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充滿「問題」的課堂,走進探究式學習

2020-12-08 終身學習實驗室

歡迎關注清華大學終身學習實驗室

隨著經濟全球化,國際市場和社會需要全方面人才。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注重培養學生舉一反三,實際動手的能力。傳統的課堂更側重於學生對知識的被動接納,而忽視了實際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哪些新的教學模式可以提升孩子們的實際能力,成為一個合格的國際公民呢?

走進探究式(IBL)課堂

在美國科羅拉多州Casey中學的一節科學課堂裡,老師先是問了一個非常模糊廣泛的問題:你會推薦你的外地朋友去城鎮的小溪裡玩嗎?

圍繞著這個問題,學生們先開始查找一些書面資料並進行討論。這些資料通常指他們的教材,和他們自行進行的線上搜索。

而這期間,老師作為一個輔助角色,提供給學生們一系列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資源。這些資源可以包括網上資源、輔助問題和老師自身經歷去幫助學生進一步回答問題。老師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們去反覆思考,並自發的提出更多問題。如果不適合,到底是哪裡有問題,是不是因為溪水的質量不適合玩耍?而我們又如何得知溪水的質量?

之後的一步,學生們要親自去小溪做相應的實驗、測量和採集數據,討論出來的衍生問題,幫助回答老師最初提的問題:小溪是否可以作為玩耍地點?

在學生們採集完所有數據之後,將以小組的形式嘗試分析這些數據,這些數據是否能回答了問題,如果沒有是因為什麼原因?學生們也將搜查到的所有資料收集起來,做成一種集合文檔(像ppt或是腦圖)分享給全班。在得到班級其他學生的反饋之後,學生們將再次對問題進行討論,我們的實驗做的是否合理,是否給出了充足的證據證明小溪適合玩耍。

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qPaKTsDIU

整節課下來,孩子們始終處於一個專注而又活躍思考的狀態,不需要任何人的督促,自發的去學習並嘗試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而這也是IBL課堂最為顯著的特點:培養了學生們動手能力、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這也是一個合格的國際公民面向未來全球化市場需具備的條件。

總結下來,一節生動的探究式學習課堂關鍵點有:

01

學生作為一個活躍的學習者,去主動發問、探索以及嘗試去回答一個與他們生活相關的問題

02

老師作為輔助對象,並不強硬的灌輸難以理解的知識,而是引導學生去理解一個複雜的現象

03

探究式課堂提出的問題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相關,鼓勵他們把教材跟真實案例聯繫在一起

探究式課堂是圍繞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而展開的課堂教學方式。它的中心便是探究式學習 —— 一種自我學習方式。

什麼是探究式學習(IBL)

探究式學習是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更進一步的高層次學習方式,著重培養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它被廣泛運用於科學課程教學、國際研究和項目開發,以及被現代教育家們搬入課堂進行實質的教學。所謂探究,包含探討和研究。探討就是探求學問、真理和根源;而研究指的是研討問題,追求根源和解決方案。而在這種學習方式的基礎上,探究式課堂便是它的實際應用。

在一個探究式課堂上,學生遵循跟專業學術人員探索實踐問題一樣去鞏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學生們需要在教師的啟發下,用類似科學家研究的方法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和解決真實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需要獨立自主學習也需要同伴合作討論,以理論知識為基本探究內容,去參考周圍世界和實際生活,去嘗試解決問題。

與傳統學習不同,它更像一個發現新的因果關係的過程,學生自己制定假設和實驗,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探究和觀察。它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習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涉及到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探究式學習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發現新知識的過程。

圖片來源:https://gradepowerlearning.com/what-is-inquiry-based-learning/

常見的探究式學習步驟

探究式學習方法非常靈活,他們大部分都從定位一個主題出發,在過程中強調學生要主動進行反覆思考及探究。

圖片翻譯自:Pedaste, M. et al., Phases of inquiry-based learning: Definitions and the inquiry cycle

就像Casay中學的科學課程一樣,老師先提出了一個廣泛的問題:我們小鎮的小溪是否適合介紹給外地朋友。以這個問題為引子,孩子們開始搜查各種資料,進行實地考察並且測量收集數據。在最後得出結論,並展示給班級的其他學生。最重要的是,在IBL學習過程中,學生們一直在反覆思考問題並與他人進行討論。

