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海丨家門口一片「花花綠綠」,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一間房

2021-01-10 解放日報

5年前的初秋,要一睹「網紅」粉黛亂子草的芳容,家住浦東南路的倪阿姨要坐近80公裡的車去金山。5年後,踱步最多20分鐘,黃浦江東岸濱江沿線的多座公園就有粉黛亂子草。倪阿姨的「追粉之旅」不再折騰。

越來越多上海市民都有類似獲得感

在他們看來,上海近幾年的綠意

似乎一下子就在身邊「噴湧而出」

一組數據印證了這種普遍的獲得感。

2015年底,上海僅有165座城市公園。截至今年8月,這一數字已經翻倍,品類也多了:上海不僅有352座城市公園,還有7座郊野公園和4座國家級森林公園。

到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向「公園裡的城市」又邁進了一大步。

這種「房間」,上海市民人均一間

回望近5年,上海這座城市編織綠意的決心和力度,都堪稱「空前」。

預計到今年底,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到8.5平方米。

繼「一雙鞋」「一頁報」「一張床」後,不少市民對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有了全新的形象比喻——「一間房」。

紐約中央公園、倫敦海德公園……世界知名的城市公園,從不只追求「多」和「大」,公園的生態效應和「以人為本」才是規劃建設的重點。

深諳這一點,上海近年來新建或改造的公園綠地不斷提升其生態品質和服務功能。

2018年11月,上海桃浦中央綠地部分建成並試運營開放。這一綠地是近年來上海市中心最大的開放式綠地項目,未來總規模預計將拓展至100萬平方米左右。

整個綠地橫跨古浪路公路隧道兩翼,這個隧道也為綠地帶來了一個十分優美的坡度,使得公園的地形充滿了多樣性和趣味性

但這片綠地重點不在大,其總體景觀方案極其重視人與自然的交互。

設計中融入了傳統書法、舞蹈和太極藝術,既有起伏的地形,也有蜿蜒的水系,還有「上海市中心第二高山」,行雲流水般起伏的動態空間酷似一幅連續變化、層疊展開的山水長卷,吸引市民遊客去探秘。

今年8月開工的「上海大花園」也延續了上海打造生態空間的工匠精神。

「上海大花園」有一大功能,就是推廣普及經過馴化、在上海適應性良好的新優品種植物,它們經過「生存考驗」,能大量應用到城市綠化中去,更能走上居民的窗臺、陽臺,播撒看得見摸得著的「綠色幸福」。

上海植物園北區改擴建工程俯瞰效果圖

口袋公園,「家門口」的幸福

曾經看花只能往郊野跑,隨著一處處口袋公園的落地,上海市民在「家門口」踏青賞花的願望正逐一實現,成為上海「十三五」公園綠地建設「以人為本」的縮影。

截至2019年底,上海已建成151個口袋公園,數量比2018年底增加了66%。今年,又有50座口袋公園計劃落成。

這些市民「家門口」的小型綠色公共空間,有效提升了城市公園綠地布局的均衡性,更是公眾生態獲得感最直接的源泉。

口袋公園,指規模很小的城市開放空間,常常以斑塊狀散落或隱藏在城市結構中,為當地居民休憩、社交所用。城市中的各種小型綠地、小公園、街心花園等都是口袋公園的一種形式。

小區後門一開,就是口袋公園,獲得感滿滿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大多數口袋公園要「見縫插針」,充分利用一些城市的「邊角料」改造而成,加之周邊市民的殷切期望,倒逼著規劃設計和建設者們「螺螄殼裡做道場」。

今年國慶中秋長假,九裡亭街道杜巷小區居民項忠本總愛往家附近的口袋公園跑,坐在健身器材上鍛鍊身體,看著緩緩流淌的亭子涇河,「不要太愜意哦!」

可就在今年6月前,這裡還是一片走不進的荒地。一下大雨,周邊道路便泥水橫流。經過整治,這片5000平方米的空間搖身一變,成為口袋公園,8000多名小區居民直接受益。

