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會遇到問題,而問題的出現也正好是家長教育孩子的良機,家長不要凡事替孩子包辦,要讓孩子多去接觸新鮮的事物,這樣家長才能夠有教育孩子的契機。
楊女士下班之後,準備去趟超市,女兒哭鬧著非要一起去,於是,楊女士就帶著女兒一起去了。
小孩子到了超市對什麼都新鮮,總是想要伸手去摸摸,媽媽不止一次地呵斥,可是女兒還是照樣去伸手摸東西。
看到孩子喜歡吃的罐頭,楊女士就想要拿一罐回家,女兒看到媽媽要拿罐頭,於是對媽媽說,我來我來,搶先跑到罐頭櫃檯前面去拿罐頭。
就在孩子剛剛拿出罐頭那一瞬間,由於手滑,罐頭重重地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孩子嚇得一臉愕然。
楊女士趕緊對孩子說「沒事兒沒事兒,咱們打掃乾淨,然後把這個罐頭買下來就可以了。」
楊女士帶領孩子一起去找保潔,拿來清潔工具,一起將現場清理乾淨。超市的很多人起初都對楊女士女兒的調皮很反感,而看到媽媽的做法,都紛紛伸出了大拇指。
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家長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更重要。家長聽之任之,那麼孩子長大後必定沒有責任感,家長給孩子做個好的榜樣,孩子才懂得如何正確的處理事情?
收斂情緒,安撫孩子
在孩子將東西打碎了之後,很多家長會瞬間心情不好,甚至會對孩子發脾氣,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反應。可是,發脾氣於事無補,倒不如學會安撫孩子。
孩子做錯了事情,自己本來就很害怕,如果家長再對孩子發脾氣,那麼孩子會在內心留下陰影。家長一定要安撫孩子,告訴孩子,不要怕,一切都有解決的辦法。
讓孩子學會應對意外事故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孩子也會遇到很多意外的事情,遇到這類事情,恐懼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教給孩子正確的處理方法才是最明智的。
自己做的事情要承擔責任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從小要讓孩子懂得,自己做的事情要負責任,不管是什麼結果,都要去承受。
在超市打碎了別人的東西,要賠償,而且還要將地面打掃乾淨,這是最起碼的要求。如果在生活中犯了更大的錯誤,那麼就要承受更大的懲罰。
家長的一舉一動,孩子都會看在眼裡,我們與其責怪孩子不成熟,責備孩子總是犯錯,倒不如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讓自己變得足夠成熟,那麼孩子也會有所改變。育兒的路上,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來面對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