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準媽媽或新手媽媽必須知道的育兒小知識,你知道多少!

2020-12-24 育兒故事分享

作為新手寶媽,帶孩子可是個全新且廣泛的的大學問,爆棚的保護欲,讓我們從孩子出生起的方方面面都想給他最好的呵護。

面對新生寶寶,很多媽媽會變得很敏感,很焦慮,在寶寶健康管理方面有時容易糾結於細節的問題上,反而忽略了大方向的把握。從糰子出生後,讓她健康成長是我的首要任務,從育兒理念到細節規劃都親力親為。現在糰子已經3歲了,與身邊同齡的孩子相比,糰子確實是比較強壯的,一年到頭沒去過幾次醫院,有很多寶媽都問我:是怎麼把孩子養的這麼好的?其實總結起來,不過一句話:「抓大放小,早做規劃!」

「抓大放小」的「大」指的是科學的育兒理念,例如培養規律的作息,提早做好健康規劃。

而「小」則是指那些讓媽媽焦慮的無關緊要的瑣碎問題,比如「自己的孩子比別人晚半個月學走路」等問題。

在生命最初的日子裡,嬰兒的身體節奏,如醒著、吃奶、睡覺以及上廁所等控制著嬰兒的行為,通常沒有固定的規律。嬰兒花費了許多時間精力來整合這些分離的行為。新生兒的主要使命之一就是使得自己的行為變得協調有序。——《兒童發展心理學》[1]

我們都知道新生兒的作息是不規律的,從孩子一出生,媽媽就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規律作息。這會幫助寶寶的身體系統趨於穩定,也是寶寶健康基礎的第一步。很多新手媽媽由於缺乏經驗總會手忙腳亂,無法準確判斷孩子需求,把她以為的「按需餵養」變成了「按哭餵養」從而引起過度餵養、點心奶、奶睡等不良習慣,進而形成了孩子吃不好,睡不好,心情煩躁的惡性循環。而這些,都會給孩子的健康帶來隱患。

一個作息穩定而規律的寶寶,每天吃得好睡得香,全天樂呵呵的,相應身體系統也會處於穩定狀態,在疾病到來之時,能有更好的精神狀態應對。

關於規律作息下面跟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後期小編會帶大家仔細分析

在諮詢的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我就納悶了,這孩子一天都沒好好睡覺,睡前咋還折騰個沒完沒了?」

鬧覺,說明孩子已經非常非常累了。也就是進入所謂的過度疲勞(overtired)狀態了。過度疲勞是寶寶入睡困難的頭號因素。要想孩子入睡快,重點是要抓住孩子的那股困勁。不同年齡的孩子都有一個入眠的最佳時期。一旦錯過這個最佳入睡期,孩子的身體則會承受壓力,產生一種叫做「皮質醇」的荷爾蒙。這種荷爾蒙會使孩子像打了雞血一樣,你懂得。

在這裡,小編給大家一份0-個月的寶寶作息時間表。每個寶寶都是不一樣的,要求寶寶每天完全按照這個表也是不現實的。這份寶寶作息時間表中,參考的重點是寶寶在兩覺之間的間隔時間,父母要觀察寶寶要睡覺的徵兆。尊重他的睡眠需要,並及時準備,讓他睡覺。

4個月寶寶

寶寶在這個年齡需要的睡眠時間還是很長,白天大概每1.5小時就要睡。

6:30 - 起床, 餵奶

7:45 - 9:00 - 第一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0:30 - 11:30 - 第二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3:00 - 14:15 - 第三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5:45 - 16:30 - 第四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這個小覺只有30到45分鐘)

17:30 - 先餵奶, 然後開始睡前儀式

18:15 - 寶寶入睡

通常會有2次夜奶,而且夜奶會持續到8、9個月才停止,是的,大部分的媽媽在這個階段還睡不了整覺。

4個半月寶寶

和4個月寶寶的作息時間差不多,只是寶寶早上能醒更長時間了,晚上也會醒的久些。

8:00 - 9:15 - 第一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0:45 - 11:45 - 第二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3:15 - 14:30 - 第三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6:15 - 17:00 - 第四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8:15 - 先餵奶, 然後開始睡前儀式

