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教育探秘

2021-03-02 守望新教育

{置頂本公眾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聆聽窗外聲音]

 

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在以色列

作者|周孝正

 

        眾所周知,在世界民族之林,每個民族都以自己獨特的貢獻充實著世界寶庫。這其中,無疑猶太民族是非常出色的一個。這個民族儘管人口很少,可在世界上有名的科學家、企業家、金融家、哲學家的比例卻異常的高。他們不僅為世界貢獻了一部流傳千古的《聖經》,而且還為人類貢獻了孟德爾頌、馬克思、海涅、玻爾、弗洛伊德、愛因斯坦等許許多多的文化巨人。他們對人類文明所做的貢獻是任何一個民族難以比擬的。

        許多人把猶太人稱為「智慧的民族」或者「書的民族」,就是因為他們比其他民族更重視知識的學習,更重視教育。以前對猶太民族以及猶太教育了解甚少,通過《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這本書了解了猶太人聰明、智慧的內在原因,同時也得到了一些啟示。

 

        第一,據猶太宗教經典規定,學習和鑽研本身就是信仰的組成部分,是猶太人一種神聖的使命。在世界上除此之外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將學習作為信仰。

 

        第二,在猶太人眼裡,教師比國王更偉大。猶太人重視知識,所以也十分尊重有知識的學者和傳授知識的教師。在某些問題上,猶太法律賦予教師的地位甚至高過父母,因為「父母只是把孩子帶入今世的生活,而教師則把他帶入來世的生活」。


        第三,智慧在猶太人心目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智慧與知識不一樣,知識是說你知道某一樣東西,而智慧是你怎麼樣把你知道的東西和日常的生活結合起來。猶太聖賢這樣教導猶太人:讀過很多書的人,如果他不會用書上的知識,仍可能是只馱著很多書本的騾子。

 

        第四,猶太人崇尚創新。他們認為沒有創新的學習只是一種模仿,學習應該是以思考為基礎,要敢於懷疑,隨時發問。在許多猶太人家庭,大人對放學的孩子問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又提問題了嗎?

 

        第五,家庭教育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講,這些都是不可想像的:猶太孩子從小在家庭裡便以一種平等的身份和父母相處,直呼父母的名字;他們需要零用錢,就必須幫助家裡幹活。正是這種平等和獨立思想,使孩子從小認識到,要想生活的舒適,就得靠自己的奮鬥爭取。其實,這些意識深深的藏在猶太人的心中是與這個民族經歷的苦難分不開的。也正是那些苦難使猶太人具有向逆境挑戰的勇氣和毅力。

        第六,猶太人很重視通過節日對孩子進行社會教育。猶太民族的宗教節日繁多,每個節日幾乎都與民族歷史信息相關。每當節日來臨之際,猶太人都會舉辦盛大的紀念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啟發孩子提出一些問題並且銘記苦難的歷史。

 

        第七,猶太人懂得經營之道。人們一般認為猶太人特別會賺錢,其實他們是不斷的努力充實自己的工作經驗和知識,一步步的走上發跡致富之路的。在這個過程中,勤奮、耐心、膽量、智慧無疑是他們的經營之道。而良好的教育無疑是「道」之源泉。

 

        第八,猶太人具有良好的民族素質。首先,他們在民族磨難中儘管遭受壓迫屠殺,但精神始終是樂觀的、自信的甚至是高傲的。其次,在磨難中,猶太人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心理素質,具有超長的耐力和韌性。最後,猶太人是一個嚴於律己、遵紀守法的民族。猶太人表現出來的這三種品質,來源於其民族的文化傳統和教育。

        第九,猶太人中有許多對世界文明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物。這個僅有1000多萬人口的民族,湧現出了一大批偉大人物:愛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拉斐爾、季諾維耶夫、卓別林、洛克菲勒、索羅斯……這個民族和這些偉人為世界文明做出了傑出貢獻。這些人物身上都有三點重要的品質:一是他們的成功和不凡業績與猶太傳統教育有密切關係,他們一生的努力奮鬥及業績都以此為基礎;二是他們事業的成功與猶太家庭中的長幼雙向教育、早期智力開發以及社團教育中培養孩子勤學、好問、多思等教育方式緊密相連;三是他們都懷有對人類的一個愛心,在學業上謙虛、執著、不怕困難、不斷努力,並不斷向自我、向學術權威挑戰,勇於創新。

