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地稅合併,社保由稅務徵收,個稅申報升級,會計注意這3大變化

2020-12-20 老三會計

國地稅合併,社保由稅務徵收,個稅申報升級,會計注意這3大變化

1、職工社保:從2019年1月1日起,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一些單位不及時為員工繳納社保,將影響員工養老金、醫保報銷等相關待遇的享受。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用人單位不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並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2、個人所得稅申報風險:2018年8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客戶端將進行系統升級,原金稅三期個人所得稅扣繳系統升級為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扣繳客戶端,升級後,企業申報個稅注意:不要出借身份證相關信息,掛在別的單位「拿工資薪金」,系統能查到在全國範圍內兩處取得工資薪金,將來要自行合併自己單位工資薪金「補」個稅。

個人辦理代扣代繳稅款手續,按規定取得的扣繳手續費,暫免徵收個人所得稅。個人因公務用車和通訊制度改革而按月取得的公務用車、通信補貼收入扣除一定標準公務費用後的餘額。對不按月發放的補貼收入,分解到所屬月份、並與該月份「工資薪金所得」合併後計徵個人所得稅。

3、增值稅涉稅處理:符合抵扣條件的一般納稅人,只有取得符合抵扣條件的增值稅扣稅憑證才可以抵扣進項稅額,納稅人開具發票要正確的選擇稅率,避免出現錯用稅率造成少繳稅被查補稅款和滯納金,或多繳稅款的風險。

根據《納稅信用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納稅人,本評價年度不能評為a級: 非正常原因一個評價年度內增值稅連續3個月或者累計6個月零申報、負申報的;所以增值稅連續3個月零申報、負申報的納稅人不得評為A級納稅人。

增值稅稅率變為有16%、10%和6%三檔後,會計人在日常工作要正確選擇稅率,別因為稅率的問題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

