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孩子再苦再累也會堅持?孩子的優秀,與這一項能力有關

2020-08-28 小鴻兒爸爸

文 | 小鴻兒爸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的時候作為家長,我們總是會不由自主的羨慕別人,同樣是給孩子報輔導班,有的孩子做出的成績連父母都驚嘆,而有的孩子一年學完了像是沒有上課一樣,讓人頭疼。優秀的孩子究竟是怎樣煉成的呢?

近日,各大媒體報導的「女孩兒案板下學習」事件成為了家長們討論的中心,這名女孩兒是湖北五峰漁洋關鎮一年級學生,復工後,她跟隨著自己的爸爸媽媽來到了菜市場賣滷菜。

因為平常父母沒有多餘的時間,孩子要上網課,父母又要營生,沒有辦法,她的爸爸媽媽就在攤子的下面支起了女孩兒學習的「書桌」。

一時間,家長們都在感嘆,「這真的是別人家的孩子」,女孩兒不僅沒有嫌棄這樣擁擠的空間,每次上課的時候坐姿還非常端正。

條件不好沒關係,她可以接受和忍耐。她堅持的品質讓人看到了知識的光輝,孩子的優秀,通常都與這一項能力有關。

一、什麼是「堅毅」?

1、堅持

堅毅中,對於「堅持」的要求是非常明顯的,因為堅毅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堅持的用自己的意志力、毅力去完成某件事情。

要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就沒有什麼堅毅可談了,堅持不了一會兒就放棄,同樣不能代表「堅毅」。所以在堅毅中,堅持的含量不小。

2、有定力

「毅」指的是毅力,毅力又可以體現為一個人的定力,如果小女孩總是覺得空間狹小不能忍受,或者是與其這樣委屈的學,倒不如痛快地玩兒的話,那麼就不會有現在讓人驕傲、以之為榜樣的她。所以定力是堅毅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3、目標明確

有了自身素質的匹配,還必須要附有一定的目標,因為人不能在荒蕪中度過,更不能在虛無裡努力,連自己要什麼都不知道,努力的意義何在呢?因而,目標這個方向盤的影響也是堅毅品質裡不可或缺的一個要素。

二、如何讓孩子養出「堅毅」的品格?

1、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我們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這句話深層次的含義就是,要是他不願意做這件事,那麼就算外界的條件怎麼改變,別人怎麼催,都是沒有用的,它強調了個體主動性、內驅力的作用,在優秀養成的道路中,同樣需要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銀河補習班》裡,一直被父親敦促的馬飛,一直都找不到學習的動力,他總是在堅持了一半兒後告訴父親:不行,這個我做不到的。直到那場決定生死的洪水出現,他才下定決心,最後成為了太空人。這就是一個人主動與否的差異。

因而,家長想要培養孩子「堅毅」的品格,對其內驅力的激發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2、尋找合適的目標

所謂「堅毅」,它需要對自身的目標保持持續的熱情,也就是能夠在實現目標的路上不止步,可以一直堅持、努力下去,這樣一來,他們才能夠到達彼岸。那如果孩子本身的目標就非常的遠大,甚至有些不可能,我們該應該堅持嗎?這樣的目標還合理嗎?

有遠大目標固然沒錯,但是反饋機制的作用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說孩子需要通過反饋加深自信,進而更加努力。

合適的目標才能讓人有效努力,否則天方夜譚之中,再好的堅毅也是無濟於事。所以合適目標的選擇對于堅毅品質的培養很有必要。

3、利用皮革馬利翁效應

皮革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當我們對孩子給予正面期待的時候,他完成的可能性要比我們不夠認可他時,要大許多。

