它的入職條件及工資差異跟什麼有關。

首先,就以我們當地一個比較大的教培機構為例子吧。剛進入公司的新人,要先進入培訓期,培訓期間基本工資1000,比較坑,然而更坑的是,如果你離職(不管任何時候,除非公司主動開除你)這一千塊錢的培訓費是要扣下的,真是步步算計啊。那麼,什麼是培訓呢?很多人想的培訓就是建立文化知識框架,熟悉教學流程,備備課等,其實不然,最初的培訓就是了解公司文化,讓你出去發發傳單,室內活動,唱歌、講笑話什麼的,所謂的才藝展示;做調查,打電話,我當時經歷了一周外出宣傳(就是發傳單),公司美其名曰:鍛鍊。其實就是一免費的勞動力。

第二,一周的外出宣傳,每天都會對新員工考核,如果當天沒有被考核通過,就是不及格,連著幾天就會被pass掉。那麼一周考核通過後,就會進入兩周的刷題,還有聽課,備課,試講課(通常稱之為說課)。還有時不時的會有各科主管來走個過場,給大家講授一下學生的a/b類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模擬授課,這一環節能學到不少東西。時不時的還會給你打打雞血,鼓勵大家馬上就要轉正了。

第三,兩周過後,就會把你分配到各個校區,開始試著接學生,授課。說到接學生,那麼肯定就會涉及到課時費。課時費對於我們這些剛入職的老師來說廉價的堪比白菜了,所有的教培機構對老師都有段位,從一段到九段,對應的課時費也就越高,基本工資也會相應高點,注意下,我們主要針對的是一對一,打比方初中一節課三百多,新手老師的課時費才30。那麼怎樣升級段位呢?這就跟你帶的課時多少有關,帶的課達到了一定數量就會升級到二段,再帶夠一定的課時,就再升級,這樣以此類推,但是我們普通人也就能升到三四段,再高的也就是領導級的人物了,最小的領導也就是各科主管了,段位在五段左右。

大家看下面這張圖,到最高段位才105,你想想這些教培機構得有多黑吧,並且能達到這些段位的就不是老師了,老師頂多五六段而已,所以說如果你想做這個行業的話就要考慮清楚了。並且還要每堂課給家長反饋,督促學生回家練習,每日在群裡打卡,還有晚班,九點下課。如果家裡有孩子的,我不建議去做這個行業,畢竟下班晚,自己孩子的作業沒法輔導,再加上跟孩子學校的作息時間正好是相反的,周六周日最忙,想陪陪孩子都沒時間。

還有,這種教培機構,老師流動性比較大,一般就做個一兩年,就會換到其他機構,也算是一個跳板吧。並且他們對待新人特別鬆弛又苛刻,怎麼說的,就是你剛去面試的時候,門檻很低,給你做的測試卷誰都能得90多分,還得把你一頓誇,後期就會越來越嚴格,總之,先把你吊進來再說。

最後一點,它不會主動辭退你,而是等你主動離職,這樣它還能扣除你的培訓費用,稱得上是步步算計之典範了(當然,不是所有的教培機構都這樣)。並且,我接觸的老師還有很多來了都好幾個月了,至今還沒帶到學生,只能領著可憐巴巴的基本工資。

總之,你如果想掙高工資,這種地方不適合我們普通人,不要聽信它的誇大其談,誰都會說,我也會,畢竟都是為了生存。好了,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問我,我會把我知道的告訴大家。

