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尚可逐日,患了絕症為何要悲觀

2020-12-19 池魚的網絡世界

清晨,一隻蜉蝣幼蟲蛻變成了蜉蝣,它終於可以離開水裡了。蜉蝣之前每天都生活在水下,在水下總能看見一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蜉蝣也嘗試過遊到那個圓點,但是那個圓點似乎在水的外面,長輩說,等你長出翅膀,就能飛出水面,到外面看看了。所以蜉蝣每天都憧憬著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也等待著長出翅膀的那一天。長輩們離開水裡前說過,長出翅膀的同時嘴也會退化,不能吃飯了,大概等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消失了就會死,所以要趕緊時間找到雌性交配。這一天終於來了,蜉蝣也終於長出了翅膀,不過長出翅膀的同時,蜉蝣也確實發現自己不能吃飯了。蜂擁而出,蜉蝣和千萬隻同類一起飛出了水面,大家摩拳擦掌,都準備著一場為交配而戰的生死大戰。而蜉蝣想,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消失就會死嗎,那如果我能到那個地方是不是就不會死了?

早上,醫院來電話說報告出來了,馬友成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醫院。近幾天,馬友成越發的沒有力氣,經常走著走著就摔一跤,吃飯時筷子也經常掉到桌子上。最近越發的嚴重,有時候甚至還不自覺地流口水,於是家人還是勸馬友成來醫院檢查一下。醫生拿出了一大堆的化驗單,報告單,指指點點後,跟馬友成說他很可能患上了漸凍症。家裡人問需要多長時間康復,醫生說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康復的方法,最多只能延緩。絕症…我還能活多久,馬友成呆滯了,使出了全力才保持了理智。醫生說目前平均能有個3-5年,當然也有十幾二十年的,這個不好說,聽說過霍金嗎。馬友成說聽過…心亂如麻,馬友成也沒有把醫生的話聽進去,只是一頓嗯啊的回答著。家人陪著馬友成出了醫院,突然吹來了一陣海風。醫院離海很近,馬友成說想一個人去海邊看看,家人也不好阻攔,就讓馬友成自己去了,家人也很擔心,在離很遠的地方默默地跟著。

蜉蝣們互相打鬥著,它們之間沒有大仇,也沒有大怨,為的只是心中的交配對象。而蜉蝣卻無心參與這一場角逐,離開水面後,這個世界一切是那麼的明淨,那麼的美好,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更亮了也更熱了。蜉蝣看著這個戰場,不時有人勝利,也不斷有人死亡。蜉蝣拍了幾次翅膀,它還是覺得它應該飛到那個它憧憬了很久的又熱又發光圓點。趕緊加入戰鬥啊,不然就找不到交配的對象了,同伴們也催促著蜉蝣。蜉蝣說它想飛到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其它人都哈哈大笑,大家都在為了交配奮鬥著,從前前輩們也說等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消失我們就死了,而且也沒有聽前輩們說過飛到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就能不死啊,況且萬一其實那個圓點很遠根本飛不到呢。蜉蝣這時也有些猶豫,但是它還是想飛向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畢竟,過去的每一天它都憧憬著。能不能到,到了死不死的問題再說吧,總之先趕路。於是蜉蝣遠離了大家,飛向那個又圓又發光的圓點。背後不時傳來一些嘲笑聲。

馬友成又摔了一跤,明明已經看到了海,卻感覺是那麼的遠。一路上馬友成已經摔了3次了,路人看著也遠離他,以為他喝醉了酒。再站起來,馬友成也懶得拍去身上的灰了,反正之後肯定還會摔,衣服也一定還會髒。馬友成是一個作家,寫了很多作品,從來沒有悲劇或者陰暗的結尾,他的每個作品都是積極陽光的,甚至還有幾個讀者來信說感謝作品帶給他光明。馬友成也經常參加義工活動,幫助過很多很多需要幫助的人,也開導過很多或悲觀或尋死的陌生人。但是當馬友成知道自己患上絕症的時候,天好像塌下來了。來到這個熟悉的海邊,馬友成在老位置上坐了下來,突然很多回憶湧了上來,回憶著陽光的作品和開導別人的話,突然感覺那些東西是那麼的虛假,那麼的蒼白。也明白了之前為什麼有幾個偏激的讀者說馬友成的作品其實是精神鴉片。馬友成現在知道自己患上絕症了,確實,現實怎麼會有那麼完美的結局,哪有人會一直陽光,如果有也僅僅因為當事人幸運地沒有經歷過任何的災難。