相關焦點

  • 國地稅合併後,社保由稅務徵收,會計提醒老闆,注意這3項內容
    國地稅合併後,社保由稅務徵收,會計提醒老闆,注意這3項內容根據《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 國地稅合併後,社保將由稅務統一徵收,會計注意這4個方面的內容
    國地稅合併後,社保將由稅務統一徵收,會計注意這4個方面的內容根據《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要求,從2019年1月1日起,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社保由稅務統一徵收後,會計注意這4個方面的內容:1、根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 國地稅合併後,社保費由稅務部門徵收,對企業和個人有什麼影響?
    今年兩會以後,中央出臺了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其中涉及稅務方面的方案為:省級及以下國地稅機關合併,同時規定,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應該說,國地稅合併以後對方便納稅人辦理涉稅業務是個利好,但是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可能會對納稅人的人工成本產生影響,具體分析如下:一、申報個稅工資和社保繳費基數不一致帶來稅收風險關於社保繳費基數是如何確定的,先看政策規定:根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管理暫行辦法
  • 國地稅合併加速推進 社保等非稅收入劃歸稅務局徵收
    經濟觀察網記者獲悉,針對國地稅合併,國家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組織多次調研、培訓、座談,全力制定好改革方案。山東大學財政系主任李華認為,國地稅合併在稅收信息傳輸上會更加有效,並且能夠增加納稅人的便利性,降低納稅人的納稅成本;從技術來講,在國地稅多年的合作和大數據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國地稅的合併也具有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 國稅地稅分設24年後合併全部完成 明年起各項社保費由稅務部門徵收
    同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確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後實行以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黨委和政府雙重領導的管理體制。值得關注的是,方案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全國省市縣鄉四級稅務機構合併完成分設24年的國地稅機關合二為一。
  • 新個稅系列講解:國地稅合併後社保沒那麼難
    大家知道,勞務派遣者就是被勞務派遣到我們單位的,這些勞務派遣用工和勞務派遣單位之間是有勞動關係的,這些人員的社保應該由勞務派遣單位來負責,而不是用工單位來負責。剛才我們把社會保險法和勞動合同法中的相關條文做了一個梳理和回顧。大家知道我們國家2019年前社保的徵收與發放完全都是由社保部門來負責的,和工資薪金有關的個稅、企業所得稅是由稅務機關負責的。
  • 縣級國地稅合併,24年國地稅分設成歷史,80多萬稅務幹部合二為一
    多位財稅專家認為,國地稅由分設向合併改革有利於提高運行效率,提升納稅人便利度,降低納稅遵從成本,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為了提高中央財政收入佔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分設國稅和地稅,國稅負責徵收中央稅收收入,地稅則負責徵收地方稅收收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地稅分設漸漸弊大於利,企業抱怨多頭收稅的聲音愈來愈大,而且國地稅執法尺度不一也讓不少企業困擾。
  • 國稅地稅合併:國家稅務總局鄭州市稅務局今天成立
    上一次,6月12日,稅務總局召開了全國稅務系統機構改革部署視頻會議。3天後的6月15日,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以及計劃單列市的國、地稅局的省級層面,在同一天掛牌成立。這一次,7月3日,稅務總局召開全國稅務系統機構改革推進工作視頻會議。兩天後的今天,各設區的市級國地稅局完成合併,新的稅務局掛牌設立。
  • 多地稅局通知,社保正式移交稅務部門徵收!
    11月1日起,多省市企業繳納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含生育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失業保險費正式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沒交五險一金的,社保還在用以下幾種方式繳納的注意了!11月1日起,社保正式按照新規定來實施!
  • 國稅地稅合併,百姓受益幾何?
    兩套稅務機構不僅導致稅收徵管的成本比較高,納稅人為了履行納稅義務所需要支出的成本,也就是「遵從成本」也大大上升。 從稅制改革的角度看,「營改增」全面試點改革完成後,營業稅作為主要由地稅局徵收的地方主體稅種退出了歷史舞臺,國稅與地稅的徵管範圍和徵管職責發生了很大變化,稅制改革的推進為國地稅合併創造了條件。
  • 國地稅合併後,會計不注意這5個發票問題,小心企業有稅務風險
    國地稅合併後,企業遠離發票涉稅風險,會計注意這5個發票問題1、公司銷售貨物超出經營範圍,該怎麼開具發票?如果屬於臨時性業務,建議向稅務機關說明情況後,增加相應徵收品目,自行開具發票。如果企業屬於以後經常性業務,建議先聯繫工商部門變更經營範圍,再由主管稅務機關增加相應的徵收品目及徵收率,自行開具發票。雖然沒有規定企業禁止開具超出自己經營範圍的發票,但為了穩妥起見,別給自己的企業帶來發票風險,開具前諮詢一下稅務機關。
  • 11月起,社保迎來一個大變化,多地企業社保費交由稅務部門徵收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3日電(記者 李金磊)11月起,社保迎來了一個大變化,將影響你的錢袋子,對於不少職工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到底怎麼回事呢?比如,湖南明確,企業、靈活就業人員自行向稅務部門申報繳納社會保險費。企業應於每年3月31日前,向稅務部門自行申報職工各參保險種的年度繳費工資。二是採取代收模式,也就是「社保(醫保)核定、稅務徵收」模式,由人社、醫保部門核定繳費金額,稅務部門按照核定金額進行徵收。
  • 國稅地稅合併,追徵社保費第一槍已經打響!
    2018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從國稅地稅合併到個稅改革,每一個政策都與普羅大眾息息相關。最近一則關於社保的消息,讓人們喜笑顏開,而不足額繳納社保的企業瑟瑟發抖。國地稅合併當天就發通告!>國地稅合併,這一改變有什麼差別?
  • 國地稅合併步驟明確
    這將是3月公布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下稱《方案》)明確省級和省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後,國地稅合併邁出的第一步,這也將宣告分設了24年的國地稅將成為歷史。  不過,多位接受第一財經採訪的專家和稅務人員表示,國地稅合併還面臨不少挑戰,比如機構合併帶來的人事安排難題,合併後對地方財力影響,稅務總局與地方雙重領導機制如何建立等。
  • 國地稅合併後首個納稅申報期順利度過:稅收徵管改革刷新辦稅體驗
    時隔24年後,原國地稅從分設到合併,改革總體推進情況如何?新稅務機構怎樣優化服務,改善納稅人辦稅體驗?國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力,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本報記者赴江西、廣西等省份進行了實地調查。據朱虹介紹,合併改革後,通過為納稅人提供全方位、無盲區、精品化的納稅環境,實現了納稅人服務現場評價滿意率達98%以上,投訴率下降了90%。   稅務機構改革涉及業務、技術、人員融合,合併後納稅服務有何變化?
  • 工商聯提案建議國地稅合併 個稅起徵點提到7000元
    繼致公黨中央、農工黨中央提出以家庭徵收個稅的提案後,今年全國工商聯對於個稅降低稅負也有提案。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今年全國工商聯將向全國政協提出《關於進一步推進稅制改革的提案》,建議個稅起徵點從目前的3500元提升至7000元,並提高個人自行納稅申報起徵點,由目前12萬元再提升至24萬元。降低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建議從3%~45%降至3%~30%以下。
  • 國地稅合併已明確時間表路線圖
    原標題:國地稅合併已明確時間表路線圖 記者今天從國家稅務總局獲悉,俗稱「國地稅合併」的徵稅體制改革方案出臺後,國家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已組織召開了多次內部調研、培訓、座談會,目前改革的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已經基本明確。已有多地省級稅務部門正積極籌備掛牌。
  • 國地稅合一:從「物理合併」到「化學反應」
    這項本意是將二元稅制並軌的改革,但卻間接推動了徵管體制的變化,成為推動國地稅合併的直接原因。  營業稅原本是地方稅,屬於地方財政的第一大稅種,佔到地方稅收收入的33%。「營改增」後,由於增值稅是共享稅,按照稅收徵管原則,原來由地稅局管轄的服務業企業就要變更為國稅局管理。並且此次「營改增」對徵管範圍的調整是一次性的,將所有存續企業和新設企業全部移交給國稅局。
  • ...工資+個稅+增值稅+發票+社保+申報+彙算清繳+工商年報開始,會計...
    4月剛剛開始,一大波稅務政策開始執行,會計這個月會有很多事情要忙,新增值稅政策全面開始實施,增值稅發票新規正式上線,還有工資+個稅+社保+彙算清繳+註銷新規開始,這些和工資、和工作息息相關,會計必須要馬上學習!
  • 國地稅合併:從瘦身到強身
    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採訪時,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表示,國稅地稅機構合併作為戰略性、全面性、系統性改革,涉及國家與企業、中央與地方、國稅與地稅、徵稅與收費等複雜利益關係調整,是一項力度大、涉及面廣、情況複雜的稅收徵管體制重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