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聲藥業送來全新治療體驗,卒中患者將獲益

2020-12-25 艾瑞網

先聲藥業面對危及生命的再關注損傷,創新卒中藥物開啟治療的新格局。2019年5月,《柳葉刀》神經病學子刊發表的全球卒中疾病負擔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新發卒中1370萬人,其中,中國佔40%,為551萬人;全球因卒中死亡550萬人,中國佔1/3,為179萬人;全球卒中所致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為1.164億年,中國佔1/3(3862萬年)[1,2]。 由此可見,中國是世界上卒中負擔最沉重的國家之一。採取有效措施預防腦卒中的發生、及時正確治療腦卒中患者,對減輕社會和家庭的負擔至關重要。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溶栓治療率、療效低於預期

迄今為止,先聲藥業了解到:缺血性卒中最理想的治療方法仍是再灌注治療,即儘快開通閉塞血管,恢復血流灌注,以求拯救更多的缺血半暗帶組織,從而改善神經功能缺損。再灌注治療包括靜脈溶栓、動脈溶栓、血管內機械取栓等[3]。 然而,在現實中腦卒中再灌注的有效性並不樂觀。由於嚴格的時間窗限制,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溶栓治療率非常低,僅為2.4%[4]。且一項納入1287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meta分析顯示,僅46%接受血管內治療的患者在90天時獲得功能獨立,僅10%的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正常[5]。 此外,在靜脈注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因子(tPA)聯合血管內血栓切除術標準幹預下,仍有大量患者出現嚴重殘疾,且可能伴隨溶栓後顱內出血等併發症。一項meta研究對腦卒中血管內治療成功的5項試驗進行分析發現,18.5%~32.5% 的卒中患者在發病後3~8h內可獲得成功再灌注,但在90 天內仍有嚴重的殘疾或死亡發生[6]。 由此可見,即使接受血管內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仍然存在神經損傷。其可能的原因是再灌注後自由基和炎性細胞因子等的水平急劇升高,導致神經細胞凋亡,使缺血半暗帶的腦組織缺血壞死而不可逆轉,即再灌注損傷的發生[6,7]。 

探尋再灌注損傷機制,提升卒中治療成功率

腦缺血再灌注損傷1960年由Jennings首先提出,是指腦缺血後腦細胞被損傷,恢復血液再灌注後,組織器官功能不僅沒有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反而其缺血性損傷進一步加重的現象。具體表現包括:意識障礙、癱瘓肢體加重、顱內壓增高、癲癇樣抽搐以及二便失禁等[7,8]。 腦缺血再灌注損傷是由多種機制參與的一種複雜的病理生理學過程,主要包括自由基過度形成、興奮性胺基酸毒性作用、細胞內鈣超載和炎性反應等多種機制。這些因素之間又互相影響,進一步促進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後的神經功能破壞[9]。 



圖1. 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發生機制[10]

多項研究證實,炎性反應在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再灌注後,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等炎症細胞進入缺血區域,分泌大量炎症介質,如白細胞介素、核因子-κB等,這些物質在中樞神經系統免疫炎症級聯反應中起重要作用,可通過與內皮細胞粘連,促使內皮細胞破裂壞死,使血腦屏障破壞,加重缺血再灌注區的損傷[11,12]。 此外,再灌注過程中自由基及氧化應激的產生不僅參與了血腦屏障損傷的病理生理過程,也可進一步促進炎性反應的發生。氧自由基一方面可以改變血管對二氧化碳的收縮反應,刺激血管舒張因子的釋放,促進血小板聚集,增加血腦屏障的通透性,進而導致神經損傷;另一方面會引起脂質、蛋白質等的過氧化,導致磷脂膜被降解,破壞細胞膜的膜性結構,從而引起白蛋白和其他大分子蛋白滲出,導致腦水腫的發生,促進炎性反應的發生[9,11]。 