蜉蝣一直向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飛著,漸漸著,飛離了樹林,也飛離了同伴。身邊的風景不斷地變換著,這是蜉蝣從沒見過的世界,不僅有樹有水,有魚有蟲,更多的,還有一個個站立行走的動物;有比原來地方更高更大的樹,不過都好像沒有葉子;也有一直跑來跑去的大個,不知道它們會不會很累。走走停停,停停看看,雖然那個又熱又發光的點還是那樣遙不可及,但是一路的新奇讓它感覺這麼美好。漸漸地,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沒那麼熱了,發光也少了,蜉蝣覺得它可能快要到了。蜉蝣飛到海邊,降落了,更準確的說是迫降在了一個桌子上,它已經沒有任何力氣了,蜉蝣突然知道,它其實沒有快到那個又熱又發光的圓點,只是它快要消失了,自己也快要死了。蜉蝣突然有點想念朋友們,不知道它們是否都完成了交配;也看著眼前廣闊無垠的一片水,不知道水裡有沒有跟它一樣想要飛到那個又熱又發光圓點的同伴。還有,蜉蝣也很想知道,在旁邊坐著的這個動物為什麼一直看著它,其實被那個動物吃掉也無所謂吧,反正蜉蝣也要死了,想著這些那些,蜉蝣閉起了眼睛……

馬友成呆呆地看著海很久很久,沒說話也沒想什麼,海還是他經常看的海,但今天馬友成覺得它特別的大,特別的大。馬友成笑了笑,因為他也有了想輕生的想法,這是他從沒有過的,也曾很不理解那些輕生的人,畢竟在馬友成的作品裡寫得最多的一句話應該就是「活著就有希望」了……一隻蜉蝣落到了馬友成的桌子上,平常的他肯定就把它趕走或者換個座位了,但是現在馬友成卻很想跟它說說話。馬友成也寫過一篇關於蜉蝣愛情的散文,他說在極具有限的生命裡,應該找有一個愛的伴侶一起等待夕陽的落下。但這隻蜉蝣似乎沒有找它愛的伴侶,反而經歷了一次非常漫長的旅行,最終孤獨地等待著夕陽的落下。馬友成順著蜉蝣的方向看過去,哈哈大笑起來,太陽,蜉蝣想去那個地方吧,日起而生,日落而死,只要到達太陽那裡就能不死嗎,哈哈哈……即使兩三年也還有時間啊。馬友成站了起來,腿一時無力,差點摔了一下,對後面擔心著的家人說,叫個車我們回家吧。