IBL的好處

我們都知道,孩子們是天生的探索者、學習者;他們對於世界有太多自己的奇思妙想,以及一顆總是在隨時發問的好奇心。探究式學習並不會削弱學生們這種獨特的天賦。學生們會對自己手頭的學習任務充滿了熱情,積極地和老師同學們分享學習成果。

雖然有些人認為探究式學習很容易從課堂教學目標中「跑題」,或者認為探究式學習並不是一個最「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的方法,但其實探究式學習是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核心概念的理解的。這是由於好奇心對大腦的影響:當一個概念引起人們的好奇時,海馬體——大腦中負責記憶產生的區域——的活動就會增加。當學生對某一特定話題表現出比平時更強烈的好奇心時,他們可以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通過提問來進行探究活動來滿足好奇心。根據心理科學協會(Association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的一項研究,這樣做,學生們可以有效地記住在探究式課堂中收集到的重要信息。

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dYev6MXTOA

通過探究深入一個知識點,學生現在接觸的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規則,想法或公式。這是因為提出開放式問題,並通過獨創的策略來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掌握了學習的自主權。在老師的指導之下,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方法和思維方式來建立對知識點的理解。

研究發現,探究式學習方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們的科學素養技能(Science literacy skill),也能提高他們的自信心。科學家們通過比較學生在生物實驗課上分別用IBL和傳統教學模式學習,發現在IBL模式下學習的學生在科學素養能力和處理能力(process skill)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學生們也對於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更樂意在教室外使用科學素養能力。

探究式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超越一般的好奇心,進入批判性思維和理解的領域,教師們的角色往往起著最主要的作用。他們必須鼓勵學生提問並在調查過程中支持他們,理解何時開始以及如何組織一個探究活動。通過使用指導研究、文檔分析和問答環節等方法,教師們通常運行以下形式的查詢活動: 案例研究、小組討論、研究項目、實地考察(特別是科學課程)。無論使用哪種形式,它都應該允許學生自發的開創解決開放問題的獨特策略。

圖片來源:https://ec.europa.eu/programmes/horizon2020/en/news/bringing-inquiry-based-science-teaching-classroom

比較:IBL vs PBL,PjBL

除了這次主要介紹的探究式學習(IBL),常見的自主學習方法還有問題式教學法(PBL)和項目式學習(PjBL)。

與IBL類似,PBL和PjBL都是從皮亞傑(Jean Piaget)的建構主義理論(Constructivism theory)延伸出來的學習方法。三種學習方式都是採用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red)的教學模式,提供給學生一個積極的、圍繞真實世界案例的課堂環境,允許學生進行自我學習、探究、運用自身經歷和與他人合作。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問題式教學法(PBL)與IBL極為相似,是IBL方式的延伸。PBL要求學生先提出一個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調查研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它更側重於鼓勵學生體驗一個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去多次進行調查、測試和發現,以便找到最可行的解決方案。

「它(PBL)使學習者能夠進行研究,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並應用知識和技能開發一個可行的解決問題的方案,」(John Savery, 2006)

PBL更能涉及到一種團隊協作的方式,去解決一個具有多種可行方案的開放性問題。學生也有機會運用理論知識與技能去解決現實問題。

圖片來源:https://images.app.goo.gl/k3CkWpQSc3XAasjX9

PjBL(Project-based learning)

項目式學習(PjBL)主要注重在一個長期的項目,在這個項目中,學生有機會去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並產出一個真實的產品。它鼓勵學生進行設計方案、解決問題、批判性思考問題和調查研究。

它(PjBL)指在將學生置於作為工作者的環境中學習。在這種環境中,學生可以學習協作、運用批判性思維、書面和口頭交流技能,以及培養強烈的職業道德價值觀.」(Pearlman qtd. in Boss, 2011)

圖片來源:https://www.legacyschoolne.com/project-based-learning-helps-kids/

總結

IBL作為一種新興的課堂模式,在國外被廣泛運用於中小學,和高等教育的課堂上。讀透書本只是IBL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怎麼去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來,去解決現實問題。IBL不僅僅保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創新力,而更進一步的利用這種天賦,鼓勵他們去探索更多未知的謎團。

下次我們將會介紹一個PjBL課堂,看它又是如何區別於一個IBL課堂,又能帶給孩子們怎樣不同的體驗。

參考文獻:

Gormally, C., Brickman, P., Hallar, B. and Armstrong, N., 2009. Effects of Inquiry-based Learning on Students』 Science Literacy Skills and Confid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3(2).