通州路上的童夢園才1000平方米出頭,卻因為毗鄰居住區、幼兒園、商業廣場,要兼顧多年齡段人群的需求,因此,所有設施都力求有多重功能。

比如,在塑膠步道上噴塗含有英文字母的方格,讓孩子能玩「跳房子」的遊戲;灌木和小廣場之間的隔離欄,嵌入了卡通動物頭像、黑板和哈哈鏡,老少皆宜;金屬廊架安裝了照明燈,白天則是爬藤植物覆蓋的「遮陽傘」;花壇故意降低高度,邊緣做成高低錯落的流水型,讓大人和小孩舒適地「對號入座」。

特意用涼亭保護兩棵古樹

高品質的公園綠地,居住在城市裡的人們既是享受者,也是「建設者」。尤其是家門口的公園綠地,更離不開沿線居民和單位的支持配合。

芳草園和清溪園是閔行區新建的兩座口袋公園,一度因為部分區域「踩」在了莘莊鎮政府、閔行區綠化市容局等單位的圍牆內,在規劃設計上進退兩難。

為了給綠色空間讓道,沿線單位主動把圍牆後撤了8米。事後,許多居民才知道,其實退5米已經足夠,但這些單位仍堅持再多擠出一些空間,讓他們非常感動。

和諧的氛圍貫穿了整個建設過程,建設者和受益者有商有量,最終化成了清溪園內多個因地制宜又充滿鄉土情結的景點。

周邊居民捨不得動兩棵櫸樹,建設方徵詢意見後,設計出兩個煙圈狀的涼亭,每個煙圈「套」住一棵樹,既美觀大方,又不影響樹木生長。

園內還設計了一條旱溪景觀帶,既呼應了居民的澱浦河情結,還打造出一個可親近的「河道」遊憩空間,深得孩子喜愛。

榕樹被「煙圈」保護起來

和以往不同,上海「十三五」的公園綠地建設更重視「串珠成線」「長藤結瓜」,通過建設綠道等生態廊道,使公園綠地彼此不再割裂,與周邊居民區、交通樞紐等聯繫起來,形成一個多功能的生態網絡。

截至去年年底,上海綠道總長881公裡,且正以年均200多公裡的速度不斷加長——到「十三五」末,將增至1000公裡;2035年長度預計翻一番,達2000公裡。這些綠色動脈設計規劃和建設的過程,也凝聚了社會共治的智慧。

2018年建成的黃興公園綠道是上海首條藉助公園退牆讓出空間建設的綠道,在幾乎不改動沿線喬木的基礎上,設計方在水杉林密集的區域增種了紅楓,打造錯落有致、遠近結合的鏽紅秋色;在垂柳密集的區域,增種碧桃、二月蘭等觀賞植物,讓河道「桃紅柳綠」,色彩更加豐富;在靠近地鐵站的這段綠道,在原有植被的基礎上,補充了鼠尾草、百子蓮等花草,形成「藍色暢想」空間。

黃興公園綠道

「綠道建了就是為人服務的,所以服務對象的意見特別重要。」上海經緯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張鑫彥表示,通過前期調研,周邊居民最關心綠道能否「物盡其用」。

設計方因此考察了上海多條綠道,認為緊靠公園外牆的環形設計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綠道的利用率,加之緊鄰公園,還可以拓展公園夜間關門後的服務功能,24小時滿足老百姓的健身需求。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陳璽撼