19:00 - 寶寶入睡

寶寶夜裡會睡11-12個小時+2次夜奶。第一次夜奶在睡著後5小時,第二次夜奶在第一次夜奶後的3.5小時。

5個月寶寶

5個月時,你可以開始試著讓寶寶只睡3覺了。醒的時間會漸漸拉長,直到6個月,寶寶才能夠穩定睡3個小覺。因為少了一覺,那麼晚上睡覺的時間要提前。

8:15 - 10:15 - 第一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2:15 - 13:30 - 第二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5:30 - 16:15 - 第三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7:45 - 先餵奶, 然後開始睡前儀式

18:30 - 寶寶入睡

寶寶夜裡會睡11-12個小時+2次夜奶。第一次夜奶在睡著後6小時,第二次夜奶在第一次夜醒後的3.5-4個小時。

6個月寶寶

6個月的寶寶可以每天固定睡三個小覺啦,而且只有一次夜奶。如果超過兩次夜奶,那麼你的寶寶可能有奶睡的睡眠聯想了。睡眠聯想是寶寶睡覺的另一大死敵,我以後會撰文專門介紹。

7:30 - 早餐

8:15 - 9:45 - 第一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2:00 - 13:15 - 第二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7:30 - 晚餐

18:00 - 先餵奶, 然後開始睡前儀式

18:45 - 寶寶入睡

寶寶夜裡會睡11-12個小時+1次夜奶。夜奶發生在睡前餵奶的7個小時以後。

7個月寶寶

還是會睡三個小覺,直到8個月就可以開始兩覺了。

7:00 - 起床, 餵奶

8:00 - 早餐

9:00 - 10:15 - 第一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1:45 - 午餐

12:30 - 13:30 - 第二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6:00 - 16:45 - 第三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7:45 - 晚餐

18:30 - 先餵奶, 然後開始睡前儀式

19:15 - 寶寶入睡

8個月寶寶(剛開始並覺)

3覺並2覺的偉大工程要拉開序幕了!!!寶寶睡覺時間表發生較大變化。我們要做的就是,慢慢的拉長寶寶醒的時間,讓寶寶只睡兩覺。因為沒有第三覺了,好吧,孩子得通過晚上早睡來彌補哦。

9:30 - 11:00 - 第一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2:00 - 午餐

13:45 - 15:15 - 第二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7:00 - 晚餐

17:45 - 開始睡前儀式

8個月寶寶(並覺過程中)

9:30 - 11:00 - 第一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4:15 - 15:45 - 第二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8:45 - 開始睡前儀式

寶寶夜裡會睡11-12個小時+0-1次夜奶。不餵夜奶當然最好,要是喂,夜奶發生在午夜以後,或者睡前餵奶的7個小時以後。

9-11個月寶寶

這個時候,白天睡兩小覺應該是穩定下來了。直到13-18個月,寶寶才會開始只睡1個小覺(15個月開始並覺比較普遍)。晚上不再夜醒吃奶了,要是還吃超過一次,那麼我確定,寶寶有奶睡的睡眠聯想了

10:00 - 11:30 - 第一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2:30 - 午餐

15:00 - 16:00 - 第二個小覺, 睡醒後餵奶。

19:00pm - 開始睡前儀式

19:30pm - 寶寶入睡

寶寶夜裡會睡11-12個小時,在9個月的末期,寶寶的身體是完全不需要夜奶的。

「早做健康規劃」的「規劃」指的是疫苗規劃

除了通過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來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外,接種疫苗可以說是安全有效的方法[2]。

簡言之,我國現在可選的疫苗分為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一類疫苗是國家免疫規劃確定的疫苗,由國家免費提供,二類疫苗是由公民自費,並自願受種的其他疫苗。一類疫苗和二類疫苗同等重要,最大的區別就是二類需要自費。

很多新手媽媽在孩子出生後處於混亂迷茫的狀態,忙於學習如何照顧好新生寶寶,沒有及時學習疫苗的知識,更不要說提早做好疫苗規劃了。到了接種站,看到疫苗接種本,都會被嚇到:竟然有這麼多疫苗要打!尤其是孩子從2月齡開始,就進入了疫苗接種的密集期,平均每2周就要跑一趟接種點。爸爸媽媽就開始犯暈,在選擇疫苗時也是一頭霧水,稀裡糊塗地做了選擇,來回奔波不說,還會有延誤接種、漏種等情況發生。所以在孩子出生前就學習疫苗知識,提前做好疫苗規劃,不僅可以讓寶爸寶媽們輕鬆的面對寶寶疫苗接種,也讓寶寶及時獲得疫苗的保護。

提到打疫苗,媽媽們最有感觸的兩個字大概就是「繁雜」!

