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韭菜包子、韭菜盒子、韭菜餃子,瘦肉的話在餃子餡裡放一點點也可以,羊肉的絕對不行,聞不慣那個味。如今剛換了個地方,餃子皮一元幾個不知道,沒有數過,夏天都是自己買的麵粉去做,冬天太冷所以免了。外面的餃子皮如果是包大肉餡的,完全可以,我喜歡韭菜餡的,所以個人感覺有點小。在家裡,母親經常說餃子小了好吃。
我買的刀削麵是掛麵,做起來方便嘛,5元的饅頭15個,2元的餃子皮,生薑、大蒜、蓮花白、韭菜是7元。韭菜餃子很好吃,但是不耐飢,以前在外邊幹活的時候,連衝擊鑽都拿不動,站在梯子上,一旦鑽頭被牆壁裡的鋼筋夾住,胳膊不聽使喚,自己都差點掉下來。
所以,在外面儘量買的盒飯都是米飯、炒河粉、炒細面、炒拉條等,會備註不放醬油。醬油我吃,只是外邊放得太多,受不了。
把生薑、韭菜洗淨切碎,大蒜直接在案板上拍碎再切,放在小碗裡,加上醬油、花椒油、鹽、花椒麵、辣椒麵,攪拌均勻就行了。包餃子沒有難度,只要不漏空隙就行,好不好看就那樣,反正吃到嘴裡都一樣。
電磁爐不像家裡的大鐵鍋,所以每次下的不多,即便是炒菜溫度高了也會自動關機。餃子吃不飽,我們可以吃鍋盔、燒餅和饅頭,只是小時候的月牙燒餅很少見。農村集市上有,高中去縣城上學的時候,燒餅就是兩層紙,太薄了,吃上3個沒有反應。我喜歡芝麻醬,所以會夾在饅頭裡,在家裡大人經常去集市上買蜂蜜和芝麻醬,大部分都是被我消化了。
做有愛心負責任的電影劇本作家,朱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