一藥雙靶點,為卒中患者帶來全新治療體驗

如前文所述,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機制較為複雜,涉及多個方面,活性氧生成增多、炎性介質、Ca2+超載等均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阻斷單一途徑並不能有效抑制損傷。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逐漸將目光投向了可對神經損傷的多個途徑產生阻斷作用的方案。 基於依達拉奉是一種抗氧化劑和自由基清除劑,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可改善急性腦梗死的功能結局;而右莰醇具有抗炎作用,能夠抑制炎性細胞因子表達,進而可能減少細胞凋亡、壞死;更為可貴的是,這兩個成分均具有保護血腦屏障的作用,在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方面有很高的潛力。因此,有研究者在短暫性腦缺血再灌注動物模型中,評估了依達拉奉和右莰醇的協同治療作用[13]。 該項臨床前研究結果表明,當依達拉奉和右莰醇以4:1的最佳配比聯合應用時,再灌注動物模型的神經損傷顯著緩解,並將治療時間窗延長至6h。此外,兩種藥物的聯合使用還可產生較好的長期療效,包括改善生命體徵、運動功能和空間認知等。



圖2. 依達拉奉單藥(A)及依達拉奉、右莰醇聯合應用(B)對梗死區域的療效(與對照組相比,##P<0.01,###P<0.001) 

這一令人振奮的數據,也堅定了研究者進一步探索的決心。因此,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應運而生,先聲藥業以4:1的配比科學配伍了依達拉奉和右莰醇兩種活性成分,這兩種組分雙管齊下,協同增效,可針對再灌注損傷過程中的多種機制發揮作用,從而延緩損傷發展,有望為後續治療爭取時間,改善患者治療結局。



圖3. 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機制 

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為國家1類創新藥,已於7月底正式在中國獲批。臨床研究表明與依達拉奉注射液相比,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在改善改良Rankin量表(mRS)評分方面更具優勢[14]。未來相信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的研究數據和臨床使用經驗還將不斷積累,將為卒中患者提供更多獲益。     結語    對於卒中患者而言,在疾病發生後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防止嚴重併發症和後遺症至關重要。然而,作為「金標準」的溶栓治療由於時間窗、再灌注損傷的限制,目前在中國的使用率較低,且療效並不如預期。 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科學配伍了依達拉奉和右莰醇兩種活性成分,自由基清除和抗炎雙管齊下,針對神經和再灌注損傷的多個環節發生作用,進而延長治療的時間窗,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提升卒中治療成功率,先聲藥業致力於讓更多患者能夠正常回歸社會!

參考文獻:

GBD 2016 Stroke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stroke, 1990–2016: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6.Lancet Neurol. Lancet Neurol. 2019 May;18(5):459-480.

全球中風報告:中國2016年有551萬人發病,佔全球40%,但死亡率明顯下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http://www.chinacdc.cn/gwxx/201903/t20190321_200248.html.

楊樂天, 閆福嶺. 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療後血管再閉塞[J]. 國際腦血管病雜誌. 2017; 25(3): 275-280.

Liu L, Wang D, WongKS, et al. Stroke and stroke care in China: huge burden, significant workload,and a national priority[J]. Stroke. 2011 Dec;42(12):3651-4.

Goyal M, Menon BK,van Zwam WH, et al. 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 after large-vessel ischaemicstroke: a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from five randomised trials[J].Lancet. 2016 Apr 23;387(10029):1723-31.

孫俊, 婁其慧,張陸勇, 等. 腦缺血再灌注與神經保護劑聯合治療腦卒中的研究進展[J]. 藥學進展. 2019; 43(8): 593-602.

常葆凌. 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損傷的臨床認識[J]. 中國中醫藥諮訊. 2011; 3(6): 133.

候昆, 戴海龍,肖志成. 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研究進展[J].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6; 14(1): 10-14.

張迪, 任長虹,吉訓明, 等. 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後的炎性反應過程及機制的研究進展[J]. 中國腦血管病雜誌. 2013; 10(7): 383-387.

Kratzer I, Chip S,Vexler ZS. Barrier mechanisms in neonatal stroke. Front Neurosci. 2014; 8: 359.

吳金華, 馬慧萍, 蒙萍, 等. 腦缺血和再灌注損傷與防治機制的研究進展[J]. 藥學實踐雜誌. 20114; 32(6): 401-404, 447.

王紅梅, 賀永貴, 伊紅麗, 等. 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發生機制及治療進展[J]. 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 16(2): 186-188.