        第十,以色列政府在教育上的經費投入是一般國家無法比擬的。在以色列政治家和有識之士看來,教育投資並不是一種國家的負擔,而是一種有效的國家資源。沒有資源,沒有金錢並不要緊,只要通過教師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以色列就會擁有一切。

 

        第十一,以色列教育的奇蹟——希伯來語的復興。語言無疑是維繫一個民族團結、復興的紐帶。希伯來語在古代曾經是猶太人的語言,《舊約聖經》就是用希伯來語寫成的,但是猶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後,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逐漸接受了所在國的語言。這樣導致希伯來語逐漸消失。19世紀猶太復國運動興起後,提出了「一個民族,一種語言」的口號,100多年來以色列通過教育使希伯來語成為一種表現力強、詞彙豐富的「活語言」、官方語言,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以上擷取了十一個和猶太教育有關的亮點,但這些亮點遠遠不能反映成功的猶太教育的全貌。一個民族的興盛、一個國家的復興有許多方式,而以教育為本來延續民族、繁榮國家值得我們深思。

 

        (文章原載《商界智庫》)

  

以色列教育成功的秘笈是什麼?

作者|佚名


  一、無畏失敗,保持自信

  以色列人學生非常自信,不管有沒有能力,他們認為自己可以開公司,成為公司經理,甚至總理,可以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情。還有就是,以色列人對任何事都很有興趣,對學校、課程、猶太教都很有興趣,他們去學校不是因為要得到好成績,上最好的大學,而是因為對課程本身很有興趣。第三個是有點複雜的特點,「厚臉皮」,這本書《塔木德》裡面有解釋這個詞的意思。「厚臉皮」意思是用你的自信獲得成功。如果以色列學生受到批評,老師告訴你,你不是一個好學生,你沒有通過考試,你不會得到成功,以色列學生會問:真的嗎?但是我媽媽說我會成功,我還是要堅持我的學習方法。如果以色列公司和其他人合作,別的公司說你們公司的技術不先進。以色列公司會說,OK,我們相信自己,不在意你說什麼,我們覺得這個技術是最好的。好奇、獨立、自豪、自信、「厚臉皮」,這就是以色列學生的特點。

  二、以色列的專長是出口天才

  被譽為「以色列國父」的第一任以色列總理戴維·本·古裡安說:「沒有教育,就沒有未來。」的確,2000多年的大流散讓猶太民族很早就徹悟,只有智慧和知識是散盡天涯後可以捲土重來的武器。僅次於軍費的教育投入,讓佔世界人口千分之二的猶太人拿下24%的諾貝爾獎。日前,以色列教育部部長夏依·皮隆接受《環球時報》獨家專訪時,談到了以色列獨特的教育體系,並對該國教育的成功之道進行「揭秘」。

          

        1、鼓勵學生提沒答案的問題

  

        以色列800多萬人口中,有近10位諾貝爾獎得主,你們的「教育秘籍」是什麼?

  

        皮隆:猶太人喜歡對話和爭辯,討厭沒有思考的一團和氣。兩個人討論可能會產生4個或更多意見。在以色列,每天不提出新問題的人是沒有資格睡覺的。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我們的教育體系始終堅守3個「秘籍」:

  

        第一,鼓勵學生踴躍提問,這是至關重要的一點。這些問題的答案有的不止一個,有的則無解;

  

        第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色列學生從高中起,每年必須參加60小時的志願者活動,平均每周70分鐘。老師根據學生的表現給出的評語與「高考」直接掛鈎。沒完成社會活動的學生沒資格上大學,表現不好的很難得到好大學的錄取;

  

        第三,反覆強調我們的使命是改變世界,讓學生站在更大、更高的角度看待教育。讓他們知道接受教育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推動整個世界不斷向前。

        2、以色列的教育體系在哪些特殊優勢?

  

        以色列的專長是出口天才。有的外國學校為吸引人才出臺許多新政,比如增設獎學金或建設國家事務所等,以色列並不是最有吸引力的國家。錢固然重要,但不是重點。如果學到的東西不實用,學生就要面臨「畢業即失業」的窘境。以色列能教給學生終身受用的智慧和知識,毫不避諱地說,這些將來能轉化成更大的財富。以色列有卓越的創新能力,注重國民的人文素質。以色列孩子一歲的時候,母親就開始給他講聖經,兩歲的時候開始翻聖經,讀書。以色列有一個傳統,在聖經上抹上蜂蜜,孩子知道讀書是甜的。這樣閱讀的習慣,讀書的習慣,在以色列這個國度裡面成為一種傳統。全世界猶太人1700萬人,佔世界人口的0.3%,獲得的諾貝爾科學獎佔22%。

  

        3、在以色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各扮演什麼角色?