我的閨蜜比我早一年生孩子,在我懷孕的時候,她就經常和我吐槽打疫苗的種種煩心事:

因為生娃前沒有重視做疫苗功課,寶寶2月齡接種時默認選了一類疫苗,完全不知道還有一種俗稱「五聯」的自費聯合疫苗可以減少接種次數。

結果,孩子六個月以前,她平均每兩周就得抱著孩子去疫苗接種站排長隊。每次請假小半天,遇到颳風下雨,硬著頭皮也要去。

每次接種,孩子必哭,回家後作息全亂,煩躁且胃口差。偶爾還會發燒,請假都是小事,全家人提心弔膽,非常心疼。

更有的時候,遇上孩子感冒、腹瀉、發燒可能還要延遲接種,更是雪上加霜。

提到「疫苗」兩個字,她就頭大,每每說起最開始的選擇,她都後悔最開始沒有做好功課,也因為有點「為了省錢」的心理活動。作為過來人,她給我了三條「準媽媽建議」。

其中,第一條就是:一定提前做好疫苗規劃,儘量選擇聯合疫苗,例如在1月齡就約上兒童五聯疫苗,可以讓後面的接種遊刃有餘,省去很多麻煩。

關於如何做好疫苗時間規劃,她給我發了一份一類疫苗日曆表,看完這個表,我就能夠理解她為什麼那麼頻繁地找我吐槽打疫苗了。

以上日曆還僅僅是一類疫苗的接種時間表,如果你還要選擇常見的二類疫苗,如五聯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小兒肺炎球菌結合疫苗等等,那麼這個時間表還要擴充一倍。

因此,她建議我在做疫苗功課時,一定要多查查資料,早做決定。

作為喜歡「刨根問底」的學術型媽媽,雖然有朋友的前車之鑑,對於她建議的號稱「排苗神器」的五聯疫苗,我還是覺得有必要親自認真做做功課。

我首選衛生部權威發布的信息以及知網上疫苗相關的專業文獻作為功課基礎,拿出曾經玩命寫論文的姿態,狠狠地做了一番研究,還做了對比表後,終於敲定了一份詳細的疫苗規劃!

首先,我比較好奇的是五聯疫苗到底是哪五聯?都能預防什麼疾病?

從查到的相關文獻資料裡看到,五聯疫苗能夠預防白喉、破傷風、百日咳、脊髓灰質炎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感染這5種疾病。相關的調查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300萬兒童死於感染性疾病,其中脊髓灰質炎、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感染、百日咳、白喉、破傷風這五大感染性疾病是導致嬰幼兒死亡或殘疾的主要原因[3]。

那麼朋友所說的可以「省去很多麻煩」,到底省了什麼麻煩呢?

原來,五聯能夠預防5種疾病,卻只需要接種4劑即可搞定,而同等效果的單苗疫苗則需要12劑才能完成。五聯疫苗只需要2、3、4、18月齡接種即可。而單苗6個月前需要接種9次,18月齡接種2次,4歲還需要再接種1次。我做了一個對比表更為清晰地看出接種疫苗次數(包含針劑和口服)的區別。

這就意味著選擇五聯疫苗,在打疫苗這件事情上可以少跑8次,孩子少了8次哭鬧,父母少了8次提心弔膽,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也因此降低不少。

而這正是五聯疫苗首要吸引我的地方。

除此之外,針次少並不能讓我完全放心,對於它的品質才是我作為媽媽最重要的考量!

通過研讀了大量文獻後,我從中得到一個寶貴的信息:疫苗的安全性與它的工藝息息相關!

這就好比做飯,不同的做法、不同的廚具都會決定菜的口感好壞!

疫苗也一樣,它也有不同的工藝,而這不同的工藝直接決定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接種後的不良反應概率。

相關資料顯示五聯疫苗的進口品質以及先進的工藝,其抗原純度一般可達95%以上,也就是說,接種後發生不良反應的概率更低,接種更安心[4]。

在我國的臨床試驗的相關文獻中提到:無論採用2、3、4月齡還是3、4、5月齡基礎免疫和18~20月齡加強免疫,五聯疫苗抗體的血清保護率或血清轉化率以及抗體水平不低於單劑疫苗[5,6]。

在查資料的過程中,我還注意到,之前有接種疫苗引起小兒麻痺的案例,這可嚇了我一跳。所以特意搜索了關於疫苗與小兒麻痺關係的資料,發現五聯疫苗採用了全程IPV(滅活脊髓灰質炎疫苗),儘可能避免因疫苗引起的小兒麻痺的風險。這一點將我最後的顧慮全部打消了!