Wu HY, Tang Y, Gao LY,et al. The synergetic effect of edaravone and borneol in the rat model ofischemic stroke[J]. Eur J Pharmacol. 2014 Oct 5;740:522-31.

[14]Xu J, Wang Y, Wang A,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Edaravone Dexborneol versus edaravone for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 a phase II, multicentre, randomised,double-blind, multiple-dose, active-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 Stroke VascNeurol. 2019 Apr 22;4(3):109-114.


相關焦點

  • 先聲藥業依達拉奉右莰醇等國產創新藥密集上市
    先聲藥業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7月30日,先聲藥業自主研發的腦血管病領域 1 類創新藥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應用兩種成分清除自由基、抗炎以及保護血腦屏障等多重機制,協同作用,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引發的腦神經損傷,為我國卒中患者治療帶來新選擇。
  • 趨勢中的先聲藥業(02096.HK)能不能攀上創新之巔
    先必新的療效明顯高於依達拉奉單方治療,在一項約1200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參與的隨機、雙盲、陽性對照、頭對頭比較的III期研究中,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較依達拉奉單藥注射液顯示出明確的療效優勢,臨床安全性相似,並大幅度將現有治療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
  • 先必新獲批上市 先聲藥業創新藥再邁新高度 - 金融界
    招股書顯示,先聲藥業擁有近50個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在研創新藥產品,包括小分子藥物、大分子藥物和CAR T細胞治療,其中超過10個在研創新藥產品處於臨床階段、已遞交新藥申報或者已經獲批。';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0000pt;">';font-family:宋體;font-size:12.0000pt;">值得注意的是,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是近5年來全球唯一獲批銷售的腦卒中新藥,為我國卒中患者治療帶來新選擇。
  • 先必新有望納入醫保目錄 先聲藥業(02096)或將領航千億腦卒中用藥...
    對於國產創新藥而言,納入醫保後,意味著適應症銷售峰值也將提前,以往需要7-9年甚至10年才能實現銷售峰值,如今或縮短到3-5年就可以實現。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讓先聲藥業(02096)的先必新進入醫保目錄備受期待。
  • 2018年卒中領域進展回顧|回顧|卒中|患者|治療|風險|研究|溶栓|...
    因此,對於發病距離最後正常時間6~24h且伴有臨床與影像不匹配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 取栓術聯合標準治療相比標準治療,改善其90 d功能結局。       第二個大型研究是由史丹福大學發表的灌注圖像下選擇發病6~16h機械取栓研究。研究將入組患者隨機分配至血管內血栓切除術組和單純藥物治療組,其中取栓組92例,標準化藥物治療組90例。
  • 先聲藥業「艾拉莫德片」治療原發性乾燥症候群臨床申請獲批
    早前,恆瑞醫藥完成了卡瑞利珠單抗新的適應症開發,正大天晴自主研發的新藥鹽酸安羅替尼膠囊也獲批了新適應症,而近日,先聲藥業研發的抗風溼新藥艾拉莫德片用於治療原發性乾燥症候群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也獲得批准。先聲藥業的艾拉莫德片於2011年上市,是全球首個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小分子藥物,也是我國首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1.1類抗風溼新藥。
  • 腦卒中新選擇:先聲藥業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上市
    雖然卒中單元、4.5 h時間窗內溶栓和儘早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療是得到充分證據支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療手段,但因適用條件和時間的限制且療效並非顯著,目前卒中的危害仍難以得到根本性控制[2]。 為此,依據急性腦卒中的病理生理機制,探索能干擾缺血瀑布反應各個環節、延長神經元存活的神經保護治療已成為目前最具研發潛力的一種腦卒中治療策略[2,3]。
  • 腦卒中患者福音!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獲批上市
    2020年7月30日,1類創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批准文號「國藥準字H20200007」,用於治療缺血性卒中,為我國腦卒中患者治療帶來新選擇。