日起而生,日落而死,浮生一日,蜉蝣一世。生命的長度從來跟生命的深度都沒什麼關聯,夸父可以追日,蜉蝣也一樣可以,只要還有時間,請一定不要讓心中的太陽太早落下。

相關焦點

  • 「小夥患絕症去世 病中被公司辭退」後續:公司與小夥家屬達成協議...
    相關新聞:  小夥患絕症去世 病中公司稱「試用期不合格」將其辭退  公司昨日主動聯繫小夥家屬 雙方正協商解決記者 伊永軍 攝  華龍網1月14日6時訊(記者 伊永軍)28歲小夥廖素銳患上絕症,於去年11月去世。其生前所在公司以「試用期不合格」為由,將尚在住院治療的他辭退。該事件經本網報導後,引起市民廣泛關注。日前,小夥家人及公司經過協商,達成一致:公司一次性給予8萬元補償金。昨(13)日下午,小夥家人到該公司籤署了協議,並順利拿到了補償金。
  •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知道「蜉蝣」是什麼嗎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北宋文學家蘇軾在《赤壁賦》中感嘆著人生短促無常,雖說有些許悲觀意味,卻也能啟迪我們珍惜眼前,不負韶華。「蜉蝣」此處的出現,是很多人與之的初次相識,從字體結構來看,顯然這應是一種昆蟲,不過相比於蒼蠅、蚊子之流,「蜉蝣」二字更覺動聽罷了。
  • 百妖譜:蜉蝣和狼人「拜堂」成親,朝生暮死的蜉蝣配有愛情?
    國漫當真是騙人眼淚的「神器」,《百妖譜》的蜉蝣篇就騙走了我好多眼淚。就蜉蝣篇來說,最大的看點就是「蜉蝣妖竟也能和狼人拜堂成親」了?但是你只猜對了一半,其中的奧秘還有很多。狼人為何要放棄生命「狼人一心尋si」作為<蜉蝣篇>的一條重要的明線,推動了整個故事的發展。
  • 蜉蝣——「朝生暮死」、為愛起舞的精靈
    自古以來,蜉蝣這美麗而又獨特的昆蟲一直是文人騷客們詠 懷的對象,最早的莫過於《詩 經·國風·曹》中的「蜉蝣之 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 歸處?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 之憂矣,於我歸息?」現代人更是 感慨萬千地道出一句:「蜉蝣 三年的潛伏,只是為了三小時的怒放」。
  • 北大考古女博士患絕症,臨終遺願捐贈遺體:當我從未來過這個世界
    我國一直都講究「死者為大」,人死後要「入土為安」。當年為加強公共衛生建設,全國推行火葬,還受到了諸多重視傳統的父老鄉親的抵制。死後捐獻器官、遺體,甚至被可稱為大逆不道的事情。其實,對於現代醫學和人體科學研究而言,人的軀體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價值。
  • 古詩說「蜉蝣朝生而暮死」,蜉蝣壽命真是那麼短嗎?
    說到蜉蝣的壽命,你可能會長嘆一口氣,惋惜道:「朝生暮死,典型的英年早逝啊。」我們大多數人並不是真的知道關於蜉蝣的生物知識,只是憑藉著廣為人知的詩句主觀給蜉蝣貼上了短壽的標籤,蜉蝣真的像詩裡寫的那麼短命嗎?
  • 《蜉蝣》——朝生暮死的生命詠嘆詩 | 從詩經開始
    》是一首自我嘆息生命短暫、光陰易逝的詩,借蜉蝣這種朝生暮死的小蟲寫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暫美麗和對於終須面臨的消亡的困惑。⑵蜉蝣之羽:以蜉蝣之羽形容衣服薄而有光澤。⑶楚楚:鮮明貌。一說整齊乾淨。⑷於(wū):通「烏」,何,哪裡。⑸採採:光潔鮮豔狀。⑹掘閱(xué):挖穴而出。閱:通「穴」。⑺麻衣:古代諸侯、大夫等統治階級日常衣服,用白麻皮縫製。⑻說(shuì):通「稅」,止息,住,居住。
  • 百妖譜蜉蝣篇:蜉蝣朝生暮死,與狼妖演繹悽美短暫的愛的故事
    百妖譜蜉蝣篇,講述了一隻身患殘疾的狼妖被同伴拋棄後,被迫來到人類社會,結果也不能適應,窮困潦倒之際選擇跳湖結束生命。但恰巧被蜉蝣化妖的女生所救。隨和,蜉蝣與狼妖共處一天,共看清晨美景,品美食,逛集市,和歌聲,看夜空湖景,甚至最後拜天地。
  • 8月大女嬰患罕見絕症"膽道閉鎖" 腰圍達到57釐米
    廣西新聞網記者 曹哲虎  徐天保  文/圖  「寶寶,你要堅強,相信媽媽,不管發生什麼事,媽媽都不會放棄你的。」昨日,在南寧中堯路一出租房內,記者見到患了罕見的「膽道閉鎖」症的範濘銘全身淡黃色,其腰圍竟然達到了57釐米(如圖)。  新生嬰兒患罕見絕症  2010年7月27日,範濘銘出生在陸川縣。2天後,李璐發現女兒身上呈現淡淡的黃色。當時,醫生估計範濘銘可能是生理性黃膽,便開藥讓孩子回家服用。但李璐發現孩子的情況越來越糟。
  • 入戲太深,懷疑自己患絕症,郭富城懷念母親,兩度哽咽落淚
    他在節目中回憶,由於入戲太深,他一度懷疑自己患上絕症。而憶起2月初離世的母親,他兩度哽咽灑淚。香港電影編劇家協會每年會頒發兩個「年度推薦劇本獎」,而去年開始增設「最佳角色演繹獎」,以嘉許表現出色的演員。為了同時表彰編劇的貢獻,獎項易名為「年度最佳電影角色獎」。
