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那些公式與指標

2020-12-13 芥末堆

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那些公式與指標

作者:校長公社 發布時間:

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那些公式與指標

作者:校長公社 發布時間:

圖片來源:unsplash

對於教培校長來說,從0到1建校,除了要懂招生、運營、管理等這些常規辦學知識外,更要了解我們機構是否正常運作及增長。絕非是學生來的多就是生源滿滿,後顧無憂了。 我們更應該注重機構增長,其中各個維度都是很深很細化的。今天整理匯總了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指標,建議大家收藏,以便了解機構的運營規劃情況,對校長提供具體業務工作的幫助和運營調整的參考。

運營中要以終為始,目標分解,實現利潤增長。 

多大廟盛多大佛,你的機構只有200平,老師只有兩個,非得要招生1000,這叫不切實際,所以機構的儲備學生數量,我們自己要把控好,初期一個蘿蔔一個坑,後期學校滿員,再去開新學校。

按照國家規定,生均面積不低於3㎡,校區教學面積一般佔校區面積的80%,假如校區有350平,350*80%÷3=93.3人,以一個孩子每周上十節課為例,累計可安排學生為93.3×10=933人。 這裡跟大家說一下開班量,機構開班量和營收規模成正比,營收規模較小的機構基本上開班量也比較小。多數機構排班量一般集中在3月和9月開學季,此外,7月暑假也有個小高峰。

這裡指我們每平均獲取一個新客戶(不算老客戶)的成本。比如培訓機構一年的銷售市場費用200萬,招生2000,獲客成本就是1000元。

平均獲客成本指的是平均每招收一個新生所要花的市場和銷售費用,銷售市場費用包括發傳單、打廣告、市場和銷售人員的工資等。通常一個培訓機構的平均獲客成本不會低於一千塊錢。

假如你的機構有500個學生,有500萬收入,那平均一個人的平均客單價就是1萬塊錢。 

平均客單價也可以按照人次來算,用總收入/總人次。如果是做綜合體或是做k12,一個學生報名不一定只報一科或一個教育品類,會有聯報、套包,所以平均客單價比較高。 

一般來說,平均客單價一般呈現逐漸穩健的上升會比較好。現在大部分機構會用小課包低價或者試聽課引流,正常課程的客單價,要儘可能的比競爭對手、同類型產品收得更高,這才是健康正常的。 

再說利潤率,利潤率=利潤÷業績,合理範圍為20--30%,因項目而異。 客單價越高,利潤反倒越低。

舉例說明:

新東方大班時代,一個班600人,拿出20%給老師發工資,老師動輒年薪100萬以上,可新東方的利潤還是高得很。如今一個班有6個人,我們不能把收費提高100倍,提高10倍就不錯了,這樣利潤當然就大幅降低。班級人數降到極端情況,就是一對一了,雖然單人收費高到極致,但利潤也低到極致,根本不賺錢。

師資成本:支付教師課時費所需的成本,薪酬福利五險一金等都包含在內。

參考值:課酬佔20-30%,人力資源佔20-28%比較正常。

租金成本:線下教室或者在線教室(直播系統)的使用成本。正常參考值是租金佔總投入的10-15%。

研發成本:用於研發教學內容體系(包括教材、教案等)的成本。

技術成本:教務系統、教學系統、學習工具、家校工具等成本。比如機構校長為了提高學校運營效率會在市場上購買小麥助教、校寶、校管家等軟體。

轉化率:客戶從試聽或推廣被有效引導到成交、轉化的比例。試聽課100人,最後60人交費用上課,轉化率就是60%。

收入:分成兩種:預收款和上課後的結轉收入、課消率。 

做教育機構都知道:我們收了學生的錢,也就是各課程的「銷量 x 價格」之和,這部分現金收入就是預收款,是負債,也是營收。無論大機構還是小機構,營收和結轉收入都會隨著月份變化出現波動,同時和學校的密切進度相關。 

有很多校長前期會先把收來的錢用來做其他事,這是不可取的。因為這部分收入並不是真的收入,真實的收入實際上學生上完課程後的課時消耗,這屬於結轉收入。比如說一年期間,機構收入1000萬,但只完成了600萬課消,則結轉收入是600萬。 

這裡提到一個消課率,它是在一段時間內實際消耗的課時數與應消耗的課時數的比例。 

一般來說,所有機構的營收谷值出現在2月末3月初(春節假期),還有一個是5月份和12月份,這個峰值主要跟機構的運營策略和市場需求相關。 

如果是學科類,主要是因為有考試的需求節點,因此任何機構在運營時要關注教學的密切進度,緊扣每個時間節點,在不同的時間節點推出不同的課程和優惠政策來引流,確保營收數據的穩定,一旦錯過重要的時間節點,對營收也會產生重要影響。 