  • 腦卒中治療1類創新藥先必新上市 大幅延長腦卒中治療時間窗至48小時
    眾所周知,腦卒中的救治具有高度的時間依賴性,每延遲1min救治,將丟失190萬神經元及140億神經突觸丟失或功能損壞。基於此,開展及時、有效的早期救治策略,不僅可降低死亡率,還可以挽救神經功能,降低致殘風險,改善卒中患者的總體預後。
  • 2020 CSCO即將召開,先聲藥業旗下兩大產品入選大會議題
    免疫治療作為近年來備受腫瘤學界關注的革新療法,近年來一直是CSCO大會上的討論熱點。其中PD-1/PD-L1 抗體作為腫瘤免疫療法中最為重要的代表, 更是全場焦點所在。而先聲藥業在中國大陸獨家商業推廣的KN035就是研究的項目之一。
  • 早一分鐘治療還卒中患者健康
    經卒中綠色通道進行相關檢查後,王大爺被確診為急性腦梗死。卒中專家團隊迅速制定了治療方案:急診介入多模式開通手術治療。手術將患者腦血管中的血栓成功取出,患者恢復了正常。    洛陽市中心醫院神經重症及神經介入科主任魏立平表示,腦動脈溶栓、取栓是目前國際前沿的技術,洛陽中心醫院從軟體、硬體上已經完全具備進行此類手術的條件。
  • 五年第一個創新藥,1類新藥先必新探索缺血性腦卒中「中國方案」
    作為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該藥歷時12年研發,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因此如能廣泛應用於臨床,被醫學界認為將有望探索佔據第一位疾病死因的腦卒中治療的「中國方案」。
  • 基石藥業-B(02616)啟動fisogatinib聯合CS1001治療肝細胞癌患者的...
    原標題:基石藥業-B(02616)啟動fisogatinib聯合CS1001治療肝細胞癌患者的Ib/II期臨床試驗
  • 先聲藥業(02096):國家藥監局受理KN035用於治療MSI-H/dMMR實體瘤的...
    智通財經APP訊,先聲藥業(02096)發布公告,於2020年12月17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受理KN035(一種重組人源化抗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單域抗體,用於治療微衛星高度不穩定性(MSI-H)╱ 錯配修復功能缺陷(dMMR)晚期實體瘤)的生物製品上市許可申請(BLA)。
  • 歌禮、豪森等產品獲批上市;海正、艾迪藥業等產品獲批臨床
    2016年12月,恩格列淨用於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風險的新適應症獲得FDA批准,這也是首個被證實具有心血管獲益的降糖藥。2019年,恩格列淨全球銷售額超過30億美元。 11、先聲藥業腦血管病1類創新藥先必新獲批上市 7月30日,先聲藥業自主研發的腦血管病領域1類創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獲NMPA批准上市,為我國卒中患者治療帶來新選擇。2004年,先聲藥業於全球第二家、國內第一家上市必存(依達拉奉注射液),成為國內最暢銷的依達拉奉藥物品牌。
  •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急診管理|缺血性卒中|急診|管理|急救|卒中|-健康界
    任何環節發生延誤,都可能導致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結合我國基本國情提出卒中治療教育工程的概念,強調應該將院前、急診、住院治療有機地聯繫起來。本文著重於介紹院前急救和院內急診管理,以期優化AIS急診急救的流程、促進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預後、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
  • 【康復】康復治療進病房,助力卒中患者復健
    【康復】康復治療進病房,助力卒中患者復健 2020-08-11 0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6 ESC:後循環卒中患者或可考慮血管再通治療
    在 2016 歐洲卒中會議(European Stroke Conference,ESC)中,A.Balodis 報導了後循環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單純血管內治療(TE)或血管內治療+靜脈溶栓(TE+TL)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 依達拉奉右莰醇(先必新)在中國獲批上市,給腦卒中患者帶來治療信心
    近年來,我國腦卒中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目前共計腦卒中患者約1100萬,每年新增240萬,每年有110萬人死於腦卒中,是國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位[1,2]。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約佔腦卒中的70%,在時間窗內開展靜脈溶栓治療(<6h)及血管內治療(取栓)等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1]。
  • 一周藥聞丨歌禮、豪森等產品獲批上市;海正、艾迪藥業等產品獲批
    恩格列淨是勃林格殷格翰開發的一款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於2014年8月獲得FDA批准用於2型糖尿病患者。2016年12月,恩格列淨用於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風險的新適應症獲得FDA批准,這也是首個被證實具有心血管獲益的降糖藥。2019年,恩格列淨全球銷售額超過3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