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教育與 Mooc 相結合,這就是以色列人的教育創新!

2021-03-01 佟心如畫

以色列之行第三天,由於我們這一行人的出色表現,得到了以色列最大的公共民主學校創始人,也是Mooc(慕課)創始人 Yaacov Hecht 校長的邀請,去他家做客。並在一個小時的時間裡,他向我們介紹了30年前他為什麼要創辦這樣的學校,以及這30年來他為全世界的教育改革所作出的貢獻。


在 Yaacov 校長的家中,他向我們介紹民主教育和 Mooc(慕課)。

 

我們每天在做的事情就是在想如何能讓孩子們愛上學習。」Yaacov 校長的開場就把我們深深地吸引了。

 

『民主』這個詞在不同國家都有不同理解,這裡我說的民主和政治沒有關係。你可以叫他教育2.0 版本或者新教育。」

 

近30年來,Yaacov 校長在以色列創辦了30所公共民主學校,協助全球超過50個國家創辦了超過2000所公共民主學校。當今以色列很多著名的學者和政客都畢業於他所創辦的公共民主學校。


在 Yaacov 校長的民主學校中隨處可見孩子們自由奔跑的身影,他們甚至可以赤足奔跑,並且自己決定要不要洗腳。

 

公共民主學校到底有何特別之處呢? Yaacov 校長向我們介紹了學校的四個核心元素。

 

第一元素,學校裡的民主團體。孩子、家長和老師,這三個群體共同構成學校裡的民主團體。「我們希望每個人在這個學校裡,就象生活在一個民主國家一樣。我雖然是一個校長,可是我和一個4歲的孩子對於一個關鍵問題的決策權是一模一樣的。」

 

「我們在決策時,有可能犯錯的。那怎麼辦呢?我們不懲罰犯錯的人。而是像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一樣有政府系統,我們有議會,也有其他部門,犯錯的人要到另一個部門接受調查,無論是孩子還是老師或者是家長。我們還有『法庭』,會對犯錯的人做出『裁決』。」

 


以色列民主學校中孩子是學校真正的主人,他們認為這裡是最安全的地方,他們面對我們的鏡頭毫不畏縮,而是自信快樂地歌唱。

第二個元素,個性化的學習。全校600名學生(4-18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計劃。每個孩子在選擇自己的計劃時,要和自己的父母和導師一起來決定我要學什麼,我什麼時間學。這個導師是從最初就跟著孩子一起成長的,非常了解孩子,但最終孩子的學習計劃是由孩子自己決定的。


這個學校有「公關部」,專門接待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參觀學習。這位小姑娘一直在向我介紹她的學校,非常大方。 

 

第三個元素,對話關係機制。上面提到的導師是孩子自己選擇的,孩子、導師和家長通過對話來完成每一個決定。導師在孩子所有的成長曆程中與孩子對話,和家長溝通。

 

第四個元素:民主決定孩子學習的內容。以色列有很多不同宗教信仰存在。公共民主學校不是很狹隘的讓孩子只學習猶太民族的知識,而是從人權出發,考慮他們應該有權力學習到的所有內容。


校長邀請我們參加學校議會時,照片中的這個男孩主動提出要做英文翻譯。結束議會之後,他像個外交官一樣問了我很多關於中國教育的問題。


Yaacov 校長同時也是 Mooc(慕課)在線教育的創始人。他除了自己的學校使用這個在線教育系統,還在以色列超過500個普通傳統學校中推廣使用這個系統。

 

教育2.0升級版到底是如何做的呢?Yaacov 校長給我們做了詳細解答。

 

教育2.0版本的核心理念認為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每個人都在不同的領域有各自的優勢。

首先,他向我們闡述了傳統學校的形成和局限性。從世界範圍內,知識涵蓋的範圍是非常廣泛的,音樂,體育,美術.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猶太教認為上帝讓每個人不同,這不是錯誤。正因為每個孩子的與眾不同,我們的世界才這麼美好。如何保護好孩子的不同才是我們教育要做的功課

 

而事實卻是:當我們認為數學有一些東西要學,語文也有一些東西要學.我們把它們放進了一個盒子裡,盒子裡裝著的東西並不是全部,而只是一小部分的知識。而且,盒子裡的很多東西幾十年都不變,可是我們的世界卻在迅速地發生著變化。


傳統教育體系把每個擅長不同領域的個體推入到這個統一規格的盒子中。

 

我們又不停的讓孩子們進入盒子學習,學校就這樣存在了。本來這些孩子可能有的擅長音樂,有的擅長美術,但他們都被放在同一個盒子裡,都學習同樣的內容,孩子們的個性就這樣被抹殺了

 

孩子進入學校的方盒子就結束了嗎?不是的,盒子裡還有金字塔結構。他們還要被按照金字塔結構劃分等級:優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而孩子們被貼上差等生的標籤,並不代表孩子走出學校就是個無用的人。這是個巨大的謊言。很多孩子在學校被老師說你不是好學生,孩子就真的認為自己不夠好。但這不是真的!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不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所長!