相關焦點

  • 畢業後直接去教培機構當老師很沒有未來嗎?
    任何時候你想做教育,都要先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想做公校老師還是教培老師?典型的情況就是公校老師嫌錢少,出來做教培了;教培老師擔心未來沒保證,進公校了。也有一些老師在兩者之間反覆橫跳。在此,重點介紹一下為什麼大學畢業生一定要選擇教培機構?
  • 在教育培訓機構當老師,工資是怎樣構成的?月收入大概是多少?
    我是在深圳一家教育培訓機構任職,任初中語文老師兼學科運營督導。機構不大,有四個分校區,老師60多人。我的職稱是十多年前在老家學校時評的中學一級,辭職後就沒再參評了。對於機構老師工資來說,年齡、學歷、職稱都不重要,這些東西只是在求職時使用,任職後它跟工資真的沒多大關係。
  • 教培機構老師頻繁離職?這可能不只是錢的事兒
    在和機構校長的交流過程中發現,校長們提到最多同時也是令他們最頭疼的,就是老師的離職問題。尤其是這幾年,教培機構的教師離職率一直在攀升,校長們更是苦不堪言。據獵聘網數據顯示,教培行業教師的平均跳槽周期為1.94年,而全行業的平均跳槽周期是2.46年。這表明教育行業人才的跳槽周期短,頻率較高,流動性較大。
  • 教培下沉市場潛力巨大,然而機構該怎樣乘風破浪?
    隨著一二線城市市場日趨飽和,企業生存成本增高,在中國的人口紅利下,越來越多的教培公司主動瞄準更大體量的下沉市場。而那些立足本土的本地機構,又將面臨著怎樣的生存環境。將目光瞄準下沉市場的同時,所有教培同行們也開始共同思考:整個下沉市場呈現出怎樣的態勢?如何搶佔下沉市場?又有哪些不可忽視的困難和挑戰?
  • 初創教培機構運營的那些坑,你都避開了嗎?
    如果要客觀的去評價教培行業,我覺得用「偽熱門」來形容是最貼切不過的了。教培行業看似進入門檻低,幸運的話還會受到資本的追捧。很多人覺得教培行業好,主要是看中了教培行業的現金流。於是很多老師、市場、銷售、跨界進來的從業者越來越多,在具備一定的優勢或者資源後,加入到教育行業的創業大潮中,從此踏入教育培訓行業這一「苦逼」行業。
  • 清北畢業生近三成流向教培機構,是教育的狂歡嗎
    國家花了那麼多的經費培養出來的高端人才,絕大多數就這樣離開了科研機構,這不讓人感到錐心的痛嗎?這麼多清北畢業生扎堆教培行業,你是不是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呢?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清北畢業生爭先恐後地湧進教培機構呢?這應該是教培機構為了宣傳的需要,用高薪吸引人才帶來的必然結果。今年,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招聘的教師,無論是小學還是高中,幾乎上都是清北畢業生,多是碩士,還有一些是博士。
  • 日均百家培訓機構註銷 下沉市場教培機構如何度過「洗牌期」?
    疫情和二次疫情衝擊著線下教培從業者的神經,翹首企盼的暑期補課潮,也沒有給線下教培機構帶來多少曙光。據經濟觀察報報導,從今年2月1日至6月16日,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也就是說每天有近百家培訓機構註銷。
  • 校外教培機構究竟該不該全面取締?教育回歸校園後,就公平了嗎?
    疫情下半場,整個教培行業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態勢:線上如火如荼進行搶奪生源,進行暑假價格大戰!線下教培機構舉步維艱,積極回血招生!表面上看來,一切都恢復正常了。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問題爆出來了,關門、跑路、破產、教育貸等問題層出不窮!家長們也怒了,於是,相當一部分家長倡議:全面取締教培行業,讓教育徹底回歸校園,解放孩子,這樣就公平了!
  • 教培機構攻略十四:20%機構利潤超過80%?事實真的如此嗎?
    利潤,是教培行業繞不開的話題,也是教培機構賴以生存的基礎。現在,有很多教培機構面臨著瓶頸問題,調研發現,很多培訓機構的負責人,都非常在意機構有多大規模、教學設備有多麼先進、機構有多少名師,可是問到利潤這個最核心的問題時,卻連連搖頭。
  • 壓在教培機構頭上的三座大山 推翻了?
    其中,29%的機構表示「影響嚴重」,可能倒閉;36.6%的機構表示「影響很大」,經營暫時停頓。這無疑是線下教培的生死劫,而比起業內大多被困境擠壓出局的玩家來說,王校長已經算是幸運兒了。「好在熬過來了」,他喃喃道。
  • 後疫情時代,怎樣讓你的教培機構起死回生?
    經濟觀察報的報導稱,從今年2月1日至6月16日,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也就是說每天超過百家培訓機構註銷。在每天超過百家的培訓機構註銷的背後:有多少校長正在咬牙,苦苦堅持等待回暖?這句話說出了多少中小型教培機構校長們的心聲……後疫情時代 教培機構何去何從①加大線下招生、優惠活動等宣傳力度②轉型線上,線下+線上OMO模式搶佔招生先機③不加速轉變的機構,將面臨被迫淘汰擺在全國校長面前的無非這三條道路