  

        皮隆:這3種教育各司其職。猶太民族有2000多年大流散的歷史背景,家庭是我們身份的象徵,是所有事物的根本。家庭教育也因此在以色列的教育體系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就像手機需要充電一樣,家庭就是學生的充電器,父母為我們注入活力、希望和夢想,這是教育的起源;社會教授的是責任感,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一個人,必須學會考慮鄰居、朋友等其他社會成員的感受。教導學生擔起責任,融入社會是以色列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學校主要是教給學生工具,幫助學生把頭腦中的想法實現,是讓夢想照進現實的場所。

  

        4、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成為以色列的老師?

  

        皮隆:我本人也是一名老師,有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好老師要具備5項素質。

  

        第一,要愛學生,會傾聽學生的感受;

  

        第二,要給每個學生話語權,讓他們可以開誠布公地發表看法;

  

        第三,堅信每個人都是天才,想方設法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加以提升。如果老師眼裡沒有天才,只能說明他能力不足;

  

        第四,老師必須是一個「關聯者」,知道如何連接創新和財富、過去和未來;

  

        第五,會講故事。數學、化學、科學等所有學科都可以是一個生動的故事,前提是老師本人得會講故事,能把枯燥的內容說得生動。


        三、沒有功利,目光長遠

  

        以色列教育正好相反,雖起步晚,但後續爆發力十足,在起點看似輸,卻可能贏在終點。

  

        在以色列,從家庭、幼兒園、中小學、大學到當兵,都是國民教育的一部分,孩子在開放、自由的環境長大,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勇於挑戰真理。以色列的義務教育從5歲~18歲。在18歲以前,學習環境是非常自由與開放的。幼兒園的小朋友,不是遊戲就是玩耍,小學生沒有太多功課,每天下午1點半就放學回家。中學生也是三四點放學,沒有補習班可去。

  

        猶太小孩放學回到家,猶太媽媽問的第一句話可不是,「你今天學到什麼,考了幾分?」而是「你今天在學校,問了老師什麼問題?」不斷地問問題,挑戰真理,是以色列教育的一大特色。以色列不是重視「科學教育」,而是重視教育本身富有的科學精神,例如鼓勵學生問問題,保持好奇心,富有懷疑的精神,不給標準答案。

  

        以色列中小學的特色,看似自由、開放,國際競賽成績不佳,但卻啟發孩子的好奇心,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與閱讀興趣。若說中國的教育贏在起點,卻可能輸在終點,那麼以色列教育正好相反,雖起步晚,但後續爆發力十足,在起點看似輸,卻可能贏在終點。

        (以上文章轉自網絡有所剪輯,向作者和編輯致謝!)

《守望新教育》特別連結——

[聆聽窗外聲音]

 

守望新教育微信號:swxjy_cdq 守望新教育:聆聽大師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匯聚田野的教育創造,助力有緣的教育夢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專業發展為起點,以通過「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建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推進每月一事、締造完美教室、研發卓越課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新教育新在何處?對於我來說,當一些理念漸被遺忘,復又提起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只被人說,今被人做的時候,它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貧乏走向豐富的時候,它就是新的;當一些理念由舊時的背景運用到現在的背景去續承,去發揚,去創新的時候,它就是新的。