盒子裡還有金字塔結構,在盒子裡的孩子們還要按照金字塔結構被進一步劃分。

 

我們的教育從18世紀的農業社會模式,經歷19世紀的工業社會模式,和20世紀的資訊時代模式,到現在是21世紀的創新知識模式。我們傳統的金字塔式的教育結構是不可能適應新時代多元化的發展的,是要被縱橫交錯的網式結構所取代的


金字塔式的教育結構無法適應21世紀的知識多元化需求,要被縱橫交錯的網式結構所取代。

 

我們現在是二十一世紀,未來的社會更需要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在傳統學校教育下的孩子們很難具備創新能力。我們到底如何幫助在傳統學校中的孩子們具備創新能力呢?我們想到的改變是:改變教室。

 

於是我們2.0版本的教室 -- Mooc(慕課) 產生了。我們通過網絡實現給孩子們提供他們更感興趣的課程。Mooc 這幾個英文字母代表的是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即廣泛開放的在線課程

 

這個2.0版本的教室只有兩個非常簡單的規則;規則1, 每一個學生都是老師。傳統學校,老師自上而下教授學生。而我們所做的改變是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其實這種學習模式早在2000年前就存在於猶太人的教育中,我們現代的很多研究也表明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就是掌握並教授他人。


Yaacov 校長的小兒子(14歲)對視頻製作很感興趣,他告訴他的爸爸他找到了一個特別棒的老師,而這個老師是一個11歲的男孩。

 

規則2,每一個教室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我們傳統學習模式,學生之間是互相競爭的關係,而我們要形成的是一種互相合作的課堂。我們衡量的是整個班級的分值,把學生之間的競爭變成一種更高層面的合作。

 

我們會對班級有 Game的測評,這裡 Game 實際代表的是考試。我們評價的是班級的平均成績。然後我們會邀請孩子探討:我們怎麼做才能讓我們的班級分數更高?孩子們就會想辦法,我來教他那個,他來教我這個.在不斷嘗試中,孩子們就理解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每個人都知道個人的分數提升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如何能讓團隊的分數提高。


這個 Game 的測評評估的是班級的整體平均成績,孩子們的共同目標是提高整體成績。

 

我們的 Mooc 團隊在以色列的教育部建立了直屬的項目團隊,希望以 Mooc的教育形式在傳統學校中傳播民主教育的理念。我們會給傳統學校培養老師。我們發現民主學校的教育方法是激發了孩子們自己主動承擔責任的欲望。孩子們會在那種教育體系裡發現自己的優勢:也許我數學不好,但是我在另外一個學科特別出色,我就可以為這個團隊做出貢獻。

 

我們一直在思考怎麼用 Mooc 的技術服務更多的人。當個人獨自通過 Mooc學習時,只有百分之四才能畢業。可是通過小組團隊的模式學習,就會有百分之三十畢業。我們研究發現,如果我們把我們的民主教育和 Mooc 連接到一起,這個成功率就可以達到 95%。於是我們就構建出了我們的教育2.0版本,那就是民主教育與 Mooc技術的結合。


在2.0版本的教室中,3種不同的學習模式最終產生的結果差異巨大。

 

以上這些就是我們在 Yaacov 校長家裡所接收到的以色列的教育創新。以色列人理解的創新,並不是從無到有,而是在現有的基礎上添加或者減少,使之變成完全不一樣的東西,這就是他們觀念裡的創造力。

在下一篇文章裡,我將介紹以色列公共民主學校中的課程和民主議會,看看他們的民主學校具體是怎麼運作的。

 


這是 Yaacov 校長送我的有他親筆籤名的他的著作。

這次以色列之行,我看到了教育上的很大差距,但這個差距並不是阻礙前進的門,而恰恰是打開了一扇窗,讓我們看到了遠方。我的12.21號晚上的《畫說莎士比亞牆書》課程(點擊此處查看課程內容)又有了新的角度,藝術教育是為孩子們服務的。



