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皰疹性咽峽炎進入高發期,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家長要警惕!
寶寶咽喉痛、頭痛、腹瀉、嘔吐,發燒、咽喉有皰疹……乍一聽,這好像是感冒和手足口的症狀。其實不然,秋天來了,又一輪高發病——皰疹性咽峽炎來了。媽媽要警惕!皰疹性咽峽炎VS手足口病目前正是皰疹性咽峽炎高發期,這引起了很多家長擔憂。導致皰疹性咽峽炎的柯薩奇病毒,也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因之一。但兩者的皰疹位置不同,皰疹性咽峽炎僅限於咽部;手足口病則先出現於口腔內,再發展到手、足、腿部等部位。
-
寶寶遭遇皰疹性咽峽炎,怎麼辦?
大多數媽媽都會以為孩子是普通的感冒,吃了感冒藥後卻仍不見好轉,這個時候媽媽們就要注意了,寶寶很有可能患上了皰疹性咽峽炎。這種疾病可能聽上去有些陌生,卻是夏秋季兒童常見病。 皰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急性傳染性咽頰炎,主要由柯薩奇病毒 A 組病毒感染所致,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染性很強,傳播快。
-
當心孩子得了皰疹性咽峽炎
這不,鄭州有位寶媽剛經歷過一場皰疹性咽峽炎「大戰」,一周下來,娃瘦了2斤,她瘦了5斤……孩子高燒、哭鬧、拒食,讓家長操碎了心然然今年2歲,上周突然發起了高燒,皰疹從喉嚨深處蔓延到嘴唇,一吃東西就哭鬧,最後直接拒食。去醫院就診,醫生說是皰疹性咽峽炎,目前沒有特效藥,開了一些清熱解毒和霧化的藥之後就讓孩子回家了,並交代家長好好護理,扛過去。
-
親孩子就得皰疹性咽峽炎?95%是病毒性感染
皰疹性咽峽炎通過唾沫傳播的可能性非常小,大部分皰疹性咽峽的病因是病毒感染,另外,皰疹性咽峽炎有傳染性,在託兒所、幼兒園之間,不少小朋友相互傳染中招。因此,專家建議大家要注意生活衛生,對患者進行隔離,處理好生病寶寶的尿布、便便,飯前便後勤洗手,這些才是最重要的預防手段。
-
皰疹性咽峽炎圖片
核心提示:急性淋巴性咽峽炎是由柯薩奇病毒A10型引起的一種變異的皰疹性咽峽炎,有如典型咽峽炎同樣的損害,但不進展到水皰和潰瘍,僅存留有淋巴細胞浸潤所形成的灰白色丘疹,周圍繞以紅暈。
-
這個季節,還要注意皰疹性咽峽炎
一進入夏季,這個疾病就可能會"光臨"——皰疹性咽峽炎,孩子出現發熱,伴有咽部疼痛,張開嘴巴後,發現咽部出現一些小皰疹。皰疹性咽峽炎究竟是如何引起的?孩子還會出現哪些症狀?應該如何預防呢?發熱、嗓子有皰疹是這個病的主要症狀陳海明主任:皰疹性咽峽炎典型的表現就是發熱、咽部充血,可見散在的灰白色皰疹,周圍伴有紅暈,多位於軟顎、懸雍垂和舌顎弓等處,一般一兩天後皰疹就開始破潰成黃色的小潰瘍,口唇黏膜及其他部位無皮疹。
-
皰疹性咽峽炎和皰疹性口腔炎傻傻分不清?
「醫生,你看孩子是不是得皰疹性口腔炎了」。媽媽自信地問。 經檢查,重醫兒童醫院口腔科李萬山主任告訴淼淼媽媽:「孩子患的不是皰疹性口炎,而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皰疹性咽峽炎。」 「皰疹性咽峽炎?口腔炎?都長在嘴巴裡,有什麼不同呢?」這可把淼淼媽媽整懵了。
-
幼兒園高發的皰疹性咽峽炎 究竟是什麼鬼?
>幼兒園高發的皰疹性咽峽炎 究竟是什麼鬼?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疾病,其中最常見的病毒是柯薩奇A組病毒(一種腸道病毒),另外埃可病毒、EB病毒等也可引起感染。 皰疹性咽峽炎的感染途徑主要為糞-口,常發生於夏季和秋季,5歲以下的孩子是高發人群,具有高度的傳染性。 幼兒園如果有一個孩子得皰疹性咽峽炎,就很容易傳染給其他小孩,造成群體感染流行。
-
兒童皰疹性咽峽炎的預防與治療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主管藥師 蔡燕輝 皰疹性咽峽炎 是由腸道病毒(EV)感染引起的兒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是柯薩奇病毒A型(CV-A)和腸道病毒71型(EV-A71)。
-
發熱、嘴巴裡長疹子 皰疹性咽峽炎還是手足口病?