  • 《仙鶴和蜉蝣的愛情故事》
    在凡界有一隻小蟲子,名叫做蜉蝣, 有一天一隻仙鶴,無意碰到了一隻美麗的蜉蝣,並且愛上了她,那一天,他們有說有笑,嬉戲玩鬧很開心,後來仙鶴把蜉蝣當成了自己一生的伴侶。 有一次,仙鶴告訴蜉蝣,他見過世間滄海變成桑田,高山變成花園,水滴匯成大海。
  • 這種"絕症"一直無藥可醫 如今有救了
    雖然要用於臨床還需要幾年時間,但還是引得無數人為之歡呼雀躍。因為在人們印象中,阿爾茲海默症,一直都是無法治癒的「絕症」。阿爾茲海默症為什麼這麼難治癒呢?一起來看。阿爾茲海默症是一種什麼病?作為中老年人最常見的痴呆類疾病,阿爾茲海默症堪稱慢性「絕症」,患病後記憶和認知功能會逐漸喪失,直至思考及行動能力漸無、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據統計,2015年,全球痴呆患者人數已達4680萬人,其中50%-75%為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 絕症女死活不吃藥 傷心媽求助好心媽
    絕症女死活不吃藥 傷心媽求助好心媽 2004年03月10日08:09  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
  • 歷史上的蘇軾《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歷史上的蘇軾《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在秋天的時候,我和朋友在赤壁遊玩,湖面清風陣陣拂來,水面也波平浪靜,歡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月亮很快的就從山後升起,於是白茫茫的霧氣橫貫在了江面,我們所乘的舟像一片葦葉似的隨意漂浮在這寬廣無際的江面上,就像是御風而行,並且還不會停止,這樣沒有目的地的飄搖著,就像是要離開這裡向天外飛去一樣,這難道不像是羽化為仙進入仙境的那個時候嗎?
  • 逐日科幻招新啦
    來吧,我們一起直到永恆的終結,去聽冰與火的歌聲,去玩安德的遊戲。你們猜金額(hěn dà)當然我們還有幻想節!明年的會和星雲獎一起(我們一起去摸大大)當然我們也有你四年看不完的書庫閆媛(閆博帶你看世界)
  • 《百妖譜》:朝生暮死稱蜉蝣,短暫的時間也可以做有意義的事
    蜉蝣初次聽聞蜉蝣,是在蘇軾的《前赤壁賦》中的「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軾以蜉蝣來形容人之渺小。而以蜉蝣來描寫人生態度的則是劉安編寫的《淮南子》中的「蜉蝣朝生而暮死,盡其樂」。看完蜉蝣的一生很簡單,因為只有一天,可要看懂卻很難,因為「蜉蝣妖」所做之事也能引人深思。狼妖與蜉蝣妖故事的主角有兩個人,一個是蜉蝣妖,另一個則是狼妖。狼妖的壽命與人類相似,有將近百年時光,可這一個狼妖卻混跡在街頭巷尾,找不到生活的目標,失去了生存的意義,於是選擇了投河自盡。
  • 小夥患上「網絡絕症」慢性前列腺炎 感覺這輩子完了
    過度擔心型:小夥患上慢性前列腺炎 覺得一生完了28歲小王是IT公司職員,平時有尿頻、尿不盡、會陰部墜脹疼痛,有時還有尿道滴白的現象。自己網上搜索對照了下,一看是「網絡絕症」——慢性前列腺炎,三天兩頭跑不同的醫院就診,還嘗試網上各種偏方。他整天唉聲嘆氣,抽菸喝酒消愁,自覺這輩子都完了。
  • 蜉蝣的一天:每一天都是一場有意義的生命
    蜉蝣的一天:每一天都是一場有意義的生命只有一天生命的蜉蝣的幸福所從何來?兩個字:活著。蜉蝣的一生,就是在這樣全然敞開的生命中度過的。欣然接納生命的短暫,樂享其中的每一刻,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對曾經的生命心懷感激之情。
  • 魔物娘:孤男寡蛇組合的情感發展,莎妃黛特患上絕症,病名為愛
    可事實上,並非如此。在今年的七月新番中,就有一部魔物娘題材的作品,名為《魔物娘的醫生》。《魔物娘的醫生》動畫並沒有太多福利的情節,有的只是格連與莎妃黛特這個孤男寡蛇組合之間,所發生的一段既溫馨而又搞笑的故事。
  • 百妖譜:蜉蝣篇中的短暫愛情,是幸運呢?還是不幸?
    胭脂鋪前,女孩一臉興奮地拿起芳香四溢的胭脂,也學著普通人家的女孩那樣在自己臉上塗來塗去,可當「大功告成」之後,女孩花貓一樣的臉龐著實將狼妖嚇了一跳。女孩不明所以,還相當自信地朝狼妖扮了個鬼臉。女孩無疑對狼妖的行為很是感動,所以才要和他拜堂成親。其實,愛情很簡單,哪要什麼大富大貴;哪要什麼山盟海誓;哪要什麼轟轟烈烈。只要在一起開心快樂不就好了嗎?狼妖無疑是開心的,開心到暫且忘記了死亡以及這人世間的汙濁和苦楚。女孩也無疑是幸福的,她遇見了一個男人,一個滿眼都是她的男人,願意陪她四處亂竄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