做完這份詳細的疫苗規劃功課,給一妞選擇疫苗的時候,我已經心中有數!我最終給糰子敲定了五聯疫苗方案。

第二條「準媽媽建議」也給我了很大的幫助。

她告訴我:有些情況是不適宜接種疫苗的,一定要查一下哪些情況不適宜,並且在接種疫苗之前告知醫生!

比如她孩子有一次發燒,但是疫苗接種時間到了,她就直接帶著孩子去了接種站,還好醫生非常敬業,看孩子精神狀態不佳,趕緊詢問情況,隨後讓她改天再來,並且給她了一份不宜接種疫苗的情況表讓她參考。她也將這份參考表給了我,如下:

體溫超過37.5℃的發熱兒童

患牛皮癬、皮膚感染、嚴重皮炎、溼疹的兒童

患有心臟病、肝炎、腎炎、活動性結核病的兒童

腦或神經系統發育不正常,有腦炎後遺症、癲癇病的兒童

重度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兒童

過敏體質及患哮喘、蕁麻疹的兒童

正在腹瀉的兒童,不宜服用小兒減毒滴劑

腋下或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兒童

來源: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有了這份表,每次疫苗接種前,我都會核對一遍,如果有出現以上的情況,就改天再去接種,這份表給了我很大的便利,遇到以上情況就不用白跑一趟了,這裡也分享給有需要的媽媽。

閨蜜的第三條「準媽媽建議」是:接種完疫苗需要觀察孩子狀態。

具體來說,接種後不要馬上離開接種站,觀察30分鐘,沒有特殊情況再回家。回家後時刻關注寶寶情況,如果出現超過38.5度的高燒,或嚴重的不適症狀就需要及時就醫。接種後24小時接種部位不能碰水;48小時內讓寶寶好好休息,儘量不要添加新的食物。

這三條寶貴的「準媽媽建議」和五聯疫苗的「助攻」下,我和孩子都少受了很多罪,省去多跑醫院,免去了一些繁雜擔心受怕的環節,一妞免疫力還得到了更強大的呵護。

最近她要入園了,我和她爸爸正在規劃給她安排手足口疫苗及流感疫苗,防患於未然。

提前做好疫苗規劃,避免盲目從而進入誤區,自己頭疼還擔心孩子,如果你先是準媽媽,或者正有這方面的煩惱,希望我的筆記可以給你提供一些相關的知識和啟發。如果還有不懂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