招新能力和續費能力是機構穩定發展的必要條件,通過不斷招新來擴大規模,是機構發展的必由之路,與此同時機構還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優化課程,提高服務質量穩定好在讀生,提高續費率。

我們說一下新生率和月均消耗課次的概念:

機構的新生率取決於兩方面:一個是機構在讀生的規模,另一個是機構的招新能力。 

規模較小的機構比如羽量型、小微型、微型和小型,由於在讀生不穩定,又沒有系統的招新策略,因此新生起伏較大,導致新生率波動也很大,新生率一般在七月最高,此外,三月五月、九月十月比較高。

月均消耗課次也和機構規模成正比,小型機構、中羽量和小微型機構消耗課次隨時間變化較小。這就意味著我們從開始就要採取各種策略,設定相應的課消激勵促進課時消耗。 

比如我們可以利用積分制,孩子消耗的課時可以增加至積分裡面,進而獲得現金獎勵券,利用現金獎勵券來促進續費。

很多機構肯定不是單一學科,我們要考慮拓科,拓科可以算作續費中的一種,所有機構都會採取這樣的運營策略,拓科一般集中在7月或12月,教師是學生拓科成敗的關鍵因素。

因為教師影響著教學質量,教師是學生和家長最直接的接觸者,學生和家長對教師的認可度決定著學生是否拓科。拓科的引導和時間點的把握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以時間點和老師為主線。客戶滿意度較高時,滿足家長的其他需心理需求進行拓科。 

招新和續班都要兩手抓,這也是眾多校長熱議的話題,從獲客角度上,比如:線上線下招生、轉介紹、異業合作等,還有續班上依賴長期教學過程中的良好品質和體驗,自然會水到渠成。

課消率可以是教培機構運營健康度的晴雨表,也是盈利的前提,課消是對機構教學或者服務質量高低,客戶滿意度高低的一個簡單易行的綜合評估指標,收錢動作是一次性的,而課消是一個持續累積的繁瑣過程,大家都要讓教務老師進行一個課消統計,要有數據化思維進行管理培訓機構。有的學生上著上著會出現停課階段,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你就一定要思考機構的哪兒個環節出了問題,比如教學或者老師。

毛利率:毛利率是基於毛利的基礎上產生的。毛利=營收-成本。對於教培機構來說,成本是指機構租金、裝修費用、教師薪酬、教材等一切投入成本。在最初建學校一定要明白,我們所投入成本有多少,小到一隻筆一個本子都要把成本記錄上。 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

淨利:淨利指的除了員工薪酬福利,租金、市場費用、銷售費用、行政辦公費用等。 參考值是市場推廣為2-10%,折舊費2-4%,行政費3-4%,日常運營費2-3%,利潤佔比3-37%。

一個運營健康且良好的學校,毛利約在50%,費用佔比在30%左右,也就是意味著你的總的淨利潤率大概在20%左右。

市場增長率:收入、利潤的增長速度 

人效:平均一個人做一年創造的產值收入是多少錢。 

坪效:坪效=營業額÷營業面積。平均1平方米的教室所創造的收入是多少錢。 這個詞借鑑的是零售行業,合理範圍0.5萬--1.5萬。以1萬/平/年的人效為例,推算出達成當年業績需要333平。沒有場地,一切無從談起。

銷售人效:每位銷售每年可以產生的確認收入。合理範圍10--30萬,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而不同。以20萬的人效為例,推算出達成當年業績需要17人。

