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音樂大道路面五線譜 攝影 呂國應
說到成都的街巷,不得不提天府錦城「八街九坊十景」。天府錦城項目自2017年啟動以來,「八街九坊十景」已逐步分片、分點呈現,猛追灣、棗子巷、大川巷等點位已開放,成為備受歡迎的網紅打卡地,許多尚在打造的點位也正在加緊推進。近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實地探訪了已打造完畢的武侯音樂大道點位,以及正在加緊打造的尋香道「浣花吟詩」段,又一波網紅打卡點位,已在路上!
點位1
武侯音樂大道、愛樂環
路面五線譜延伸 街邊建築五彩紛呈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杜甫《贈花卿》
來到位於武侯區望江路街道的武侯音樂大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路面上延伸的長長的五線譜燈帶,行人走在路上,遠遠看去,猶如樂譜上跳動的音符。
據成都市住建局城市更新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裡是成都音樂坊的核心軸,成都國際音樂社區最核心的道路之一,街道全長約1公裡,北起錦江,沿西南方向延伸至一環路成都城市音樂廳,與錦江公園無縫連接。項目對音樂大道及音樂坊片區現有的音樂文化商業空間進行公益化營造,建設器樂微博物館群落,致力將音樂大道打造成由歷史錦江邁向未來世界音樂殿堂的「朝聖大道」。
音樂大道驚喜不斷:道路上隨處可見與音樂有關的雕塑和文化牆,路中還有舞臺,隨時供演出使用。道路兩側有著許多大大小小的音樂「微博物館」,例如手風琴微博物館、吉他微博物館等等。
行至道路中段,來到一個小十字路口,驚訝地看到兩邊臨街的小樓皆被改造成為馬卡龍色或糖果色。這是音樂坊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點位——「愛樂環」。愛樂環街區起於老馬路18號段、致民東路支路段至龍江路口,地處音樂坊核心區域,緊鄰城市音樂廳,音樂大道從其中心穿過。這裡原本是老舊街區,在參考借鑑國外城市建設優秀案例的成功經驗後,主要從色彩明度、立面裝飾、城市小品等方面著手,對愛樂環街區進行全方位的品質提升。
目前打造還在加緊進行,但立面裝飾改造已逐步呈現。臨街的一排排居民樓用「武侯紅、九寨藍、銀杏黃、浪漫粉、激情橙」重新裝飾,分別對應了古典、爵士、鄉村、流行、搖滾五種不同的音樂主題。雖然街區尚未正式亮相,但已經吸引了許多遊人駐足拍照!
點位2
尋香道「浣花吟詩」段
河岸種植多種梅花 草堂門外仙霧飄飄
「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裡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
——陸遊《梅花絕句》
尋香道自開始打造,一直備受期待。「為了展現攬水岸繁花詩境『二十裡中香不斷』的效果,我們開展了景觀綠化、夜景照明、霧森系統等工程建設。」據項目建設方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綠化提升方面,尋香道的河道兩側二十裡種植了臘梅(黃色)、硃砂梅(大紅)、粉梅(玫紅)、美人梅(淺粉)四大主題10餘個品種,「等到冬天,梅花盛開,就能聞到兩岸飄香。」
目前,尋香道項目重點打造的示範段——「浣花吟詩」段已經建成開放,聚集了許多市民遊人賞景納涼。這一示範段位於杜甫草堂東門湖面周邊,北至寒舍,南至滄浪湖北面橋,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
晚上8點,天色漸暗,記者行走在「浣花吟詩」段,看到河道、湖中皆亮起了景觀燈。這些照明會根據季節、主題,變換不同的顏色和亮度,讓一年四季都能體驗新的驚喜。
伴隨景觀燈一起呈現的還有水中的蒙濛霧氣。遠遠望去,湖景映著綠植,小橋伴著流水,燈影伴著迷霧,畫面宛若仙境。
「這一示範段新增了傳統的大紅花色梅花品種,同時保留既有喬木,確保四季有花,層次分明。」上述負責人介紹,臨水區域種植了各種探水、照水梅,搭配石橋、景石和水霧,並啟動了水生態治理。「這裡將成為尋香道的重要觀賞景點,努力打造成為成都公園城市『紅點』『奇點』景觀點。」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