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秦國白起,趙國廉頗,剩下五國的名將都是誰?

2020-12-14 騰訊網

周王朝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統治已經名存實亡。而下面的諸侯都在為爭奪天下而戰,先是趙魏韓崛起,後是秦楚齊燕崛起,在歷史上他們並稱為戰國七雄。他們實力都非常雄厚,其手下也有不少的名將。那麼戰國七雄中,秦國的名將是白起,趙國的名將是廉頗,剩下五國的名將都是誰?

楚國—昭陽

他是楚王的後裔,當時他還曾率領軍隊攻打越國,並成功地將越國國君殺死。後來又在攻打魏國的過程中,憑藉著其作戰能力威震六國。

齊國—孫臏

他是孫武的後代,他十分擅長兵法。在馬陵之戰中,孫臏表現很卓越,直接將魏軍引入到馬陵中,最終埋伏在馬陵附近的齊國士兵的萬箭齊發,直接將魏軍十萬人馬殲滅。並且還將魏國的太子抓住,在這一戰之後,齊國在戰國中的霸主地位也就正式確立。

魏國—吳起

他曾經在攻打秦國,並且還成功地佔領了秦國河西一帶。在公元前389年,秦朝出兵五十萬,可是吳起憑藉著五萬新軍就將其打敗,其實力是不可小覷。不過後來他投奔到了楚國中,但在變法的過程中被貴族所殺害。

燕國—樂毅

他是燕國的戰神級別人物,在效力燕國的五年間,他就幫助燕國攻打下了七十多座城池。並且他非常的擅長以弱勝強,在這麼多場戰役中,樂毅以弱勝強的戰役是非常多的。

韓國—暴鳶

他是韓國的名將,他曾經參加過韓國多場重要的戰役,其中就包括救魏之戰,垂沙之戰等,在這些重要的戰役中,暴鳶都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相關焦點