  • 教培行業的降維打擊:教育機構未來的利潤源在哪?
    教培行業的降維打擊:教育機構未來的利潤源在哪?在市場競爭不夠激烈的情況下,教育機構利潤來自成本控制。這種情況,在目前三四線城市教培市場依然存在。很多小城市的老牌頭部機構,靠著常年積累的知名度,幾乎不用做市場投入,而且靠很少的課時費就能留住老師。
  • 教師節沒有一位老師是「局外人」,聚師網為教培老師正名
    但近些年關於教師的議題從未停止過,有人說這個時代缺教師,負責任的好老師已成為社會稀缺資源,而教培機構老師更是身處非議。這些觀點便是事實嗎?作為專業教培機構的聚師網教育便在教師節這個特殊的節日,拍攝了一個致敬教培機構老師的短片《偏見》,為大家揭示出教培機構老師工作、生活的真實狀態,傾聽他們的心聲。
  • 你知道教培機構老師的成長之路嗎?
    老師是教培機構的核心競爭力。老師師團隊的穩定對機構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力。「為學習而設計教學」意味著不能僅僅考慮教師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暢,而是應把學習和學習者作為焦點,以教導學,以教促學。老師在備課中要始終把握自己備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而備,是為學生學習而準備,學生才是真正的主人,不是為自己好教而備。2.
  • 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那些公式與指標
    圖片來源:unsplash對於教培校長來說,從0到1建校,除了要懂招生、運營、管理等這些常規辦學知識外,更要了解我們機構是否正常運作及增長。絕非是學生來的多就是生源滿滿,後顧無憂了。 我們更應該注重機構增長,其中各個維度都是很深很細化的。今天整理匯總了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指標,建議大家收藏,以便了解機構的運營規劃情況,對校長提供具體業務工作的幫助和運營調整的參考。運營中要以終為始,目標分解,實現利潤增長。
  • 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公式與指標
    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公式與指標對於教培校長來說,從0到1建校,除了要懂招生、運營、管理等這些常規辦學知識外,更要了解我們機構是否正常運作及增長。我們更應該注重機構增長,其中各個維度都是很深很細化的。今天整理匯總了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指標,建議大家收藏,以便了解機構的運營規劃情況,對校長提供具體業務工作的幫助和運營調整的參考。1機構長期運營需了解的指標運營中要以終為始,目標分解,實現利潤增長。
  • 經歷寒冬,傳統教培機構如何持續自救?
    2020疫情「黑天鵝」打亂了整個教育行業,近半年來,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每天有近百家的培訓機構註銷,學員退費、員工工資、房租…每一項支出都足以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經歷長達半年的行業寒冬,傳統教培機構如何持續自救?為了解決現金流的壓力,教培機構選擇減輕壓力的策略也是多樣化。
  • iEnglish少年讀書會,助力教培機構度難關
    王校長的教育培訓探索王校長本身是一家全腦教育培訓機構校長,第一次接觸到iEnglish少年讀書會是通過朋友的介紹,但當時想著自己的全腦教育和英語行業沒有太多關聯,就沒有深入了解2018年,王校長的教培機構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下受到了衝擊,形勢嚴峻,此時王校長發現她的很多學生都在學習iEnglish,家長們也紛紛告訴王校長iEnglish為孩子們帶來很大的收穫,學習成績也明顯提升,特別是王校長乾女兒的媽媽,是一名英語老師,她也告訴王校長這個產品非常有效果,這激發了王校長想深入了解iEnglish的想法,她來到iEnglish公司總部聽到了託普朗寧CEO趙亞松老師的講座,了解到
  • 大量教育培訓機構教師,去哪兒了?
    而且,仔細深入教培行業就會發現:在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師,即使已經混的有模有樣,都開始出現了變化,大量流失了!為什麼發生這樣情況呢?首先,每一位輔導機構教師之所以工資高,背後都是高強度工作量換來的!老師們要想拿高薪,就必須拼命上課,每到寒暑假、周末,一個輔導班教師一天上十幾節課都非常正常。
  • 2020年,傳統教培機構的好日子到頭了嗎?
    2020年,一場疫情,讓整個教培行業哀鴻遍野!曾記得王興說過:「2019年是過去十年中最困難的一年,但卻是未來十年中最美好的一年。」當時以為只是大佬們茶餘飯後的調侃,沒想今天到卻成了無數教育機構的慘狀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