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仔仔
尼泊爾作為亞洲著名的「佛教王國」,這裡的絕大多數民眾都信奉佛教,也正因如此大家追求現代生活的欲望並不強烈,反而執著於保持舊的習俗。你能想像的到嗎?在現代文明越來越進步的社會中,尼泊爾有一個神秘的小村莊竟還實行「一妻多夫」,那三兄弟共娶一妻,要怎麼分辨孩子是誰的?日常生活中難道真的不會很尷尬嗎?還真是想不通他們是怎麼想的。
在尼泊爾有一個名為洪拉山區的地方,這是一個「一妻多夫」的村子,女人可以同時擁有多個一母同胞的兄弟作為丈夫,而這樣做的原因僅僅是為了共同財富。更讓人不解的是,在當地女孩眼中這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若女孩只鍾情於一個男子,就會被大家吐槽自私、貪婪,應該為之慚愧和悔恨。或許大家會很好奇,現在社會中怎麼還存在「一妻多夫」現象?對於大家的說法不一,有傳言稱生活在該山區的尼泊爾寧巴人,他們的祖先是以女性為中心的社會制度,逐漸的「母權文化」轉化為「一妻多夫」,那「夫」必須全是親兄弟。
另外,對於這個神秘的小村莊而言,家裡的固有財產本就很少,若是家中有兄弟好幾個,還沒成婚幾個家底就被分光了,所以說兄弟幾人若同時娶一個妻子回家,是不是家中的財產就不用分割,反而還會越來越多呢?這個小村莊實行實行這種婚姻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如此。雖說財產得以保全,但是兄弟三人同時娶一個老婆過日子的時候不會很尷尬嗎?這個妻子要管理同時對三個丈夫好,對於他們的衣食起居都要做到一碗水端平,明顯難度很大。再者說來,這個妻子生下的孩子,親生父親又如何判斷?
對於怎麼分辨孩子親生父親是誰?尼泊爾在長期的婚姻制度中總結出很多經驗,比如為了避免尷尬,晚上睡覺時先到的人就在門前放一個信物,表示屋子裡面已經有人了。為了確認孩子是誰的,一般都是哥哥先娶妻,這一年內妻子是獨屬於哥哥的,弟弟們則會選擇出去打工,妻子懷孕生子之後,哥哥會出去打工,弟弟成為妻子的丈夫,大家都有孩子之後,再開始共同生活。這樣一聽也算比較合理,但對於女性而言並沒什麼好處。
總而言之,對於洪拉山區的村民來講,兄弟之間不應該分家生活,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有人耕地,有人放羊,有人出門務工才是最和諧的分配,也是兄弟間可以和睦相處的最好方式,分了家大家才會真的不幸福,因為分家後會變得很窮。當然即便接受不了這種習俗,也不能去否定這個國家的文化,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就會延續出不同的社會文化和習俗,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
這個村莊的女性看似活得很灑脫,但是要處理好婚姻生活相當的難,既要照顧丈夫們的日常生活,還有儘可能給每一個丈夫生兒育女,本身就是一件很傷身體的事情。對於尼泊爾「一妻多夫」村莊你又是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