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2日訊,金融是經濟的血液,要滿足「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金融之水的澆灌必不可少。2013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東南亞,首次提出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倡議。2016年1月,由57個國家共同籌建的亞投行在北京開業。從提出倡議到正式開業,亞投行只用了27個月。這一方面體現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與熱情高漲,另一方面也與北京市各部門從上到下高度重視、努力配合亞投行籌備工作密不可分。
作為指定服務於亞投行總部的特色網點,去年5月26日正式成立的中國銀行北京武定侯街支行,主要任務是承接亞投行成員國股本金繳資和各貸款項目的發放,並為亞投行中外籍員工提供跨國金融服務。該支行9名平均年齡僅29歲的員工,以「好快準」的專業素質、「送上門」的服務方式和「接地氣」的服務內容贏得了各國政要及外籍專家的認可,為亞投行各項業務的順利有序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3月,亞投行成員總數已經擴展到70個,總成員數僅次於世界銀行,法定註冊資本金達到1000億美元。按照亞投行工作計劃,全部成員國需按一定比例分五年期認繳法定註冊資本金。此項工作事關亞投行後續各項基礎設施項目開展及國家「一帶一路」在金融領域的「主心骨」能否成功落地實施。
為承接好這項工作,武定侯街支行從籌備階段起,就全力以赴為亞投行量身定製專屬服務計劃,最終成功協助亞投行在中行北京分行開立首個美元帳戶,並將該帳戶作為亞投行接收成員國繳納股本金的收款帳戶。武定侯街支行行長張碩作為資本金帳戶指定聯繫人,每日對接服務各成員國財政部門,及時協調解決成員國在繳資過程中遇到的匯款路徑選擇和繳資入帳時效等問題。
「雖然我們以前有過服務世界審計大會和北京APEC峰會的經驗,但亞投行總部的工作更長期、更複雜。」據張碩介紹,由於亞投行國際多邊開發機構的特殊性在國內並不多見,開立帳戶時光組織材料、溝通協調就要花費很多精力。「我們為亞投行開好帳戶後,亞投行才能把帳戶信息發給成員國,成員國再按這個帳戶信息分階段匯款。成員國在繳資過程中,如果沒有相關銀行間協議,那麼資金在中轉過程中可能就要收一筆中轉報文服務費。雖然通常金額只有幾十美元,但它會影響成員國資本金全額到帳。為應對這個問題,我們為每筆匯入款項辦理中轉行費用查詢查復業務,為亞投行累計追回近百筆中轉行扣費,確保成員國資本金全額到帳。」據了解,截至目前,亞投行帳戶共收到來自50多個成員國約200筆資本金匯入匯款。
為了及時將成員國繳資情況匯報給亞投行總部,張碩和同事們經常加班加點工作。「每筆繳資匯入,我們確認入帳後,半小時之內就會郵件通知亞投行。遇到成員國在繳資前提前通知我們的,因為時差原因,大家等到晚上10點多才下班也是常事。」
為解決亞投行外籍僱員在個人金融方面的「水土不服」,中行武定侯街支行選拔精通業務、雙語服務過硬的精英員工,切實提升服務水平。
據武定侯街支行副行長常新昊介紹,亞投行的僱員來自世界各地,可以說每個人在自己的國家都有一套習慣的銀行服務流程、價格體系、監管規則等等,所以武定侯街支行要求員工在為他們辦理業務時一定要做好溝通解釋。「比如國外一些國家刷卡時不需要密碼,外籍僱員來辦理業務時不理解為什麼開卡時一定要設置密碼。還有一些國家開立帳戶業務不需要任何卡片介質,外籍僱員來到中國後也不理解借記卡的使用場合。這些都需要我們耐心解釋。」