Guido, M., 2017. What Is Inquiry-Based Learning: 7 Benefits & Strategies You Need To Know. [online] Prodigygame.com. Available at: <https://www.prodigygame.com/main-en/blog/inquiry-based-learning-definition-benefits-strategies> [Accessed 26 October 2020].

Kimberlin Education. 2018. IBL, PBL AND PJBL, WHAT』S THE DIFFERENCE?.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file:///Users/alice/Desktop/IBL,%20PBL%20and%20PjBL,%20what’s%20the%20difference%3F%20-%20Kimberlin%20Education.webarchive> [Accessed 21 October 2020].

Pedaste, M., Meots, M., Siiman, L., de Jong, T., van Riesen, S., Kamp, E., Manoli, C., Zacharia, Z. and Tsourlidaki, E., 2015. Phases of inquiry-based learning: Definitions and the inquiry cycle.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14, pp.47-61.

現代教育理念下探究式學習的應用實踐,陳貴建

探究式學習方式,閏淑平

本內容為清華大學終身學習實驗室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探究式學習:帶學生走進一個充滿「問題」的課堂
    總結下來,一節生動的探究式學習課堂關鍵點有:學生作為一個活躍的學習者,去主動發問、探索以及嘗試去回答一個與他們生活相關的問題探究式課堂提出的問題與學生們的日常生活相關,鼓勵他們把教材跟真實案例聯繫在一起探究式課堂是圍繞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而展開的課堂教學方式。
  • 帶學生走進一個充滿「問題」的課堂,讓「課堂」變成「學堂」
    總結下來,一節生動的探究式學習課堂關鍵點有: 1、學生作為一個活躍的學習者,去主動發問、探索以及嘗試去回答一個與他們生活相關的問題。 2、老師作為輔助對象,並不強硬的灌輸難以理解的知識,而是引導學生去理解一個複雜的現象。
  • 特色教學萌生「問題探究式」課堂
    羅俊認為,小學教育最重要的不是傳授多少知識,而是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研究探索的能力。羅俊的「問題探究式」課堂不同以往的教學,它不僅僅追求探究結果的成功、有效,更強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親身體驗。比如,教育孩子們尊敬父母,她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表演中體會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導學生學會應對災難,她把投影做出閃動效果,模擬地震發生的情景,教孩子如何逃生。
  • 課堂充滿趣味,互動式答題器你了解嗎?
    課堂充滿趣味,互動式答題器你了解嗎?在教學中,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體,學生才是課堂的中心,教師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互動式答題器正是一款基於課堂互動反饋功能的終端智能產品,為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打造快樂高效課堂,創新教學理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探究式學習淺談
    這是一種有利於終身學習、發展學習的方式,採用以問題為核心的探究式學習的途徑,即讓學生通過主動的探究、發現和體驗,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使他們的創新精 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發展有切實的落腳點。
  • 探究式學習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物理學的發展歷史,就是一個全世界科學家不斷探索,不斷取得成就的歷史。探究式是物理學這一門學科與生俱來的特性。那麼在物理教學中如何運用科學探究的理念、科學探究的方式、方法去貫徹這一特性,使物理在新課程改革中充滿活力呢?本文從物理教學入手,通過對探究式學習的各個方面的分析,以及在物理教學以及物理學習方面的探究和案例分析,看到了探究式學習在物理學中的應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成都美視國際學校探究式學習,讓教與學走向共贏!
    溫婉的年級組長李星霞老師以問題進行導入,帶領家長們正式走進一年級的探究式學習。「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什麼是探究式學習?探究的內容是什麼?現階段一年級的探究活動是怎樣開展的?......接著,負責數學與科學學科的黎靜老師為家長們分享了「概念驅動下的數學課堂」。黎靜老師以立體圖形為探究對象,把孩子們在六大環節中的探究問題、探究方式與探究成果逐一向家長們展示,體現了數學學科將六大探究環節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確保教學活動的有效性與生動性。
  • 課堂觀察:課堂教學如何有效實施探究式教學?
    王營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改倡導的基本理念,何謂探究式教學?就是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從學習和社會生活中,選取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關聯的問題或項目,用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教學活動。