這是個體內心受到鼓勵的作用,在孩子堅毅品質的形成過程,當然少不了這份肯定,這對孩子來說,是他們能夠堅持下去的理由,也是他們繼續努力的動力。

因此,家長要好好利用這份鼓勵、正面期待的作用,善於運用一些誇讚技巧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有效鼓勵孩子,讓覺得自己可以做到。堅持很酷,但是堅持的道路並不甜,家長的認同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冬日的暖陽,溫暖無比。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會堅持?堅毅品質往往會助力一個人走向成功,小時候懂得這一品格,未來才能更優秀。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小鴻兒爸爸,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些孩子再苦再累也會堅持?這個特質,決定孩子一生的走向
    導讀:為什麼有些孩子再苦再累也會堅持?這個特質,決定孩子一生的走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有些孩子再苦再累也會堅持?這個特質,決定孩子一生的走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人生再苦再累,也別忘了微笑!生活再累再煩,也別忘了堅持!
    人生再苦再累,也別忘了微笑!生活再累再煩,也別忘了堅持!人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請不要抱怨懷才不遇,也不要抱怨生不逢時,關鍵在于堅持,在於熬。這就是成功與不成功的區別所在... ...人生再苦再累,也別忘了微笑!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人會在乎你在深夜裡嗷嗷痛哭或者低頭呻吟。自己吃過的苦,也只有你自己最懂。笑對人生,堅持下去,是對生活最好的態度,在我們身邊,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們能夠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不輕言放棄。
  • 生活還要繼續,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
    女人也並非嫌貧愛富,只是跟著潛力股所走的路遠比她想像中還要曲折漫長,日子久了,難免會有所抱怨。路是自己選的,再怎麼難走也要堅持下去,也許目前看不到盡頭,可是要相信,是條路,它就一定能走到底!既然走到了一起,就有責任為這個家共同努力,孩子都有了,更沒有資格逃避壓力。日子或許很艱難,可是生活裡,沒有人是容易的。丈夫或許傾其一生也只能顧全溫飽,可是有些丈夫,連基本溫飽都不能提供給家人。
  • 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留在身邊扶養,原因竟然是因為這個
    父母再苦再累也一定要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照看。有條件一定要陪伴孩子6年,條件不允許也要在孩子第1年時親子照看孩子。大家都知道,人生頭6年對人一輩子影響巨大。也是與孩子建立依戀關係的最好時間,一旦錯過,以後無法彌補。孩子與你親不親,孩子青春期教育中你能不能參與進來,完全取決於前6年,尤其是第1年。孩子頭6年為什麼如此重要?
  • 這6種媽媽再苦再累,也教不出優秀的孩子,希望媽媽們都能避免
    一個小學同學Y,特別注重小孩的教育也特別捨得在孩子身上花錢,別的孩子有的她家小孩都有,別的小孩沒有的她家孩子也有。,即使物質條件再好,孩子也容易失去安全感和價值感,變得內向沒有自信。這是花再多的錢培養興趣愛好和技能也彌補不了的。每個媽媽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意為了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然而很多媽媽會有疑問,我這麼盡心盡力的培養孩子,孩子小時候明明也很聰明越長大為什麼卻越來越「平庸」了呢?
  • 再苦再累都堅持
    當閒下來的時候我們偶爾會想: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父母?為了孩子?為了情愛?為名利?為自己還是為別人?我到底是誰?但是我覺得這樣活著就是為了等著死去,這是多麼可怕的想法,難道自己活著就是簡單地為了生存嗎?就拿我來說,假如現在沒有父母、沒有兄弟姐妹、沒有小孩,我根本就不可能繼續活下去,或者說假如現在我沒有親情的牽掛,有可能不會繼續再走下去。
  • 魔幻興趣班:苦了孩子,累了父母,但我還是建議有能力的家庭都上
    也有傳統的作業輔導的,咱們孩子太小,就沒有了解。最後,經過詢問孩子的意見,選擇了小主持人班。魔幻興趣班:苦了孩子,累了父母?不用問,確實就是這樣。她有多苦?苦到她直接說,父母是「不好的人」,「真媽媽」丟了,現在的是「假媽媽」這頭,媽媽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也哭紅了雙眼!在現實生活中,給孩子報滿興趣班的家長不在少數。比如伊能靜,她就曾經說過,她給4歲的女兒報了6門興趣班,讓人嚇了一跳。
  • 再煩也別忘記微笑,再苦也別忘記堅持,再累也要愛惜自己
    請記住,再煩也別忘記微笑,再苦也別忘記堅持,再累也要愛惜自己,低調做人你會一次比一次穩健,高調做事你會一次比一次優秀。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較真,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糊塗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 我再累,也不要讓我的孩子受苦
    如果你指出來,這是溺愛,對方可能會不高興,覺得你在指責她沒教育好孩子。如果你選擇沉默,那他們就會在各自的行為模式裡繼續循環。一 那父母為什麼要溺愛孩子呢?表面上看,是通過犧牲自己來滿足孩子的需要,但實際上這是源自父母的自戀,你自己的父母無法滿足你孩童時真實的成長需要,於是將自己的孩子當作另外一個自己,給予過度的滿足,可以說無限制的給予孩子,其實是在無限制的給與自己。上面的那個媽媽在家是老大,經濟條件不好,從小吃過很多苦。