相關焦點

  • 理念教育 | 民主教育:打破威權的方式
    平等,以及對人的價值的尊重,在他小小的心靈埋下了種子。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民主學校是「一種體現校園民主的學校,以校園公約取代威權體制教育中的校規」。而民主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將自主權、平等、正義、尊重、信任等民主觀念帶入教育。其中,民主既是目標,也是方法。民主學校是理念教育中,學生有最大自由的一類。
  • 劉文生:「專制教育」,一個砍掉 ​「民主教育」頭顱的劊子手 ——聽李鎮西老師講座有感
    第一講中收穫最大的便是李老師關於「專制教育」五個方面的精彩論述了,「專制教育」是一種「非人教育、聽話教育、共性教育、等級教育和守舊教育」,是一個砍掉「民主教育」頭顱的劊子手,使人血脈賁張,讓人怒不可遏。
  • 深度揭秘以色列:教育創新之道
    院長扎夫曼總結說這些科學家們身上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高度的熱情與好奇。這也是扎夫曼在科學教育中最重視的一點。魏茨曼研究院也是一個擁有教育分支的科學研究院,對於科學教育的思考和開展已經超過五十年,扎夫曼尤其強調要讓孩子們提出問題,動手實踐。他是兩種教育方式的大力支持者。
  • 智能、互動、共享的以色列創新教育理念
    【世界教育之窗】      日前,以色列第三屆教育科技峰會在特拉維夫伊扎克拉賓中心舉行。此次峰會是以色列與世界各國交流先進教育理念和展示創新教育成果的盛典。來自以色列、美國、中國、印度、日本、南非、澳大利亞等世界各國100多名教育工作者、200多名企業家、50多家教育科技創新公司參加了峰會,向現場900多名觀眾和來賓展示了世界最前沿的創新教育理念、教育技術成果及開創性研究課題,為以色列和全球夥伴開展科技教育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
  • 李鎮西:我所理解的「民主教育」——重發17年前寫的博士論文《民主與教育》節選,以紀念偉大的「五四運動」一百周年
    民主政治包含的內容很廣,但最根本的精神實質是對人的尊重――對人的權利(各方面參與的社會權利)和精神世界(思想、感情、個性等等)的尊重。正是在這一點上,民主政治與民主教育具有了相通之處。    在談到民主和教育的時候,除了「民主教育」,還有一個詞也常常被人使用:「教育民主」。這裡有必要將這兩個詞作一個簡要的辨析和區分。
  • 報名即將截止|以色列不止有科技創新,還有教育!
    2015年11月芥末堆開啟了第一次以色列教育科技創新之旅,與二十多位團友共同走進以色列創新中心,與超過28家以色列教育科技公司進行了深度交流,參觀了以色列的現代化學校、孵化器以及高大上的雞尾酒會,也體驗了以色列的酷炫科技以及創新文化。
  • 【GET2016】在創新之國以色列,創業者們如何看待教育創新?
    【GET2016】在創新之國以色列,創業者們如何看待教育創新?,創業者們如何看待教育創新?以下為論壇內容分享整理:Jacob(Yaki)Dayan博士介紹了以色列教育的情況。他表示,過去四、五年時間裡全球教育科技行業出現了繁榮的景象,作為世界聞名的創業+創新之國,以色列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參與到了教育科技領域。其中有些以色列企業做得非常好,在國際市場開拓上很有成就。
  • 以色列教育探秘
    許多人把猶太人稱為「智慧的民族」或者「書的民族」,就是因為他們比其他民族更重視知識的學習,更重視教育。以前對猶太民族以及猶太教育了解甚少,通過《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這本書了解了猶太人聰明、智慧的內在原因,同時也得到了一些啟示。
  • 以色列菁英教育 天才是培養出來的
    巴菲特曾說如果你要到中東找石油,可以直接跳過以色列吧,但是如果你要找人才,勢必要從以色列下手。這個人口面積都比臺灣小很多的小國,在過去的20年來卻誕生了十位諾貝爾獎得主,而且他們被說很會做生意,還被稱為創新之國全球科技產業的大腦。那麼中國能夠跟以色列學些什麼,我們看看能找到什麼答案。
  • 網易公開課、網易雲課堂、中國大學mooc,綜合教育你pick誰
    網易公開課、網易雲課堂、中國大學mooc三個產品的用戶重合度比較大,但可以看出三個產品的定位差異,滿足用戶不同場景下的需求。那麼這三個產品,你會選擇誰呢?社會環境目前我國教育還不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觀念相對落後,內容方法比較陳舊,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素質教育推進困難。學生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能力不強,創新型、實用型、複合型人才緊缺。教育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城鄉、區域教育發展不平衡,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滯後。