相關焦點

  • 【深度】以色列教育探秘:在猶太人眼裡,教師比國王更偉大!
    【深度】以色列教育探秘:在猶太人眼裡,教師比國王更偉大!值得家長、老師和所有人仔細閱讀一、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在以色列眾所周知,在世界民族之林,每個民族都以自己獨特的貢獻充實著世界寶庫。這其中,無疑猶太民族是非常出色的一個。這個民族儘管人口很少,可在世界上有名的科學家、企業家、金融家、哲學家的比例卻異常的高。
  • 以色列教育探秘
    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在以色列  許多人把猶太人稱為「智慧的民族」或者「書的民族」,就是因為他們比其他民族更重視知識的學習,更重視教育。以前對猶太民族以及猶太教育了解甚少,通過《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這本書了解了猶太人聰明、智慧的內在原因,同時也得到了一些啟示。
  • ...四葉草」內體驗死海美肌探秘之旅 以色列護膚品牌AHAVA首次...
    圖說:以色列護膚品牌AHAVA首次參展進博會 新民晚報記者陳炅偉 攝清澈的死海水,晶瑩的死海鹽,伴隨著專業的手法在手臂上來回按摩,坐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又被簡稱為「四葉草」)展廳,你就能親身體驗死海鹽別樣的觸感。
  • 以色列教育探秘:在猶太人眼裡,教師比國王更偉大!值得家長、老師和所有人仔細閱讀
    第十,以色列政府在教育上的經費投入是一般國家無法比擬的。在以色列政治家和有識之士看來,教育投資並不是一種國家的負擔,而是一種有效的國家資源。二、以色列的專長是出口天才被譽為「以色列國父」的第一任以色列總理戴維·本·古裡安說:「沒有教育,就沒有未來。」的確,2000多年的大流散讓猶太民族很早就徹悟,只有智慧和知識是散盡天涯後可以捲土重來的武器。僅次於軍費的教育投入,讓佔世界人口千分之二的猶太人拿下24%的諾貝爾獎。
  • 以色列旅遊要多少錢?以色列三大神秘遊玩攻略
    Israel  不少人對以色列的印象,似乎都停留在戰爭和爆炸的陰影裡。但隨著2008年以色列對我國開放團隊遊,到今年6月底簡化個人遊籤證申請,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踏上了這片神秘的土地。  在以色列大使館派發的中文版官方旅遊手冊印著這樣一句話:「來以色列吧!你的下一個旅遊目的地。」然而,以色列遠遠不是通常的「旅遊」概念能夠承載的。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猶太人低聲吟唱了2000多年的迦南故地、揚名天下的哭牆、海拔負四百多米的死海……對於任何一個行者,只有以心相對,才能看清她美麗的面容,感受她多面的氣質。
  • 以色列教育成功的秘笈是什麼?
    僅次於軍費的教育投入,讓佔世界人口千分之二的猶太人拿下24%的諾貝爾獎。日前,以色列教育部部長夏依·皮隆接受《環球時報》獨家專訪時,談到了以色列獨特的教育體系,並對該國教育的成功之道進行「揭秘」。以色列有一個傳統,在聖經上抹上蜂蜜,孩子知道讀書是甜的。這樣閱讀的習慣,讀書的習慣,在以色列這個國度裡面成為一種傳統。全世界猶太人1700萬人,佔世界人口的0.3%,獲得的諾貝爾科學獎佔22%。(3)在以色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各扮演什麼角色?
  • 以色列沒有秘密,除了教育.
    Google、臉書、英特爾、三星、華為等科技大亨,不是把海外研發中心設在以色列,就是乾脆買下以國新創公司,或在當地高價招兵買馬。連美國州政府也覬覦以國人才。過去幾年,美國共有十八個州派出高階訪問團到以色列,爭相拉攏高科技創業人才,其中麻州、加州和紐約搶得最兇。為什麼他們都想要很難管理又意見很多的以色列人?是因為以色列的學校教育很厲害?不見得。
  • 以色列沒有秘密,除了教育!
    看看以色列的教育,或許能找到答案的蛛絲馬跡。以色列在中學PISA評比與大學全球排名都不出色,但其科技成就卻傲視全球。每年前往攬才、學習創新與尋求合作的企業與機構絡繹不絕。沒有天然資源、土地貧瘠缺水,人才是他們存亡興廢的關鍵。 曾有人說,在哈佛大學或麻省理工學院,沒有一個實驗裡沒有以色列人;在矽谷高科技園區,沒有一間辦公室裡沒有以色列人。
  • 以色列沒有秘密!除了教育
    過去幾年,美國共有十八個州派出高階訪問團到以色列,爭相拉攏高科技創業人才,其中麻州、加州和紐約搶得最兇。為什麼他們都想要這群很難管理又意見很多的以色列人?是因為以色列的學校教育很厲害?不見得。以色列十五歲青少年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成績,數學與科學兩項都排第四十名,落後東亞國家。
  • 以色列沒有秘密,除了教育
    Google、臉書、英特爾、三星、華為等科技大亨,不是把海外研發中心設在以色列,就是乾脆買下以國新創公司,或在當地高價招兵買馬。連美國州政府也覬覦以國人才。過去幾年,美國共有十八個州派出高階訪問團到以色列,爭相拉攏高科技創業人才,其中麻州、加州和紐約搶得最兇。為什麼他們都想要這群很難管理又意見很多的以色列人?
  • 以色列教育的近距離觀察與思考
