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裡下來了一位特派員,直接到涵江山區為農民解憂

2020-12-20 看莆田

文:聞道 圖:木痴

時值春耕農忙之際,也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近日,省級科技特派員鄭少泉走入涵江山區,現場指導果農,嫁接龍眼新品種。莆田素有「興化桂元甲天下」之美譽,然而,這幾年備受外來市場衝擊,有些果農打算放棄果園,另謀生路。如此這位科技特派員來了,看他是如何解決果農們的難題......

為保春耕、科技做支撐

近日,在涵江區萩蘆鎮洪南村,省級科技特派員鄭少泉博士不顧泥濘的山路,來到果園「面對面」、「手把手」地指導果農,嫁接龍眼新品種。

鄭少泉博士

眼下,正是龍眼花穗調控管理期,也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鄭少泉博士終究放心不下果農的生計,出現在莆田山區各地。

項目啟動儀式

為了加快龍眼新優品種的示範推廣,洪南村篩選一片30畝的龍眼果林,多是樹齡達25年以上的老樹,進行矮化,嫁接,改良成「翠香」、「寶石一號」等新品種。

鄭少泉博士向村民介紹龍眼新品種

這個默默無聞的山區村落,將成為龍眼樹高接換種示範基地。種植的是鄭少泉博士經過多年精心培育的龍眼品種,未來基地將形成早熟、中熟、晚熟的構造。

果農缺的就是技術、科技,經過鄭少泉博士的指導,嫁接成功的龍眼新品種,第二年就能結果、面向市場,掛果期將增長,拉開龍眼成熟期,市場價格較好。

產業幫扶 助脫貧攻堅

過去莆田龍眼名聲響噹噹,品種、加工、技術等都具有優勢。萩蘆鎮洪南村過去也是龍眼大村,不少村民靠龍眼發家致富。

這幾年受到泰國、越南等進口龍眼以及廣東、漳州外地龍眼的衝擊,導致莆田龍眼經濟效益下降。

有些果農只能放棄種植龍眼,果園開始荒廢,種植面積減少,龍眼行業也逐年衰敗。

為此,萩蘆鎮積極對接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尋求開發,合作。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原所長鄭少泉博士,與果樹打了半輩子交道,是龍眼枇杷學科帶頭人。

趕在春耕備耕之際,鄭少泉及研究團隊將品質差的龍眼樹,全部進行矮化、嫁接、品種改良,通過提供技術支持、改良品種問題,從而真正提高龍眼效益。

下一步,鄭少泉及其團隊也將以點帶面,在部分鎮村逐步推廣嫁接新技術,促進莆田龍眼產業結構調整。

嫁接完的龍眼樹

把莆田龍眼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輻射帶動莆田乃至福建省龍眼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助力脫貧攻堅,振興鄉村。

科技興農 農民的智囊團

據了解,鄭少泉博士是莆田人,出生涵江莊邊。今年,疫情改變著太多東西,卻改變不了他實實在在為果農解憂的心,這一切緣於他俯身果園的初心。

泥濘的山路

做科研數十年,他積極地把科研的成果帶到果園,持續追蹤,更好地打通科技興農「最後一公裡」,成為農民的「智囊團」。

在中國,有無數像鄭少泉一樣的科技特派員,他們通過技術,幫扶農民,提高農民的生產水平,提高農民的收入,為全面進入小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華亭的果農參與新品種嫁接

據了解,科技特派制度已推行20年。站在上一個20年與下一個20年的銜接點上,總有一些新動作,循著時代脈搏,起于田間,由點及面,逐漸燎原!