  • 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受這七種苦
    老鷹為了讓雛鷹學會飛翔,將他帶到懸崖之上,然後放手,讓年幼的雛鷹墜入深淵。雛鷹為了求生,只能拼命地扇動翅膀,終於在墜落崖底的前一秒振翅高飛。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只知道寵愛孩子,不知道教他飛翔,等孩子長大後,卻不知如何在風吹雨打中求生。再疼孩子,再愛孩子,也一定要讓他承受這七種苦,他才有扛起未來的力量。
  • 「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毀了多少孩子?父母別再好心辦壞事了
    只見那個家裡的孩子極不熟練地用著刀叉,盤子弄得叮噹響,顯然是第一次吃牛排的孩子。再仔細一看,這一家三口只點了一個牛排,父母兩人只點了一點點非常便宜的食物,打算隨意填一下肚子。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再苦不苦孩子!
  • 致父母:再苦再難,也要把孩子帶在身邊
    明年孩子就要上小學了,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學,但是她又不想失去現在的工作,只能讓家裡的老人照看孩子。老人說,孩子還小,給誰帶都一樣。可是,她跟丈夫還是不捨得,想把孩子留在身邊。聽到她的困惑,我立馬回復她,「如果不是被生活逼得沒有選擇,再苦再難,也都要堅持把孩子留在自己身邊!」我沒有跟她講利弊、掰原因,而是說了兩個故事。
  • 這3種工作,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熬到最後就是成功
    先苦後甜,這是成長的必經過程。只是,有些苦,吃完後,還是苦;有些苦,吃完後,便是甜。工作也是一樣,有些工作前期很苦,但後期是苦是甜,真的很難說。今天,我們就介紹三種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的工作,不要放棄!苦過之後,真的是甜,而且非常甜。01、自媒體寫作行業有人說,現在的自媒體已經飽和,其實並不是,很多人只是以訛傳訛罷了。
  • 孩子怕苦怕累怎麼辦?可以用3項運動來彌補,身心平衡才能有出息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有出息,所以會用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可是有些家長發現孩子很嬌氣,既怕苦又怕累,總想過著安逸的生活。  孩子怕苦怕累,與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有關係,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很高,根本不用孩子幹力氣活,所以孩子每天過著舒服的生活,變得很脆弱,這樣的孩子即使再聰明,將來也無法面對挫折,很難有出息。
  • 這3種工作,再苦再累也不要輕易辭職,熬出頭前途無量
    但是明白的人心裡都清楚,大學生並沒有因為上了職業生涯規劃課而受益多少,很多同學說學完這門課,還是不知道怎麼做職業規劃。原因很簡單:課程與現實脫節,大學生不具備認清自己的能力,有些能力確實得走入社會實踐一番才能變得清晰起來,當然還有的能力可以後天培養,所以提前做好職業規劃顯得比較空洞。
  • 為什麼有的孩子走路早,有的卻晚?弄清這些原因,再正確引導學步
    這時旁邊的一個媽媽說每個孩子都有差異,比如她家女兒也是十個月就學會走路了,可她家兒子卻到一歲半才學會走路,所以不能強迫讓孩子練習走路。影響孩子走路早晚的因素那麼,到底她說的對不對呢?為什麼有的寶寶十個月就會走路,而有的寶寶要到一歲半才學會走路呢?影響孩子走路早晚的因素都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一總結一下。
  • 再累、再忙,初三這年都要堅持陪伴孩子度過
    身為成年人一定忙,同時身為家長定會很累,但我們總說忙忙忙,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著我們來彌補,因此,不管掙了多少錢,事業發展有多順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當,將來老了會後悔,尤其是初三、高三這些關鍵期。孩子進入初三,面臨中考,家長要協助孩子做好學習計劃,當好信息部長,做個明智的點撥者。
  • 如果你是這6類媽媽,再累也養不出優秀的孩子
    可是,他每每幹不到一個月就辭職,總是抱怨工作任務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兩年了,兒子心安理得地賦閒在家,要麼上網打打遊戲,要麼用媽媽不多的工資去社會上消遣時日。對於媽媽的指責,他振振有詞地說:「如果你不能養活我一輩子,為什麼從小對我那麼嬌慣?」
  • 為什麼再苦再累也要自己帶孩子?寶媽們的回答,太扎心了!
    反正大體就是為什麼不上班?給老人帶啊。我解釋了,人家就一句話:反正我不能理解,我將來有孩子我也要去上班的。大不了丟給奶奶帶。然後再就是針對我的形象問題。本身我也不是愛化妝的人。再加上娃在哺乳期。然後9個月的娃媽媽都懂。喜歡啃媽媽的臉啊。亂七八糟的。所以更不敢化妝了。在同學裡面一筆。就顯得特別沒形象了。然後又被diss了。說這樣老公會出軌的。什麼之類的。後來我就乾脆放棄理論了。大家隨意好了。
  • 這3種職業,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熬到最後就是金飯碗
    他說過的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他說:我堅持了那麼多年,雖然說離職就離職,但我不會後悔,因為我相信以後會找到更好的工作。目前他手上還有一點積蓄,在找到新工作前,可以先用來還房貸和車貸。因為銷售永遠都在招人,而且無論是哪個行業的銷售,很難有人能在一家公司堅持5年以上。做銷售是有前途的,前提是方向要對,還要工作努力。銷售再往上走,就是銷售管理。而且統計顯示,銷售出身做到CEO的比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