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丑」這個詞兒的確成了和朋友聊天時,經常使用的高頻詞彙。近日,一句「小丑竟是我自己」帶著它的表情包悄然走紅網絡。
小丑竟是我自己
小丑本來指馬戲團裡的小丑角色,畫著誇張的笑容,動作表情滑稽,供人取笑,自己的苦澀只能藏在厚重妝容之下。
在社會文化的加持下,「小丑」被賦予新的內涵。現常被用來指代「舔狗」、「生活不如意,在網上譁眾取寵的人」、「自作多情的人」、「前後態度反差巨大,讓人覺得可笑滑稽的人」、「遊戲操作滑稽可笑的人」,常用於自嘲或嘲笑別人。
和前一段時間流行說的「打工人」一般,年輕人自嘲的詞彙總是層出不窮, 或許在未來,還會有更多新的詞語被創造,用於下個版本的年輕人的自嘲,但不論何時,這些詞都不會妨礙我們追求美好生活的美好願望。
為什麼說小丑是自己
其實這就是一句簡單的自嘲,並不代表當代年輕人是消極頹廢的。反應的心態是當代年輕人對生活的妥協,和看透自己後的無可奈何,然後把「小丑」當成一個發洩點,自稱「小丑是自己」,卻依然在努力地好好生活。
第一種心態是「看透自己後的無奈」
95後步入社會、躍入人海,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直率在職場裡其實也算一種新鮮,可難免會遇到一腔熱血也化不了的堅冰。到了2020年底,他們開始了自嘲,「原來小丑竟是自己」。
第二種心態是「發出尋求安慰信號的自嘲」
隱藏著尋求安慰,解構悲觀現實,舒緩負面情緒,以及找尋同類人抱團取暖的含義,說白了還是一種向周圍社交圈的求救。年輕的95後一面社恐著,卻也一面渴望著能有懂自己的人給予寬慰。
第三種心態是「對2020年自己的失落」
這個詞兒放在年底有要火破圈兒的苗頭,說明人們真的對2020這一年有點失望,對自己也有點失望。把小丑作為年終總結的詞語,總是有種說不出來的喪,而且這種喪裡蘊藏著對2021的期待。
小丑也有翻身的一天
羅曼羅蘭說過:「真正的英雄主義只有一種,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萬物皆有兩面性,有輸必有贏,你永遠不會一直是失敗者,也不會永遠一直都是「小丑」。客觀地面對現實,理性地認識世界,去努力去成為更好的自己。
就算是「小丑」,也應相信有翻身的一天。
自嘲總是一種生活需要。
有時候自嘲是為了緩解尷尬,畢竟很多場合尷尬起來能直接讓一些害怕尷尬的人瞬間起滿雞皮疙瘩。這時候,如果能有一句類似於「小丑竟是我自己」的潮流熱梗說出來,讓大家哈哈一笑,那就再好不過了。
大家戴上同樣的面具來一場頗具儀式感的狂歡,在面具下表達自己的情緒,用不帶攻擊性的語言模式在自我投射與群體共鳴中完成了自我療愈。
曾以為自己天賦異稟、長大後定能成大器,卻發現努力活著只是為了成為一個普通人。這沒什麼不好的。
2020就要翻篇兒了,時間仍在向前,自嘲之後,還是要更努力、更清醒地活著。無論是現實毒打你也好,社會調教你也罷,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總是沒錯的。
希望大家的世界
永遠可愛生動,要相信魔法和英雄噢
生活還在繼續,要一直加油哦~
來源:安徽校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