  • MOOC平臺集錦
    公司創建的mooc站19 Academic Earth http://academicearth.org/ 750門大學公開的課程連結和資源匯集獨立機構或聯合mooc平臺20 史丹福大學獨立moocmooc平臺40 MRUniversity http://mruniversity.com/ 經濟學mooc平臺41 First business mooc http://firstbusinessmooc.org/ 商業mooc平臺
  • 陶行知:中國最缺民主所以要搞民主教育
    ……餘將回國與其他教育工作者合作,為我國人民組織一高效率之公共教育體系,以使他們能跟著美國人步伐,發展和保持真正之民主國家,因為這是唯一能夠實現的正義與自由的理想之國。」鏡鑑之二:「非試驗的教育方法,不足以達救國之目的也」陶行知說:「我的志願要使全國人民有受教育的機會。」
  • 人口不足北京一半的以色列 何以成了第一創新大國
    在去世前幾個月,佩雷斯以93歲高齡,作為世界在職元首中年紀最大的一位,還積極為以色列的創新「出鏡」——如此拼命地向全世界推廣以色列的創新精神,或許本身就是一種創新。  熟悉以色列人的人都知道一本書叫《創業的國度》,這是兩名猶太人對以色列數十年創新經驗的梳理。佩雷斯不僅接見了作者,還為這本書作序。2010年這本書被翻譯成中文後在中國企業家圈子裡大熱。
  • 陶行知:止於人民幸福 倡行民主教育
    今天,讓我們靜下心來,思索一下陶行知先生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思索一下,教育究竟是為了什麼?  這是我們對先生最好的紀念。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失敗是成功之母,奮鬥是成功之父。
  • 勇於挑戰,以色列成就「創新傳奇」
    以色列的初創企業在網際網路創新、大數據、網絡安全等領域具有優勢。圖為在以色列一家高科技企業的實驗室,科研人員正在研發一款顯示屏。 王雲松攝核心閱讀雖然面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嚴峻外部環境,但以色列經濟近年來依然表現不俗,延續著穩定增長的態勢,而這得益於創新帶來的持續動力。是什麼成就了以色列這個「創新之國」?
  • 以色列教育探秘
    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在以色列  許多人把猶太人稱為「智慧的民族」或者「書的民族」,就是因為他們比其他民族更重視知識的學習,更重視教育。以前對猶太民族以及猶太教育了解甚少,通過《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這本書了解了猶太人聰明、智慧的內在原因,同時也得到了一些啟示。
  • 以色列教育的近距離觀察與思考
    沒錯,以上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指向世界上最小的超級大國 — 以色列,和有著 3000 多年歷史、披著神秘面紗的偉大民族猶太民族。對於教育的重視、知識的渴求和創新的崇尚,深深地刻在以色列人的基因裡。
  • 理念與實踐相結合!探索新技術革命與教育融合創新發展,第五屆中國...
    這一研究會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學體系和管理體系都產生重大的作用,這才是重大的創新。提升師生信息素養,保障新形態教育紮根中國教育學會秘書長楊銀付:真正好的教育就是要形成一個好的教育生態。「生態•智慧」教育應該是尊重多樣性的,是以個體生命尊嚴為基礎、師生生命共同成長的,它本身是開放的概念,沒有既定不變的模式,只有「以人為本」的觀念。
  • 以色列教育成功的秘笈是什麼?
    還有就是,以色列人對任何事都很有興趣,對學校、課程、猶太教都很有興趣,他們去學校不是因為要得到好成績,上最好的大學,而是因為對課程本身很有興趣。第三個是有點複雜的特點,「厚臉皮」,這本書《塔木德》裡面有解釋這個詞的意思。「厚臉皮」意思是用你的自信獲得成功。如果以色列學生受到批評,老師告訴你,你不是一個好學生,你沒有通過考試,你不會得到成功,以色列學生會問:真的嗎?
  • 馬雲說創新者就像瘋子,以色列總理:我跟你一起瘋
    有人說今天的年輕人沒有機會,馬雲不認同,他認為,如果有人在抱怨,這就是機會,因為創新就是為了解決抱怨和焦慮,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最後,馬雲還向政府和監管部門提出建議,應該保護和支持創新,不要輕易扼殺創新,更重要的是改革教育,教育下一代做好機器做不了的事情,並且鼓勵企業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