常新昊介紹,亞投行的許多外籍僱員和外籍代表在本國是政商界精英,其中不乏各國的商業銀行從業者,所以無形中會拿中國銀行的服務跟國外銀行做比較。不過小常自信地說,他們的很多服務無論質量還是價格,與外資銀行相比絲毫不遜色。「有位歐洲國家的僱員每次發薪後都往本國匯生活費。起初他先把美元匯往當地,再在當地銀行兌換成本國貨幣。後來經過比較他發現,我們的匯率更加優惠,所以現在他就在我們行把美元兌換成歐元,再匯往本國,而且還把這方法介紹給他的同事們。」
據了解,目前中行武定侯街支行已為亞投行上百位員工和專家開立了銀行卡,同時還提供信用卡、公務卡等金融服務。
「每當有新入職的同事來向我求助時,我都會直接告訴他,去萬能的中國銀行,他們會微笑著幫你解決所有問題。」 一位亞投行僱員曾經這樣評價中行武定侯街支行。在與外籍客戶交流中,武定侯街支行員工切實體會到外籍人士初到中國,衣食住行方面存在諸多不便。對此,武定侯街支行員工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以流利的英語和人性化的服務讓外籍員工對北京、對中國多了一份好感。
一次,一位初到中國的韓國籍僱員在辦理完業務後,隨口與行長張碩說起了想念家鄉的美食。張碩對客戶的心情非常理解,便讓同事利用訂餐軟體找到了一家韓餐餐廳,協助客戶進行網上點餐,不到半個小時就將客戶想念的石鍋拌飯送到了他的辦公室。這位韓國籍僱員對中行員工的服務和中國人民的熱情稱讚不已。
下班後,武定侯街支行的姑娘和小夥子們整合銀行信息及便民信息,自行製作並以電子郵件的方式向客戶定期推送全英文周刊《武定侯之聲》。其內容除了金融信息以外,還有大量的生活服務類信息。比如如何開通微信支付、如何用滴滴打車、如何用淘寶、如何用攜程、春節去哪看廟會、哪裡可以踏青賞花等等,這些實用信息極大地方便了外籍僱員的工作和生活。截至目前,雜誌已經發布40餘期。「有事問中行」已成為大多亞投行員工的生活習慣。亞投行某外籍高管曾這樣評價支行的優質服務:"Your service is beyond good service, it's a kind of personal care!"(譯:你們不僅提供了優質的服務,更是一種人文關懷!)
有一次,在亞投行全球年會上,正在現場提供金融服務的張碩發現在酒店的咖啡廳收銀臺前,一位外籍會議代表正在焦急地和酒店服務員爭論。在與酒店服務員溝通後,張碩得知這位客戶正在使用假幣支付帳單,而客戶卻堅稱自己的錢是剛從銀行取出來的,絕對不是假幣,兩人各執己見,僵持不下。
張碩一邊安撫客戶激動的情緒,一邊仔細查看客戶手中的人民幣,確定為假幣。經過進一步了解情況,原來這位外籍客戶在銀行取完錢後,因為趕時間就坐了一輛路邊黑車,在交費時黑車司機還曾多次與他換錢。張碩憑藉經驗判斷這位外籍代表是被黑車司機調了包,並且猜測他身上應該還有假幣。聽到這裡,外籍代表恍然大悟,將身上所有的人民幣現金交給張碩進行鑑定,發現一共有400元假幣,而且冠字號碼全部相同。外籍代表突然顯得非常不安,擔心身上有假幣會給自己帶來法律問題,忙向張碩尋求幫助和解決方案。張碩趕快安撫了外籍代表的情緒,主動陪同他到附近的銀行網點辦理了假幣的鑑定和收繳工作,並向這位代表普及了人民幣的辨偽常識與防偽技巧,最終將全部400元假幣交給了銀行。
時隔半年,這位外籍代表和該成員國的董事再次來亞投行北京總部出差時,特意找到了張碩,認真地說:「是你的專業素質和敬業精神讓我們避免了更大的損失,你身上的責任感讓我們找到了中國正在日益崛起的原因!」
隨著亞投行成員國的不斷增加,張碩、常新昊等年輕人感到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但有一種情懷,始終激勵著這批年輕人克服困難,做到最好。「當年張騫帶領著他的駝隊在孤煙大漠中,壯志西行,實現了偉大的『鑿空之旅』。」張碩感慨地說,「如今我們能親身參與到『一帶一路』的建設中,看到祖國『一帶一路』的朋友圈越來越廣,我們就覺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原標題:為亞投行「收錢」的年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