    今年六月有幸到以色列進行為期十天的參觀旅遊和學習交流,遊歷了以色列中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地區。通過近距離的觀察、深入了解和溝通,讓我真切地體會到這個民族的偉大和不易,他們所取得耀眼的成績和以色列獨特的教育模式有很大關係。相信你已經迫不及待了,下面就讓我帶大家一起走進以色列這個神秘而智慧的國家吧。
  • 以色列菁英教育 天才是培養出來的
    巴菲特曾說如果你要到中東找石油,可以直接跳過以色列吧,但是如果你要找人才,勢必要從以色列下手。這個人口面積都比臺灣小很多的小國,在過去的20年來卻誕生了十位諾貝爾獎得主,而且他們被說很會做生意,還被稱為創新之國全球科技產業的大腦。那麼中國能夠跟以色列學些什麼,我們看看能找到什麼答案。
  • 以色列的教育,也是吸引遊客的一個因素
    以色列除了自然景觀豐富,人文景觀多樣,其他還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呢?以色列最亮眼的一個方面是它的科研能力:以色列科研世界第一,佔GDP的4.25%,全球有350多家跨國公司都在以色列成立了研發中心。全世界138個國家當中,以色列創新指數排名第二;在以色列國內,每1500人就擁有一家初創公司。這些都和以色列發達的教育水平密不可分。我來簡單闡述一下以色列的教育機制。以色列對教育的投入佔比全球第一,約佔GDP10%,義務教育從5歲開始,一直到18歲,都不收學費。
  • 智能、互動、共享的以色列創新教育理念
    【世界教育之窗】      日前,以色列第三屆教育科技峰會在特拉維夫伊扎克拉賓中心舉行。此次峰會是以色列與世界各國交流先進教育理念和展示創新教育成果的盛典。來自以色列、美國、中國、印度、日本、南非、澳大利亞等世界各國100多名教育工作者、200多名企業家、50多家教育科技創新公司參加了峰會,向現場900多名觀眾和來賓展示了世界最前沿的創新教育理念、教育技術成果及開創性研究課題,為以色列和全球夥伴開展科技教育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
  • 【名家名言】以色列沒有秘密,除了教育!
    過去幾年,美國共有十八個州派出高階訪問團到以色列,爭相拉攏高科技創業人才,其中麻州、加州和紐約搶得最兇。為什麼他們都想要很難管理又意見很多的以色列人?是因為以色列的學校教育很厲害?不見得。以色列十五歲青少年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劃)成績,數學與科學兩項都排第四十名,落後東亞國家。
  • 深度揭秘以色列:教育創新之道
    以色列以一個彈丸小國的客觀條件,身處強敵環伺,戰火紛飛的中東,卻能躋身世界創新強國,也位列全球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實在令人驚嘆。猶太人以出過眾多大眾耳熟能詳、曾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科學家而聞名。以色列學術界和商界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它的教育和科研體系是如何支持這個「創業之國「不斷發展的呢?我採訪了以色列最頂尖的大學校長、研究院院長、科學家和思想家,來一探究竟。
  • 高考/畢業季 - 我們聊聊以色列教育 I
    尊重知識,尊重教育,一直在以色列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色列甚至在建國之前就先建立了高等教育學府:希伯來大學由愛因斯坦、弗洛伊德等全球最精英的一批猶太人發起創立,作為以色列故土的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和吸引海外猶太學者的中心。
  • 【親子教育】你不知道的以色列教育:輸在起點,卻贏在了終點!
    不斷地問問題,尋找真理,是以色列教育的一大特色。在以色列,從家庭、幼兒園、中小學、大學到當兵,都是國民教育的一部分,孩子在開放、自由的環境長大,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勇於追求真理,讓只有800多萬人的小國在20年內誕生了10位諾貝爾獎得主。以色列的義務教育從5歲-18歲。在18歲以前,學習環境是非常自由與開放的。
  • 分享|以色列教育:玩中學,做中學
    從幼兒教育到高等教育,以色列的教育都是寓教於樂,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做中學,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主動能動性
  • 【域外】以色列: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有意義的學習
    Google、臉書、英特爾、三星、華為等科技大亨,不是把海外研發中心設在以色列,就是乾脆買下以國新創公司,或在當地高價招兵買馬。連美國州政府也覬覦以國人才。過去幾年,美國共有十八個州派出高階訪問團到以色列,爭相拉攏高科技創業人才,其中麻州、加州和紐約搶得最兇。為什麼他們都想要這群很難管理又意見很多的以色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