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 記者 尹薇)在9月18-20日舉行的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三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上,國家1類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宣告正式上市。
作為全球腦卒中治療領域近5年來唯一獲批上市銷售的創新藥,該藥歷時12年研發,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IS)引發的腦神經損傷,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因此如能廣泛應用於臨床,被醫學界認為將有望探索佔據第一位疾病死因的腦卒中治療的「中國方案」。
2018年發布的第4版《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中指出,我國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腦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腦卒中,全國每年死於腦卒中的患者高達190多萬,死亡人數約佔全球卒中死亡人數的三分之一,而帶病生存的卒中患者在我國已高達1300萬。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教授認為,考慮到我國更長的救治時間,我們必須考慮更多的選擇來保護腦卒中患者的神經元,以減少腦卒中死亡及傷殘損失,降低社會經濟負擔,「神經保護」也許是頗有希望的治療策略,並可與溶栓取栓等治療互補。這促使他考慮牽頭了先必新Ⅲ期臨床試驗。
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以4:1的配比組合,科學配伍了兩種活性成分:依達拉奉和右莰醇,應用兩種成分清除自由基、抗炎以及保護血腦屏障等多重作用機制,可顯著降低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引發的腦神經損傷,是兩種成分的首次成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主任、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曾進勝介紹,神經系統疾病種類繁多,病因和發病機制相當複雜,自由基損傷和炎症反應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先必新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炎症反應雙重機制。
作為國內治療AIS為數不多的大規模臨床試驗,1194例試驗結果III期研究表明,對比單方依達拉奉注射液,依達拉奉右莰醇顯示出明確的療效優勢、臨床安全性相似,並大幅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對國內卒中治療來說意義重大。
先必新立項至今歷經十二載,榮獲8項發明專利,核心專利在多個國家及地區(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歐洲、香港等)獲得授權;並獲得2次國家科技部「重大新藥創製」專項支持。
同時,先聲藥業宣布與中國卒中學會合作支持的「中國卒中學會腦血管病全程管理項目啟航基金」項目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