微信編輯:納米

校對:泰妮

相關焦點

  • 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8.5平方米
    既要數量更要品質回望近5年,上海這座城市編織綠意的決心和力度,都堪稱「空前」。預計到今年底,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到8.5平方米。繼「一雙鞋」「一頁報」「一張床」後,不少市民對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有了全新的形象比喻——「一間房」。紐約中央公園、倫敦海德公園……世界知名的城市公園,從不只追求「多」和「大」,公園的生態效應和「以人為本」才是規劃建設的重點。深諳這一點,上海近年來新建或改造的公園綠地不斷提升其生態品質和服務功能。
  • ...公園裡的城市」 今年底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到8.5平方米
    截至今年8月,這一數字已經翻倍,品類也多了:上海不僅有352座城市公園,還有7座郊野公園和4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到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向「公園裡的城市」又邁進了一大步。  既要數量更要品質  回望近5年,上海這座城市編織綠意的決心和力度,都堪稱「空前」。預計到今年底,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到8.5平方米。
  • 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到8.5平方米
    截至今年8月,這一數字已經翻倍,品類也多了:上海不僅有352座城市公園,還有7座郊野公園和4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到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向「公園裡的城市」又邁進了一大步。既要數量更要品質回望近5年,上海這座城市編織綠意的決心和力度,都堪稱「空前」。預計到今年底,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到8.5平方米。
  • 太原公園綠地面積達4680公頃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平方米
    來源: 太原晚報公園綠地面積已達到4680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3平方米……我市公園綠地系統基本形成,城市生態環境明顯好轉。10月28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於公園建設情況的報告。
  • 昆明人均綠地面積是多少 綠地面積計算方法
    如果我們想選一塊好的地來蓋房子的話,我們就必須要清楚這塊地的具體面積是多少,這樣的話才可以預算,大概能蓋多大的房子,那麼,首先建議大家先了解一下昆明人均綠地面積是多少,我們要清楚其中的具體面積,這樣的話才可以做出最後的決定,除此之外,綠地面積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 上海今年增50餘座城市公園 人均公園綠地8.2平方
    據《勞動報》報導,人均公園綠地達到8.2平方米;新增50座以上城市公園。勞動報記者從日前召開的上海市綠化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獲悉,今年本市將繼續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注重生態空間品質,提高市民獲得感和滿意度。  2017年,上海加大綠化造林,新造林6.5萬畝,綠地建設1358.5公頃,其中公園綠地830.8公頃。
  • 東莞各類公園1223個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2.85平方米
    (記者 鄭家雄 攝)  東莞致力於打造生態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體系,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22.85平方米  近年來,東莞市按照「國家製造名城、現代生態都市」的城市定位,致力於打造生態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體系,提高城市綠化的質量和管理水平,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 過去一年,上海新增了52座城市公園,有你家門口的嗎?
    >2019年上海新增了52座城市公園 截至目前上海共有352座啦! 趕緊隨著掌門君一起來看看 有你家門口的嗎? 開窗就能看見綠色、走幾步路就能逛公園……真是大寫的幸福~ 新江灣城生態走廊二期綠地是由一片荒地因地制宜修築而成
  • 以人為本 上海建設「公園裡的城市」
    截至今年8月,這一數字已經翻倍,品類也多了:上海不僅有352座城市公園,還有7座郊野公園和4座國家級森林公園。到今年底,上海公園總數將超過400座,向「公園裡的城市」又邁進了一大步。    既要數量更要品質    回望近5年,上海這座城市編織綠意的決心和力度,都堪稱「空前」。預計到今年底,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到8.5平方米。
  • 上海以人為本建設「公園裡的城市」
    預計到今年底,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到8.5平方米。繼「一雙鞋」「一頁報」「一張床」後,不少市民對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有了全新的形象比喻——「一間房」。紐約中央公園、倫敦海德公園……世界知名的城市公園,從不只追求「多」和「大」,公園的生態效應和「以人為本」才是規劃建設的重點。
