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中央紀委網站發布了5名山西官員被「雙開」的通報。其中,涉及山西省忻州市委原書記董洪運的通報中提到,董洪運「在組織審查期間,採取欺騙、隱匿、訂立攻守同盟等手段,對抗組織調查,性質惡劣」。自去年9月份以來,官員違紀通報中「對抗組織調查」的表述出現的頻率逐漸增高。北京青年報記者梳理後發現,董洪運案已是中央紀委網站通報的第12起涉及對抗、幹擾或妨礙組織審查(調查)的案例。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導,這些對抗組織審查的「頑固分子」花樣頗多,除了串供、轉移贓款贓物等「標準動作」外,還有對「疑似」舉報人進行打擊報復、模擬紀委問話等招數。
山西省忻州市委原書記董洪運
共性:串供、轉移贓款贓物是「標配」
12個對抗組織審查的案例中,串供、轉移贓款贓物是「標配」。例如剛剛落馬不久的福建省原副省長徐鋼,幹擾、妨礙組織審查,與其妻及部分行賄人串供,轉移、藏匿贓款贓物;湖北省隨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原黨組成員陳家堂,在得知組織對其有關問題線索進行調查後,偽造、隱匿證據,串供、轉移贓物,隱瞞事實真相,幹擾、妨礙、對抗組織審查;甘肅省委統戰部原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原書記、副主席吳繼德,在組織調查期間,與他人訂立攻守同盟,對抗組織調查,轉移違紀違法所得。
有些還有更極端的行為。天津臨港經濟區管理委員會原黨組成員、副巡視員、辦公室主任石力,「訂立攻守同盟,銷毀書證物證,偽造拒賄材料,嚴重幹擾、妨礙、對抗組織審查。特別是,利用分管紀檢監察工作職權,採取非法手段對被其所『疑似』舉報人進行打擊報復,唆使涉案人到紀檢機關纏訪、鬧訪」。
招數:案發前與公檢法系統親屬研究對策
中國紀檢監察報披露,腐敗分子的反調查意識和能力越來越強,對抗組織調查也越來越頻繁。
江西省紀委一位從事紀律審查工作的幹部介紹,有的在省紀委對其有關問題進行初核時數次找人串供,甚至專門模擬紀委問話;有的在案發前與從事公檢法工作的親屬共同研究紀委的辦案方法;還有的在聽到省紀委要調查他的風聲後,四處打探消息、託人說情,當辦案人員將其帶離辦公室時,從辦公桌上還發現了寫有他自認為會影響辦案的人員姓名和電話的字條。
浙江省杭州市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副主任毛建標舉例說,該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原黨委委員、副局長張新,在群眾因經濟適用房項目集體上訪、市政府開會協調後,由於擔心自己的違紀違法問題暴露,要求為其充當「白手套」的董某從書報亭購買多張不記名手機卡,自己也隨身攜帶多部手機,兩人要聯繫的話,先撥響對方手機,但不接聽,然後換成「不記名」的手機進行通話。兩人碰面地點都選在隱蔽之處,通過秘密會見積極串供,訂立攻守同盟。
案例:有下屬主動要求替領導「分憂」
據了解,在「反四風」調查中,也有很多對抗調查的案例,找人說情、提前串詞、編造謊言等等。一位長期從事紀律審查工作的幹部表示,「調查『四風』問題時沒法採取強制手段,很容易走漏消息。一旦走漏消息,就很可能出現串供等對抗組織審查的行為。」
中國電信集團電渠中心總經理楊青峰被通報存在違規公款購卡、違反組織人事紀律、違規招標、對抗組織調查問題。在調查期間,楊青峰到處找人說情,多次組織人員訂立攻守同盟,編造謊言、連環造假,對抗調查。
前段時間,貴州省黔西縣紀委對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智明等12人違規收受衛生院土特產問題進行調查,談話時卻得到幾乎一致的回答:「沒有收,那些土特產是我們請衛生院代買的……」不過,隨著調查的深入,特別是重要證據的發現,劉智明等人最終承認了收受土特產的違紀行為。
有的地方領導安排公款送節禮,為了逃避責任,與辦公室主任、司機等串供,使紀委「久攻不下」。更有甚者,在縣領導因購買和乘坐超標車被紀委調查時,辦公室主任主動站出來攬責,替縣領導「分憂」。
聲音:對抗組織調查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腐敗分子」對抗調查往往為了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但事實是到最後往往事與願違。有關專家表示,「不僅逃不掉,還會加重處分,正所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規定,有幹擾、妨礙組織審查行為的「可以依照規定從重或者加重處分」。相應的行為包括:「強迫、唆使他人違紀違法」、「串供或者偽造、銷毀、隱匿證據」、「阻止他人揭發檢舉、提供證據材料」、「包庇同案人員或者打擊報復批評人、檢舉人、控告人、證人及其他人員」等。
中央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黃樹賢也曾刊文強調,「幹擾、妨礙組織審查和進行非組織活動,必須從嚴從重處理,體現黨紀嚴於國法的要求。」
今年5月,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紀委通報,因套取公款購買購物卡,區農業局三名領導幹部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其中一人還被免職。處分之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中兩人通過偽造證據、串供、編造謊言來對抗組織審查。
對於瓦解「攻守同盟」,紀委工作人員有自己的工作方法,因為「同盟」內部,各自有各自的利益,並非牢不可破。江西省紀委第一紀檢監察室有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要選準突破口,堅持先易後難,爭取在外圍調查中獲得關鍵證據;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反腐敗協調小組職能作用,加強各單位的協作配合,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