相關焦點

  • 新手媽媽:你需要的育兒書籍都在這裡
    閨蜜最近成功晉級成為新手媽媽,歡喜雀躍的同時也伴隨著各種困惑。不知道剛出生的小寶一天要喝多少次奶?不知道小寶拉出的粑粑裡面含著白色的奶瓣是不是正常的?小寶睡覺時偶爾扭動哭兩聲都會把她驚出一身汗!我笑她這是平時不讀書,用來方恨少的表現。如果提前儲備好了育兒知識,在遇到突發問題時就不會自亂陣腳了。
  • 準媽媽必須要知道的7個育兒類網站,寶寶成長必備(準父母收藏)
    今天之華就搜集:準媽媽必須要知道的,提供:育兒知識,育兒論壇,育兒問答,寶寶主頁,媽媽博客,親寶兒歌等內容。 http://www.mama.cn/媽媽網:為準備懷孕、懷孕期、分娩、坐月子、0-6歲的嬰兒幼等等父母提供育兒知識與問答互動。
  • 新手媽媽要知道:新生兒每次喝多少奶才合適,當心餵錯影響發育
    導讀:新手媽媽要知道:新生兒每次喝多少奶才合適,當心餵錯影響發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手媽媽要知道:新生兒每次喝多少奶才合適,當心餵錯影響發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孕期營養指南 準媽媽必須知道孕期營養知識
    孕婦懷孕各個階段都需要豐富的營養,但是營養過少、過剩都是不好的,那麼就需要在孕期合理的規劃好孕婦的營養,各階段的營養食譜,養分補充等需要合理安排哦,今天小編帶來了準媽媽必須知道的孕期營養知識,讓準媽媽們孕期擁有豐富的營養以及健康的身體哦。
  • 準媽媽必須知道的孕早期注意事項
    作者:寶寶知道 孕期小達人懷胎十月這對於準媽媽們來說是一個漫長艱難的時間,在這期間媽媽們要時刻小心,注意生活細節,稍有不慎都會影響寶寶哦,對於懷孕早期胎兒還不穩定的時候更是不能有失,媽媽們剛開始懷孕肯定會面臨各種問題、壓力,身心都需要承受很多,所以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細節有很多
  • 3個月嬰兒趴睡窒息死亡的背後,是多少新手媽媽的餵養焦慮
    在剛剛做媽媽的時候,很多女性都會存在過分的焦慮,這種焦慮會讓她們儘量去抓住生活中所有的救命稻草,包括那些育兒知識書以及所謂的育兒專家,甚至是那些根本就不知道對方是誰的育兒群。前段時間就有一個媽媽因為過分相信育兒群,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
  • 八大育兒知識,你知道了幾個呢?
    在寶寶出生之前,準媽媽們都會陸續開始學習各種的育兒知識,等孩子出生之後,就會開始面對餵奶、洗澡、穿衣、換尿布等問題,是不是覺得自己會漸漸的變得全能了?不過,有些冷門的育兒知識你可能還不知道或者忽略掉,接下來一起看看是哪些吧~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識
  • 準媽媽如何正確數胎動?這些胎動的知識要知道
    對於咱們的孕媽媽而言,自從知道自己的肚子裡孕育了自己的寶寶之後,咱們的孕媽媽會時常都感受自己肚子的動靜,即使是沒有動靜。不過孕媽媽覺得這樣能夠增加與寶寶的親密度,也能夠知曉寶寶的一些情況。其實,等到寶寶真的在媽媽的肚子裡有動靜的時候,一般在孕媽媽懷孕4個月的時候。
  • 平均每8秒就賣出一冊,新手媽媽必買的育兒書就是它
    >是送給準媽媽再合適不過的禮物了書在獲得育兒知識的渠道中,永遠是大家心裡最權威、最信任的那個,可網際網路時代什麼都快,出書卻非易事。再加上市面上的育兒書多如牛毛,非專業人士啃下裡面的知識並學以致用卻很難,等真正遇到問題時,還是會著急忙慌地上網搜答案。可即便搜到了,也難辨真假,育兒難題從不知道「怎麼辦」變成了不確定「靠不靠譜」。
  • 育兒知識有哪些 新手媽媽要這樣科學育兒
    那麼,育兒知識有哪些?家長如何科學育兒?新手媽媽如何科學育兒?一起來看看吧。育兒知識有哪些如今的父母們提到育兒,就是要讓孩子多讀書,多增長知識。其實,育兒知識有很多,不止是對孩子知識的培養。總共有以下這些方面。一、育兒知識——餵養知識1、母乳餵養。我們知道寶寶六個月以前採用母乳餵養是最好的,母乳不僅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也是寶寶天然抵抗力的來源。
  • 寶爸寶媽們看過來:準媽媽們也未必知道的「育兒冷知識」
    說起育兒的經驗與趣事,真是一籮筐呢!關於這一點,閨蜜笑我太過於驕傲,我說誰讓我家有兩個大寶貝呢,這兩個寶貝可不是一般的寶貝,不但讓我獲得許多的快樂,更讓我擁有許多的育兒經驗。瞧這得意勁,作為媽媽你能理解其中的幸福感吧!不管怎麼說,育兒知識是永遠學不完的,閒著沒事,我就喜歡研究一些育兒知識來武裝自己。這不,閨蜜又給我發過來一張育兒漫畫,趕緊瞧瞧。
  • 聰爾壯:這些育兒冷知識你知道嗎?