  • 去處|上海新開公園綠地,洗肺又有新去處[組圖]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已經有160多座公園,新建一座可謂難如登天。即便如此,上海仍計劃將公園數量增加到300多座。聽上去不可思議吧!其實,在繁華鬧市區裡,小而美的精緻綠地越來越多。最近就新開了幾座公園綠地,看看是不是就在你家門口?
  • 綠色城市第15名上海: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人均公園面積倒數第三
    目前,上海服務「一帶一路」的橋頭堡作用逐步發揮。浦東新區企業在新加坡、捷克等3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近200個項目,中方投資額達46.8億美元。從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2018年上海憑藉64183元在《2019年中國綠色城市指數TOP50報告》蟬聯榜首。
  • 沉甸甸的「綠色獲得感」——植樹節探訪北京家門口的小公園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 題:沉甸甸的「綠色獲得感」——植樹節探訪北京家門口的小公園  新華社記者魏夢佳、陳旭  「那兩棵是山楂樹,這棵是大葉楊,少說也有兩百年樹齡了。」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西北側的新中街城市森林公園裡,63歲的北京市民陳友林撫摸著身旁一棵高大楊樹的樹幹說。  這座去年7月剛建成的公園,總面積1.1萬平方米,在商廈林立、車水馬龍的街區裡顯得格外靜謐。這是東城區建成的第一處城市森林公園。從公園建成開放那天起,陳友林幾乎每天晚飯後都要來這兒走一走。  「我記得小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地,後來因房屋拆遷成為一片綠地。」
  • 福州一些公共綠地進行升級改造 打造街頭小公園
    散布在大街小巷的公共綠地,是居民休閒與環境美化的重要一環。近日,市園林局專門針對福州城中的一些公共綠地進行升級改造,省高院旁一處綠地即將落成一座小公園,供市民休閒小憩。  順著二環路與天騏路交叉口向裡走去,在省高院與天賜良園小區間的一塊綠地上,園林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的施工。很快,這塊2400餘平方米的綠地,就將變為一片小巧玲瓏的公園。
  • 呼和浩特人均公園綠地19.7平方米!
    草原絲綢之路文化公園成網紅打卡地,青城公園、滿都海公園拆違透綠贏得市民點讚,錫林公園、成吉思汗公園等讓市民出門就能賞美景……經過多年的園林建設,目前,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8%,公園綠地面積達到3900多公頃,人均公園綠地19.7平方米。如今的青城,水綠山青草木豐茂,林林總總的公園遊園將整座城市點綴得生機勃勃,市民盡享詩意生活。
  • 快看上海|你家門口的普惠性託班馬上就開了!
    快看上海,說點政事。老人帶太累,爸媽帶太忙,上不了幼兒園的小朋友,已經成了不少家庭的煩心事兒。不過,好消息來了。上海的公辦幼兒園要增設三歲以下的幼託班啦!如果家門口有這麼好的地方,身為父母的你是不是做夢都會笑到自然醒。為了你的睡眠質量,上海剛剛特地開了一個大會,會上說了,上海要增加普惠性的託班數量,今後3年,每個街鎮都至少有一個普惠性的託育點,特別是公辦幼兒園,只要有空間,首先開託班。同時,鼓勵民辦幼兒園,不以賺錢為目的,擴大託班規模。也就是說,「入託難、入託貴」這些家長的焦慮,上海正在破解。
  • 東籬公園:家門口的好去處
    東籬公園:家門口的好去處假如你家住在公園旁,那麼,你的生活是這樣打開的——清晨,老人們在公園裡打拳練劍,精神矍鑠;年輕人在晨跑健身,充滿活力。    推窗見綠  出門見園    上午10時,龍城天悅小區的張大爺帶著小孫子到公園玩。張大爺對記者說:「2016年我住進小區時,這裡還是一片荒地,我在樓上看著公園一點點建了起來,一天天綠了起來。
  • 「體育+公園」模式:讓群眾在家門口健身
    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一種「體育+公園」的模式,試圖破解「健身去哪兒」的難題。在全市率先開展「體育+公園」試點的江北區,僅用3年時間,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便躍居全市前列,其經驗做法受到省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不久前,全省推進體育公園及體育設施進公園會議就放在江北舉行。既有休閒遊憩功能也能滿足健身需要長期以來,江北區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欠帳較多。
  • 這裡是波蘭首都,被稱為世界綠都,人均綠地面積78平方米
    這裡是波蘭首都,被稱為世界綠都,人均綠地面積78平方米正像哥本哈根人以擁有小美人魚而感到驕傲一樣,華沙人心目中永遠的偶像也是一尾美人魚,只是二者相去甚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站在一片廢墟上的華沙人又回到了洪荒時代,有人甚至斷言:「華沙不會重現人間,至少100年內是沒有希望的。」然而,他們忘記了華沙人民的祖先是如何的勤勞勇敢,更低估了華沙人重建家園的決心和能力。
  • 看看這些家門口的「口袋公園」
    這些家門口的美麗風景讓這座城市裡的居民「推門見綠,移步入園」也使整個新區的環境品質提檔升級空港大道與天翼大道十字街角口袋公園位於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天翼大道西側,空港大道至俠農街段,綠化面積1.94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