  • 芬恩小課堂丨大家所說的「探究式學習」是什麼?
    隨著生活水平和對教育認知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填鴨式教育的眾多弊端。一些新的教育方法也開始得到爸爸媽媽們的認可,而「探究式學習」就是其中最受大家關注的一種。今天,便由小芬和大家一起認識一下「探究式學習」。ˇ什麼是探究式學習?
  • 探究式學習能帶給孩子什麼?
    隨著學生對於學習需求和期待的提升,學校的教學方法也一直在變革。在討論教育變革時,我們總是不可避免地提到在國際教育領域實踐多年、並被證明是最先進的教學方法之一的,探究式學習。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探究式學習可以讓學生主動地學習,進而發展並保有終身的學習熱情。這篇小文就與大家一同探討,探究式學習與傳統的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有何不同,以及探究式學習究竟能給孩子們帶來什麼。
  • 5步幫你實現實現探究式學習
    5步幫你實現實現探究式學習 作者:三有項目式學習 發布時間:
  • 探究式學習主體是學生
    探究式學習尤忌「東施效顰」清華附小的孩子們運用大數據分析蘇軾,並撰寫出高水平的論文,這確實是一種讓人驚嘆的探究式學習,這種方法讓孩子在親自參與實踐和探究中學會了學習,學會了運用,學會了成長成才。但是,再典型的教育案例都只能是案例,而沒有絕對複製的可能。探究式學習鼓勵引導中小學生通過探究,來學習知識,提升素養,進而達到既完成學業,又鍛鍊能力的成長成才目的。
  • 探究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嘗試
    他認為「發現法就是學生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學習的方法,通常稱作發現學習,並無高深玄奧之意。」與前人相比,布魯納更注意探究式教學法的理論依據,使之具有科學的基礎。秉承探究式學習法的精神和要義,幸福學堂的老師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和實踐。運用探究式學習方法讓學生從探究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學習能力。
  • 淺談初中數學的探究式教學模式
    一、探究式數學教學的內涵    探究式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知識,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發展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這既是一種教學方法,也是一種學習模式。
  • 深圳:讓探究式教學綻放光芒
    基於實驗或問題的探究式學習,以學生為主體,是一種主動創造的學習,是知行合一的學習,是令人如痴如醉、興趣勃發、熱情參與的體驗式學習,傳統講授式、單向間接式學習很難讓學生有刻骨銘心、追問價值的突破。因此,本節創新工作坊「五生課堂」系列課之心理課,從教學設計層面提高立意,整節課從基於心理學的實驗出發,設計兩種情形下的驅動性問題,和探究性實驗,使學生全員參與,在實驗中體悟探究問題,在實驗結果中碰撞思維,探求真相,充滿了探究精神、批判思維與實驗實證的旨趣。
  • 方帆——「探究式」教學法在美國課堂實踐的真相
    (責任編輯: 王仕奎) 「探究式」教學法在美國課堂實踐的真相方帆(美國加州舊金山公立林肯高中雙語系主任) 「探究式教學法」可以說是美國公立教育垃圾理論裡面最臭名昭著的一個了,它不僅影響了並仍然在繼續貽害美國普通公立學校的學生,還漂洋過海,成為中國人狂熱吹捧,並被視為解決
  • 【原創分享】淺析探究式學習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實施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提出「新課程倡導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充滿教學民主的過程中,提高主動學習和發展的能力。」在這裡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探究式學習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實施談談自己的思考。所謂「探究式學習」是指:學生圍繞一定的問題、文本或材料,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自主尋求或自主建構答案、意義、信息或理解的活動和過程。
  • 小學科學教學如何充分發揮探究式學習的作用?
    《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指出:小學科學課程倡導以探究式學習為主的多樣化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實施探究式學習符合課標的要求,科學教師應以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為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推行探究式學習。
  • 「誘思探究教學法」:讓素質教育進課堂
    國家總督學柳斌認為,教學工作是學校實現教育目標最普遍、最基本的途徑,是學校一切教育工作的中心、主旋律、重中之重,因此,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陝西師大張熊飛教授的「誘思探究教學法」緊緊圍繞課堂教學,把素質教育引入課堂。張教授早在一九八一年就開始探索「誘思探究教學法」,此方法先應用於物理學科的教學,後來逐漸推廣到其它學科。
  • 玩轉探究式學習
    作者:Emily黃螢雪責編:徐陽 馮瓊瓊 美編:Emily黃螢雪「探究式學習」這個詞可是貫穿國際學校的核心詞彙,Emily黃老師今天用一個「好吃」的「美食單元」帶您玩轉這個「好玩」的學習方式。前人從不同角度界定過「探究式學習」, 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將「探究性學習」界定為:學習者圍繞著具體且真實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與幫助之下,基於先前知識自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