相關焦點

  • 科技特派員紮根山鄉 做給農民看 帶著農民幹 幫著農民富
    21年前,科技特派員制度從福建南平起步,把「創新」種子灑向大地,讓科技在泥土裡生根發芽。在瀏陽鄉村振興的主戰場,科技特派員的身影隨處可見。近年來,市委人才辦、市科技局落實科技特派員制度,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選派科技特派員紮根山鄉,讓他們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富,為鄉村振興添活力注動力。
  • 涵江山區一野外賭博黑窩點被端
    近日,涵江警方通過縝密偵查,循線出擊,一舉搗毀一處藏匿在山區的野外聚眾賭博窩點,當場繳獲賭資10萬餘元,並先後抓獲涉賭人員17人。今年以來,涵江公安分局始終保持對全區涉賭違法犯罪活動嚴打高壓態勢,堅持露頭就打、打深打透,營造風清氣正轄區治安環境。
  • 新民市38名科技特派員與農民建起利益共同體
    新民市38名科技特派員與農民建起利益共同體 作者:丁冬 2018-05-25 02:59   來源:遼寧日報     5月23日,在瀋陽新民市前當堡鎮瀋陽華徵漁業專業合作社,科技特派員高徵正在通過微信銷售魚苗。
  • 重慶這4名科技特派員被全國通報表揚 他們都做了啥?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陶偉林:積極培育適宜重慶山區栽植的蔬菜新品種來自重慶市農業科學院的市級科技特派員陶偉林在武隆、潼南等以蔬菜產業為扶貧抓手的國家級貧困地區開展科技扶貧工作。12年來,他每年平均深入貧困山區和田間地頭工作日都達170天以上,篩選適宜品種,助推產業發展。
  • 襄城縣:奔走在田間的科技特派員範勳旺
    在襄城有這樣一位農業科技人員,他本著對農業技術的熱愛,長期致力於新品種引進和技術傳播,40多年來一直活躍在全縣各鄉鎮村的田間地頭,立足三農,服務三農,讓「好技術」與「富群眾」有機結合,他就是資深的科技特派員範勳旺。
  • 科技特派員直播推銷茶葉
    科技特派員直播推銷茶葉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23日訊( 通訊員 孫開國 廖化 丁芙蓉)3月22日,湖南省科技特派員、湖南農業大學茶學系教授、湖南(石門)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成員朱海燕率一行,赴石門縣雁池鄉西山埡茶葉基地指導春茶採摘、加工,並利用網絡平臺現場直播該基地生產的茶品及加工流程
  • 科技特派員工作有關背景素材_中國網
    科技特派員制度源於基層探索、群眾需要、實踐創新,為引導科技等現代要素向農村逆向流動和集聚,促進農村科技創新創業,加快城鄉統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簡要背景情況如下:一、科技特派員工作的主要發展歷程1999年,福建省南平市委、市政府將一批科技人才下派到農村生產實踐第一線,為農民提供科技服務,取得了良好成效。
  • 農民視角看農村,我對山區農村發展的幾點淺思考!
    在村裡跟一位老農民聊過之後,他對山區農村有很多自己的見解,我們一起來看看從農民的視角,他對於山區農村是如何看待的!以下文字為一位山區農村農民所寫,對山區現狀及發展的淺見!山區農村農民大多數人棄耕舍家,離開了家鄉去打工,過著居無定所,食無保障的漂泊生活。背井離鄉到城市打工租房過日子,流浪生活。打工工作也不穩定,收入更不穩定。很多人交了房租,勉強維持生活。大多數人以建築業為主,成為建築業農民工大軍。
  • 重慶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 171人獲正式聘書
    新華網重慶4月30日(記者朱彬)為提高農村科技水平和農民科技素質,探索科技服務「三農」的有效途徑,重慶在試點基礎上,決定今年在全市範圍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全面實施「十、百、千科技特派員下農村行動」,171名科技特派員30日獲得了正式聘書。
  • 戰疫情 抓產業振興 岱嶽區科技特派員助力農業生產
    泰安市岱嶽區科技局科學謀劃、統籌安排,積極組織農業科技特派員進行線上服務、線下親臨,圍繞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建言獻策,傾心助力農民群眾不誤農時,抓好春季生產。  春季是小麥生長發育和苗情轉化的重要時期,科技特派員楊廣懷、王鵬、龐慧等同志根據馬莊、汶口等地生產實際,深入田間調查,指導農民朋友及時加強麥田科學管理,並把《小麥春季管理技術意見》發送到包保村、合作社和示範典型手中,確保小麥健康成長,為夏糧豐收夯實根基。