    聰爾壯育兒冷知識對於很多新手寶媽來說但很多「老派」的育兒知識現在已經被驗證不科學,不能再繼續使用了。那麼像下面這些育兒冷知識,爸爸媽媽們知道多少呢?前方高能!要知道配方奶在上下搖動過程中,不僅會產生大量泡沫,而且奶嘴的氣孔裡會進入大量氣體。寶寶在這種情況下喝奶,不僅容易打嗝還會吐奶。在給寶寶衝奶粉時,媽媽可以把奶瓶放在雙手中間來回滾動,這樣不僅可以讓奶粉充分溶解,而且不會起泡。2.
  • 預防產後腰酸腿疼,這些孕婦護腰小竅門,準媽媽要知道!
    準媽、辣媽必修技,快來學習!總結,新媽媽產後腰痛一般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性缺鈣:懷孕以後,準媽媽由於受孕期體內激素的影響,常規的飲食已經不能滿足母親和嬰兒兩者的鈣需要量,同時,分娩以後更是人體處於比較虛弱的狀態,產後的媽媽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很多媽媽都在堅持母乳餵養,鈣流失也非常嚴重,缺鈣容易引起腰疼。
  • 黃大夫講堂:新手媽媽不知道的擠奶小秘訣
    在哺乳期,除了直接為寶寶哺乳,很多時候媽媽們還要學會一些擠奶的技巧,來更好的哺餵寶寶。下面就一起來跟隨喜芽孕育的黃大夫一起來看看新手媽媽要知道哪些擠奶的小秘訣。擠奶時,媽媽把拇指放在乳頭、乳暈的上方,食指放在乳頭、乳暈的下方,其他手指託住乳房。拇指、食指向胸壁方向擠壓,擠壓時手指一定要固定,不能在皮膚上滑來滑去。最初擠幾下子可能奶不下來,多重複幾次奶就會下來的。噴乳反射強烈者,奶還會噴射而出呢。每次擠奶的時間以20分鐘為宜,雙側乳房輪流進行。例如,一側乳房先擠5分鐘,又擠另一側乳房,這樣交替擠下奶會多一些。
  • 都知道懷孕要補葉酸,很多準媽媽卻沒補對
    然而重視並不意味著了解,見過太多越重視反而越焦慮的例子:➊ 備孕時,只知道要做檢查、補葉酸,卻不知道到底哪些是必做、還有沒有別的營養要補?➋ 懷孕後,葉酸也補了,產檢也按時做,仍然擔心不夠,一點點風吹草動就以為是胎兒出了問題。準父母想要給寶寶最好保障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很多人之所以如此焦慮,其實還是因為沒有掌握到專業的知識。
  • 都知道懷孕要補葉酸,但很多準媽媽卻沒補對
    準父母想要給寶寶最好保障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很多人之所以如此焦慮,其實還是因為沒有掌握到專業的知識。就拿葉酸來說,葉酸是預防胎兒畸形的重要營養,補對葉酸是整個備孕懷孕期間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是很多準媽媽從懷孕才開始補葉酸,其實是有滯後性的。
  • 新手媽媽,必須看的8本書
    文 | 團媽本文為團媽原創當媽實在太累了,特別是新手媽媽。怎麼樣讓孩子他爸一起參與到育兒的過程中去?……成為新手媽媽,意味著要學著做一個母親,學會照顧孩子,照顧自己。這些都是一個媽媽,必須面對的生活難題。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掌握育兒知識,是必不可少的。
  • 準媽媽抽菸?孕期抽菸到底對胎兒傷害有多大?看過你就知道!
    現在的女性朋友抽菸也習以為常了,已經不會感覺到彆扭,但是懷孕的準媽媽你有看到過抽菸的嗎?有,肯定有!吸毒的準媽媽都有,更何況說抽菸的了。今天小編就帶你來具體看看準媽媽抽菸對寶寶危害有多深,相信看過你會後悔。
  • 準爸爸要知道,不管多忙,孕期這兩次檢查一定要陪著準媽媽
    導讀:準爸爸要知道,不管多忙,孕期這兩次檢查一定要陪著準媽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準爸爸要知道,不管多忙,孕期這兩次檢查一定要陪著準媽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育兒分享 | 一位新手媽媽的學習心得
    李萌是一位新手媽媽同時她也是東城婦聯父母課程的忠實粉絲作為新手媽媽的她面對孩子教育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是陌生甚至焦慮的面對育兒困難她選擇積極應對主動學習父母課程當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通過孩子的認知爸爸媽媽的形象完美、平和,能夠給他們帶來安全感,而之所以慢慢會出現育兒問題,很多是因為家長和孩子之間的地位開始慢慢發生變化。很多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頭,良好的夫妻關係可以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在很多出現的親子關係問題中我們不難看出,大多數夫妻關係都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