教師人效:每位教師每年可以產生的確認收入。 教師人均帶課量:也就是一個老師平均一年上多少小時的課。 

平均一個老師一年上1000小時的課是比較飽和的,也就是基本上一年50個星期,每周末基本排滿。

如果一個老師一年低於600小時,則這個老師有高度離職風險,可能賺不到錢想走。

如果一個老師一年帶課2000小時,那請你好好愛護和關心這樣的老師。

關注平均帶課量,讓員工掙錢,機構才能健康的存活下去,當然並不是每一位老師都拿到高薪資,我們要針對優秀老師和普通老師進行區分,進行梯隊管理,優秀老師多招生多續費自然拿的錢也就會高,這也是各機構校長做好人員績效規劃的一個層面,不同等級的老師費用是不一樣的。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校長公社」。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校長公社;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校長公社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公式與指標
    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公式與指標對於教培校長來說,從0到1建校,除了要懂招生、運營、管理等這些常規辦學知識外,更要了解我們機構是否正常運作及增長。我們更應該注重機構增長,其中各個維度都是很深很細化的。今天整理匯總了教培機構校長鬚知的指標,建議大家收藏,以便了解機構的運營規劃情況,對校長提供具體業務工作的幫助和運營調整的參考。1機構長期運營需了解的指標運營中要以終為始,目標分解,實現利潤增長。
  • 2020年下半年,什麼樣的教培機構校長,才能引領機構破局?
    如果還是按照以前「今天」用「明天」的錢,把學校預付費當作真正可用資金,提前投入到校區營銷、運營中,或者為了快速擴展,拿錢去開分校,甚至還有拿著錢去投資,就算度過了暑假,依舊只能黯然退場了,換句話說,校長的作用已經上升到了最高,需要扛起教培機構的大旗!那麼,2020年下半年,什麼樣的教培機構校長,才能引領機構破局?
  • 教培機構校長必讀的十本經典書籍
    身為教培機構的校長、創始人、高管,你不僅要懂教學,懂演講,還要懂管理,懂營銷,懂心理學,懂趨勢,不僅要能管理人才  所以要成為一個卓越乃至完美的校長,一定要在工作之餘多去學習。在小編看來,學習的最佳方法就讀書、上課和牛人交談。最近問遍十幾名校長培訓導師,為大家整理出了一系列校長必讀書單,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2020教培行業秋招:50%機構或將退出,校長需要背水一戰
    這個暑假裡,教培行業的複課率整體超過了70%,算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不過,大家報以非常大希望的暑假,並沒有讓留下來的教培機構一次性「吃飽」,仍有大量機構一面在內部消化疫情帶來的重擊,一面在招生方面苦苦等待新機遇!
  • 教培機構攻略十六:校長做到這一點,初創機構也能夠招生爆滿
    教培機構有個人盡皆知的三三法則,即教學課程體系佔三分之一、地理位置佔三分之一、招生佔三分之一!其中,招生更是重中之重,因為地理位置和課程體系,通過選址和打磨後,就逐漸穩定了,變化不是很大,但招生,確是一直變來變去,稍有判斷失誤,就讓校長苦不堪言!
  • 教培機構校長必讀的10本經典書籍
    身為教培機構的校長、創始人、高管,你不僅要懂教學,懂演講,還要懂管理,懂營銷,懂心理學,懂趨勢,不僅要能管理人才,還要能管理事項,管理時間......最近小野老師問遍十幾名校長培訓導師,為大家整理出了一系列校長必讀書單,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 教培機構攻略十五:校長們注意了,機構做好課消,有了新思路
    課消,這個名詞在教培行業非常重要!絕大多數教培機構,都是向用戶預收費的,相當於把服務計劃好了,家長作為顧客也把單給買了,但因為服務還沒執行,這個錢,還不是我們的!教培機構得在一個學習的周期中,把課程一節一節上完,最後才能把這個錢算做教培機構的收入!
  • 80%教培機構復工後危機依舊!錯失暑期良機,校長感慨太難了
    8月下旬了,教培行業校長們一點也開心不起來!疫情防控狀態下的教培機構雖然大部分已經復工複課,迎來新的生機,但目前整個行業依舊處於被疫情牽制的狀態!而且疫情對全國教培機構的營收影響可以說是破壞性的!據奇碼星球了解,91%的投資人校長表示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其中面臨倒閉危機的佔31%,經營暫停的佔35.6%,勉強維持的26.4%!
  • 所有教培行業機構校長期待的九月止損,會是一個偽命題嗎?
    自疫情爆發以來,整個教培行業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動蕩,資金鍊斷裂、破產、倒閉、裁員、降薪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奇碼星球調研了2020年上半年教培機構後發現: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比上年同期將減少50%以上,29%的機構預計將減少30-50%,19%的機構預計減少10%-30%,3%的機構預計減少10%以內,只有1%的機構預計與上年同期持平,1%的機構預計會有增長!也就是說,從疫情發生到8月中旬,留下來的教培機構基本上都活了下來!