  • 白起、王翦、廉頗、李牧,戰國四大名將究竟誰最強?
    白起、王翦、廉頗、李牧,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有趣的是,白起、王翦是秦將,廉頗、李牧是趙將;更有趣的是,王翦是白起的「繼承者」,李牧則是廉頗的繼承者。他們都戰功赫赫,那麼,究竟誰更勝一籌呢?考慮到上黨百姓前一次戰敗也是叛秦歸趙,白起就把這四十五萬降卒全部坑殺了,只留了兩百四十個年紀小的士兵回國。這一戰,白起消滅了趙國的主力,趙國也因此衰落了。此後,失敗的廉頗和成功的白起都經歷了人生的轉折。長平之戰後,燕國趁趙元氣沒回復,想撈點便宜。趙王再度起用廉頗,廉頗再顯神威,大破燕軍,重振聲威。
  • 《大秦賦》之趙國名將:李牧、龐煖、廉頗都是什麼結局?
    那麼,問題來了,在歷史上,李牧、龐煖、廉頗都是什麼結局呢?一、廉頗廉頗(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頗,字洪野,中山郡苦陘縣(今河北省定州市邢邑鎮)人。戰國末期趙國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 戰國雙雄之一,趙國獨佔四大名將之二,卻為何還是國破家亡
    戰國狼煙,群雄並起,合縱連橫,逐鹿博弈,強秦東出,大趙覆亡。古人道:大國有賢臣,強國有名將。在大動蕩、大變革的時代,誰掌握了人才,誰就掌握了時代前進的方向。戰國七雄之中,最有實力的應該是北方的趙國和西邊的秦國,當時的趙國獨佔四大名將之二,卻最終沒能改變國家的命運。那麼趙國必亡的原因是什麼呢?
  • 戰國四大名將中,除了廉頗之外,還有一人不夠資格
    就這四人而言,白起與李牧遇強則強、遇弱更強,入榜戰國四大名將實至名歸,但廉頗與王翦就難以讓人信服了,兩人都精於固守而不懂出奇,通常是以兵力敗敵,總體看來不夠資格入榜戰國四大名將。01《千字文》中的戰國四大名將,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都處於戰國晚期,是秦國與關東六國雙方戰爭中湧現出的名將。簡而言之,我們可以將《千字文》評選標準總結為:一是戰國晚期,二是與秦或與關東六國徵戰的常勝名將,所以沒有與秦國交戰的樂毅等,以及戰國中前期的吳起、孫臏、田忌等,才沒能入榜戰國四大名將。
  • 戰國七雄,各國頂尖名將大比拼
    秦國殺神白起 秦國以軍功立國,名將輩出,然而白起卻是當仁不讓的第一人選,縱觀整個中國歷史也是鮮有人比。 趙國軍神李牧 如果說秦國名將輩出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則同樣名將輩出的趙國卻沒有太多的必然,只能說燕趙之地,男兒多有血性。趙國名將廉頗趙奢善守求穩,堪稱鐵壁,但李牧能力應在二人之上,因為李牧不但善守同樣善攻。其對戰場形勢洞若觀火,尤其善於把握戰場士氣的變換,懂得何時進攻何時後退。
  • 戰國名將:廉頗排第八,王翦排第三,第一第二實至名歸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形容這四位將領的功績。這四位名將生活在秦強而六國皆弱的年代,他們戰功偉大,但沒有軍事著述。其中白起和王翦乃秦國名將,李牧和廉頗乃趙國名將,不難看出,戰國四大名將被秦、趙兩國包攬。
  • 戰國七雄之趙國:名將簡介
    在趙惠文王時代初期,齊、秦兩國為東西方的強國,趙國處於秦國東部,秦國要擴大東部的地盤就要攻擊趙國。廉頗率領的趙軍屢次擊敗秦軍東擴的野心。秦國見啃不下了趙國,就跟趙議和了。然後聯合韓、魏、趙、燕、趙一起伐齊!廉頗帶軍深入齊境,奪取了陽晉。班師後,廉頗官拜上卿。秦國一直對趙國虎視眈眈,但是有廉頗駐守趙境,致使秦國一直不敢輕舉妄動!
  • 「戰國七雄」時期各國戰神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 戰國十二大名將排名,白起排第二,王翦居第五,第一不服都不行
    王翦是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
  • 戰國名將之秦國篇:在你的印象裡,秦國都有哪些名將?
    前幾天筆者發布過一篇關於歷數戰國七雄中各國傑出君王的文章,有一位讀者提出能否出一篇關於戰國七雄各國名將的文章。說實話,戰國時期的七雄中,各國都有哪些君王能被稱之為傑出君王,這其實很好數,也基本不會漏掉任何一個傑出君王,畢竟史書典籍對這些君王的事跡記載的都是比較清楚的,傑出君王的名氣也都比較大,沒幾個傑出君王在歷史上是默默無聞的。
  • 盤點戰國時期四大名將排名
    ——鬼谷子 戰國時期,七雄紛爭,是一個烽火狼煙的時代,也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好戰。 那麼你知道戰國著名的將領有哪些嗎?今天小二為大家帶來了戰國四大名將排名。
  •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各選一位最具代表性的武將,都會有誰?
    我們今天就來把他們其中的一個群體,即戰國七雄的武將,做一個大起底,看看他們之中有哪些人足以被視作明星之中的明星。齊國齊國史載的名將有田忌、孫臏、匡章等。前兩人因為"田忌賽馬"和《孫臏兵法》,至今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而匡章,他雖是孟子的學生,卻也是齊國的一名武將。
  • 尚能飯否的廉頗憑什麼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廉頗:憑我一腔熱血
    文|飛魚說戰國時期有四大名將,秦國武安君白起不僅在長平之戰中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大軍,而且消滅了其餘六國大量的有生力量,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基礎,秦國武成候王翦橫掃三晉、攻滅楚國,幾乎一人滅了戰國六國的一大半,讓贏政忌憚三分,趙國武安君李牧退卻匈奴滅亡東胡,憑一已之力獨挽趙國危局十幾年,素有李牧死趙國亡,那麼信平君廉頗都做了什麼能和他們並列呢?
  • 來看春秋戰國名將哪家強?
    來看春秋戰國名將哪家強?春秋戰國時期,諸子文化百家齊放,同時戰事也十分頻繁,國家分分合合,那麼這個時期的大將誰更勝一籌呢?孫武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鼻祖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衛國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
  • 戰國名將排行榜,廉頗只能排第4,排第一的無人不服
    戰國時期七國紛爭,雖然歷史史料留下來的不多,但是從那些稀缺的《戰國策》等史書中還是留下了不少的百戰名將,記載了不少那些數十萬大軍攻城拔寨的經典戰例,其中著名的 百戰名將有吳起、樂毅、趙奢、王賁等,但是要真正排戰國時期的四大名將,以上提到的那些人還不算其中,那麼下面就認真客觀的評價戰國四大名將。
  •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有三位為小人讒言所害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戰功顯赫,名滿天下。
  •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都有哪些?
    秦國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獲封為諸侯,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國。後秦穆公滅西戎十二國,秦孝公實行商鞅變法,至秦王嬴政攻滅六國,統一諸夏,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皇朝。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輩出,主要有以下9位戰將:1、白起白起(?
  • 春秋戰國人物評選之武將篇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君王、謀臣、將軍、美女、商人、平民都以自己的方式造就了那個偉大的時代,譜寫人生的傳奇。各個諸侯國不斷徵戰,無論是春秋霸主還是戰國豪強,都是通過戰爭手段吞併弱小,戰勝強敵,從而稱霸一時。在歷次徵戰中產生了許許多多天才的軍事人物,成為後世津津樂道的英雄,那麼,你覺得誰是最傑出的將領呢?1.
  • 不以成敗論英雄,戰國十大名將終極排名
    白起中國歷史上如果你要問戰神是誰,估計人選不少,但是如果要問殺神,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白起,秦始皇之所以能統一六國,其實秦昭襄王時的白起功不可沒,因為他殲滅了六國的大量有生力量,整個戰國戰死沙場的差不多200萬人,白起一人居然殺了將近一半,光是長平之戰40餘萬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訓練起來的精銳被他坑殺乾淨
  • 「戰國四大名將」之廉頗,如何屢立戰功,聞名諸侯
    廉頗,春秋戰國時期祖國著名將領,軍事才能出眾,多次率軍擊退敵軍,因此人們把他和白起、王奎、李牧一起稱為「全國四大名將」。公元前283年,他率軍徵服齊國,取得了巨大勝利,奪取了兩晉一帶,因此被趙王封為上京。憑藉出色的軍事才能,他多次在戰場上建立了顯赫的專業,在諸侯中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