  • 解憂公主:絲綢路上,一位巾幗紅顏的英雄傳奇
    1張騫二次出使西域,曾想結盟烏孫,並許以大漢公主嫁烏孫王,共同抗擊匈奴,烏孫王未答應,但是匈奴卻以烏孫通漢為由,欲攻烏孫。烏孫王獵驕靡派使者到長安,向漢武帝求娶公主。翁歸靡即位為烏孫王,解憂公主按照風俗又嫁給了翁歸靡。翁歸靡早就對這位曾經是自己嫂嫂的漢家公主既愛且佩。他覺得解憂公主既有漢家女子的溫婉賢淑,又有西域女子的豪爽,幹練;出身高貴卻不以身份自矜,在上能處理國家事務,在下能深入到百姓中間,切身的幫助百姓的生活。
  • 僑鄉青田:科技女特派員接力支農 窮鄉闢出花果山
    首個女特派員下派到農村  眼前這位瘦瘦小小,甚至有點嬌弱的女人就是浙江林學院副教授謝雲。  謝雲原是湖南一所大學的老師,2003年被浙江林學院人才引進後,成為二級學院園林學院的一位老師。來校僅僅兩年時間,她就被學生評為「我心目中的好老師」之一。在全校800名教師僅有10位獲此榮譽。
  • 唱響城鄉一體化主旋律 涵江食藥監開創工作新局面
    東南網莆田1月21日訊(通訊員 賴騰)理念科學化,方式合成化,手段現代化,機制效能化,工作精細化——自2014年7月成立以來,涵江食藥監分局就唱響了這樣的主旋律,從而在涵江這片素有「小上海」的熱土上,開創了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新局面。
  • 三夏助力鄉村振興——德州市農科院科技特派員在行動
    6月18-19日,德州市農科院科技特派員李子雙帶領資環服務隊深入三夏農忙一線,開展助農幫農大行動。市農科院資環服務隊走訪了慶雲縣崔口鎮、東辛店鎮和尚堂鎮的20個行政村,詳細了解小麥收貨和玉米種植管理情況。
  • 做給農民看 帶著農民幹(科技視點·把論文寫在大地上⑥)
    在蔡為明的眼中,要真正帶動農民致富,可遠不止傳授技術這麼簡單。為此,他和團隊在武義建起了一所集科研開發、試驗示範、成果轉化和技術培訓於一體的武義食用菌區創服務中心。作為一個示範樣板,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累計培訓指導50餘期,推廣食用菌新品種、新技術2億多袋,有力提升了武義縣食用菌科技水平。武義食用菌區創服務中心這所「沒有圍牆的學校」還吸引了省內外2000多人次到此考察學習。
  • ...看程開甲成績單、聽科技特派員現身說法……浙大這門思政課太有趣
    一位戴著黑框眼鏡的男生,貼在玻璃櫃前問。「我們也對這個成績單深入討論過,按照其他科目來看,滿分應該是100分。可以看出那個時候打分非常嚴。」 項淑芳說。這份1926年的入學考試成績顯示,程開甲的「化學」為87分、「物理」為72分、「數學甲」為75分,而「英語」為40分 「幾位男生調皮地說,「原來程老先生也偏科。」
  • 肇慶學院:科技特派員智援貧困村春耕
    為抓緊農時,保春耕促生產,肇慶學院科技處、社科處、校地合作處聯手學校科技特派員行動起來。該校發揮高校的科技、人才優勢,打造一支連通校內外的農村科技特派員隊伍,為肇慶市111個省定貧困村助攻春耕生產。農村科技特派員行不僅到一線幫農民解決春耕技術難題,還在線上組團為廣大農戶免費答疑解惑。「33毫升肥料兌15升水,噴灑在葉面上,噴灑後如果4小時內下雨,就要重新噴灑。」
  • 莆田市涵江區委書記陳萬東:群眾出題、黨員答題 聚焦為民服務解難題
    截至目前,共徵求各方面意見建議185條,為整改落實提供了精準靶向。對一些「短平快」問題,我們堅持邊查邊改,第一時間處置、最快速度整改,近期新增城區停車位230個、優化園區和山區公交線路3條、綠化亮化主幹道6公裡,等等,及時主動回應了群眾期盼。
  • 山區農民該如何探尋出路?
    國家近幾年對三農的扶持力度一年比一年大,惠及全國各地的鄉村,然而不少山區丘陵地區的老百姓除了領到少部分農業補貼外其耕種方式,農業發展模式依然一承不變,亟待解決並尋求新的出路!目前山區農村的問題已經惡化,十分嚴重。
  • 東安林業科技特派員服務林農促發展
    新湖南客戶端3月4日訊(通訊員 徐劍輝 田東平)近日,東安縣林業局選派15名林業科技特派員,深入基層一線,積極參與各鄉鎮疫情防控和春季造林技術指導工作,為林農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林業科技服務,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