  • 壓在教培機構頭上的三座大山 推翻了?
    王校長激動地訴說著這半年來的不易。作為教育老兵,王校長選擇從體制內投身教培行業,本就是看中了這一行的前景,誰曾想入局不到一年,上天就和他開了個玩笑,在本該呈現繁榮的節點一夜入冬,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便是2020年開局那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
  • 教培機構的燒錢時代已過
    疫情之下,暑期招生戰變得意義非凡,在這場全行業的「大考」之中,各機構奮力徵戰,不敢鬆懈。 在今年的暑期大戰之中,最為奪目的必然是各家頭部機構的燒錢營銷。寫至此,編者依舊能夠清晰回憶起那些被頭部機構各種營銷廣告霸屏的日子。打開微博、打開抖音、打開朋友圈,甚至是去公車站等車,也都看見各種各樣的教培機構宣傳廣告。
  • 南京教培行業發生了一件事,令機構校長有點心痛
    由於學生放了個「大假」,現在的家長們在常規防疫情況下,逐漸從全天候伴讀的角色中徹底解脫出來,開始讓孩子回到有互動有交流有競賽的學習場景中,不少機構一複課就迎來了2020年首場業績高峰,甚至還超越了去年的同期收入,這不僅重燃了教培從業者的希望,也堅定了線下機構校長的決心!
  • 後疫情時代,怎樣讓你的教培機構起死回生?
    疫情在國內暫告一段落,校長們咬牙苦等的暑假班、秋季班招生,成為了最後的「救命稻草」,全國90%以上教培機構都是中小型,家長在經歷疫情後選擇課程更加謹慎。多位校長稱:今年疫情後被動開展在線上課,「但教學轉至線上完全不同於公司轉型線上,兩者差別很大」,技術障礙是目前轉型的最大困難。
  • 初創教培機構運營的那些坑,你都避開了嗎?
    如果要客觀的去評價教培行業,我覺得用「偽熱門」來形容是最貼切不過的了。教培行業看似進入門檻低,幸運的話還會受到資本的追捧。很多人覺得教培行業好,主要是看中了教培行業的現金流。於是很多老師、市場、銷售、跨界進來的從業者越來越多,在具備一定的優勢或者資源後,加入到教育行業的創業大潮中,從此踏入教育培訓行業這一「苦逼」行業。
  • 疫情後的教培機構:分析過往,及時止損
    調查此次受訪的教培機構校長發現,截止2020年7月,有51.8%的教培機構校長認為未來的止損節點預估尚且無法判斷,這足以證明,現階段絕大部分的教培行業從業人員對於整個行業形勢的信心還不夠明確。除此之外,有30.6%的教培機構校長認為,11月至12月是教培機構的止損節點。
  • 教培校長們開始慌了!市場冰火兩重天,腰部機構遭衝擊,盈利困難
    整個教培行業除了廣招生廣告再度火熱,教培機構們的攬客方式更是升級到「就像理髮店託尼老師上身」,開始了全員獲客!從整個氛圍來體會,明顯可以察覺到教培校長們開始慌了,有著非常不安的焦慮,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 教培機構「淡季來了」,如何破解現金流?
    教培機構「淡季來了」,如何破解現金流?疫情和二次疫情衝擊著線下教培從業者的神經,翹首企盼的暑期補課潮,也沒有給線下教培機構帶來多少曙光。據媒體報導,從今年2月1日至6月16日,全國線下培訓機構註銷企業數量為18885家,也就是說每天有近百家培訓機構註銷。在疫情逐漸平穩之後,面對全國性機構(如新東方、好未來等)和在線教育企業搶佔生源,線下教培機構該如何突圍?
  • 一位無證教培機構校長的心聲:誰不想有證合理合法辦學呢?
    一位無證教培機構校長的心聲前兩天看到一篇微博讓我實在不能平靜,因為,我也是一名文化類的教培人,身處實在無法辦證的鄉鎮機構和正在辦證的市區機構兩種情況都佔位的教培機構負責人。如果可以,我相信每一位教培機構負責人都想合理合法辦理辦學資質證,因為,得到國家部門的監督是一件非常讓人心安的事情,這樣自己辛辛苦苦用情懷打造的事業才能長遠發展。但是,現實殘酷,首先據我個人了解到,鄉鎮的教培機構,沒有一家有證,因為,鄉鎮的房子,根本沒有一次消防意見書,我想辦理,這一項一開始就被否決,我就是開了五六年,也無奈。
  • 北京教培校長的辛酸:暑假將要結束,寒冬依然存在
    說起北京教培校長們的辛酸,真的是聞者傷心,聽者流淚!將近大半年的無緣線下,讓北京教培校長們心力交瘁!時隔半年,北京的電影院也再次開放,然而線下教培機構復工時間並未通知!然而,當北京部分高校已經宣布將返校時間定在8月底至9月初,暑假將要結束的時候,北京教培行業依舊未有響聲,很多北京教培機構校長可能已經不再奢望!時間回到疫情伊始,隨著疫情防控局勢的發展,北京教培機構宣布停止線下授課!一直到6月初,傳出一個好消息,北京校外培訓機構6月15日可申請線下複課!
  • 教培行業機構下半場出奇制勝方法,建議80%校長積極採納使用
    教培行業今年受疫情影響巨大,截止到目前,全國仍有部分地區沒有走出疫情陰霾!北京教培行業機構雖然已經開始可以復工複課了,但是需要準備工作全部做完了之後申請,批准了才可以正式迎接學員!也即是說,現在的教培行業,最好的情況是復工複課率大大增加了,可是上半年業績來看,將近90%的機構出現嚴重下滑,倒閉的機構更是數以萬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