N海都記者 林寶珍 通訊員 吳志 據了解,近期是手足口病發病的高峰期,同時兒科門診中患皰疹性咽峽炎的小患者也不少,由於這兩種疾病都有發熱、口腔裡有皰疹等相似症狀,一些家長擔憂誤診。對此,福州總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任榕娜表示,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均由同一類腸道病毒造成的,症狀有些相似,除了口腔裡有皰疹潰瘍,手足口病還能在手、足、臀等部位看到皮疹;若僅是口腔裡嗓子裡出現皰疹潰瘍,就要考慮皰疹性咽峽炎。此外,此兩種病有自愈性,就像普通感冒一樣,家長不用太緊張,及時就醫小心護理患兒即可。
-
皰疹性咽峽炎來襲,家長們務必警惕
皰疹性咽峽炎!家住黃島的5歲男孩陽陽突然發燒,家長以為只是普通感冒也沒太在意,給他餵了退燒藥。兩天後,陽陽喊著嗓子疼,疼到不願吃飯,口水多,喉嚨裡有皰疹。經過兒科副主任白亭文的仔細診斷,陽陽的症狀並非手足口病,而是皰疹性咽峽炎。
-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的診斷與用藥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兩種病發生在夏秋季節,每年5-8月為高峰期,集中在十歲以下的兒童,在病毒高峰期的季節,抵抗力差或衛生措施未做好,會容易感染病毒。該兩種病主要由柯薩奇病毒、腸道病毒、皰疹病毒等引起,潛伏期在2—5天或者一個星期內,主要通過空氣、飛沫近距離傳播。
-
春天到了,皰疹性咽峽炎來襲!
醫師在聽完病史描述後,檢查發現佑佑有明顯的口臭,嘴巴破皮範圍很大,包括嘴唇和嘴巴內都深受其害,且牙齦也冒出小泡泡,輕輕一碰就流血,因此判斷為「皰疹性咽峽炎」,改用抗皰疹藥物治療,24小時內就退燒,且其他症狀逐漸改善。
-
回應:皰疹性咽峽炎可控
朋友圈裡家長們慌了 疾控中心權威回應:皰疹性咽峽炎可防可控 於丹丹張敏丁煜軒 近期,不少家長的微信群裡都在傳這樣的警示信息。「請有孩子的家庭們注意了!近期流行一種皰疹性咽炎,是一種新型病毒,該病傳染性極高……」「皰疹性咽炎的症狀甚至比手足口病還要厲害……」另外,一些幼託機構也因為皰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病停課,引起了不少父母的恐慌。
-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的區別
最近寶媽們都被朋友圈關於「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消息搞得人心惶惶,生怕寶寶也中招!手足口病(HFMD)和皰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都是7歲以下兒童中最常見的一種典型輕度但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感染,確實令人害怕!這兩種疾病有共同點,也有區別,下面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
孩子患皰疹性咽峽炎應物理退燒
深圳晚報訊(記者 周倩) 每年5~7月為深圳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高發季節。近日,市兒童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等醫療機構接診的皰疹性咽峽炎患者增多,託幼機構也有多起疫情報告。深圳市疾控中心的專家表示,皰疹性咽峽炎也是一種兒童常見病,但尚未列入法定管理傳染病,患病兒童一般無重症表現,但要注意科學降低體溫,避免高熱引發的驚厥。
-
親一下寶寶,就能傳染皰疹性咽峽炎麼?
不親吻孩子,不和孩子用同一餐具,從我做起,家裡有寶貝的要注意了:新的一輪病毒感染來了,皰疹性咽峽炎,得了以後高燒40度都不退,嘴裡全是皰疹,疼的無法進食。醫生警告家人,不要親吻孩子,孩子抵抗力太低,這次病毒是大人通過親吻,唾液飛沫傳染的,孩子還小,儘量保護吧。希望病毒趕快過去!出份愛心傳遞下。
-
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患兒增多
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患兒增多 作者: 2018-06-26 08:17 來源:遼瀋晚報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 昨日從瀋陽軍區總醫院兒科獲悉,門診量顯示,進入6月以來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患兒開始逐漸增多。
-
小孩皰疹性咽峽炎圖片
核心提示: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急性傳染性咽頰炎,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染性很強,傳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發或流行,夏秋季為高發季節,主要侵犯1~7歲小兒。臨床以發熱、咽痛、咽峽部黏膜小皰疹和淺表潰瘍為主要表現。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兒可重複多次發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
體育與健康——皰疹性咽峽炎,你了解多少?
入夏以來,皰疹性咽峽炎的患兒增多。這種病傳染性強、傳播快,通過接觸、飛沫傳播,1-7歲的兒童普遍易感,特別容易在幼兒園流行。患兒會突然高熱,甚至反覆高熱並伴有咽喉紅腫、食欲不振等症狀,無法與普通感冒相區別。 聽說這種病比手足口病還兇殘?聽說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分不清? 別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